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六)

拉到文章底部点击阅读原文

看7-9年级各科资料!


数学微课
语文微课
英语微课
化学微课
道法微课
历史微课
物理微课
生物微课
地理微课

初中英语资料大全    



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16

(2020江苏地区中考模拟)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袁隆平说,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jǐ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但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sōng xiè不得,这次全球yì情就是一记警钟。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您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钟南山笑道:“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B.汪曾祺提出,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C.中国语言,因为有“调”——即“四声”,所以特别富于音乐性。

D.自列编以来,靖江舰出色完成了奥运安保,实战扫雷,蓝鲸演习等重大任务。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习近平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B.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新冠病毒面前尤其如此。

C.这次开展守法护法征文活动,有些人竟对《国家安全法》《教育法》等法律素昧平生。

D.奉劝美方一些政客,你们的“甩锅”表演再充分,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闹剧。

4.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

A.如果我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那么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这是一个条件复句)

B.目前的当务之急,国际社会还是应该增进互信,加强团结,共克时艰。(此句有语病)

C.“群众高歌”“热爱祖国”“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依次是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

D.《马说》《陋室铭》中的“说”“铭”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句子“校园很美丽”中的“校园”“很”“美丽”分别是名词、副词、动词。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           

           ,江春入旧年。

③出淤泥而不染,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抒发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忠心;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寄寓了作者天下家国的情怀。

6.名著阅读。(6分)

1)根据选段完成相应的题目。(3分)

A.他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选段中的他是        (填人物姓名)。

B.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选段选自《艾青诗选》的          (填篇名)。

C. 他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选段中的他是          (填小说名)的主人公。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分析表述,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沉着冷静,坚定勇敢,博学多才。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B.《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诗句的是《琐记》篇。

  C.《水浒传》中“大闹史家村”“大闹五台山”“大闹飞云浦”“大闹清风寨”的依次是花荣、鲁智深、武松、李逵。

  D.《西游记》中,孙悟空对唐僧说“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和谢廖沙,《简爱》中的简爱和罗切斯特也都体现了“彼此扶持”,且“走到圆满”。

  E.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思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就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7.综合运用(8分)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①—②题。(6分)

【材料一:“雅言”与“俗语”】

“雅言”:①指中国古代通行的标准语,即古代的普通话;②文雅的语言;③正确合理的言论,正言。

“俗语”:通俗而广泛流行的语句,简练、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现代汉语词典》

【材料二】  

语言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关键是运用要得体。语言得体,就是语言要适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内部环境是指文章的上下文,或者说话的前后语;外部环境是指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乃至说话人的情感和思想倾向等等。

【材料三】

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各地守望相助。以下是各地对武汉寄语摘录:

a.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b.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c.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古代的普通话可以称之为“雅言”。  

B.“俗语”都是劳动人民所创造出来的。

C.“雅言”在使用的时候比俗语高雅,所以推荐使用。

D.“语言的得体”就是语言能表达使用者的情感。

②同学小华的妈妈认为【材料三】中a 句、b句的表达更得体,而c句的表达太俗,不够好。你认为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向小华妈妈谈谈你的看法。(3分)

                      

(2)请你为下面图片命名,并结合图片内容说明命名理由。(3分)

                     



二、阅读理解(共5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题。(6分)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锦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②银胡䩮:整理银色或镶银的箭袋。③金仆姑:箭名。

8.(1)词的上阙雄壮,追忆领导抗金义军、擒获叛徒张安国并带义军南下的往事,塑造了一个       的词人形象;下阙悲凉,上下阙形成       。(3分)

(2)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与《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抒发情感的相同处。(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

    【注】①关:函谷关。②马融:东汉著名经学家。③图纬:汉儒多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④通人:学识渊博的人。⑤方:儒家学说。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乃西入关(                

融集诸生考论图纬   

③遣使玄(                  

设异端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乃”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乃召见于楼上

A.十余年乃归乡里  B.乃不知有汉  

C.乃记之而去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时 大 将 军 袁 绍 总 兵 冀 州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2分)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2分)

                   

12.选段可以看出,郑玄是一个             的人。(填两个四字短语)(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语段,完成13—15题。(8分)

①《诗经》:“之子归,不我过,其啸也歌。”郑玄笺曰:“啸,蹙口而出声也。”“蹙口”,就是双唇向前撅起而发声,正是吹口哨的意思。但是,啸就是吹口哨吗?

