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素描·特辑vol.6 | 倪旻卿:设计,是一种激发公民参与的力量
-vol.6-
●●
创造一种从点到线面的针灸式公共空间设计范式,推动社区的新发展,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四平路街道联手开启的“四平空间创生行动”,已经持续深耕数年。作为家门口的社区空间,四平路街区的更新,不仅考验空间设计的功力,还要求设计者有站在居民角度思考问题的认知。
在保持原有的街区风格和生活习惯的同时,让公共空间在社区生活中创造新能量,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2018年,倪旻卿带领同济大学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实验室与环境未来实验室的成员们从关注社区中的剩余公共空间的社会化营造角度入手,通过访谈、工作坊倾听居民的意见和想法,与政府多个管理部门的协商沟通,完成了一个不容易的项目——“80米口袋花园(Shanghai Playscape)”。
△80米口袋花园(Shanghai Playscape)
“回顾花园的诞生之路,这不仅仅是一次趣味的设计呈现,更是设计师与社区又一次成功合作。把花园装进‘口袋’,在剩余空间里寻找社区活力,激发居民的共同创造力,也为街道再次提升了居住品质。”
口袋花园的场地原址位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东门侧,阜新路鞍山路口,倪旻卿带领团队将平淡无奇的80米长沿街绿化带变成了赏心悦目地玩乐口袋花园,保留原来花坛的布局,创意性地将玩乐设施与场地特征元素结合改变场所体验,更新后的花园把人们带回了公共空间,人们在这里相遇,老少皆宜,社区变得活络生动。
绿化带中原本六个花坛一改由社区绿化市容部门负责的制度,现在由社区学校、居委会、社区初创企业分别认领,简称OYS营造队。这个队伍成为行动改造更新点的守护人,对公共空间里的日常状态进行使用反馈,让社区更新不仅仅是设计师的参与,而是赋权到赋能的转变,由社区的每一个人共同参与社区营造。
倪旻卿认为,公共空间是个人和社会福祉的关键要素,是社区集体生活的场所。而在增量到存量的转型阶段,剩余空间作为城市众多公共空间中“被遗忘”的空间,可以成为城市增值的机遇,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口袋花园最终完成之后,这个原本不起眼的街边角落被赋予了新的面貌。它不仅仅为居民们提供更优质的居住环境和设施,也为四平社区带来了新鲜的访问度。
●●
创意设计构建未来邻里场景
给社区集体生活带来新模式
社区更新,除了公共空间的重构,社区集体生活也是需要思考的议题。
我们常说,闲暇的时候会想出去逛逛,然而逛去哪呢?在上海,年轻人多会聚集在各大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综合商业体,或是网红门店层出不穷的潮派商业街。在不断更新的商业氛围中,老街区的发展也面临新挑战,如何在现代商业空间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去吸引年轻人到访为街区注入新活力?倪旻卿团队在这个方向上也不断做出尝试。
在她看来,商业空间与家门口的社区空间体现不同类型的场所特性,“有限增长”的目标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而社区空间的特性更像是“15分钟日常生活圈”——组织起紧凑复合的社区网络,促进生活、就业、休闲相互融合,更活力开放的交往空间,安全舒适的街道出行,多样化、就业、创业和学习的成长环境。
作为建筑设计师,同时也是资深策展人的倪旻卿在过去的一年里,不断探索社区生活空间的各种功能与形式,并尝试发现新的可能性。2019年11月,倪旻卿发起的四平空间创生行动第五季,开放营造节暨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揭幕仪式温暖举行。
△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广场改造前后
通过改造抚顺路370号的闲置空间,将社区居民串联起来,打造一个不仅限于一次互动,而是追求提供有粘性、有社会性、成为居民持续沟通的新型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通过“共创工作坊”与居民互动碰撞,激发居民积极参与,以参与促自治,让居民成为睦邻中心的“规划师”和主人,而不再是“拎包入住”的客人,在互动参与中共建美好社区。
广场侧边的“遗忘角落”通过与彩绘及圆形花坛营造成街心开放空间,彩绘墙由社区的家庭一起“约绘”共同完成,寓意共同参与,为幸福街道添上自己一笔,并与参与绘画的人共同取名“梦幻谷”。
△彩绘墙
睦邻中心的新导视系统也同样通过协同共创的方式由居民设计师共同完成。导视系统运用循环可持续的“升级再造(upcycling)”手法,将社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弃闲置物品(瓶盖,电路板,卫生纸卷筒,枯树枝,旧废弃键盘,磁带等)通过创意转化成可观赏且具有功能性的空间导视标识。
