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分析》2022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专题讨论·PHILOSOPHICAL ANALYSIS
“说明”与“证成”
——方旭东《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读后
摘要:从全面了解方旭东《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背景和意图上看,该书是一本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理论思考、具有学术意义和价值的重要著作,但具体到有关政治义务的议题上,作者至少在对荀子有关政治义务的梳理方面似乎只用心于事实上的说明,或对政治义务的由来给出了原因上的解释。而“政治义务”这一概念的成立,至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即原因的解释与理由的解释,它们之间并不相同;说明了荀子思想中政治义务的由来,并不等于证成了这种政治义务的正当,而后一方面尤其吃紧。
关键词:荀子;政治义务;说明;证成
作者:东方朔,原名林宏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非理想情境下的孝道:慈善还是义务?
摘要:在《儒道思想与现代社会》一书中,方旭东给出了关于赡养义务的论证,但是,他通过权利论和感恩论来讨论赡养义务是不成功的。权利论并没有否定赡养义务,而感恩论并不能支持赡养义务。由关系论证可以发现,亲密关系本身要求我们有义务去赡养年迈的父母。如果把关系论证运用到非理想情境下的孝道问题,即我们该如何面对问题父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没有义务去赡养极端的问题父母。
关键词:权利论;感恩论;关系论证;孝道
作者:李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当代动物伦理中“道德地位”的意义与限度
摘要:“道德地位”(moral status)是当代动物伦理的论争中常援引的概念。动物道德地位的判断依据或标准究竟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动物权利论证的,这些问题值得讨论。将感受性和道德能动性作为道德地位的判断标准具有局限性,道德地位与道德权利既有区分也有关联。厘清道德地位概念谱系有助于推进理解动物道德地位和权利的方案。一种立足于更广阔视角的动物伦理,在“关系性”和“扩展道德地位”的框架下最终得以呈现。
关键词:儒家;动物伦理;道德地位;感受性;关系性
作者:尹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研究员。
如何证成政治义务与孝道义务
——从分析儒学的观点看
关键词:政治义务;孝道义务;证成;分析儒学
作者: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传统研究·PHILOSOPHICAL ANALYSIS
实践理由的本体论
摘要:理由基本论认为,理由性质是不可还原的基本性质,是规范领域唯一的基本要素。对理由基本论来说,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是,理由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观点:命题主义和事态主义。命题主义认为理由是命题,事态主义认为理由是事态。然而,命题主义不能满足理由性质的不可还原性限制,事态主义不能满足理由性质的基本性限制。它们之间的张力可用真理同一论来消解。同一论认为,作为真理承载者的命题并不是由作为真理制造者的事实使之为真,而是同一于事实。同一论吸收了当代心灵哲学中的内容外在论思想,避开了元伦理学中的“规范问题”,为实践理由的本体论提供了恰当说明。
关键词:实践理由;命题主义;事态主义;真理同一论
作者:王华平,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
康德先验演绎中的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摘要:盖耶尔和阿利森都认为亨利希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出发重构的康德的先验演绎论证错误地预设了自我意识同一性的先天确定性。然而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应被理解为逻辑同一性,只是相对于主观时间而非客观时间而言的,它的先天确定性并不会因预设成问题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先天综合而无法确立。并且与阿利森的观点相反,虽然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只是逻辑的同一性,但它的先天确定性是现实的而非仅是可能的,这也是先验演绎的成功所要求的。
