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理工&清华AM: ORR/OER双功能活性指标ΔE=0.63 V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4
【研究背景】
水系锌–空气电池由于其固有的安全性、环境友好性、高理论能量密度(1086 Wh kg−1)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封闭式电池,锌–空气电池正极侧具有足量的活性物质(无限的氧气供应与电解液中高度可溶的氢氧根离子),使得锌–空气电池具有实现大电流、高容量、长循环的潜力。然而,正极侧氧还原和氧析出反应(ORR / OER)的动力学惰性限制了锌–空气电池的实际性能,因而迫切地需要高活性双功能ORR/OER催化剂。双功能催化剂的性能指标(一般以ΔE衡量,ΔE=E10−E1/2,E10为OER达到10 mA cm−2的电势,E1/2为ORR半波电势)直接关系到锌–空气电池的实际性能。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研究者已成功将ΔE指标推进至0.70 V左右。然而,ORR/OER双功能催化活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工作介绍】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李博权(通讯作者)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张强课题组发表了题为“A ΔE=0.63 V Bifunctional Oxygen Electrocatalyst Enables High-Rate and Long-Cycling Zinc–Air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分别选择Co–N–C和NiFe LDH作为ORR及OER活性位点制备了复合型双功能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其性能指标ΔE = 0.63 V,远超目前双功能催化剂的先进水平。该正极催化剂实现了锌–空气电池超高的倍率性能(100 mA cm−2)与循环寿命(3600圈@10 mA cm2)。这项研究实现了双功能电催化剂的性能突破,进一步证明锌–空气电池在大电流、长循环等条件下实现可持续高效储能的潜力。该文章发表在材料学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赵长欣、刘嘉宁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创新点】
1)开发了一种复合型双功能ORR/OER电催化剂,实现了高本征活性的Co–N–C和NiFe LDH位点在电子/离子通路上的有效整合;

2)实现了ΔE = 0.63 V的ORR/OER双功能催化性能突破,不仅优于贵金属基催化剂(ΔE = 0.77 V),而且领先于目前已报道的大多数非贵金属基双功能催化剂(ΔE > 0.70 V);

3)构筑的锌–空气电池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100 mA cm−2)和超长循环寿命(3600圈@10 mA cm−2),揭示了锌–空气电池体系在面向大电流、长循环下的本质优势。

4)通过深入的机理分析,揭示了复合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内在协同作用,为合理设计多功能催化剂提供了策略指导。

【图文导读】
本工作选择了具有高本征活性与稳定性的Co–N–C单原子和NiFe LDH分别作为ORR和OER活性位点,并分级整合为复合催化剂。其中Co–N–C位点被原子级分散在碳纳米管上(通过HAADF-STEM可明确指认出单原子Co位点),并进一步编织为导电网络(CoNC)。而LDH颗粒进一步负载在CoNC多孔导电网络中,保证了电子/离子双通路的有效构筑。具体地,图1中的表征结果证明了活性位点在催化剂中的有效复合。
图1. 复合双功能催化剂的形貌表征及结构分析

基于上述理性设计,复合双功能催化剂CoNC@LDH具有极高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如图2所示,CoNC@LDH的ORR与OER性能分别为E1/2 = 0.84 V及E10 = 1.47 V,从而实现了ΔE= 0.63 V的超高双功能催化性能,不仅优于贵金属基催化剂(ΔE = 0.77 V),且在目前已报道的双功能催化剂(ΔE > 0.70 V)体系中具有领先优势。
图2. 复合双功能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具有超高活性的CoNC@LDH极大地提升了锌–空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于贵金属催化剂,基于CoNC@LDH的锌–空气电池具有更低的充电和放电过电势,同时可以实现173 mW cm−2的最大放电功率密度(图3a),以及更佳的倍率性能(图3b)。此外,CoNC@LDH正极在电池循环中充电/放电的电压差更小,且能够保持稳定(图3c),为后续面向大电流密度、长周期循环奠定了性能基础。
图3.锌–空气电池性能测试。锌–空气电池的 (a) LSV曲线,(b) 倍率测试,(c) 不同倍率下充放电窗口。

