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坐修身心

找初心👉 道炁开脉轮 2023-08-24

定初心 守初心

 共同体< 生命·命运·健康 

识空有可互生,

虑心田消昔因。

行善护共同体,

道净炁禅心明。



 开脉轮 调百病 

 乐明空 慧心净 




寅时打坐可以滋养百脉




 01城市的东经不同 

 寅时也不一样 


在一天的12个时辰中,我们说的寅时,一般是指北京时间3:00-5:00。


事实上,每个城市的东经不同,其寅时也不一样。


比如说广西南宁市,东经是108度,那么寅时就是3:48-5:48。


每天的寅时,一般是大多数人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也就是最安静的时候。这个时候静坐,很容易入静。


 02寅时阳气上升 

 阴气下降,阴阳相交 


寅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相交。而卯时日出,天地阳泄,需要补充太阳阳气,不适合修炼。


 03寅时阳纯 

 天地阴性物质绝迹,不会出偏 


寅时阳纯,这个时候,天地阴性物质绝迹,最适合我们人体修炼,不会出偏,安全性很高。


 04寅时静坐 

 运送营养能力大大提高 


对于人体来说,寅时肺经当令,肺主百脉。


这个时候,人体的百脉逐渐地苏醒过来,并且接受肺脏运送过来的营养物质。百脉得养后,人才会变得精神百倍。


这个时候是不适宜运动的,因为百脉刚接收营养,还没有消化。如果运动,就很容易令百脉受伤。




平时大多数人在寅时一般都处于深度睡眠中,这个时候人体的气血运行是最缓慢的,关注微信公众号打坐站桩,所以运送营养的能力也极为有限,而滋养百脉的能力也一样很有限。


这时,如果白天已经消耗过大,而寅时滋养的能力又非常有限,身体的支出就大于消耗,病就会慢慢地潜伏起来。


寅时起来静坐,我们的身体仍然处于深度放松的休息状态,但是气血已经开始高速运转,运送营养的能力就大大地提高。


能够让百脉完全得养,从而有足够的能力支持白天的消耗,让我们的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05肾精得养,补益脑髓 

 骨髓返生,可实现逆生长 


寅时地支藏有甲丙戊三天干,对应的是胆、小肠和胃。根据表里关系,关系到肝、心和脾。


如果在寅时静坐前喝入一杯温开水,然后开始静坐。这个时候统血的脾、藏血的肝、泵血的心,就全部都苏醒过来,并且开始运动。


再加上肺经当令,四个内脏全部开始运动,重新消化吸收身体里的营养物质,颐养先天之肾精。


肾精得养,开始补益脑髓。脑髓得补,则骨髓返生,人的身体就开始往年轻的方向走。


在12个时辰中,能够达到以上条件的, 唯有寅时,其他任何时辰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所以,其他时辰静坐的效果,都无法达到寅时静坐的效果。



静坐并非什么都不想,而是不胡思乱想,要起正思维,也即起正念。参禅或守窍都是集中一念,一直钻进去达到顶点,也即开悟。


每次开始静坐时,先粗犷地呼吸十分钟,这样会使你内在被压抑的系统、紊乱的系统得到疏通,并还给它正常运作的规律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静坐?就是要训练身心合一,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无论你通过哪种途径,只要达到身心合一,做任何事没有不成功的。


如果静坐时身体没有放松,绷得很紧,意念又过多地放在头顶并往上导引,头就会很痛,血压就会升高。所以静坐时身心一定要放松,越放松,气血下沉得越好。



凡是在打坐的过程中,在修行的过程中,头上的问题、胸部的问题……无论什么问题,都属于禅病。中部和上部的问题只要通过往外呼气就可以解决。凡是腰部以下的问题,打坐的时候身体往前倾就可以解决。


