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思考与对策——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
李春风
作者简介
About the thesis
李春风,黑龙江人,博士,北京华文学院专修部副教授。国家语委首届“语言文字中青年学者出国研修项目”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学术秘书。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项目8项,直接参与并承担撰写任务的国家重大、重点等项目16项。已在《民族语文》《当代语言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独立专著1部,合著9部,专著副主编2部。
缅甸华人母语
代际差异
思考与对策
Reflec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华语HUAYU”在5月3日推出了“缅甸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特征”,在5月14日推出了“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的成因”。这篇推文是李春风副教授从国内外两个视角进行的思考,缩减“代际差异”的对策。
华语HUAYU
认识华人母语认同模式,提高华裔母语学习积极性
华语HUAYU
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扩充华裔母语学习途径
在华人母语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起重要的内力作用,学校教育有重要的传承作用,二者融合发展,相互配合,势必对更多华人后代的母语教育、认同及规划产生积极影响。
当代缅甸华人社会母语社区虽然难以再建,但家庭母语教育从少年段开始又有所起色和恢复。家庭母语教育对华人母语学习、认同的作用不容小觑:是培养青少年形成高母语认同度的主要内力之一,影响着华裔青少年母语认同、民族认同的心理构建,尤其是在未成年以前,父母的选择、引导和决策,往往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和母语认同产生深远影响。习得母语、掌握母语时段越早,对母语认同、民族认同度越高。
XIAOMAN
编写本土教材,培养本土华文教师,制定华文教育事业长期发展规划
好的本土教材、本土华文教师是母语在异国“活”下去的重要凭借。本土教材不能与当地社会脱节,要从当地社会的优秀文化中汲取积极、有用的养分,立足本土,并根据华人母语学习需求调整教材内容,编写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材,使学习者产生亲切、亲近感并乐于接受这种形式的母语教育。缅甸本土华文教师是华文教育事业得以薪火相传的根本。我们还应制定华文教育事业长期发展规划,增强师资力量,为华文教师提供多种培训、认证渠道,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树立个人威信。
华语HUAYU
理性看待语言认同与民族认同新变化,拥有开放包容的语言态度和认同态度
语言认同、文化认同是显性认同,其认同往往蕴含着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经过百年沧桑,缅甸华人与当地社会文化不断融合,产生语言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代际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是华人社会逐步转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多元文化背景下,华裔离开祖籍国时间超过三代以上,母语认同、民族认同可能会出现模糊、困惑甚至转移,华人子女将面临“断代、失根之忧”“身份认同危机”。承认并接受多元文化对华人的影响,拥有开放包容的语言态度和认同态度,对华裔个体、民族发展都是有利的。
XIAOMAN
编写利用地缘优势,为缅甸国内稳定的华文教育政策营造良好周边环境
华文教育政策稳定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对缅甸的影响。中缅边境线近2000 多公里,中缅跨境民族的影响力可以辐射到中国境内 100 公里以上。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当前中缅经贸关系稳定,缅甸华文教育前景乐观,华裔母语认同也将朝向积极乐观一面发展。如果华文教育被纳入缅甸国民教育体系,无疑将从内部对其产生巨大推动力。多元文化背景下,缅甸华裔母语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将能够健康良性稳定发展。
—— END ——
文|李春风
编辑|张馨月 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