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南怀瑾:腿 / 坐眠
请关注 一起度
学识空有可互生,
思虑心田消惜因。
践行善护共同体,
悟道净炁禅心明。
(生命·健康·命运)共同体
南怀瑾先生:人身的两条腿就是生命的根源
道家有句话,“精从足底生”,气也从足底生,两个脚底心的穴道叫做“涌泉穴”,生命来源都从下面起;相反的,一个人衰老了怕冷,也是从足底开始冷。所以老年不管男女,足底心发烫不怕冷,走路举步如飞的,那就是长寿之相。
年纪大了便秘固然痛苦,但是那个元气还在,还充实。如果老了以后光放屁,已经不对了,这个道理要注意。你看到这些虽然都是很琐碎的事情,但同生命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修道的人要注意。
精从脚底生,所以我常常讲,你看老年人,如果两个脚底心冬天都发烫发暖,走路两腿非常灵活有力的,一定是长寿之相。老化是从下部先开始老。你看婴儿爱玩脚,躺在那里两个脚蹬来蹬去。大了就爱跑,所以小孩子六岁七岁狗都嫌,他闲不住的,非跑不可,在成长中他精力旺盛。
到了二十几岁,就要坐咖啡馆不大动了。到了四十多岁,坐在那里两条腿跷起来。六十岁的时候脚跷得更高,才叫做舒服,因为两条腿硬棒子一样弯不动了。所以打坐也坐不住,当然会腿发麻,下半身早已经报销到阎罗王那里去了。两个腿的气走通以后,打坐时两个腿是无比舒服!坐在那里不肯下座的,那个就叫真正地得乐了。
深呼吸,排病气,消业障,顺百事
附文:
打坐没效果,可能是修心不够
打坐过程中,会有各种身体反应和变化(疼痛麻痒,生病,胡思乱想,疑神疑鬼)等现象。这都是生活中你打坐不打坐都会碰到的身体反应,人在生老病死过程中,免不了都会这样。以下总结一下打坐吧实践和总结出来的,高僧,高道,经典的一些提示,让初学好好系统学习打坐,知道打坐的方向和目标。不要走进各种误区,受人迷惑。姿势打坐姿势有散盘,两腿交叉放着,根据自己屁股臀部形体,垫高低,调节到舒服,坐的稳当。就可以了。刚开始不要太计较姿势,只要能坐着不乱动就行。
手印打坐时候,手放哪里,很多人也有这种疑问。手印非常多,宗教里面手印加起来有一两万那么多。我们平常打坐修心,只要双手放身体中线中间腿交叉位置,大拇指轻轻相对就行。也有人问到底哪个手在上,哪个手在下。这个没有一定的。一般就是左手下,右手叠左手上。
当然你有密法传承,就不需要参考这些,找有德行,有传承,守戒律人学习最好。如果没有,就多看打坐吧精品贴,自己确定了,就不要变来变去,安心打坐就行。双盘,就是双腿交叉,脚背放大腿位置。
只要选定一个修心法门,天天按照这个法门修,能专一,不用几个月,肯定受益,随着日积月累不间断。各种身体变化越来越明显。其中各种乐趣无穷。法门如下,大家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选定就不要变了。安心修100天最好坚持三年不间断。
静心法门-念佛号顾名思义,就是念某一位佛菩萨的名号,当然学道教的也可以念天尊的名号。
道家也有自己的咒语,可以自己上网去查,打坐时候念,用耳朵听就好了。
静心法门-观心就是打坐时候,观察自己心想什么,无论想到什么都不管它。经常观看念起念灭,自然会产生观察智慧,知道自己心平时有多乱,有多无聊。慢慢心就会静下来。
静心法门-参禅这个对一个人修行要求比较高,就是能起疑情,在一件有疑惑事情上面用功夫,心集中在上面,一直到开悟为止,禅宗最流行的就是 念佛是谁 ,父母未生前我的面目 ,看住话头
静心法门-眼观在面前贴一个佛菩萨像,然后若有若无的看着,一会闭上眼睛,头脑里面还能保持这个像,当不能保持,就轻轻张开眼睛看着,有印象了再闭眼。也可以点一支香,看香的火,一会闭眼,当明点消失了就再开眼看。
总结起来,人修行无非是25个法门,楞严经25个圣人都讲了自己的修行方式和悟道机缘,就是六根,六尘,六识,七大种性,从这里下手。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七大种性是:地,水,火,风,空,根,识
修行阶段归类,开始就是从养精畜锐开始,练精化气,练气养神。当平时打坐,念经,念咒,不攀各种欲望,人精气就不流失。
修行一定要有正知见:杀,盗,淫,妄语。这四样要守好,不守好就怎么修都等于是空中楼阁,水中幻影,都不能成就。入定后会有五阴魔考验,这五阴魔其实也是五类神通。如果执着就成魔。这些是必须要懂的。比如色阴阶段,就能看见各种精灵,动物,鬼神。要不动心,知道是假相才行,否则就要得神经病。
打坐的一些误区
