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lock the potential of Sino-Africa cooperation in development of bamboo and rattan industry ——Interview with INBAR Central African Regional Director Mr. Rene Kaam
竹子作为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最坚韧的植物,广泛生长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世界上已知竹种1642类,约有100多种可以用于商业开发。而藤作为另一种应用广泛的非木材草本植物,与竹子生长环境相近,主要生长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以位于赤道附近的非洲国家和东南亚各国最为常见。
竹,在中国文明中拥有悠久的历史。文人墨客咏竹画竹,木工匠人竹编竹造,不管是竹制品工艺还是竹材料功能开发,中国都走在世界水平的前列。就经济意义而言,我国竹藤行业生产总值超过300亿美元,每年提供超过1000万的就业机会。
发展至今,竹藤作为商业潜力巨大的非木材植物材料,在经济领域应用广泛,竹藤产业链在中国已趋近成熟。如许多其他产业一样,竹藤生产行业同样面临产能过剩的发展瓶颈。
另一方面,非洲竹藤资源丰富,气候土地条件适宜,54个国家里有36个国家拥有天然竹藤资源。以喀麦隆为例,全国竹林面积约为120万公顷,大部分为野生竹林。
然而,除少数手工业者进行手工加工竹藤产品外,喀麦隆至今未形成竹产业生产链,没有竹藤产品出口,绝大多数的竹林未被有效开发利用。而竹藤资源丰富且产业发展较早的其他非洲国家,如肯尼亚(15万公顷)、埃塞俄比亚(100万公顷)和加纳(40万公顷)等,也同样面临类似情况,即
—— 相较于其庞大的竹林生长面积,产业链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据国际竹藤组织(INBAR)估测,全球竹藤产业产品贸易额约为600亿美金,不到1%的产品出口来自非洲国家。全球前15个竹藤产品出口国中,其中9个国家位于亚洲,只有加纳和纳米比亚两个非洲国家。中国和欧盟分别为最大的竹藤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过半。
欧盟是除中国外第二大竹藤产品消费市场,然而欧洲并不生长竹藤。参照亚洲国家已发展起来的竹藤种植、加工、存储、销售以及回收利用一体化产业链,距离欧盟市场距离较近的非洲各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潜力大。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八大行动计划明确了“建设竹子中心。中方将在埃塞俄比亚援建中非竹子中心,开展竹子种植和培育研究,深入开发竹子在食品、家具、建筑、纺织、造纸及医药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同时,利用竹子中心推广中国竹藤编技术、标准、管理,帮助非洲开发竹藤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竹藤行业开发是中非环境领域合作重点之一
近年来,非洲多国政府在与国际组织、NGO以及行业专家通力合作下,纷纷加大力度支持本国竹藤产业发展。作为全球唯一以发展竹藤行业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INBAR)依托东道国中国在该领域的丰富经验,在非洲多国积极开展竹苗培育、技能培训、政策指导和鼓励创业等项目,不仅改善了竹生长区居民生活水平,而且活跃了该地区竹产业的经济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当地竹藤资源的经济潜力。
其中,喀麦隆政府对本国竹藤行业发展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给予大力的支持。2018年3月23日,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访问北京,亲自拜访国际竹藤组织总部,赞许INBAR推动非洲竹藤行业发展所做的工作。
第二年,INBAR中非区域办公室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挂牌成立,该国竹藤产业随即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访问国际竹藤组织北京总部
非洲竹藤产业商机众多
据INBAR中非区域代表任宁介绍,中国是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的竹藤产业链的国家,而非洲各国的产业链建设相对薄弱,每个环节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任宁以喀麦隆为例,分析了各产品类别的发展前景(其他非洲国家尤其是INBAR成员国的情况类似,该国案例可供参考):