“巧手阿姨”项目,邀请社区中的编织达人与年轻、品牌、时尚及可持续设计策略和方法进行碰撞,联合推出实验废料再生的首饰和时尚配饰。
作为新抚顺路睦邻中心开幕的贺礼,来自四平街道23个社区居委会的巧手阿姨们完成了一幅编织共创作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实验室师生们和编织达人充分沟通,通过配色,图案及技法指导,一起合作共创。在这些小小的圆圈中浓缩了每个居委会独特的创造力,彼此连接起来,绘成了属于四平街道的图景,作品展示在睦邻中心二楼墙面。
除此之外,在第五季行动中,同济大学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实验室还发起“街边实验室 Open Street Lab”项目,以阜新路260号街边实验室为主要物理空间,通过设计思维来策划一系列参与式、体验式的活动、服务与机制:例如各类展览、讲座沙龙、独立电影展映、可持续集市、音乐现场、社区活动……利用社区中的“实验场所”节点来作为催化剂,通过设计思维策划一系列参与式、体验式的活动,为社区集体生活带来新模式,培力在地可持续多元化社群组织,构建未来邻里场景。
△“街边实验室 Open Street Lab”活动
倪旻卿谈到,这一系列项目的实践意义在于空间和创意活动的构建不再仅仅依靠设计师去完成,而是利用设计的创意驱动每一位居民共同参与其中,发挥设计学院的功能,把设计力量从校园充分溢出到社区,联动居民共同培力出一条属于大家的美好街道。
●●
后疫情时代 未来社区面临新挑战
我们对未来充满无限猜想的同时,未来的每一天都在到来,并且每一天都可能让人意想不到。2020年疫情突至,打乱了一切秩序,人们的生活习惯几乎被重构,集体活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疫情当下,公共空间和集体生活要如何立足,这是很多建筑设计师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未来社区发展势必会面临的新挑战。
倪旻卿谈到,疫情过去,两种非常危险的趋势是: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和虚拟化(virtualization),大多数人们已经面临着非接触式社交孤独症,这使人们和社区变得脆弱。我们不仅面临着可能的经济衰退,而且还面临着社会衰退(social recession)。尽管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从流行病暴发中恢复过来时,公共场所必须发挥关键作用的原因。
在她看来,后疫情时代的未来社区可能是“在地混合模式”, 有地方性的线上线下的品质场所及多元社群混合的社区,这样新的变革创新的转型便会出现:被动、孤立、抽象的客体会转向积极的、社会化的、有感召力的主体形象,我们则需要建立社区中包容的“第三空间”良性循环的协作式机制。 如今,因为疫情被困国外的倪旻卿,观察世界的变化和思考成为她最好的慰藉。近期,她带学生们一起探讨小区的门卫室是否有更多价值体现。 作为一名设计师,在她看来,社交隔离(social distancing)虽然对生活产生了很多变化,但同时也引发危机下的社会创新,这将是新常态下的设计行动。
“我们有责任通过于生动,有意义的场所来让我们的社区更具弹性,发挥线上网络的便捷高效的优势,结合分布式的物理线下空间,用设计驱动培育共享价值,用设计助力公民参与力量。”
●●
设计师介绍
倪旻卿
现任教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实验室执行主任 | 美国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访问学者
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设计与艺术学院空间叙事专业。联合编著《主动设计》丛书首本出版物《开放营造:为弹性城市而设计》。
2018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总视觉设计师,曾任2013第五届深港建筑\城市双城双年展联合策展人,参与策划伦敦国际建筑节、2016米兰设计周、2014上海双年展、2016苏州阳澄湖国际大地艺术节、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2018新加坡设计周等诸多文化创意主题活动。
她一直致力于社会创新与社区营造研究,探索场所社会化营造的城市空间运用对策,作品获得美国体验环境图形协会设计奖,带领团队荣获2019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称号。
本文根据倪旻卿采访撰文编辑部分内容引用自:DESISLABTJ、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图片源于设计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可后台留言联系,获取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