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ransl Res︱南师大郭志刚/胡志刚团队发现促进CAR-T细胞高效通过血脑屏障治疗脑胶质瘤新机制

纪锋 逻辑神经科学
2024-08-26



撰文︱纪   锋责编︱王思珍,方以一
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 由于该肿瘤位于脑部,手术无法完全清除肿瘤细胞。再加之血脑屏障的存在,静脉或口服给药难以达到脑部发挥作用。因此,GBM中位总生存期仅为12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不超过5%。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对于肿瘤治疗取得了里程碑的突破,可以实现对血液肿瘤的完全治愈。 点燃了利用CAR-T治疗包括GMB在内实体瘤的希望。然而,对于脑部肿瘤,由于静脉输入的CAR-T细胞无法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部,临床上需要对患者开颅,在输入CAR-T细胞。这样的操作不仅给患者带来额外痛苦,而且临床风险很大。因此,找到一种可以让CAR-T细胞穿透血脑屏障的方法, 对于胶质瘤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3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志刚教授团队在美国临床和转化研究中心学会官方期刊Translational Research (IF=10.171)在线发表题为“Rabies virus glycoprotein 29 (RVG29) promotes CAR-T immunotherapy for glioma”的研究性论文,报道了通过狂犬病病毒截短糖蛋白RVG29修饰CAR-T细胞,促进其高效通过血脑屏障,增强CAR-T治疗GBM疗效。


CD70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成员,在多种实体肿瘤如:肾细胞癌、脑胶质母细胞瘤、头颈部鳞癌等均高表达,而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表达受限。该团队前期构建了靶向CD70 CAR-T,并验证了其对CD70阳性的脑胶质瘤的杀伤作用。CD70 CAR-T为治疗脑胶质瘤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在动物活体上,CD70 CAR-T难以穿透血脑屏障进入脑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队研究人员构建狂犬病毒截短蛋白RVG29修饰的CD70 CAR-T细胞(70R CAR-T)。体外细胞实验证实70R CAR-T细胞对CD70阳性胶质瘤杀伤活性显著提高(图1)

图1 RVG29的修饰不影响CAR-T细胞体外杀伤活性

(图源:Ji F, et al., Transl Res, 2023)


研究者在成功构建胶质瘤细胞系的小鼠CDX模型以及胶质瘤患者样本的PDOX模型基础上,研究70R CAR-T细胞的抗肿瘤疗效,结果提示70R CAR-T细胞可使小鼠肿瘤完全消退,且疗效优于常规结构的CD70 CAR-T。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RVG29的修饰显著促进CAR-T细胞在脑部的浸润,且无明显的实质器官毒性(图 2)

图2 RVG29修饰的CAR-T细胞显著促进胶质瘤的消退

(图源:Ji F, et al., Transl Res, 2023)

研究者进一步对体外杀伤后分离的CAR-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以及RNAseq研究,初步探索了70R CAR-T胶质瘤优势杀伤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杀伤力下,70R CAR-T细胞的凋亡较少。两轮共培养实验后,70R CAR-T细胞的亚群组成中,TCM(中心记忆T细胞)(CCR7+ CD45RO+,CCR7+ CD45RA-)增加,TEM(效应记忆T细胞)(CCR7- CD45RO+,CCR7- CD45RA-)减少(图3)揭示了70R CAR-T具有更好的持久性和优越的表型和功能特征。

图3 RVG29修饰的CAR-T细胞在多轮杀伤中显示优势

(图源:Ji F, et al., Transl Res, 2023)


RNA-seq结果GO分析表明,70R CAR-T细胞中上调基因与HSCs有关;相反,在70R CAR-T细胞中富集的下调基因主要与T细胞分化、DNA复制和细胞周期相变有关。70R CAR-T细胞与U251细胞共培养后,与持久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明显增加,而对效应性T细胞分化有影响的代表性基因在共培养中下调(图4)

图4 70R CAR-T与U251共培养时表现出与持久性相关基因的激活

(图源:Ji F, et al., Transl Res, 2023)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这项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转化价值,为CAR-T细胞克服血脑屏障提供一种可行的策略,为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胶质瘤治疗的转化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rsl.2023.03.003

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毕业博士研究生纪锋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郭志刚教授、胡志刚教授纪锋博士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生物学优势学科等项目的资助,江苏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为肿瘤样本收集做了重要贡献。
纪锋(3排右2)、郭志刚(1排右1)、胡志刚(1排左右2)

(照片提供自郭志刚实验室)


转载须知“逻辑神经科学”特邀稿件,本内容著作权归作者和“逻辑神经科学”共同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辑神经科学群:文献学习2

扫码添加微信,并备注:逻辑-文献-姓名-单位-研究领域-学位/职称

      

往期文章精选【1】PNAS︱新技术-新发现-新想法:李毓龙/罗敏敏团队揭示“睡眠因子”腺苷的释放及调控机制
【2】CNSNT︱阿尔茨海默病基线期神经网络特征是rTMS靶点选择的重要依据【3】Neurosci Bull︱上理宋波团队揭示神经元中三羧酸循环NAD+还原反应可以释放中红外光子
【4】Neuron︱突破!神经元类型决定了α-突触核蛋白和tau蛋白毒性【5】Neuron︱北大李毓龙团队利用新型GRAB探针,解析组胺在睡眠-觉醒过程中的动态变化【6】PNAS︱首次!浙大/浙中医大陈忠团队建立全脑3D组胺能神经投射图谱
【7】外源性单核细胞样骨髓源性抑制细胞改善5xFAD小鼠因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所致的免疫失衡、神经炎症和认知障碍【8】STAR Protocols|深圳先进院杨慧团队在开发人眼角膜屏障芯片用于评估角膜损伤修复取得最新成果【9】Transl Psychiatry丨北理工庆宏/全贞贞团队揭示NB-ACx-BLA神经环路调控听觉恐惧记忆的区分【10】南医大赵洁/蔡铮团队揭示葛根抗性淀粉驱动肠道菌群产生褪黑素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科研学习课程精选【1】多模态脑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及论文写作培训班(4月15-16日,腾讯会议)【2】Python生物信息从入门到进阶研讨会(4月7-9日,腾讯会议)【3】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能实操研讨会(4月15-16日,腾讯会议)【5】肠道菌群与代谢组学研究策略研讨会(4月22-23日  腾讯会议)【6】单细胞测序与空间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研讨会(4月15-16日,腾讯在线会议)【7】膜片钳与光遗传及钙成像技术研讨会(4月8-9日 腾讯会议)学术会议预告【1】会议通知︱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胶质细胞分会2023学术年会暨“神经胶质细胞代谢调控与疾病”专题国际研讨会(2023年5月5-7日,苏州)
【2】会议通知︱2023年成瘾与脑科学国际研讨会暨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与脑科学分会第一届学术会议(2023年4月9-10日,深圳)【3】会议通知︱2023中国衰老科学大会第一轮通知(2023年4月21-23日,北京)【4】会议通知︱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影像学分会2023学术年会(2023年5月19-21日,广州)【5】学术会议预告︱Novel Insights into Glia Function & Dysfunction(2023年4月24-28日,日本)【6】会议通知︱第六届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退行性疾病分会年会会议通知(2023年4月7-9日,湖南长沙)

编辑︱王思珍
本文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逻辑神经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