查看原文
其他

基模理论 | 新传理论24

Diego&Luzia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信息爆炸时代,面对海量信息,每个人却能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应对和处理。对此,认知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人们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新事物,是因为大脑中的“认知基模”(cognitiveschema)在起作用。


1

基模理论


基模的概念:


基模(schema,也译为“图式”),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基模代表着一种先入为主、自上而下的过程,描述了人们头脑中已有知识对当前信息处理过程的影响。日本学者稻叶哲郎称之为人们在处理新信息或认知判断新事物之际所使用“知识的集束”。

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nel Kant)首先提出“图式(schema)”的概念。康德在《纯推理批评》中指出:“新的概念只有同人们已有的知识建立关系,才会变得有意义。”1960s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Piaget)在研究儿童成长和认知发展过程时提出“同化”“顺应”等概念,“图式”引起广泛关注,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心理学、信息处理和传播学研究中。

当人们接触到一个新信息或新事物、遇到一个新事件或进入一个新场所时,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会导引人们迅速对新状况做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做出态度或行为反应。

基模的类型:


个人基模。
指对特定个体的特点和目标的看法。

自我基模。
指对自我特征的看法。

角色基模。
社会角色是戈夫曼等社会互动论者从戏剧中借用的概念,指由社会地位、身份产生的期待。从获得方式上,可以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和自致角色(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研究发现,在与他人交往时,人们最先使用角色基模,然后再使用个人特征等个人基模将角色基模进一步具体化。


事件基模。
也被称为剧本,主要描述熟悉的事件的程序。

与内容无关的基模。
这些基模描述不同内容元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平衡基模、线性基模、因果基模、类比基模等。

不同类型的基模帮助人们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基模的应用在个人层面上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过程,但它确实对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反应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基模的特点:



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当个人遇到新状况时,往往会启动相关基模进行核对、处理;每次处理的结果,则会使原有基模发生改变。因此,每个人的基模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也会导致基模的差异。

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
一般来说,基模不是以每个具体事例为对象,而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性质,有从较抽象向较具体分层的结构特点。

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基模中包含着知识、经验以及对各种事物关系的认识,也包含着价值甚至情感倾向。它们按照一定的关联性,以有机的结构预存在大脑中。

❹ 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基模的功能是在人们遇到新信息时,通过动员和组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补足新的要素来进行处理、对新信息的性质做出判定,预测其结果,以确定对新信息的反应。 

基模的评价:


优势
基模会加快信息的处理与加工,有助于形成自动推理,添加缺失的信息,形成某种解释,提供预期。如果没有基模,对所有新信息的处理都要从头做起,这会大大降低人们的认知效率。

缺陷
基模代表的旧信息可能不适应新的认知对象,人们有选择地吸收与基模相一致的信息,有可能错误地添加认知对象所不具有的特征。基模一旦形成,人们不愿轻易改动,这可能会加强最初形成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大众传播与基模:


基模代表着人们对“实在”的感知方式。

这种感知方式的学习,来自于社会化过程、人们与社会的互动,也来自于自我建构与学习。在基模产生的两种途径中,大众传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众传播展示了大量受众无法亲身体验的个体、群体、角色和事件。 媒体的表达方式也会影响与内容无关的基模。如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分析问题的逻辑等,会潜移默化地成为经常观看电视的观众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大众传媒具有一定权威性,这会影响人们新基模的建立和对既有基模的修改。 基模的使用过程可分为受控的和自动的。前者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后者则参与度较低。受众对大众媒体信息的理解即使出现失误,但是成本和风险较低,因此受众个人参与度较低。此时,受众既容易通过被动学习形成新的基模,也容易使用既有基模处理大众传媒的信息。


大众媒体还会导致受众在长期媒介接触中,形成有助于迅速判断媒介信息的媒介基模,如叙事基模、人物特征基模、环境基模、主题基模等。是否发展起完整的媒介基模,会影响到受众对大众传播信息的理解和评价。

基模也会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影响。


 基模会使得人们有选择地注意、感知、理解和记忆大众传播的信息。
 大众媒体中信息的框架会触发人们使用不同的基模来处理新信息。如表述方式影响受众对认知基模的选择。❸ 基模使得人们对缺少的信息做出推断。


相关理论/模式:


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基模作为大脑中预存的认知结构,影响个人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及结果。1973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模理论》中,提出一个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阿克塞尔罗德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当接触到一个新的事件或信息时,人们头脑中的相关基模会被激活,参与到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之中。

当新信息的各项特征与认知基模相吻合时,人们倾向于对其采用原有的解释和态度。

当新信息与认知基模存在差异时,人们会比较新旧信息的特征,补足新的信息,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

新信息的处理结果会对认知基模产生两种影响:如果处理结果与原有基模相吻合,原有基模会得到强化;如果有矛盾之处,则会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认知基模。

作为信息处理的结果,无论是被强化的原有基模,还是被改变形成的新基模,都会作为分析、推理或判断的依据参与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

