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对一个产品的认知过程:以使用「飞书」为例

老斑鸠 增长律
2024-08-25
△ 点击下方 增长律 关注视频号‍‍‍

这是 增长律公众号 的第  237 篇原创文章

作者:老斑鸠   编辑:侃山‍

AI搜索(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最近在地球上火透了。


这不禁让人们意识到:当我们还在某个专业领域上故步自封地打磨时,或许有另一个领域的解决方案,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把我们专业上的天花板直接就捅破了。


《三体》里有一个金句:毁灭你,与你无关。——当大象踩水而过,对它来说脚边溅起的小水珠,对周边事物来说,可能就是「水淹七军」般的摧枯拉朽之力。


从想到到做到之间有很大的鸿沟,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该减少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与思考。


对手不一定在黑暗森林里,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从概念变成现实。



借用电影《满江红》的台词来说:都是互联网大厂(人物),打的都是自己的小算盘。等真遇到颠覆式创新的搜索产品时,只有乖乖缴械投降的份。


在产品进入运营语境之前,有产品开发,再在这之前,我们还有一个产品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例行公事,而是浸泡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


就像团队陶老师看个电梯广告会思考品牌文案,白粥逛个街会思考活动策划,九月和律师们聊聊天会留下一些朋友圈手记一样,一个创业团队最大的特点(既刺激又凶险),往往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产品中学习产品。


说回本文主题:产品认知。今天我想拿一个具体的产品来举个例子。


自从微信搜索覆盖到个人朋友圈检索之后,我就多了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比如时不时想起一个关键词,看看自己朋友圈历史上提到这个词时,在想些什么。这感觉,有点像回到了刚学会上网冲浪——初始网页是搜索引擎的时候。


如果说文章是结构化思考的一个归属地,那么我的朋友圈分享语,就是各种碎片化想法的集散地。单看集散地没啥意思,可如果稍微「垃圾分类」一下,就有点意思了。


如果想法(朋友圈分享语)足够一致,那么说明我对此问题的思考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想法变化很大,那说明我的思考过程也有所递进;如果想法毫无规律,那多半说明我还在跟风凑热闹的阶段……


比如,最近我在微信检索里想知道我提到「飞书」——这款办公协作工具——当时在想些什么,就能看到这么一个产品认知过程,摘录备注如下,分享给你看看:


01

不意外

都想做平台的小火苗



2021年11月18日,我朋友圈第一次提到飞书这个词——还是引用原文。


我们会发现:由律协牵头的平台级律师APP开始动作频频,也开始和平台级的企业办公工具产生更密切的连接。


原来不只法律咨询公司,越来越多的机构,在考虑在法律服务的领域,尝试做出一个「大众点评」出来。


理想是很丰满的,现实是很骨感的,为啥法律服务行业很难做出一个大众点评,为什么入驻了运营平台的律师更加注重个人品牌的建设了?或许,你忘了阅读这篇文章:《律师2023年的一种路径:始于“鸡蛋”,终于“鸡蛋灌饼”》


02

某度想跟进的

多半是成熟的赛道了



2021年12月11日,我发现了某度的跟风做产品现象,也意识到了,光靠已有的资源,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能引领市场。每个生态位的企业(个人),都有自己焦虑的问题要解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能打败谷歌百度,不一定是另一个更好用的谷歌百度,而可能是移动内容沉淀平台,或者最近大家热议的——重新定义搜索抵达内容的交互方式。


人们需要的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答案,还需要述说答案的方式。还在靠信息差挣钱的人,不慌吗?


03

工具的使用场景越容易垂直

说明产品力越具备「普世价值」



2022年8月6日,果然,大厂产品的渗透力确实不一般,已经很快渗透到了更垂直细分的领域——比如律所管理上。


有人已经声称把律所开在了飞书上,虽然实际呈现可能还没那么深度,不过,这何尝不也展现出了一点思路:


解决管理运营问题的,除了咨询策划,还包括对前沿工具的应用?


理解运营的价值或许并没有那么难,不如我们就从理解好用的互联网产品开始吧。


04

产品好不好

看看它对细节的拿捏就知道



2022年9月3日,我已经在增长律团队,使用飞书近半年的时间。从旁观一个产品的火爆,到实际体验一个工具好在哪里,你会发现,我也有一个从外围逐渐内化到具体功能模块的过程。


比如,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陪伴律师发展的运营团队,是如何做知识管理的?》),分享我们团队怎么使用飞书来做知识管理的。


05

使用工具的

终究是人



比如,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和律师朋友们把“领读会”放在飞书上,我们聊些什么?》),分享我们团队是怎么使用飞书来开内部直播会的。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一直强调,对于工具的使用不在多,而在精。


希望这些文章的沉淀,能留存住那些重度体验工具的过程。


06

工具的边界

还超不出人想法的边界



2022年10月29日,跟进一步,我们不只把飞书作为团队办公协作的工具,也想把它变成我们与律师朋友们共建知识库的载体——企业合规资料共享,飞书知识管理小技巧,内容社区共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个工具会变成什么样子,取决于我们对它边界的探索。


07

保持开放的姿态

让产品(案例)自己去说话



2022年11月4日,耳边回响起那句很有魔性的一句话:


「你有你的计划,这世界另有计划。」


产品力的核心,都在处处细节之中。就如同写作,功夫在诗外,一些真知灼见,往往渗透在字里行间。


08

……



2022年11月24日……终于知道我为啥突发奇想要检索「飞书」这个词了,原来是有一个坑,还没来得及填呀……用输出倒逼输入、验证输入,是个屡试不爽的成长路径。


好吧,我就不该开启这个话题,开始有输出压力了……



你呢,有没有什么产品(工具等),让你有我这样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或者对于律师打造个人产品,还有哪些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也期待你的分享:



当然,如果你不知道想分享什么,可以看看今晚潘律的分享:



‍本文相关阅读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增长律,一起成为独角兽律师

咨询策划 | 尝鲜合作 | 专项落地 | 长期陪跑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产品清单” 

增长律在路上
离不开你的“点赞”“在看”与分享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增长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