2.疑神疑鬼,玄妙怪论一般人打坐,都受电视,小说影响。都以为会走火入魔,都是想要神通。这些神秘思想作怪占绝大部分。谁都是从这里面走过来的,先要消除这些思想,这些思想会令你心不安稳。患得患失。鬼神我们看不见,就算偶尔有人说看见,也抓不到,既然看不见,抓不到。就不需要担心。如果你怕这些,还不如担心身边人更好点,人也是情绪反复无常的。
3.走火入魔
很多人都有各种走火入魔的幻想和恐惧,其实这个是小说概念。打坐身体会疼痛麻痒。当你坚持久了,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时候,会产生各种胡思乱想,这很正常,这不是什么走火入魔,下坐就好了。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实践久了就知道。
打坐要看经典
学会“坐眠”,你可在睡梦中打通小周天,并最终驱除“睡魔”!
壹
修行人“瞌睡”这一关突破不了,是不可能上路的。因为打坐的时候,刚要静下心来,就容易打瞌睡。要么就是坐在这个地方非常散乱,要么是刚刚静下来,又要进入梦乡了!这是因为心力没有提起来、松弛了,必然就要入睡。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通过躺下睡觉来放松身体,所以我们现在想把这种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让身体达到高度放松就很困难。正常情况下,你如果掌握了方法,再有意识地去训练,一年时间完全可以把你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睡眠习惯和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代替休息。它可以不叫睡眠,而叫“坐眠”了。
如果你想试验的话,在打坐的时候也不要用功,就明确地告诉自己:我今天打坐不是用功,而是睡觉——用打坐取代睡觉。你把腿一盘,就把腰给弯下来,就做打瞌睡的姿势,体验一下子用打坐来代替睡眠。如果你能够放松的话,同样会感受到盘着腿打瞌睡的时候,身体里面有一种很微细的力量在慢慢地蠕动、又像是在游动。上、下、左、右串联在一起。
当这个串连的过程结束了以后,你身体里面会有一种力量慢慢地往上输送。当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就慢慢地、慢慢地清醒了,也就是说不需要睡眠了。你能够这样体验几次,你就掌握了如何睡眠、如何醒来这个过程;你掌握了如何睡觉、如何醒来,你顺着这个记忆、顺着这个经验,就能够掌握如何入定、如何出定。
贰
坐着打瞌睡的时候,脖子都是耷拉下来的,头都是垂下来的。如果你想体验捕捉的话,当打瞌睡结束了,头脑慢慢醒了的时候,你的头不要马上抬起来(根本不需要抬起来)。这个时候头脑得到下面一股往上升的力量,已经慢慢地醒了、醒了的时候你还继续低着头,你去感受这股力量是怎么上来的。它上来以后,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是怎么开始有思维的、怎么开始活动的。你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回忆几次以后,自然就会捕捉到如何醒觉、如何出定。
练夜不倒单,晚上犯困的时候,可以(保持打坐姿势)把棉被卷起来放在腿上,两手搭在棉被上,趴在上面睡。只要这样练习半年,任督二脉就会畅通,生理欲望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因为这样一趴,肚子被挤压,臀部往上翘,气血自然从前面透过尾闾穴往上升,从而达到还精补脑的效果。脑袋有了充足的氧气,睡眠时间自然减少。出家人在某个阶段必须练习夜不倒单,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卷着棉被趴在上面睡就可以了。尤其是年轻的小和尚,这个动作是必须练习的。打坐最忌讳的是身体向两边歪,宁可向前弯,也不能向左右歪。所以打瞌睡时只能向前弯,不能向左右歪。
过去开悟的高僧大德,他们每个人入定的方法和秘诀,都是通过如何睡觉捕捉到的。你如果没有学会如何睡觉,你是不可能入定、得道的。除了这个办法,绝对没有第二个办法!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你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要想入定,必须要捕捉到你是如何睡觉的。正是因为大家都会睡觉,所以能学会入定。