如上所述,非洲国家虽然竹林面积广泛,除少数观赏性的竹林外,绝大多数为野生竹林,在山林间野蛮生长,当地居民在建造房屋时用火焚烧,像杂草一样把竹林成片除掉,或废弃山间,殊不知竹林资源是这个国家多么宝贵的财富。近年来,在INBAR的配合下,喀麦隆政府出台一系列森林管理条例,明确竹子经济价值,规范野生竹子砍伐管理办法,同时要求境内的森林砍伐区需通过种植竹子恢复林区面积。自2018年INBAR在喀麦隆成立中非区域办公室以来,开展大大小小培训上百场,培训农民培育竹种、种植竹子超过5000人,并与政府合作推行鼓励竹种植园建立的优惠政策。如今,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被忽视的资源价值,逐渐提升发展竹藤产业的重要性。喀麦隆野生竹林(图片来源:FODER喀麦隆森林与乡村发展协会)竹种植园一般经过4-8年成熟,无需重新培植,同一片种植园可持续砍伐超过40年之久,与森林砍伐不同,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影响,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容易受到政府的青睐和支持。喀麦隆气候常年温热,土壤条件适宜,大部分竹种都可以生长,利好的政策环境,加上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竹子种植技巧,在当地开发竹种植园将为竹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用于生产牙签、竹签的机器投资不大,但产品需求量大。2019年喀麦隆牙签进口总额约50亿中非法郎(合903.5万美元),又由于当地饮食习惯,人们大量消费用竹签串烤的烤肉,目前所有加工品都需要进口。若建立起本地工厂,市场需求、政府政策都将为其提供发展优势。除此之外,竹炭作为煤炭的替代品可以提供清洁能源,是许多竹林区居民主要的能源来源。同时,喀麦隆的手工艺者主要制作竹编篮、竹编桌垫、竹地毯、竹席以及竹藤装饰品等。竹藤产品在当地的供应和消费有一定基础,目前该类产品的发展特点是以手工艺制作为主,尚未投入机械化生产,且缺乏规模化的运营。竹纸生产技术在并不新鲜。上世纪90年代,喀麦隆已经引进了竹类造纸项目,在Kilum Ijum地区竹类广泛用于造纸。由于喀麦隆政府出台的限塑令和森林砍伐规定,日常使用的塑料袋、纸包装等物品亟待寻求替代品。在当地生产竹纸和包装袋,不仅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向环保意识更强的其他国家出口更是有利可图。 当地的竹藤家具以手工编织为主,竹地板更是完全依赖进口。当地竹藤家具消费市场广大,距离非洲大陆不远的欧盟更是全球竹藤产品进口第一大国。相比以中国为代表具有成熟的竹藤家具生产链的亚洲国家,非洲距离欧盟消费市场距离更近,从非洲运往欧洲的家具运输成本更低。另外,由于森林砍伐禁令,原木家具成本逐年攀升,家具制造商亟需寻找替代品。就喀麦隆而言,该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森林资源,全国森林覆盖面积占46%(国家森林部 MINFOF 2018年数据),属于全球第二大热带雨林刚果盆地森林区,木材行业是该国传统资源产业,仅次于石油业、农业占全国GDP第三位。然而随着木材砍伐日趋泛滥,森林部年年出台新策,限制树种的砍伐,对木材消费行业实行管控,木材替代品的市场份额逐年攀升。例如,用作传统脚手架的树种已被列入禁止砍伐树种清单,目前喀麦隆建筑行业60%的脚手架是用竹子代替。众所周知,竹子作为韧性强、硬度高的草本植物,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亚洲地区,香港的几百米高楼修建通常都用竹子作为脚手架固定。房梁支柱、吊顶、屋顶、墙纸等建筑装修材料都是竹原料的潜在产品,竹建筑常见于东南亚地区,而在非洲国家具备类似的人文地理条件,大力发展当地竹建筑产业前景广阔。事实上,竹建筑在喀麦隆并不罕见,对该行业充满热情的从业人员也不在少数,如果相应条件允许,他们将成为当地竹建筑发展的中坚力量。26岁的竹建筑设计师里昂纳·查顾埃对竹建筑充满热情,位于首都雅温得市中心Boukarou餐厅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出自他手。Boukarou餐厅竹结构建筑施工中和完工后对比图根据INBAR发布的2017年全球竹藤商品交易报告表明,竹笋的交易额占16%,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竹笋消费来自中国。竹笋作为食品销售也是竹种植园的收益来源之一。竹藤的经济价值在中国以及许多亚洲国家已被充分意识到并得到很好地利用,但在非洲这片蕴藏丰富资源的大陆上,其潜力仍未得到充分发挥。以INBAR为代表的国际组织,长期以来与各国政府紧密合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刺激等方式,不断提升国民对竹藤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近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攀升,市场和政策环境利好,是我国竹藤行业“走出去”的首选目的地。