                        ———万行法师





人的身体就像一朵莲花,头是莲花苞,身体、脊柱是莲花杆,要想莲花开,必须通过莲杆把莲藕里的大量能量输送给莲花苞,花苞才能层层绽放,这个就是东华禅动、静功的操作原理



打坐三调


打坐用功不外乎三个要素:一调姿势、二调呼吸、三调意念。没有三调,十人九禅病,越禅坐,越面黄肌瘦,疾病缠身。


01

调姿势



打坐的姿势正确,呼吸就顺畅,身体就越坐越轻松。打坐姿势有三种:散盘、单盘和双盘。


散盘练习一段时间后自然就单盘,单盘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可双盘。



散盘

左右脚叉开,手搭在膝盖上或是大拇指交合,放在丹田下,肩自然垂直。




单盘

把左脚放在右脚的大腿上,右脚压在左腿下面,左手端着右手,大拇指碰触在一块,肩塌下去,下巴微微低一点,脊柱立直了以后整个人往前倾一点。




双盘

在单盘的基础上,把右脚拉上来,左手托着右手,整个脊柱立直,身体微微往前倾,身体重心落在两个膝盖上,臀部往后翘,尾巴骨是微虚的。



注意要点:


1、肩要开,往下沉,自然垂直,塌肩


2、脊柱立直,身体往前倾,身体的重量落在膝盖上


3、尾巴骨悬空:初学者垫个约2寸(1寸约为3.33厘米)的垫子。如果说整个人直起来重量落在臀部,把尾巴骨压久了以后,脊背就缺血,脑供氧不足。


4、全身放松面带微笑


5、在精神的时候闭上眼,昏沉的时候睁开眼,可灵活运用


6、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后静坐


7、腰带放松舒展开


8、舌顶上颚:舌头下面向上回勾后用舌头的下面顶住上腭。牙齿是自然松松闭合的。年轻人在打坐的时候舌头不需要舌顶上颚,更年期过的人可以舌顶上颚,舌头的底部顶住上颚。





02

调呼吸



在刚开始静坐的时候通常用鼻子吸,嘴巴呼


鼻子吸进来以后经过咽喉到胸腔到丹田,在丹田停留3-5秒再呼气。


呼气要把丹田的气呼干净,肚子呼瘪,稍做停顿再吸气,直接到丹田停顿3-5秒,如此反复,呼到丹田没气了,不能再呼了,才算调完呼吸。


调完呼吸后,在静坐中呼吸都是顺其自然,鼻孔吸,鼻孔呼。



静坐时呼吸要习惯性地、有意识地沉入丹田。一旦你把这个方法训练成了习惯,平时在生活中,乃至睡觉的时候,吸进来的气自然就会沉入丹田。如果吸进来的气吸进丹田,我们越坐眼前的光越明亮。


通常一个人的呼吸是吸进来以后到咽喉、到胸腔、到丹田,对一个禅定功夫好的人,有可能顺着腿的内侧到大腿、到小腿再到脚,通过脚的外侧再转一圈,然后再回到身体的后面,也就是夹脊、后背,然后再从后背升上头顶,从前额沉下来。我们一开始一下子做不到,只需要把每一口气通过鼻孔吸到丹田即可。



1. 打坐昏沉怎么办?


打坐中昏沉时可以粗犷的呼吸,因为粗犷的呼吸能迅速产生氧气,所以头脑不会昏沉。


2. 打坐过程中感到胸闷、眩晕


在静坐的过程中如果感到胸闷、眩晕、打嗝、胃胀、中焦上焦有火、虚火上升等症状,都用深呼深吸来对治,呼的时候一定要把丹田的气呼干净。




03

调意念



意念透过眉间往外看,观想莲花开放,保持觉照。


1、意念透过眉间往外看


把我们的意念全部集中起来,透过眉间往外看。注意意念不是守在这个地方,而是透过慧眼这个地方看出去。



2、观想莲花


观想头顶就是一朵开放的莲花,整个脖子、脊柱、身体是一个莲花杆,身体已经消失了、空掉了,变成一朵开放的莲花。



3、保持觉照


八万四千法门离不开觉照,同样东华禅也是在觉照二字上面下功夫,觉是觉察,照是照顾,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能觉察到的同时也能照顾住起心动念


一个修行者能觉也能够照,如果说你能觉察到而照顾不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任由起心动念满天飞,那说明还不够功夫。