基于CoNC@LDH正极的锌–空气电池呈现出在不同倍率下稳定循环的能力。如图4a所示,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CoNC@LDH正极可以达到3600圈以上的超长循环寿命,且其充电/放电电压差稳定保持为0.76 V;而在25和50 mA cm−2的更高电流密度下,CoNC@LDH正极同样可以实现长循环性能,分别为1750圈和650圈。特别地,基于CoNC@LDH正极的锌–空气电池可以在100 mA cm−2的超高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而基于贵金属催化剂的锌–空气电池无法在上述大电流密度下实现稳定的长周期循环。

与已报道的工作相比,基于CoNC@LDH正极的锌–空气电池在循环周期、电流密度、能量效率(充放电极化)等方面表现出了全面的性能优势(图4b)。CoNC@LDH复合双功能催化剂成功地将锌–空气电池的适用工作条件扩展到了高电流密度与长循环寿命的范围。与目前的电池技术对比,该工作不仅在纵向对比中性能超过了目前最新的锌–空气电池技术(通常低于10 mA cm−2),且在横向比较中可发现,其可达到的循环电流密度大大超过了锂离子电池(通常低于15 mA cm−2),接近于超级电容器的水平(约100 mA cm−2)。该工作表明锌–空气电池体系在面向大电流、长循环等多种应用需求下具有实现可持续高效储能的可行性。
图4.锌–空气电池循环分析及性能对比。(a) 不同倍率下的循环曲线;(b) 锌–空气电池性能的对比。

【结论】
本工作开发了CoNC@LDH复合型双功能电催化剂,以ΔE=0.63 V的指标刷新了已报道的双功能催化剂的性能。由此构筑的锌–空气电池也实现了在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上的性能突破。该工作一方面为复合型双功能/多功能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锌–空气电池面向高电流、大容量、长循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C.-X. Zhao, J.-N. Liu, J. Wang, D. Ren, J. Yu, X. Chen, B.-Q. Li,* Q. Zhang. A ΔE=0.63 V Bifunctional Oxygen Electrocatalyst Enables High-Rate and Long-Cycling Zinc–Air Batteries. Adv. Mater., 2021, 2008606, DOI:10.1002/adma.202008606

作者简介:
赵长欣 博士研究生
2019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张强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活性ORR/OER电催化剂的开发及其在二次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刘嘉宁 博士研究生
202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张强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实用化边界条件下高性能二次金属–空气电池器件的开发。

李博权,副研究员
2016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2020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电化学相关研究,尤其是锂硫电池、金属锂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化学机制、材料构筑与器件应用等方面。在Nat. Commun., Sci. Adv.,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Environ. Sci., J. Energy. Chem.等期刊发表(共同)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20余篇,其中ESI前1%高被引论文6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

港城大支春义教授EES:有机/水系两亲型锌硒电池

2021-03-06

水系锌电池中产氢的定量研究以及ZnF2层拟制水系锌电池中的副反应

2021-02-27

支春义课题组:基于锌粉/集流体结构锌负极的锌电池的存储性能研究

2021-02-24

原位诱导硒基异质结构助力长循环柔性杂化锌电池

2021-01-20

开年第一篇电池Science!

2021-01-03

浙江师范胡勇Nano Energy:构建三明治结构叶状CNTs-Co/ZnCo2O4@NC-CNTs纳米杂化物实现高功率锌空电池

2020-12-25

高书燕&楼雄文:氮掺杂硫钴矿蛋黄壳状空心球用于长寿命可充电锌空电池

2020-10-17

华南理工黄建林课题组Adv. Funct. Mater.:柔性一体化电极结构设计助力固态锌-空气电池

2020-07-23

华南理工彭新文教授AM:可再生木材纤维素碳气凝胶用于柔性锌空电池体相电极

2020-07-13

超分子辅助合成甜甜圈状CoP@PNC复合结构多功能电催化剂用于锌空气电池和自驱动产氢

2020-06-14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