②随着对我国北方草原音乐的深入了解,我逐渐认识到:口哨仅仅是啸的一个类型,它与啸并非对等的关系;不仅如此,口哨基本上停留在民间的状态,对高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也没有太多的渗透。原因有三:第一,由于没有声带的震动,口哨的声音比较微弱,缺乏穿透力,所以传播的距离和传播的范围十分有限;第二,口哨不能用于吟诗和诵经,因而也就不能创造古人所谓“吟啸”或“啸咏”乃至“转读”的艺术盛业;第三,古代喜爱吹口哨者,多有民间之流氓阶级和底层人物,如杂剧演员、市井小民乃至绿林中人之类的社会角色。

③那么,究竟什么是啸?1996年,赵磊在《啸与浩林·潮尔》一文中提出了“啸即浩林·潮尔”的新说。“潮尔(Chor)”,蒙古语意为和声。“浩林”,蒙古语本意指喉咙,由此引申为喉音之意。浩林·潮尔就是喉音咏唱,俗称呼麦,其最基本的音乐特征是一位歌唱者能够同时唱出两到三个声部,在一个持续不变的基音之上发出泛音,形成旋律。

④据我考察,在音乐形态上,长啸与浩林·潮尔的吻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五声音阶的调式特征;第二,一口气旋律与拖腔的吟唱特征;第三,二重音乐织体的结构特征,元代伊世珍《琅嬛记》引《志奇》说曹操的歌女:“绛树一声能歌两曲,二人细听,各闻一曲,一字不乱。人疑其一声在鼻,竟不测其何术。”在发声方法上,长啸与呼麦是完全相同的。要领有二:一是缩喉,一是反舌,缩喉在先,反舌在后,但先后相承的间隔是很短的,几乎缩喉的同时就要反舌。反舌,就是舌尖上卷,缩喉,就是憋气;反舌时气流直冲上颌,会发出金属般的泛音;缩喉时胸腔和口腔被连接共震,出现低音。“缩喉”的作用在于通过“憋”“顶”“挤”的过程,将丹田之气提升到喉部,用回旋气流同时冲击主声带和次声带。

⑤一部辉煌的中国诗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伟大的啸史。从穹庐民族“天苍苍,野茫茫”的自然歌唱,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士林精英们的嗜啸成风以及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的音乐意象的生成,从萨满的欢歌到佛门释子的转读和道教黄冠的秘术,长啸成为连接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和谐纽带,成为兼容儒释道多元文化的艺术法宝,成为华夏文明的声音载体。

1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2分)

A.第①段引用《诗经》及郑玄的注解,引出说明对象:啸。

B.第④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其二重音乐织体的结构特征。

C.长啸与呼麦的发声方法是完全相同的,缩喉的同时就要反舌,既发出金属般的泛音,又出现低音。

D.《水浒传》第八十五回“我这伙好汉,非比啸聚山林之辈”中的“啸”就是吹口哨。

14.分析第②段文字中加点词“基本上”的表达作用。(3分)

口哨基本上停留在民间的状态,对高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也没有太多的渗透。

                    


15.阅读全文,给“啸”下定义。(3分)

                     



(四)阅读张佳琪《少年锦时,切莫辜负》,完成16-18题。(10分)

①才子黄有言:“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②然而,岁月催不醒诸多沉迷于浅娱乐的人——多少人“睡前抖音熬半宿,醒来吃鸡聊QQ”;多少人“何物动人,转发锦鲤杨超越;有谁催我,QQ空间刷手机”;多少人“火锅米饭大盘鸡,保温杯里泡枸杞”……

③“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数据,这意味着在本应该勤奋刻苦砥砺奋斗的年龄,却选择了娱乐和安逸!恰如马云所说的:“你整天玩着手机,刷着微博,宅在家里看电视,上着网,做着八十岁以后都能做的事,你还要青春干什么呢?”【A】

④鲁迅先生曾言:“青年又怎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自然也有前进着的。”

⑤刚刚交付海军的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的总体副总设计师王硕威,是总师系统中最年轻的一员。参加工作十六年来,他完整经历了海军第三代驱逐舰、我国两艘航母的研制过程。中国昂首跨入双航母国家之列,有他贡献的一份力量。【B】

⑥“花朵年龄,君须努力;课堂灯火,我已无缘。”这是老一辈人留下的感慨,也是他们向我们这些后辈提出的殷切希望。但碎片化、浅层次、刺激性的娱乐,只能让我们长期沉迷于这种“娱乐至死”的精神鸦片中,却无法给我们带来人生的成就。

