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可怕的架空现实主义:当美国被希特勒统治

陀螺凡达可 陀螺电影 2021-02-19



 今日作者   中号蜥蜴

 今日编辑   车小爷



2018年5月22日,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去世。这位美国文学界声名最显赫的元老曾写下《再见,哥伦布》《美国牧歌》《反美阴谋》等一系列聚焦美国当代身份政治问题、历史批判和犹太新形象主题的优秀作品。


在去世前几个月,他曾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谈及美国的未来,那是在特朗普当选一年多以后,metoo运动正兴起时,他说:“没有人预见过我们生活的美国会变成这个样子。”

 

是否真的没有人预见呢?距离菲利普·罗斯去世一年多以后,HBO推出了由罗斯04年的小说改编的同名架空历史剧《反美阴谋》。




 反美阴谋

  The Plot Against America

 (2020)


导演: 明基·斯皮罗 / 托马斯·施拉梅
编剧: 埃德·伯恩斯 / 菲利普·罗斯 / 大卫·西蒙 / Reena Rexrode 
主演: 薇诺娜·瑞德 / 安东尼·鲍伊 / 佐伊·卡赞...
类型: 剧情 / 科幻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20-03-16(美国)
集数: 6
单集片长: 60分钟



为了打造具有严肃历史和文学意味的剧集,HBO启动了曾编写《堕落街传奇》《火线》的王牌编剧大卫·西蒙(David Simon)和埃德·伯恩斯(Ed Burns)来参与联合改编。


▲ 《火线》


而选择在2020这个尤为政治特殊的时期,也正值美国大选之时推出这部改编,创作者自然也别有深意,似乎是对美国当代乃至世界想要起些警示作用。

 

在小说里罗斯改写了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他假设罗斯福没有当选,而是输给了亲纳粹的英雄飞行员林德伯格,后者其实是一名孤立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这一选举结果将如何改写美国的历史。


▲ 《反美阴谋》


书中,林德伯格当选后,拒绝在二战期间使美国卷入战争,而暗地与日本、德国共谋,在美国制定一系列不利于美国少数族裔,尤其是不利于美籍犹太人的政策。美国数以百万的犹太家庭由此生活在种族恐怖的惴惴不安里,林德伯格也在犹太社区被称之为“美国的希特勒”。


而罗斯在书中涉笔这段历史假设的时候,他选用了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的视角,在书中即罗斯本人以半自撰体的方式来描述,他只有七岁和他的犹太家庭生活在新泽西的一个犹太社区里。他无法理解为何父亲如此厌恶林德伯格当选这件事情,但他也确实感受到作为犹太人在美国所面临的威胁和孤立。


▲ 《反美阴谋》


一段种族压迫时期后,林德伯格总统的私人飞机失事,林德伯格失踪了。德国政府执意认为这是美籍犹太人策划的阴谋,而这一阴谋论引发了美国境内更严重的反犹主义迫害。最终,还是林德伯格的第一夫人安娜发声叫停了国内的暴行。


随着对林德伯格无限期搜救的终止,富兰克林罗斯福(FDR)才紧急上任代替林德伯格成为临时总统,几个月后,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加入战争。


罗斯似乎想通过一小段历史改写,提供一种可能性,向民众证明:“一个国家是如何因为某个人为的失误而渐渐沉入黑暗,一个原本具有光荣传统的民族如何一步步地堕落,以致沦为法西斯的走狗这样一个可怕的景象,它向人们揭示了历史非常脆弱的一面:那熠熠耀眼的民族记忆其实是很容易被腐蚀的”。


▲ 《反美阴谋》


在HBO改编的电视剧版《反美阴谋》里,孩童罗斯不再作为唯一的叙事主角,而是改为多线叙事。同时,由于大卫·西蒙和埃德·伯恩斯两位编剧的加入,罗斯授意将原小说中的罗斯一家改成列文一家。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一齐展现这个特殊政治时期的恐怖端倪。


在剧中,父亲是普通的工薪阶级,从露天啤酒屋事件就看穿林德伯格的政治目的而极度厌恶这位法西斯分子,与同社区的犹太人一同挖苦辱骂他的虚伪,认为他不该也不会当选;母亲则每天忧心忡忡,敏锐感觉到外部局势的变化而选择外出工作;


外甥性格叛逆,去海外参军杀迫害犹太人的纳粹;大儿子热爱画画,却很崇拜作为英雄的飞行员林德伯格,虽然身为犹太人但他不理解父亲对林德伯格的厌恶;而由薇诺娜·瑞德饰演的姨妈则与亲林德伯格政府的犹太领袖拉比搅和在一起,两人迅速结婚,一起选择支持了林德伯格。而拉比在一次重要演讲中对林德伯格的推崇也直接导致后者的当选。