关键词: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先验演绎;逻辑同一性;先天综合
作者:徐秋实,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追寻实践智慧
——王阳明“良知”论的精神旨趣
摘要:以道德德性解释王阳明的“良知”概念是学界以往的主流看法,即将之诠释为与从孟子到象山的“本心”相一致的范畴。这实质上主要是从“仁”的脉络来看的结果,如果从更广的视域看,“智”的意义同样不可忽视。对于王阳明哲学“智”德的探求,内在地导向对人的实践智慧的深层次考察。与理学以往诸形态的境界形而上学不同,王阳明良知论的精神旨趣在于为人的伦常行动灌注以权事制宜实践的智慧,即事砥砺和锻炼日用常行中的好恶之心,主张人不只是以良知为尺度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动,同时提倡人超越美德而追寻自然之诚德。
关键词:实践智慧;良知;美德;好恶
作者:习细平,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张新国,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PHILOSOPHICAL ANALYSIS
厚概念:作为一种伦理学方法
摘要:受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和自然科学成为知识典范的影响,为追求伦理学知识的科学化,规则伦理学将确定性的道德概念作为体系化道德理论建构的基础,元伦理学则通过概念分析方法来进一步追问道德的性质。二者事实上都犯了维特根斯坦所指责的“试图从概念中找出真理”的误区。借鉴伯纳德·威廉斯所提出的“厚概念”,并将之拓展为一种伦理学方法,不仅可以揭示伦理知识作为实践知识的情境敏感性,为包含美德在内的大伦理学提供道德认识论、道德本体论和道德教育方法的系统说明;而且对于侧重从语用学角度来理解道德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现代诠释也更具适切性。
关键词:厚概念;伦理学方法;大伦理学;概念分析;元伦理学
作者:付长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AI护理机器人能够替代人类护理者吗?
——来自关怀伦理学的建议
摘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人工智能(AI)引入护理领域的趋势会不断增强。这篇文章将基于技术的新进展探讨AI护理机器人引发的伦理问题,指出让AI护理机器人与人类合作而非替代人类的模式才是我们应当推进的正确方向。合作的技术性原则可参考AI护理机器人与人类护理者的比较优势来确定,但合作的根本伦理原则应听取关怀伦理学的建议,即确定将哪些劳动外包给AI护理机器人取决于被护理者的需求。越是被护理者的核心需求,越应该由人类护理者来满足,因为护理或照护本质上是一种人性活动,而非任务的集合,它应当以关怀的态度来完成。
关键词:AI护理机器人;合作;替代;关怀伦理学
作者:张容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格沃斯对于道德规范性的论证及其理论困难
摘要:格沃斯的“道德最高原则”是用于指导行为的最高标准。“道德最高原则”的推导过程为道德规范性的论证提供了独特方案:格沃斯借助“辨证必要方法”,从行动性的基本特征推导出行动者不得不认可的价值,继而借助“逻辑普遍一致原则”和“行动性的充分性论证”,从个体行动者不得不认可的价值推导出普遍性的道德义务,即“道德最高原则”。格沃斯的论证体现了当代康德式论证方案的核心方法,同时又独具特色,为反思和评价“建构论”等其他康德式的论证方案提供了必要参照。同其他论证方案的比较研究显示,格沃斯的论证在从“事实”推导出“价值”的环节显示出明显优势,但其对于“公共理由”的推导则存在问题。格沃斯论证中的困难向我们揭示,除了必要善的必然欲求,理性行动者对于行动理由的需要同样是论证道德规范性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格沃斯;道德最高原则;规范性;行动性
作者:李亚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PHILOSOPHICAL ANALYSIS
人机对话系统的困境与解决
摘要:当前的人机对话系统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从“对话智能体”到“涉身对话智能”的技术转型。但是,现有的技术并不能保障人机对话系统在人机之间实现流畅对话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计算机科学家主张要对现有的算法进行系统性改革,这主要以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多里什提出的“有形和社会计算”的算法为代表。该算法的设计需要从对话的内在本性与社会性两个层面来反思对话的内涵,对话本身具有现实性、对称性、艺术性与规范性;对话的社会性体现在通过沉浸于社会文化语境下使对话者所拥有的语言的胜任能力。