年轻的毛泽东若沉迷于娱乐,就不能写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于敏若沉迷于娱乐,就不能让世界腾起“氢蘑菇”;中国航天年轻的嫦娥团队若沉迷于娱乐,就不能送“嫦娥”登太空、“玉兔”入“广寒”。我们要做的就是像他们一样,去执着奋斗,“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⑧少年的你,正值锦时;少年如此,则谓锦时。

⑨最后将一副对联送给大家: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16.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7.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说说文章第④段在全文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分)

                    

(2)分析第⑦段划线句子的作用。(2分)

                    

18.下列这则材料可以放在文中的【A】处还是【B】处?请你说说理由。(4分)

正当红的网络主播李子柒,诚心实意地讲好中国的故事,靠拍摄小视频赢得上千万外国友人的关注,向世界推广中国美食、手工、环境,赢得了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她的夸赞、对中国文化和生活的夸赞。

                   


(五)阅读田洪波的小小说《特殊顾客》,完成19—22题。(20分)

①我和老郭是邻居。他经营馄饨馆,我把持一家画斋。闲暇,我会到隔壁找他下象棋。他常常来者不拒。老郭脾气好,馄饨馆的面积虽然说不上大,一天也未必挣得几个钱,但忙碌的老郭每天脸上都挂着笑。

②他的妻子负责给他打下手,两人清闲时偶尔也会到我的画斋来。这幅画叹句高超,那幅字赞句绝妙,有时看我交易金额居五位数以上,也会露出羡慕的神色,却也只是咂咂嘴。

③那天我到他的馄饨馆,发现靠墙的位置新摆了一张特制的小桌。我正想向他们夫妻打探个究竟,赶巧从门外闪进一位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老郭微笑着把他请到那张小桌前。老人起始不解,后来听老郭耳语几句,满意地笑了。

④正是中午吃饭高峰期,我发现有几位顾客看到这场景,下意识地摇头,等到把肚子填饱了,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然后快速走人。如果我猜得没错,我相信他们不会再光顾馄饨馆了。

⑤老郭夫妻似乎并不在意,虽然看得出他们也想找解释的机会。我悄悄拉过老郭问他,老人是不是乞丐?老郭点头。我说你让他在这儿吃饭,还专腾一张饭桌,不怕砸了你好端端的生意?

⑥老郭笑着说,人都有难的时候,他碍不着谁。

⑦我轻轻捶他,可你这做的是生意啊!要靠它糊口,怎么能感情用事呢?

⑧老郭继续笑着说,我知道。

⑨我对他依然表示不可理解。

⑩那位老人吃完馄饨,从怀里掏出几枚硬币,掷地有声地拍在饭桌上。然后,老人慢悠悠往外走,老郭在身后微笑着相送,同时以极快的速度把钱揣进兜里。我无心再与他下棋,追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老郭却什么都不说,继续招呼顾客,脸上还是春风怡人。

⑪隔天下午,我找了个空闲再去。我心情不错,因为刚出手两件仿制的山水画。我问他,老人是不是天天来?

⑫老郭说,他好像特别爱吃馄饨。

⑬我说,你这就是犯糊涂!

⑭老郭又摇头。我好几年没回家乡了,看见他就会想起我父亲。再说,吃一碗馄饨怎么了?他又不是不给钱!他来很多次了。第一次来时,有人提过意见。可你猜那老人怎么着?他把硬币很响地拍在桌上,说我不差钱!你看,这样待见他,可能是伤到他的自尊了。

⑮我被老郭说笑了,自尊,和一个乞丐谈自尊?

⑯老郭拧起眉毛说,人怎么会没有自尊呢?每个人都有啊!那是做人的前提。

⑰他告诉我,那之后,他想出一个主意。就是从邻居那儿要来一张小方桌,只可供一个人坐。平时桌上放些东西,老人来了专腾给他吃饭用。

⑱我还是难以接受,但我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从那之后我倒留意起老人来。老人每次来就只吃一碗馄饨。每次结账时,都把硬币拍得很响亮,似乎想证明自己真的不差钱。老郭呢,依然好迎好送,收钱速度也快。

⑲我没想到有一天,会有更大的发现。我发现老人用的钱其实不全是硬币。

⑳那天老郭很忙。他没来得及收起的硬币让我着实看了个真切。那些硬币不过是游戏币而已!并且有几枚还是什么日本钱币和零角散币。我惊诧莫名,想着知道真相的老郭是不是疯了?