这是一个描述基模在个人信息处理中的“核对”作用的一般过程模式。由于每个信息的性质不同、信息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们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不同、人们对原有基模的自信程度不同,人们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多样性的:有的单纯依赖基模处理,有的更富于创新性和深度思考,甚至是有意对原有基模提出批判性挑战。

“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佩蒂等在研究说服性信息传播时,提出“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每个人都会以两种不同方式处理信息,一种是沿“核心路径”,以详尽的方式,用严谨的思考处理信息;另一种是沿“边缘路径”,以较为简单粗略的方式处理信息。

详尽分析发生的概率与当事人的动机和能力相关:当个人与信息涉及的问题关系密切,有较强烈的认知需求或责任感,并且具备相应认知能力时,人们会沿“核心路径”详尽处理该信息,反之则沿“边缘路径”进行一般处理。

在同一信息处理过程中,上述两个路径有时同时存在。如果比较关注信息的某些特征、环节、细节,人们会沿“核心路径”加以处理:对另一些特征、环节或细节没有兴趣或参与动机,则会沿“边缘路径”加以处理。一般认为,沿“核心路径”的详尽信息处理引起认知结构或基模的变化更深刻。

判断的双重加工模式
进一步研究发现,人们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使用基模作为主要认知方式。在加工信息时,人们会同时使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迅速的基于基模的加工,另一种是系统的、深思的、注重细节的判断过程,这两种加工模式被称为判断的双重加工模式。当判断失误的成本很高,必须做出准确判断的时候,人们会更仔细地研究各种信息,注意与基模不同的信息。如果判断失误的成本降低,时间紧迫,为了向他人简明说明某事,或以游戏的心态参与时,人们容易使用既有基模。


2

辨析基模理论与框架理论


联系:


➤ 戈夫曼指出: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从该定义可看出框架的双重含义


 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势预存在大脑中,来自于过去实际生活的经验;
 人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建构”(framing)对新事物的认识。


由此可见,戈夫曼的“框架”与“基模”高度类似,两者都采用“认知结构”这一核心词来界定自己的概念,都认为自己既是过去的经验或知识的积累,同时又是人们处理新信息、认识新事物的一种导引机制或者“建构”机制。

➤ 框架理论引入新闻传播学研究后,产生了“受众框架”这一学术概念,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受众框架”便是个人在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时的基模,主体是个人,客体是大众传播信息。同时,媒介框架、新闻框架等会影响受众对于客观环境的判断,长远看来会影响受众认知基模(即受众框架)的形成。

区别:

 
主体不同
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基模的主体是人。

框架理论引入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产生了“媒介框架”“新闻框架”等学术概念,当下所指称的“框架”主体更多是媒介机构组织。

层面不同
框架是文化的一部分,包括原型、神话人物、价值和叙事,较之基模,框架非常稳定;基模是组织化知识的聚合,帮助个体获取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并处理新信息,个体的认知基模逐渐发展起来,变得更加复杂,并且与个人的经验和情感相联系。

框架处于文化层面,基模处于心理层面,个体的基模可以是非常个性化的,但文化中的框架(特定脚本、神话、价值等)往往是特定社会成员的共享基模。


3

认知基模与其他理论/概念的联系


与“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描述的基本问题是影响舆论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社会层面,社会孤立现象导致人们恐惧,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个人层面,在意见气候下,人们的感知对舆论产生影响。这两个层面是人们“对孤立的恐惧”“对意见的感知”的认知基模对舆论产生了影响。

从基模的分类角度来看,沉默的螺旋是在角色基模的模式下产生的舆论现象。当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或者发表公开意见时,常常会根据他人的相貌、性别、年龄,以及社会角色和地位做出判断,从而赞同其观点或者是保持沉默。

与“媒介素养”:


基模是人处理新信息的“模板”,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网民认识新信息及新生媒介的最基本的模式。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接触媒体时间越来越长,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元。基模简化了处理相似信息的过程,提高了应对信息爆炸的效率;通过完善基模,网民对于虚假信息、不正当评论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基模在信息处理中发挥着普遍性作用,而接触、分析、评估信息是网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对此,完善网民的个人基模是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正确引导网民网络行为网络活动的重要方法。
 
此外,基模理论还可以用于解释选择性接触、劝服研究、政治既有倾向等研究中的心理与认知活动。
 
【参考资料】: 
郭庆光 - 《传播学教程》
刘海龙 -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郝永华 - 风险事件的框架竞争与意义建构——基于“毒胶囊事件”新浪微博数据的研究
魏  薇 - 图式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周倩娜 - 认知基模下沉默的螺旋现象研究——以网络传播为例
闫  凤 - 从基模理论谈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媒介素养的提高



/END/


小编 | 雕雕

责编 | 北北


加小助手领取福利 


 推荐阅读 


1. 铺垫效果|新传理论23
2. 受众研究|新传理论22
3. 近似概念辨析:框架 、基模与刻板印象
4. 陈力丹文章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背后,是传播学的悄然出圈
5.罗志祥是谁?20清华新传MJC专硕初试第一的我才是时间管理大师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一对一课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