▲ 《反美阴谋》


前两集的节奏和对美国及二战历史背景的要求似乎将一部分更追求沉浸感的观众拒之门外,然而事实上《反美阴谋》只是秉承了小说一贯的静水深流的特性,在三集里详实铺垫整个家庭各个人物的细节脉络,追求更写实的历史架构。


而HBO对这部剧集的精致布景也表现出他们对《反美阴谋》这部剧集的重视。为还原场景,西蒙及团队曾多次在罗斯生前登门拜访,参考他童年的家庭照片和历史资料。而就目前剧集呈现的美术布景和服化道来看,都与历史高度贴合。而无论是从质感还是细节台词布置上,《反美阴谋》或许都应该都获得超出现在豆瓣评价7.7的评价。


▲ 《反美阴谋》


但其实我相信,看好与喜爱这部剧的人也许更重视的也未必在享受视听或者沉溺其故事性上,《反美阴谋》从罗斯着笔开始就是一部具有警世意义的架空小说,具有一贯的历史严肃性和诘问风格。


而罗斯本人也深受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二战之后美国接连的麦卡锡主义、冷战、越战、水门事件等历史事件都促使他对美国本土政治产生新反思和认识。而这一种反思和重新认识如果说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还只能称得上是“忧心忡忡的”,那么在二十一世界的第一个十五年后,它已经开始展露出自身的准确性和预判性了。


▲ 《反美阴谋》


在18年初接受《纽约时报》的最后一次采访中,罗斯提到如何看待特朗普与林德伯格的比较,他说:


“无论人们怎么夸《反美阴谋》有先见之明,我所编造的1940年代的美国政治局势,和今天让人们如此恐慌的政局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那是林德伯格‘总统’和特朗普的水准差别。查尔斯·林德伯格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我的小说里,或许都是一个坚定的种族主义者、反犹主义者和白人至上主义者,但在我虚构他荣登总统宝座之前,他同样还是真正的美国英雄,做出过25岁独自架飞机穿越大西洋的惊人创举。相比之下,特朗普却是彻头彻尾的骗子,集缺陷于一身,思想中空无一物却装满了夸夸其谈和吹牛的空洞理念。”

 

16年特朗普当选时选用了“让美国再次强大”的政治口号,与《反美阴谋》中的林登伯格相比,更直白浅显也更有失体面。如果说林登伯格还拿反战作为自己法西斯内核思想的遮羞布,那么六十年后的总统则看准了“美国至上”背后透露出“白人至上”主义对美国中下层阶级的诱惑,甚至不需要遮羞布。



《反美阴谋》中,二战时期,每一次飞行凯旋归来的林登伯格,都会意气风发地喊“选了林登伯格就没有战争”的口号。这一行为背后的本质,与不久前在白宫疫情发布会上选择攻击的特朗普发言其实无异。


通过煽动民族主义来加强敌我意识,进而发泄安抚情绪。作为政治中心人物,不可能不知道这一行为和发言所带来的政治意味是什么,是如何的“不正确”。


但是在动荡的时期,无论是在当时的二战,还是现在特朗普二次选举的敏感时期,这一种排外树敌的做法,无疑是最迅速的民众情绪安慰剂,更是更轻易能拉取选票的良机。无论它的后患是什么,本质是多么低劣廉价,却始终能够在一种群体性不安中抓住脆弱心理提供短效的麻醉和狂欢。


▲ 《反美阴谋》


早从60年代开始,总统辩论登上电视,政治选举的娱乐化加速了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起。在当今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日益争锋相对,精英分子、知识分子与普通工薪阶层美国民众的距离也早已割裂。


民族主义的狂热在左派媒体看来无疑是荒诞可笑幼稚的,在红州之中却依旧拥有着狂热的簇拥者,热衷于买“一切负面与不幸都是民族以外的世界造成的”账。


在罗斯的小说里,最终林德伯格不知所踪,美国也回到了FDR的二战全盛时代,这貌似是个不坏的结局。哪怕历史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纵然是FDR当选的昔日美国也会走到2020年特朗普的当下,但它并没有把最坏的可能性撕开来给我们看。


这一种最坏的可能性是什么?如果民族主义与种族隔离再现,或许又不止是在美国,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度,一种「民族至上」精神指引下,我们会陷入怎样的历史困境?这一种集体性的狂欢会给每个具体而普通的人带来怎样的压迫、对立和牺牲?这些或许是《反美阴谋》能让我们提前有所思考的。





-END-




往期回顾


· 感谢关注 ·


陀螺电影


豆瓣 | 陀螺凡达可

微博 | @torovandarko

微信公众号 | 陀螺电影

B站 | 陀螺凡达可

知乎 | 陀螺电影

今日头条 | 陀螺电影

网易新闻 | 陀螺电影




喜欢这篇文章,

就给陀螺打赏鼓励作者吧~


陀螺会转给每篇文章的作者/译者,

谢谢所有作者的出色影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