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物皆可传播学,姜子牙也是

胡果冻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 小编 | Aishah    ◎ 责编 | 北北  



国庆八天的小长假,《夺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乡》接连上映,难免让人心动不已。

但是对于考研er而言,进入冲刺阶段,时间紧张,只能埋头在图书馆学习。


想看电影,又怕耽误学习。


其实,国庆档的电影可以刷刷做调剂品,不失为一个放松的好方法。今天,小编带大家从新传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夺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乡》电影。
(内无剧透,放心食用)

01
夺冠
9月25日,随着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的上映,2020年国庆档的号角提前吹响,《夺冠》打响了国庆中秋双档第一枪。电影《夺冠》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及中国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强大的制作团队和演员阵容,承载了几代人共同记忆的女排故事,国家队现役女排队员的本色出演……这些元素都让这部作品成为国庆档最受关注的影片之一。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从新传的角度有哪些理论可以解析电影《夺冠》?在影片上映之前和之后,《夺冠》的营销方式有何特点?

关键词:集体记忆

《夺冠》讲述中国故事和集体记忆,烘托时代精神,进一步探索了主流价值观念与商业类型电影融合共生的创作路径,特别是为中国电影在以真人原型为基础的体育片创作方面做出了可贵尝试。

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首先提出了“集体记忆”,指“在一个群体里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他将个体的记忆置于集体的框架之中,认为个体不仅在社会环境中获得记忆,而且有赖群体的框架来唤起和重构记忆。

1981年到2020年,中国女排40年的光辉岁月,共十次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中国女排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场比赛,而是凝结一代人对于中国体育、中国精神的集体情感和记忆。在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刚刚从落后中起步,体育作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承担着国家使命,象征着民族精神,每一场输赢都牵动着万千国人敏感的神经。
 
关键词:营销

该电影在电影选角、题材选择、映前创意营销上做足了文章。《夺冠》几乎是一部全素人演员阵容的电影。从饰演80年代老女排的年轻女孩,到饰演青年郎平的白浪,再到现役女排国家队,全都是真实的排球运动员。郎平的女儿白浪演青年时期的郎平。这些成为极具营销价值的点。

其次,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关于回顾中国女排四十年的视频引起人们的集体回忆,跳跃到当年女排所带来感动与激励。官方的短视频平台也陆续发布很多幕后花絮,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这些丰富的物料都保持了《夺冠》的热度。

其他知识点:媒介事件、想象的共同体、主旋律电影、国际传播、符号

文章链接:
媒介事件 | 新传理论65
国际传播挺无聊,但那些学校年年非要考。
不管国际上撕成什么样,国家形象这个点都是要考的(文末有福利)

02
我和我的家乡
《我和我的家乡》作为去年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延续《我和我的祖国》单元叙事的模式。该部电影由《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神笔马亮》5个故事组成,5个故事各自独立,每个故事由不同的导演执导,并都以喜剧形式展开,紧紧围绕今年脱贫攻坚奔小康,讲述祖国各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人民的立场对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建构,是献给家乡的一封情书。


影片反映的山乡巨变,让人感慨时代进步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激励人们努力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电影本身也象征着我国意识形态宣传与国家形象塑造上思路的转变,对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与国际传播有重要的启示。

我们可以从新传的角度来分析,《我和我的家乡》爆火的原因在哪里?什么是“新主流电影”?与主旋律是什么关系?主旋律电影该如何在电影市场中占据一席之位?新时代,中国电影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

长期以来,主旋律、商业片、艺术片的“三分法”,是对中国电影创作路线的常态分析框架,三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显而易见的“鸿沟”:主旋律往往不商业、不艺术;商业片往往不主旋律、不艺术;艺术片往往不商业、不主旋律。这种“偏见”似乎也从票房成绩上明显地反映出来,通常只有商业片才具有高票房的可能性。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深层次改革和艺术创作格局的更新,上述的这种三分法已经不能概括当下国产电影的面貌。

尤其是《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等近年来产生广泛影响力的作品,使得主旋律、商业、艺术这三者人为的分界线变得模糊了。于是,人们开始用一个新的概念来表述这种现象——“新主流电影”。

新主流电影之“新”,新在既不同于教化功能过于明显和外在的主旋律电影,也不同于商业功能至上甚至唯一的主流商业电影。其核心特点必须是被主流市场所接受、所认可、所欢迎的大众电影,但同时又鲜明地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流价值观的电影。

新主流,要完成主流价值观与主流市场的统一,是价值观与商业性的融合。新主流电影,也就是未来中国的主流电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载体,也是国家意志与民众需求的精神汇聚。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外传播活动中,不少中国故事讲得一路高昂,却谈不上直抵心房;讲得热火朝天,却称不上有滋有味;讲得花样百出,却不被充分理解。与过去《建国大业》等史诗宏大叙事电影不同,《我和我的家乡》的镜头画面侧重个人视角,选取小人物与祖国伟大时刻的故事,贴近受众生活,呼唤共同情感,引发情感共鸣。

