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一朵(临时的)云
去年年初,导演郑陆心源的首部长片《她房间里的云》作为唯一入围主竞赛的华语影片,拿下了鹿特丹最高荣誉金虎奖。
/ 演员金晶和导演郑陆心源在鹿特丹
青年导演、实验性影像、女性视角……种种标签令许多影迷生发了好奇心。
/《她房间里的云》海报
就在刚结束的FIRST青年电影展,郑陆心源也带着影片和主创成员现身西宁,最终她与剪辑师刘新竹被授予了「最佳艺术探索」的荣誉奖项。
/ 《她房间里的云》主创成员走上西宁红毯
遗憾的是,这部影片在FIRST仅展映了一场,预约名额在凌晨秒空,仅有少数观众有幸得见。
不过就在上周,《她房间里的云》在MUBI上线,影迷们大可预留出完整的时间专注观影,以此支持版权和主创人员,本文作者虽然去到了FIRST影展但没抢到票,最终也是在MUBI上看到了这部期待已久的华语新片。
/ 《她房间里的云》的MUBI界面
郑陆心源与女演员金晶曾合作过短片《公车上的白色蝴蝶》,这次金晶在《她房间里的云》里饰演一名年轻女孩木子,她从北京回到老家杭州,与离异的父母一起过年。
木子的父亲再婚了,现在与第二任妻子以及刚上小学的女儿住在一起,对于这个家庭,木子更像一个远方来客,他们甚至没告诉孩子她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
木子的母亲则以爱情为生活刚需,身边总是环绕着一个又一个男人,为男人哭,为男人笑。
/ 《她房间里的云》片段
为了筹办2022年的亚运会,这座城市正在开足马力,加速现代化,到处都是起重机和建筑工地,木子徘徊在记忆中的城市空间,试图在家乡找到归属感,但无论她走到哪里,风景都在破碎。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木子在杭州拥有一间公寓,这是她与父母曾居住的地方,也是她最为熟识的记忆载体。
影片开头,一扇巨大的窗户从锈迹斑斑的框架上滑落,在平地上摔得粉碎,这一场景不可避免地附着了隐喻,城市在外部翻新,房屋从内部瓦解,就像一段珍贵记忆崩坏的开始。
/ 《她房间里的云》片段
公寓虽被遗弃,却因父母的冷漠而将一切保留得较为完整。作为潜意识空间,它基本承载了木子在杭州的核心情绪。在这里,木子能找到自己的“根系”,那是只有她还没有放弃的根系。
木子可以在公寓里熟练地安放自己,她和男友于飞则在片中奉献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激情戏。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在摄影机毫不迟疑的凝视下,“性”被坦率地展现,这种坦率还包括对女性身体的呈现,比如掠过木子裸露下体的镜头,缓慢而稳定,没有任何挑逗的情色暗示。
或许导演也是如此拍城市的,「木子 - 公寓 - 杭州」就像一圈圈向外扩散的涟漪,木子以自己的宇宙逻辑不断同化更大的场域。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木子的爱情是临时的,她的男友会从另一个城市追到杭州,却又不愿踏入这段亲密关系。与此同时,木子喜欢上了一个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中年男性,他常以守护女性的绅士风度装点门面。
这两个男人很像,他们都是精明的风筝,不越界的好人,情感上理智,在陷入之前懂得节制和抽离。
不同于其他的归乡故事,在《她房间里的云》里几乎全员漂泊,当然,这既是人的本性,也来自不断变动的外部环境。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木子50多岁的父母有着比较特殊的过去,她的父亲之前是一名艺术家,现在做爵士鼓手,仍然逃避在新的家庭里做一个踏实的父亲。
母亲追求简洁的幸福,至今仍在盼望自由和爱情,她和一个日本男人约会,后来又与年轻的荷兰男友交往,热恋中与男友重复着「farewell(告别)」的注脚。
他们无愧于自己的生活,但站在木子的角度,他们没能具备为人父母的能力,他们所追求的生活是为了自我维持,几乎从未将木子囊括在计划内。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其中母女关系是更加复杂且难以被解读的,导演破除了母女关系的寻常边界,只是把爱和恨,或是极致的亲密与疏离搬上台面,女儿继承着母亲在这座城市的漂泊模式。
其中有一个木子与母亲的特写镜头,她们在长久地接吻,随即这个“危险”镜头从正片转为负片,似乎是自我揭露了诗意的滥用与幻想的唐突。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但我能感受到两个不能互融却近似的灵魂正在叠加着对爱的渴求,以至于就这么直白地公开展示“索取”,而观众仿佛走进了木子的梦境。