打坐打瞌睡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打瞌睡你要用心去打,要很清楚地捕捉到自己是如何打瞌睡的。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不可能突然入睡,而是生理的力量渐渐地沉睡、渐渐地下降。这就好比刚刚冲了水的一杯茶,杯子里面的茶叶是慢慢沉淀下来的,它不可能一下子沉淀到杯子的底部。
要想入定,必须要捕捉到、乃至说你要掌握到如何睡觉。然后再谈如何住觉(住在睡眠里)。当你掌握了睡眠以后,你再去捕捉如何醒觉。只要大家有心去捕捉,就是再笨的人,十次、二十次足够了。
捕捉的前提条件,你一定要记住,就是醒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挪动姿势。保持原来的姿势,回忆你刚才怎么醒的,甚至试着再入睡。很快就又睡着,睡着了几分钟以后,这个能量又往头顶上输送,你又感受如何慢慢醒的。你这样连续来回三、四次就行了,你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就这么简单。这么说是不是没有睡着?
叁
可以说没有睡着。你要知道真正的入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非常清楚。就像一盆清水一样,天上有几颗星星,周围有几棵树,全部投射到这盆清水里面。真正的“睡觉”,就是这样!真正的入定,也是这样。大家往往会误以为没有睡着,“我刚才睡着了,怎么还听得见外面的动静、响声……”实际上这是一种最高质量的睡眠,因为达到了体内阴阳两种力量的均衡!
我们总以为睡着了以后什么都不知道,这才叫做睡觉。因为六根是意根在起牵头作用,意根跑掉了,它没有留在体内,所以大家认为人睡得很熟,什么也不知道了。实际上是意识跑掉了。如果你睡觉的时候意识没有跑掉的话,你入睡以后,就像入定一样,就像一盆清水一样。
所谓的“入定”,就是意识没有跑出去,还留在体内,它才能够达到像一汪清水一样。如果说入定意识跑掉了,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入了“无记定”、“断灭定”了。因为它真正的意识、神识都飞出去了,不在这里了。所以古人有时会以为这个人死掉了,会把他的身体搬走、烧掉。
身心达到高度统一、高度协调时,身心两种力量自然就处于一种饱和不动的状态。如果没有满,它一定是四处走动;它越充满,越有一种互相牵制的力量,致使思想不容易散乱,不容易到处乱跑。
越是身体素质虚弱的人,或者是能量不足的人,越是容易散乱、容易走神。因为它能量不饱满,达不到互相牵制。就像一满杯子水,它不容易晃动;半杯子水,它特别容易晃动,因为有空间。它越满,越有一种整体性。
要经过多次训练,不可能一次成功的。
修行人“瞌睡”这一关突破不了,是不可能上路的。因为打坐的时候,刚要静下心来,就容易打瞌睡。要么就是坐在这个地方非常散乱,要么是刚刚静下来,又要进入梦乡了!这是因为心力没有提起来、松弛了,必然就要入睡。
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通过躺下睡觉来放松身体,所以我们现在想把这种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让身体达到高度放松就很困难。正常情况下,你如果掌握了方法,再有意识地去训练,一年时间完全可以把你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睡眠习惯和姿势改变过来,通过打坐代替休息。它可以不叫睡眠,而叫“坐眠”了。
如果你想试验的话,在打坐的时候也不要用功,就明确地告诉自己:我今天打坐不是用功,而是睡觉——用打坐取代睡觉。你把腿一盘,就把腰给弯下来,就做打瞌睡的姿势,体验一下子用打坐来代替睡眠。如果你能够放松的话,同样会感受到盘着腿打瞌睡的时候,身体里面有一种很微细的力量在慢慢地蠕动、又像是在游动。上、下、左、右串联在一起。
当这个串连的过程结束了以后,你身体里面会有一种力量慢慢地往上输送。当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就慢慢地、慢慢地清醒了,也就是说不需要睡眠了。你能够这样体验几次,你就掌握了如何睡眠、如何醒来这个过程;你掌握了如何睡觉、如何醒来,你顺着这个记忆、顺着这个经验,就能够掌握如何入定、如何出定。
贰
坐着打瞌睡的时候,脖子都是耷拉下来的,头都是垂下来的。如果你想体验捕捉的话,当打瞌睡结束了,头脑慢慢醒了的时候,你的头不要马上抬起来(根本不需要抬起来)。这个时候头脑得到下面一股往上升的力量,已经慢慢地醒了、醒了的时候你还继续低着头,你去感受这股力量是怎么上来的。它上来以后,头脑得到这股力量以后,是怎么开始有思维的、怎么开始活动的。你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回忆几次以后,自然就会捕捉到如何醒觉、如何出定。