小故事和大时代无法割裂,同样,平凡人物和大变革也不是脱节的。换句话说,对中国发展历程的宏大叙事,离不开对鲜活个体的微观聚焦。中国故事,是国家故事和个人故事的结合。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会发现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人们勠力同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举,改革发展最大受益者是人民群众,故而,介绍我国发展巨变、讲好中国故事,应注重从小切口进入,通过具体人的小故事从细微之处折射国家发展的宏伟图景,起到以小见大、窥斑见豹的效果。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普通民众的精神风貌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国家形象,那些富有时代质感的鲜活实例,体现平凡人物的精神世界,让平凡人物的故事闪耀时代光芒。外国受众对中国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他们对普通中国百姓的认识、理解和体验。《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呈现了一个个小人物,他们不是远在天边被世人赞颂的史诗,而是我们身边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他们,与我们息息相关。

其他知识点:集体记忆、主旋律电影、国际传播、国家认同

文章链接:
主旋律电影传播规律解析:为什么越来越好看了?| 热点分析20
《我和我的祖国》预售已过2亿,看媒介事件如何借势营销?| 一周讨论17
《我和我的祖国》票房夺冠的背后,看主旋律电影的传播新探索 | 一周讨论18

03
姜子牙


“十一”期间,动画电影《姜子牙》也正式上映,其一上映便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动画电影首日票房记录。《姜子牙》讲述了姜子牙在寻找封神真相中,打破自身信仰、重塑信仰的故事。姜子牙是国漫中少有的中年主角,他以及背后成人世界的思考,标志着国漫在题材上的某种突破性。


然而,《姜子牙》也是2020年国庆档最受争议的一部影片,口碑相比于去年暑期档,风光无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是要逊色不少,刚坐了3天冠军宝座,被《我和我的家乡》超车。豆瓣显示,自电影上映四天来,《姜子牙》的评分已从最初的7.4跌至7.0,网上对该电影的评价呈现出严重的两级分化:褒扬者认为其是中国动画的又一次超越,批评者对其剧情、人物设计进行了强烈批评。

于是,这又重新引发了许多网友对国漫的思考,国漫的漫漫发展之路是怎样的?国产动漫近年来成绩如何?国产动漫在哪些方面仍存不足?世界的动漫市场发展动向又是怎样的?

关键词:国漫

近年来国产动画已经逐渐撕掉“低幼”、“粗制滥造”的标签,逐渐获得国内外认可。动画电影方面,《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等均收获不少好评。从《大圣归来》到《白蛇缘起》到《哪吒》,再到《姜子牙》,我们慢慢的发现,中国动漫也可以担得起“优秀”二字。

然而现阶段,国产动画的竞争力仍然不足。在作品叙事和成熟度方面,国产动画与国外作品的差距依旧存在,国产动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几十年前,上海美影厂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已经开创了一个神话,只是那个故事在最辉煌的时刻戛然而止,一直在等待年轻一辈去续写。中国动画曾经站在世界之巅,也曾经在山脚下望天兴叹,如今正接过前辈的旗帜,奋力攀登。


“讲好中国故事”这句话用在国漫的发展最合适不过。国漫正在走出国门,让更多的国家走近、了解、喜爱中国文,国漫的“封神宇宙”,正在一点点被搭建起来。这才是《哪吒》、《姜子牙》给国漫的意义,比故事呈现更重要的是故事解读。我们期盼越来越多优秀作品,希望国漫能讲更好的故事。

关键词:IP

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经典IP为创作源的国产动画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国产动画在挖掘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具有贴合时代的创新内容和表达形式。《姜子牙》导演程腾表示,中国有优美的传统神话故事,但一直缺少现代化包装,“就像日本包装忍者,美国包装牛仔,我们想把中国更宏大的神话世界观和更有意思的神话元素用现代化的方式包装好,传播给更多人看。”

纵观国漫的发展历程,其创作核心离不开对传统文化。无论是《哪吒》还是《姜子牙》,都是基于对中国古代神话的改编,它脱胎于传统神话,却又给它们注入了新的灵魂与血液。当然这对国漫的发展也起到双向作用,一方面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能够迅速的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作品本身的情感寄托也是国漫影响力的本质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大量信手拈来的作品也助长了国漫的慵懒创作。

其他知识点:国产动漫、IP、文化产业、讲好中国故事

文章链接:
哪吒之后,国漫能否“逆天改命”?| 热点分析14

或许在紧张的备考中,你也可以在国庆假期小小的放松一下。国庆档大片“神仙打架”,你更pick哪一部?还有什么新传理论补充吗?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





◎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新传考研热点分析汇总

新传考研必看 · 专题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与新学期优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