关于负片,影片在结尾再次使用了这一手法,此外,郑陆心源结合了很多种拍摄方式,伪纪录片式的采访、景观图像,或是木子用iPhone补妆的镜头,观众的位置与木子重合,看着“木子看着手机里的自己”。
/ 《她房间里的云》片段
根据这些内容,《她房间里的云》的确展现了导演本人对影像艺术非常多元的兴趣,但多变意味着整体上的失控与离散。
而影片割裂的呈现更似来自当代艺术的启示,总之,它没有什么预兆,也没有捆绑的美学暗示,更谈不上清晰的叙事结构,不过凭借直觉抵达的即兴却也制造了神奇的观感。
/ 《她房间里的云》片段
比如片中的泳池场景,翻转的画面和运动镜头让水中之人犹如子宫中的胚胎。
所有曲折而抽象的手法都像在拧一团暧昧之物,是将木子的焦虑缩小再缩小至一小块说不清道不明的结晶,而当一部影片将语言置于暧昧空间,这是一种拒绝,也是诞生吸引力的捷径。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与此同时,影片的确在切断一些东西,创造了无法连续的险境。
当木子说着“前两天我遇到了一个人”,场景即被切换,“这个人”成了停滞在过去的未知点,而观众只是在一旁路过,没有被导演给予“窥探”的必要性。
无论以哪种方式进行表达,影片对亲密的呈现都没有刻意的克制,郑陆心源认为“亲密关系表明了人们关系中的某种诚实”。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总之,感觉至上,她认为这种感觉有时隐藏在镜头中,只有把特定的镜头组合在一起,它才会溜出来,所以她们在剪辑过程中要做的就是捕捉情绪的流动。
影片结尾就颇为精妙地呈现了这一捕捉过程,这一段有非常值得玩味的设置,比如男友要送给木子“分手礼物”,却在她闭眼计数的时候离开,他拍下一张木子的照片,结果自己带走了,没有给木子留下任何东西。
这一场景与接下来建筑物被拆除的场景在情绪上衔接得非常完美,负片将飞扬的尘土幻化成团团黑烟,像是感情燃烧过后的余烬。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不过纵使情感瓦解得如此迅速,木子也不算是一个失落和被背弃的女人,消极和迷惘都不是她的属性,她不冰冷,而且有帮扶他人的稳定性。
但木子必须在“毁灭和重建”的过程中反复流转,并作为一个灵活的窗口呈现那些不得不进行的合作,比如城市和城中人的合作,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合作,个体与更大的结构或系统交换着一些东西,但随之而来的徒劳和空虚却将作为慢性疾病长留于此。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从始至终,“怎样的故事”和“谁的故事”或许根本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比这个更重要的,是观众的生活经历中是否存在过“木子”的影子,以及观众能不能体感亲密关系里永不停息的流动性,或是在漂泊状态下令人尴尬的应急机制。
不过对于这样的风格和表达,终归涉及几个问题,比如导演在以怎样的视听语言表达着比较私密的情绪,这种情绪会与哪些影迷进行有效沟通,以及导演是否真的在乎电影与观众之间长短不一的距离。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正如有些观众所困惑的,在被抽象化的叙事、人物和地标中,大家究竟能看到更多的“杭州”还是更多的“别处”。
《她房间里的云》是借了怎样的壳子,还了怎样的魂。所创造的感觉究竟是漂浮的异化之物,还是对无解答案一次尖锐的求索。但以上这些并不是质问,只是想更靠近较为具体的诠释,这毕竟是观众的权利。
/ 《她房间里的云》剧照
事实上,无论这种表达面向自己还是面向观众,《她房间里的云》都展现了它的魔法,那就是用幻术勘探一个不断变化的心理空间,让无形的情绪和感觉在影像中显形。
木子是翻新的城市创造出的翻新的游魂,其存在佐证了一次又一次的破灭和不可回溯,在看完影片之后,我察觉不到“漂泊”的消极意义,而与漂泊对位的词不只是“孤独”也会是“等待”。
新的落脚点,新的孤独,这是人在变动之中不得不获得的“持续存活的天赋”。
/THE END
20年前,娄烨从这里出发;现在,轮到她了
鹿特丹最高奖!这部华语电影是送给一代独生子女的礼物
我问鹿特丹总监,为什么连续三年把最高奖给华语电影?
洛迦诺,请快吹响电影未来的集结号
在洛迦诺,一个中国导演用妖怪守护外婆的记忆
再上五天班,就能看《安妮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