真正够功夫是能觉也能照,当功夫成片成势后才是所谓的“能所脱空知已灭”,这个时候整个人的身心都变成了觉知,以及没有能觉的和所觉的,能照的和所照的。



无念


所谓的无念并不是不起念,而是起念,心中不停念,我不跟随念跑掉,用觉照的功夫看着它,觉察到它。念头来就让它来,去就让它去。我们保持觉照,能够看得到它,但不跟随它,不要做一个参与者。


下坐



1、下坐不要突然把脚拿下来,身体左右晃一晃,让气血松一松。



2、用手轻轻把右脚搬下来,稍做停顿,恢复单盘就开始呼气,把打坐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虚热、虚气呼干净,否则的话打完坐会出现打嗝。


3、下坐呼几口气为标准,根据自己身体的承受力,感觉里面还有虚气、胀气,多呼几下,如果你感觉没有虚气,呼一两口气就可以了,然后再把左脚拿下来,就可以下坐结束了。




这些都是最初的基本方法,对于修行人来说,一般半年时间就应该全部超越,全部过关,转入心态的修行。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最基本的功夫。姿势一坐端正,前面的气往下一沉,能量就顺着背后的督脉往上输送。


如果前面的气浮,没有沉下来,背后的气就会下降,达不到还精补脑的效果,你的头脑就会昏沉,脑袋就干干瘪瘪的!




点 击 调病扬升寻妙缘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道炁开脉轮简说


快速治病 / 奇异秘法





天 地 根

心 性 命

存心养性·执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心炼性·抱元守一


道可非名永恒,
炁化同体命生。
知灵灵知了了,
识来十八五蕴。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道 炁 禅 苑

 我们的 

 家 

🙏

道 者

理   也    乎

炁 者

能  可  乎

道,可。

道,非。

常,道!

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揭日月、生五行,细入刹尘,大包天地,从无入有,作佛成仙……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也。


大学之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常明断句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佛,觉悟

即是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由心生,万法唯心!

心本无生因境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

本不动摇,能生万法。



性  能


道   法  术

玄者

可  也

恒常无住

其妙莫名也


以儒修身入世间,

以道养骨身心天,

止定静安虑可得,

以佛养心随万缘。



双 运

只修炁,不修道,

炁足更把诸恶造。

只论道,不修炁,

空谈浪得生和死。

道驭炁,炁助道,

理事圆融顺安妙。

八正道,一正炁,

学思践悟共同体!



无论你是要开悟成佛,

还是要得道成仙,

都必须中脉通畅。

  ——南怀瑾

天地人

精气神

贪嗔痴

欲爱情

命心性

空乐明



回家诀:如如密因,妙觉圆澄。觉明空昧,识觉显能。能所生风,虚碍成金。风金旋火,地火水蒸。能积量变,妄想生身。七情六欲,界我为身。生死无常,失本寂净。世界相续,廿五有本。颠倒倒颠,开启脉轮。天地七魄,正炁精神。正道十善,道心灵魂。身心无二,圆妙于能。万法归一,一无不能。能觉止恶,共同生命。觉己觉他,自利利人。舍无所舍,融通命运。妙有真空,空有互生。非有非无,无所无能。不生不灭,净心实证。〇  。



死心踏地,打坐定时。

身口意定,真言恒持。

事上制心,观照绵密。

正道守戒,誓证菩提。

最近新文点下看:

来自高维的灵魂

实修身与心、证菩提化病(藏)

生病念佛会 ······?

学习运用潜意识的巨大力量!

打破成见,见性成佛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身是菩提树


回头见性,离尘智慧

九喻如来藏

次第捷径、法华七喻

床上八段锦(密)

善待病情

三千大千世界 大画

佛教的世界观

感召真仙沐浴法

两个人来度你

走出剧本

体香奇光静坐法

从身体到精神的桥梁

人格、觉察、正念(藏)



感恩作者大爱美文胜过天籁

禅苑动态一览生命允许重来

声明:公众号旨在弘道净炁传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道炁禅苑 请您关注

天天传新文,弘道利共生

事物在心上

思虑态恋想

事相皆化去

空也空茫茫

回光来返照

不舍如来藏

明心也见性

知道易反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