老郭脸有些微红,说,他不是乞讨嘛,他不是眼睛看不见嘛!也就是块儿八毛的事,不碍事的。我这店小是小了点儿,可不会因为他每天吃一碗馄饨,就给吃空了……

我的震惊程度不小,回到自己的画斋,发了好一会儿呆。然后,我巡视墙壁上的那些字画。良久,我对妻子说,把那些仿画撤下来吧。现在就撤!

妻子瞪大了眼睛,表情复杂。我没解释,抬脚又到隔壁找老郭下棋去了。

19.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这位“特殊顾客”的特殊之处。(4分)

                         

20.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7分)

(1)请分别说说第④段“复杂着一张脸结账”、第  段“表情复杂”中“复杂”这个词的内涵。(4分)

                          

(2)文章第①段颇具匠心,请加以品析。(3分)

                                  

21.小说用较少的笔墨塑造了乞丐老人这一人物形象。下面选项对“乞丐老人”在文中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紧扣标题“特殊顾客”,推动情节发展,连缀着文中的老郭和“我”。

B.用乞丐老人得到尊重、自尊得到维护,来衬托老郭的真诚和热情。

C.由乞丐老人这个主要人物引出“我”和老郭对金钱的看法和做生意原则的不同,为我的改变做铺垫。

D.揭示本文主题:生意人应该心怀善意,具有以真诚为本、正确对待金钱的态度。                                

22.郑振铎的《猫》和本篇小说都是从“我”的视角叙述,请分析以“我”为叙述视角的相同作用及“我”在两篇文章中所起作用的不同。(6分)

相同点:(2分)                        


不同点:(4分)

本文:                       

《猫》:                 


三、作文(60分)


2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这也是生活》中的一句话。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重温先生当年说的这句话,依然让我们有很多的感悟……

    请以“       与我有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4分)给 松 懈 疫

2.(2分)A(B.分号改逗号  C.——和即不能并用 D.并列定语间用顿号)

3.(2分)C(素昧平生,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不用于对知识的掌握。)

4.(2分)B(A是假设复句;C“五星红旗”是偏正短语;D“美丽”是形容词)

5.(8分)①心忧炭贱愿天寒;②海日生残夜;③濯清涟而不妖;④苟全性命于乱世;⑤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6分)(1)(3分)严监生  《大堰河 我的保姆》  《骆驼祥子》

(2)(3分)B E  (A.他不是一个外科医生;C依次是:九纹龙史进、鲁智深、武松、花荣;D.谢廖沙加入红军后,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身亡,不能体现“圆满”的结局。)

7.(8分)(1)(5分)①(2分)A (B 雅言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C 雅言和俗语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并不是推荐使用雅言; “语言得体”,就是语言要适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不只是要符合说话人的情感。)

②(3分)

示例1阿姨(称呼小华的妈妈不得分,没礼貌),你好,我也认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运用雅言很得体,含蓄中蕴含磅礴,隽永里深藏深刻,用语典雅,合乎庄严的语言环境,富含情义,令人感动。(称呼1分,言之有理、得体2分) 

示例 2阿姨,你好,我认为“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运用俗语,更能表达广大人民的情感,能激起广大人民的共鸣。这12个字里面,我听到14亿颗心灵碰撞的声音,这让我瞬间感受到,我是置身在一个宏伟的集体之中,这个集体有一颗强大的灵魂。(称呼1分,言之有理、得体2分)

示例3阿姨,你好。我认为这三句都可以使用。A、B两句运用雅言,含蓄中蕴含磅礴,隽永里深藏深刻,用语典雅,合乎庄严的语言环境,富含情义,令人感动;C句运用俗语,更能表达广大人民的情感,能激起广大人民的共鸣。(称呼1分,言之有理、得体2分)

(2)(3分)示例1:命名“逆行者”。图片中两个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负重前行,勇战疫情,留下最美的背影,令人肃然起敬。所以,我认为命名“逆行者”合适。(命名 1 分,理由2 分,内容精神各1分)

示例 2:命名“‘疫’不容辞”。图片中两个穿着防护服的医护工作者,在疫情席卷全国的情况下,接受重任,坚守岗位,共克时艰,用道义和责任担起了抗击疫情的使命,让人敬佩。所以,我认为命名“‘疫’不容辞”最合适。(命名 1 分,理由2分,内容精神各1分)