(若无特别说明,以上图片均来自Inbar官网:www.inbar.int )初建于2006年的埃塞俄比亚Aldal竹产品加工厂,位于首都以东26km的格兰镇,工厂员工120名,基本实行机械化生产,产品包括竹地板、竹家具、吊顶、竹桌垫、竹牙签等。起初,创始人Aldal先生以手工竹作坊起家,先是生产手工编织的小型产品。后来受到由荷兰和中国政府资助的“东非竹行业发展项目”的帮助,在INBAR项目官员的指导下,建立起加工厂,不仅购置了加工机器,培训了众多生产工人,还大大活跃了东非竹产品供应市场,为当地企业家提供了成功经验。Aldal工厂竹产品加工机器(图片来源:Aldalbamboo官网)类似的企业活动在东非并不少见,目前还没有充分发展到非洲其他地区。但在西非的加纳,作为竹行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形成一种成熟的高端产品商业模式。 荷兰新概念自行车品牌Ferander Bamboefiets是首家专门生产销售竹自行车的跨国企业。创始人Ferdinard先生依托加纳丰富的竹林资源和较低的人力和土地成本,结合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倡的环保观念,推出竹材料制作的自行车。他通过自身的商业管理经验,用“独一无二”的设计感和“低碳减排”的环保观念,打造了一个高端自行车品牌,单辆车售价在1500–5500欧元不等,目前主要销售市场在荷兰和美国。Ferander团队在加纳投资建厂,同时负责线上线下销售,建立起跨越非洲和欧洲的成熟生产线,以纯商业模式带动当地竹产业的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Fernader竹自行车加纳制造工厂(图片来源:Ferander官网)据不完全统计,用竹藤材料可生产超过一万多种产品。与木材相比,竹藤材料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生长周期短,可再生能力强,且其生长和砍伐不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一般用于生产纸产品、包装的竹子,生长1-2年及可砍伐使用,用于韧度和硬度要求更高的建筑材料的竹子也只需要3-5年。总体而言,竹藤行业的投资回报周期短,从竹林种植,到加工生产,再到应用销售,时间成本远远低于木材行业的运作周期。- 几乎所有木材产品都能被竹材料制品替代,加上森林砍伐禁令逐年抬升木材价格,竹材料占领木材市场指日可待;- 欧盟作为世界最大竹藤产品进口国,与非洲距离较近,海运航线较多且运作成熟,这是非洲国家在当地生产竹藤产品出口的一大优势;- 当地员工成本较低,但技术人员技能水平不低。如上文介绍,有国际组织对当地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当地年轻人对竹藤行业充满热情,在当地投资建厂人力资源性价比不低。综上,鉴于当前森林资源消耗量大,多国政府已就保护木材资源出台相应政策,寻找木材替代品的任务迫在眉睫。对于具有行业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竹藤产商更是发展的好机会。国际竹藤组织(简称INBAR,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Bamboo and Rattan Organisation)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独立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宗旨是以竹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联合、协调、支持竹藤的战略性及适应性研究与开发,增进竹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推进竹藤产业包容绿色发展。INBAR成立于1997年,目前拥有47个成员国,除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外,还在印度、加纳、埃塞俄比亚、厄瓜多尔和喀麦隆等地设有区域办公室。INBAR是联合国大会观察员,成员国主要来自发展中地区,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由18个拥有自然竹藤资源的非洲国家加入INBAR,即贝宁、布隆迪、喀麦隆、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利比里亚、肯尼亚、马拉维、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坦桑尼亚、多哥和乌干达,多年来INBAR的项目在竹藤行业材料加工、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和政策制定方面为成员国政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