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春风 | 思考与对策​——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华语HUAYU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思考与对策——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

         


李春风

作者简介

About the thesis

       李春风,黑龙江人,博士北京华文学院专修部副教授。国家语委首届“语言文字中青年学者出国研修项目”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学术秘书。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项目8项,直接参与并承担撰写任务的国家重大、重点等项目16项。已在《民族语文》《当代语言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独立专著1部合著9部,专著副主编2部。




缅甸华人母语

代际差异



思考与对策

Reflec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华语HUAYU在5月3日推出了“缅甸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特征”,在5月14日推出了“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的成因”。这篇推文是李春风副教授从国内外两个视角进行的思考,缩减“代际差异”的对策。



华语HUAYU




认识华人母语认同模式,提高华裔母语学习积极性





不同代际的母语认同形成不同的母语认同模式,认同模式一旦形成,将对语言生活、态度及规划产生影响。本研究表明,缅甸老年段华人母语认同模式是:母语认同伴随民族认同而产生,对民族认同起强化作用,具有伴随性、稳定性特点。少年、青年、青少年段华人的母语认同模式是:母语认同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母语学习中产生,即掌握母语后产生语言情感,进而激发、激活母语认同和民族认同,且不同时代背景出生的华裔青少年,在母语认同、民族认同度等方面还有差异,呈现出复杂性、矛盾性、不稳定性特点。




母语认同模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形成受不同代际母语学习需求驱动,与时代背景相关。母语认同模式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是动态的。缅甸青少年母语认同的首要驱动是社会经济需求,只要中国在经济发展的世界潮流中保持稳定发展,中缅贸易合作顺利,就将对缅甸华人母语学习构成有力吸引,能够提高华裔尤其是华裔青少年学习母语的积极性。



华语HUAYU




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扩充华裔母语学习途径


     在华人母语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起重要的内力作用,学校教育有重要的传承作用,二者融合发展,相互配合,势必对更多华人后代的母语教育、认同及规划产生积极影响。

     当代缅甸华人社会母语社区虽然难以再建,但家庭母语教育从少年段开始又有所起色和恢复。家庭母语教育对华人母语学习、认同的作用不容小觑:是培养青少年形成高母语认同度的主要内力之一,影响着华裔青少年母语认同、民族认同的心理构建,尤其是在未成年以前,父母的选择、引导和决策,往往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和母语认同产生深远影响。习得母语、掌握母语时段越早,对母语认同、民族认同度越高。



当代缅甸华文的学校教育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很多地方公立学校也设立汉语课堂,汉语教育对象不但包括华裔群体,还面向很多非华裔群体,走向各个领域、层次。这种发展趋势有利于华人母语的传播和传承。我们应通过鼓励合作办学、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发展等形式,支持缅甸华文教育事业,与缅甸政府多渠道建立教育合作机制,为华裔青少年学习母语创造更多渠道和机会。如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吸引优秀的缅甸学生到中国留学深造,或者增加到中国进行短期专业培训的机会等,让华文教育惠及华人社区。



XIAOMAN




编写本土教材,培养本土华文教师,制定华文教育事业长期发展规划



     好的本土教材、本土华文教师是母语在异国“活”下去的重要凭借。本土教材不能与当地社会脱节,要从当地社会的优秀文化中汲取积极、有用的养分,立足本土,并根据华人母语学习需求调整教材内容,编写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材,使学习者产生亲切、亲近感并乐于接受这种形式的母语教育。缅甸本土华文教师是华文教育事业得以薪火相传的根本。我们还应制定华文教育事业长期发展规划,增强师资力量,为华文教师提供多种培训、认证渠道,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素质,树立个人威信。



华语HUAYU




理性看待语言认同与民族认同新变化,拥有开放包容的语言态度和认同态度


     语言认同、文化认同是显性认同,其认同往往蕴含着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经过百年沧桑,缅甸华人与当地社会文化不断融合,产生语言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代际差异,这是客观事实,是华人社会逐步转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多元文化背景下,华裔离开祖籍国时间超过三代以上,母语认同、民族认同可能会出现模糊、困惑甚至转移,华人子女将面临“断代、失根之忧”“身份认同危机”。承认并接受多元文化对华人的影响,拥有开放包容的语言态度和认同态度,对华裔个体、民族发展都是有利的。



缅甸华裔青少年能够积极理性地看待母语汉语、国语缅语以及世界通用语英语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及社会价值等进行理性选择。第一语言的选择映射其对居住国的认同,这说明华裔青少年对居住国越来越认同,母语与居住国通用语是可以共存并和谐发展的。再如,不同于老年段较单纯的母语认同,少年、青年段除了对母语汉语表现更大个人兴趣,还积极学习缅语,对英语也采取更开放包容的学习态度,关注比例上升。这说明缅甸华裔青少年在保持民族特征的同时,已逐渐融入所在国文化、社会生活和世界发展潮流,找到社会归属感。




XIAOMAN




编写利用地缘优势,为缅甸国内稳定的华文教育政策营造良好周边环境



      华文教育政策稳定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对缅甸的影响。中缅边境线近2000 多公里,中缅跨境民族的影响力可以辐射到中国境内 100 公里以上。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当前中缅经贸关系稳定,缅甸华文教育前景乐观,华裔母语认同也将朝向积极乐观一面发展。如果华文教育被纳入缅甸国民教育体系,无疑将从内部对其产生巨大推动力。多元文化背景下,缅甸华裔母语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将能够健康良性稳定发展。



—— END ——


文|李春风

编辑|张馨月 彭叶





往期推荐




◆ 祝晓宏 | 泰国华语习得造成的语言变异

◆ 李春风 | 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的成因

◆ 李春风 | 缅甸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调查

 刘华|《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工具与案例》

◆ 祝晓宏 | 泰国文化传承形成的华语语言变异

◆ 祝晓宏 | 泰国曼谷华语景观类型

 姚敏 | 中国官方语言的演变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

 序——《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

◆ 李计伟|大华语视域中“帮忙”用法的共时差异与历时变化

◆ 李计伟|南洋华侨早期国语推广刍议

◆ 郭熙|语言是变化的,成语也在变化发展

◆ 郭熙|建立“大语委”,加强华文教育智库建设

◆ 郭熙|海外华文教育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一部分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吧!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