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红:变革的框架——《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
老师简介
王志红
王志红,1967年出生,南开大学会计系副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商学研究科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曾主持4项相关课题,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出版过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学等教材,多年从事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职业道德、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作业分享
王志红:变革的框架——《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
南开大学 王志红
在我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个人知识结构的局限,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诚信和胜任能力两个方面。具体内容上,针对诚信问题,会结合各年上市公司披露的虚假会计信息问题和相应案例展开教学;针对胜任能力,主要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中职业判断的重要性,以及盈余管理对各利益相关者产生的不同后果。在学科领域方面,考虑到学生层次的特点以及案例的可获取性,主要以财务会计方面职业道德的分析为主。
此次培训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理论框架的必要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借鉴此次培训教材第四章给出的图1所示的框架,从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概念框架的层面,向学生较为系统地展示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论框架。
(一) 基本理论
围绕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培训教材第四章给出了图2所示的体系:
另一方面,从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角度,依照培训教材给出的如下框架(如图4所示)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的履行问题。这方面,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供我们使用,结合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个人认为让学生体会到自律与他律的真正含义以及履行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途径是比较可行的。
图4 会计职业道德的履行
(二) 基本原则
培训教材第五章给出的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如图5所示),个人认为区分首要原则和核心原则的意义不大,关键是需要将其中各个原则的本质含义讲解清楚。
无论哪类层次的学员,都可以采用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具体体会各个原则的内涵。
同时,关于第五章第五节讲到的良好职业行为原则,感觉理解起来还是存在一定困难,有待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概念框架
培训教材第六章提到的概念框架,个人比较认同图6所示的三个核心概念,即识别不利影响、评价不利影响与应对不利影响。本章后面提到的概念框架的应用过程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三个核心概念展开的。
但总体上觉得没有必要专门针对注册会计师提出概念要素。
图6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框架 二、 希望与专家教授沟通的想法 尽管参加此次培训收获很大,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困惑,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可以突出强调的理论
个人认为,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突出强调,一是道德约束机制,即培训教材提到的第十一章内部治理系统和第十二章外部治理系统;二是道德困境的描述,可以考虑将第四章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的内容作为素材。
目前的教材架构上,第4-6章的内容与第11-12章内容的衔接感觉比较困难。将第11-12章定位于他律机制,感觉更为顺畅些。
(二) 教材中可以商榷的内容
培训教材中,个人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从体系上值得商榷,一是有关数据时代下商业伦理和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第三章和第十章),感觉作为有关章的一节可能更妥;二是与注册会计师会计职业道德有关的篇幅似乎过重。事实上,如果要说会计职业道德的话,单独加一章管理会计领域的职业道德可能更好,同时可以考虑将目前的第8-9章压缩为一章。
(三)案例选择问题
这个问题与实际的教学过程有关。为方便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教指委建立了案例库,但坦白讲,我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没有采纳案例库的资源,原因是因为学生对过往的案例缺乏兴趣,我本人也觉得向学生解释案例的时代背景比较费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让学生收集案例素材,大量地研究上市公司的会计实践。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好处,可以敦促学生关注最新会计实务问题,但需要不断更新案例,对任课教师也存在莫大的挑战。
所以,如何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如何利用案例库资源组织教学,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得到指教。
王志红(南开大学商学院) 2020-8-29
针对上述三点困惑,专家答疑如下:
1.在本书第四章,基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公共合约观,在理论(逻辑)上界定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履行机制,即自我履行与强制履行的相统一,也即自律与他律的相统一,他律通常会改变会计师的行为预期,从而使他律的效果通常会以自律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分别为此构建了可执行、可操作的自我(强制)履行机制。我们认为,当影响行为的主体如果包括了会计师本身,那么该主体所设立的各种制度装置都属于自律机制,因此第十一章内部治理系统属于自律机制,第十二章外部治理系统(除行业自律外)属于他律机制的范畴。自律或他律的手段与方法是非常广泛的,所以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所包含的要素皆指“包括但不限于”。
2.由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则发展最为成熟(在最新版IFAC《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中有关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则占2/3的篇幅),本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将抽象的职业道德观念转化为可操作、可执行的具体行为规范,故如此。此外,对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而言,通常会区分为两大部分,即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独立性以外的规则)和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要求,所以需要分成两章。
3.您关于案例教学的体会讲的很对,更新案例需要花费时间这不可避免,但对于经典案例尤其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案例未必需要定期更新,经典代表了恒久远。
(1)构造从抽象观念到具体实践的清晰逻辑框架。本书以“伦理思想—基本理论—基本原则—概念框架—规则应用—治理方法”为逻辑主线,构建了从抽象到具体、从观念到实践、从原则到规则、从应用到治理的系统内容。
(2) 强调将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全面一致地应用于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各种道德困境,以全面提升学生识别、评价与应对各种不利影响的能力。
(3)寻求职业道德理论与实务的最佳平衡。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认为本书“理论与实务”的占比处于3:7~4:6之间较为理想。
(4)洞察数字时代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大变革。本书第三章和第十章分别探讨了数字时代的商业变革与会计职业变革趋势及其所引发的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困境与应对。
(5)强调体例创新与情景化的案例导向。本书嵌入了大量国内外情景化的典型案例,平均每章有约20多个案例和10多个图表,为教学相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教与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容易、深刻彻底。
欢迎加入
人大社·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交流群
(加群请备注您任教的学校和姓名)
相关阅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培训体会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湖南农业大学 谢宜章老师)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王璇老师)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陈旻老师)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安徽农业大学 王锦老师)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内蒙古农业大学 张旭光老师)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李燕媛老师)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成都大学 李殷老师)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新疆大学 李咏梅老师)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陕西理工大学 李天芳老师)
“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北方民族大学 程小琴老师)
宋京津:升级我的PBL教学法——《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修总结
刘洪云:从抽象观念到具体实践——《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总结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