关键词:人机对话系统;对话的内在本性;对话的外在社会性
作者:张帆,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延异断裂与技术踪迹
——论斯蒂格勒对德里达延异概念的狭义化解释
摘要: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是从德里达延异思想中衍生出的一种理论体系。德里达的延异概念是对所有生成过程的描述,他认为,在所有的生成过程中都不会有中心和起源,生成意味着生成的延迟和差异,也即延异。斯蒂格勒则认为,德里达的延异概念是对一般生命的生成过程的描述,并且在延异本身中有一种断裂。这种断裂开启了延异的延异:它一方面标志着技术踪迹的出现,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人类的起源。人类因而是依赖于技术这种外在化的踪迹而进化的后种系生成的特殊生命。斯蒂格勒将德里达的延异概念狭义化了,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研究技术踪迹的延异的人类学。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
关键词:斯蒂格勒;德里达;延异;技术;踪迹
作者:陈明宽,西北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司惠文,同济大学党委办公室讲师。
·动态与书评·PHILOSOPHICAL ANALYSIS
“生生”与“名名”
——论中国哲学的“底本”
摘要:近代中国哲学家在创制各自哲学理论的过程中,虽然都力图保持中国哲学的特色,却也均无可避免地挪用或借鉴了西方哲学的基本框架和重要观念。这就难免使人怀疑他们是否站在西方哲学的“底本”上来发展中国哲学。当21世纪初前十年有关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沉寂为近十年来做中国哲学的实践以后,一种希望通过发掘“生生”这一中国传统思想固有观念的造论热潮开始出现了。“生生”观念体现了部分当代学者对中国哲学“底本”的一种更切近的把握。然而,“生生”哲学主要侧重于古今问题,由近代“名学”发展所彰显的中西问题同样重要。进而言之,不管从中西两种哲学形态的比较,中国古代哲人对“底本”的体贴,抑或从“形名相耦”的汉语言哲学思维特点来看,“生生”都无法脱离“名名”问题。“生生”“名名”两不相离是中国哲学“底本”的基本形态。从“底本”入手可视为研究中国哲学的一道法门。不过,人们也应当明白,“底本”观念既有重大价值,也有自身的限度。
关键词:底本;生生;名名;本体论;认识论
作者:苟东锋,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副教授。
何种尊重?如何扩展?
——反对公共理性与至善论的结盟
摘要:公共理性自由主义与公共理性至善论之间的争论,可以聚焦到尊重公民究竟要求什么的问题上来。公共理性至善论认为其理论不仅与尊重的理念相容,而且它将公民响应具有更高认知质量的理由的能力作为尊重对象。据此,公共理性至善论批评公共理性自由主义坚持门槛性的认知要求导致其理论内部不自洽。而在理论对外扩展问题上,公共理性至善论认为自己不但能够解决公共理性自由主义难以克服的、由公共证成要求带来的自反性难题,而且具备一种敏感于不同社会环境的灵活性。然而公共理性自由主义可以通过合理坚守由公民资格界定的门槛性认知条件来解决自身理论融贯性问题,而且公共理性至善论向外扩展的构想与其理论基础存在严重冲突。公共理性至善论的理论优势只是一种幻象。
关键词:公共理性自由主义;公共理性至善论;尊重;自主性
作者:陈肖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公共理性至善论如何可能?
——兼回应陈肖生
摘要:公共理性主张诉诸合理公民的共识来证成国家行为,这种观点与要求国家基于某些特殊美好生活观念而行动的至善论是相容的,因为不论是合理分歧的事实还是平等尊重的要求,都无法得出国家应该中立地对待所有美好生活观念的结论。不仅如此,罗尔斯的公共理性学说也没有完全否定至善论的主张。至善论可以通过放弃诉诸先天的哲学真理,采纳公共理性的基本框架获得新生。这种公共理性至善论不仅可以拓宽国家行为的道德基础,激活传统伦理资源,而且对于东亚社会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理性至善论;中立性;罗尔斯;哈贝马斯;儒家至善论
作者:惠春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本刊声明
四、本刊联系方式为021-64280039。
《哲学分析》编辑部
往期目录
《哲学分析》2022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哲学分析》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Philosophical Analysis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