8.(6分)(1)(3分)意气风发、金戈铁马、奋勇杀敌的年轻抗金英雄(将领);对比

(2)(3分)都抒发了词人有心杀敌却年岁已高、壮志难酬、一事无成的悲愤之情。

9.(6分)(1)(4分)①向西  ②适逢,正赶上③同“邀”,邀请  ④争着

(2)(2分)C(例句和C都解释为:于是,就;A才;B竟然;D是)

10.(2分)时 /大 将 军 袁 绍 /总 兵 冀 州

11.(4分)(1)(2分)郑玄于是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

(2)(2分)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12.(2分)(谦虚)好学上进(善问),学识渊博,不卑不亢

【参考译文】

    郑玄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拜扶风人马融为师。马融有门徒四百余人,而能够进入厅堂听他亲自讲课的仅五十余人。郑玄拜在他门下.三年都不能见他一面。郑玄日夜探究、诵习,从未曾有过丝毫懈怠厌倦。有一次遇上马融召集门生研讨图纬,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于是在楼上召见他,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

    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大军,派使者邀请郑玄,袁绍大会宾客,郑玄最后才到,就被请到上座。袁绍的客人大多是俊秀豪杰,各有才气而善辩,他们看见郑玄是个儒生,不认为郑玄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大家竞相设置一些怪异的问题,各种学派的观点交替提出。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

13. (2分)C(几乎缩喉的同时就要反舌)

14.(3分)“基本上”,也就是“主要地,大体上,大多数”(1分),说明口哨主要停留在民间的状态(1分),但也不排除高层知识分子偶尔为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5.(3分)啸是一种一个歌唱者能够同时唱出两到三个声部、在一个持续不变的基音之上发出泛音、形成旋律的喉音艺术。(下定义句式不对得1分)

16.(2分)少年锦时,切莫辜负。(或:少年不要沉迷于娱乐,要去执着奋斗。意思对即可)

17.(1)(2分)第④段承上启下(1分),引用鲁迅先生的话,由前文批判“沉迷青年”过渡到了下文的赞扬奋斗青年,自然有力(1分)。

(2)(2分)示例一:第⑦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1分),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只有不沉迷于娱乐、去执着奋斗才能有所成就的观点(1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示例二:用一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1分),更能突出只有不沉迷于娱乐、去执着奋斗才能有所成就的内容,增加了文章感染力(1分)。

18.(4分)放在【B】处(1分),因为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李子柒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成功(1分),与第⑤段中王硕威的事例论述的观点相同(1分),而第③段则是批判了沉迷娱乐的少年,不相符,且加在A处不能让第④段自然过渡(1分)。

19.(4分)顾客是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乞丐老人;乞丐老人常来老郭的混沌馆吃混沌;老人吃完响亮地付钱后再慢悠悠地离开;老郭对乞丐老人接待特殊,设一个“专座”;老郭快速收起老人给的钱币;作用特殊,改变了画斋老板“我”对做生意和金钱的观念。(一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20.(7分)(1)(4分)第④段中“复杂”有顾客对老板这一做法的不解、不满,还有心中对乞丐老人的嫌弃。(2分)第㉒段中“复杂”这个词有妻子对我行为的不解,也有因自家靠卖仿画挣钱的羞愧但又舍不得放弃的纠结。(2分)

(2)(3分)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老郭和“我”的职业(1分),开门见山地写出了老郭洒脱的性格以及他的脾气好(1分),为后文刻画老郭的人物形象做铺垫(1分)。

21.(3分)C(乞丐老人不是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是老郭)

22.(6分) 作用共同点:(2分)这篇文章中的“我”都是故事的亲历者和讲述者;从“我”的视角叙述,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能让读者感同身受,拉近了小说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以“我”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谨严。(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作用不同点:(4分)本文:(2分)是用开画斋卖仿画挣大钱的“我”与开混沌馆不计较金钱接待乞丐老人的老郭对比,反衬老郭的真诚、善良;揭示出生意人应该正确对待金钱的主题;我最后的醒悟侧面烘托出老郭高大的形象,耐人寻味(答出两点即得全分)。

链接材料:(2分)《猫》中的“我”的是三只猫的主人,但通过我对前面两只猫的喜欢及对第三只猫的讨厌对比更加突出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1分),揭示本文的主题——要平等对待生命(1分)。



The end

往期精彩分享 

2020中考语文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六)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八)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九)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一)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二)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三)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四)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五) 

考点解析 | 初中英语重点短语辨析(一)

考点解析 | 初中英语重点短语辨析(二)

考点解析 | 初中英语重点短语辨析(三)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mj13965361822

(点击阅读原文)2020年中考:孩子政史太差怎么办?有救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