练夜不倒单,晚上犯困的时候,可以(保持打坐姿势)把棉被卷起来放在腿上,两手搭在棉被上,趴在上面睡。只要这样练习半年,任督二脉就会畅通,生理欲望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因为这样一趴,肚子被挤压,臀部往上翘,气血自然从前面透过尾闾穴往上升,从而达到还精补脑的效果。脑袋有了充足的氧气,睡眠时间自然减少。出家人在某个阶段必须练习夜不倒单,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卷着棉被趴在上面睡就可以了。尤其是年轻的小和尚,这个动作是必须练习的。打坐最忌讳的是身体向两边歪,宁可向前弯,也不能向左右歪。所以打瞌睡时只能向前弯,不能向左右歪。
打坐打瞌睡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打瞌睡你要用心去打,要很清楚地捕捉到自己是如何打瞌睡的。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不可能突然入睡,而是生理的力量渐渐地沉睡、渐渐地下降。这就好比刚刚冲了水的一杯茶,杯子里面的茶叶是慢慢沉淀下来的,它不可能一下子沉淀到杯子的底部。
要想入定,必须要捕捉到、乃至说你要掌握到如何睡觉。然后再谈如何住觉(住在睡眠里)。当你掌握了睡眠以后,你再去捕捉如何醒觉。只要大家有心去捕捉,就是再笨的人,十次、二十次足够了。
捕捉的前提条件,你一定要记住,就是醒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挪动姿势。保持原来的姿势,回忆你刚才怎么醒的,甚至试着再入睡。很快就又睡着,睡着了几分钟以后,这个能量又往头顶上输送,你又感受如何慢慢醒的。你这样连续来回三、四次就行了,你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了,就这么简单。这么说是不是没有睡着?
可以说没有睡着。你要知道真正的入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是非常清楚。就像一盆清水一样,天上有几颗星星,周围有几棵树,全部投射到这盆清水里面。真正的“睡觉”,就是这样!真正的入定,也是这样。大家往往会误以为没有睡着,“我刚才睡着了,怎么还听得见外面的动静、响声……”实际上这是一种最高质量的睡眠,因为达到了体内阴阳两种力量的均衡!
我们总以为睡着了以后什么都不知道,这才叫做睡觉。因为六根是意根在起牵头作用,意根跑掉了,它没有留在体内,所以大家认为人睡得很熟,什么也不知道了。实际上是意识跑掉了。如果你睡觉的时候意识没有跑掉的话,你入睡以后,就像入定一样,就像一盆清水一样。
身心达到高度统一、高度协调时,身心两种力量自然就处于一种饱和不动的状态。如果没有满,它一定是四处走动;它越充满,越有一种互相牵制的力量,致使思想不容易散乱,不容易到处乱跑。
越是身体素质虚弱的人,或者是能量不足的人,越是容易散乱、容易走神。因为它能量不饱满,达不到互相牵制。就像一满杯子水,它不容易晃动;半杯子水,它特别容易晃动,因为有空间。它越满,越有一种整体性。
要经过多次训练,不可能一次成功的。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家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
道,可。
道,非。
常,道!
☀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知。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明心见性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觉
性 能
心
道 法 术
玄
玄者
可 也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其妙
莫名也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儒:存心养性
佛:明心见性
道:修心炼性
最近新文点下看:
最近新文点下看:
感恩作者大爱
禅苑动态一览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开脉轮
道炁禅苑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