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反向流动”中的正向能量

伏一晨 重庆瞭望 2023-10-17

从重点大学往普通大学反向考研,从一二线城市向三线城市反向考公,从发达地区往欠发达地区反向就业创业……当下不少青年,正在反向流动。


南京大学近期的一项社会学调查显示,受访者中70%的青年愿意反向考公,35%的青年愿意反向考研,53%的青年愿意反向就业创业。近年来,青年群体反向流动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反向流动,何以成风?反向流动之中,又有着怎样的机遇和正面效应?


▲荣昌区抱房村,年轻人正在进行助农直播。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当下,不少青年的“反向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的名校考生,继续深造时却选择“卸下光环”,报考了相对普通的学校;有的高学历人才,在就业时不再挤破头留在大城市,而是拥抱小城市的“从前慢”;还有一些城市年轻人,舍近求远,来到基层一线,当起“小镇青年”……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人才密度”这个概念,指的是人才在组织结构中的比重。如今的反向流动浪潮,正是人才密度变化下的新趋势。
对于年轻人而言,反向选择就是主动抢抓机遇
大城市与名校的人才密度高,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依赖“掐尖”。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态势,不少年轻人担心自己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青年选择反向流动,就是为了将自己置于人才密度更低的环境,避开内卷,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专职研究人员吴渊博士表示,年轻人刚进入一个组织,往往缺少特殊人力资本,即经验、时间、工作熟练程度等等。在一个更加内卷的环境,年轻人得到重视的可能就越少,这让不少年轻人愿意主动流动到竞争较小的地方。
从供需结构来看,人才反向流动是重要趋势
人才密度低、缺人才是不少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而反向流动能改变“大城人挤人、小城人找人”的僵化局面,有助于促进区域人才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此前,淄博烧烤大火,当地政府顺势力推人才引进政策,足见不少城市的“人才焦虑”。通过资源的再配置,也能给更多人才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早在2019年,人社部等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为人才的自由流动保驾护航。加之近几年,社交媒体上以90后、00后为主的乡村“新农人”频频出圈,足以证明,小城也藏着人才发展的大机遇。
青年有想法,社会有需要,反向流动因而成为现象。


▲奉节县大坝村,“新农人”直播带货。记者 刘旖旎 杨涵 摄/视觉重庆

如今,反向流动的意愿变得普遍,但针对反向流动,却浮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人认为,反向流动是在生活的重压前当了“逃兵”;另一部分人认为,反向流动印证着青年的主动求变。
争议客观存在,但争议背后的共识更应被强调。
反向不是“逆行”,而是顺势而为
反向考公的青年中,不少人渴望到基层大展拳脚。新时代乡村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呼唤年轻血液投身其中,越来越多青年不再“孔雀东南飞”,渴望成为回乡的“归雁”,乡村也为招引人才,出台了踏实的政策。
比如,重庆的“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就是团市委通过市青年创新创业基金会,联合多家银行共同推出的一项重点公益品牌项目。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为1600余名创业青年提供创业帮扶资金1.85亿元。拿出“真金白银”,解决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
有流动,就意味着有新机遇
以反向就业创业为例,浙江传媒学院文化与创意管理学院社会学教师沈汐表示,就业创业与人口结构息息相关,需要动态平衡。
业因人而兴。眼下,不少大城市产业链已成闭环,就业创业空间狭窄;而不少小城市的新兴业态正在萌芽,期待人才红利,赋能城市升级。打开社交媒体,小城市里的新消费正乘势而上:越来越多的县城里,青年人合作开起了手作咖啡馆、精酿酒馆、买手店……城乡差距并非鸿沟,其中的机遇亟待有志青年发掘。
流动方能焕发生机,贩卖焦虑大可不必
在质疑声中,年轻人反向流动常被说成是“躺平”,这种刺耳论调否定努力的意义,渲染焦虑情绪。
不少反向考研的考生都面临过这种“观念暴力”。因为攻读学校不如本校有名,就被认为是不求上进。而实际上,不少反向考研的考生往往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志向。
吴渊观察发现,反向考研中不乏跨考专业的考生和看重研究方向及导师的考生,功利性太强的唯名校论,在研究生阶段并不完全适用。



▲北碚区静观镇,大学生返乡做盆景。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一个个新青年,给时代打上了新注脚。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关注青年所思、所忧、所盼,帮助青年解决好他们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
反向流动的青年,正汇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江大河。如何对待这股“青年潮流”,才是题中之义。
打破单一评价标准,让青年人才充分“涌流”
反向流动之反,是评价标准之反,而不是社会发展之反。
反向流动的实质是年轻人由传统的向上单向流动变为多向流动、复合流动,不应被标签化。不少年轻人深陷“单一成功观”的窠臼,认为去大城市、考好学校才算出人头地,看不到其他发展机遇。
只有打破“正反二元论”这块观念顽石,拓宽成功的评价标准,才能让青年人才畅流无阻。
比如,当下高校就应活用就业指导课。这门课不应只教授学生工作求职的技巧,还应培养学生看待事业的经纬,帮助青年树立更广阔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
面对优秀人才,地方既要花心思“引进来”,更要想办法“留下来”
用好人才,发挥人才的杠杆作用,撬动地方产业升级,前提是要增加人才的获得感。
近年来,从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到将青年优先发展理念融入城市战略实施,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青年急难愁盼问题。但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地区条件有限或方法落后,存在青年人才“引不来”或“留不住”的问题。
一部分城市仰赖“夸大式宣传”粗暴引才。其人才引进政策常是拨款分房,充满吸引力,但细细看来,往往条文不清,让人才害怕是“空头支票”,不敢来。
许多引才政策往往只关心人才的“生活苟且”,而要想人才留得住,还必须给他们产业前景的“诗和远方”。不少城市人才引得来却留不住,就是因为没判断好当地的发展方向和承载能力。
青年要跳出思维定式,不应自我“限流”
初入社会的青年,往往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激情干劲,却缺乏资源资历;有观念主见,却缺乏社会认同;有宏伟理想,却缺乏实现路径,呈现“相对弱势特征”。
但相对弱势不是绝对弱势,跳出思维定式,青年往往能收获广阔天地。
除了个人的专长,当下的青年普遍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他们勇于探索新知,敢于尝试未知,只要愿意改变,往往都能成为“多面手”。
纵观历史,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际遇,一代青年也有一代青年的长征。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青年人一直是时代乐章中的惊叹号!
反向的青年,将在未来创造更大的正面效应。

责编丨郑钰潇责校丨程正龙 杜铠兵主播丨伏一晨实习丨陈茂雨 刘洋 师袁梦颖审核丨饶思锐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往期精彩内容

● 嘘!请不要打破历史的沉寂

● 一杆秤,何以称人心?

● 招商引资现在拼什么?

欢迎扫码加入重庆瞭望读者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