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延强 陈孝生 |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崔延强 陈孝生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02-05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

图 | 崔延强教授


崔延强,西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孝生,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目录速览

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逻辑进路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摘要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是在马克思劳动观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深入考察,发现了劳动的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劳动异化的普遍境遇,进而提出了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蕴含着科学内涵,它阐明了劳动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虽然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产生已有170多年,但其并没有过时,反而在新时代闪耀着更加璀璨夺目的真理光芒,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的理论遵循。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牢固坚持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指导,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打造新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综合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展现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教育;新时代;价值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ZD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 ★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两个文件,从根本上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当前,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背景下,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过“劳动教育”这一概念,但他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提出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南。


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本身及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指导。例如,扈中平基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之“劳动”应具有“主体性、多样性、社会性、科学性和对象性”[1]。李雨燕、曾茜在分析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指出要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其育人导向,努力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2]夏玲玲、亢升着重论述了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转换问题,认为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要继承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核,也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更要结合新时代特点,实现转化和创新”[3]。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基于目前学界取得的相关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既要理清其逻辑进路、把握其科学内涵,探寻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初意义,也要回应新时代劳动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彰显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

的逻辑进路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源起于马克思对劳动本质的正确理解。“劳动”这一概念,并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劳动就受到了西方思想家的关注。赫西俄德在其长诗《工作与时日》中提到,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惹恼了众神,众神对人类降下诅咒和惩罚,使人类在辛苦的劳动中不断死去。亚里士多德也提出,劳动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低贱的,是奴隶阶层特有的职能,专为贵族阶层的物质生活需要服务。进入中世纪以后,劳动被赋予了“神性”。传统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具有原罪,需要通过劳动实现人的自我救赎。路德在宗教改革中,则将劳动视作是上帝的旨意,是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履行的神圣“天职”。人通过劳动获得的越多,就越能证明是上帝的“宠儿”,就更有机会实现自我救赎,从而升入天国。路德的新教劳动观把劳动与上帝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劳动的“神圣性”,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的那样,虽然新教劳动观的转向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精神”,但是确实对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劳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思想家们对劳动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他们看来,劳动从来不是卑贱的行为,而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甚或是人的本质的确证。例如,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表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而黑格尔更是前所未有地将劳动概念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抽象的精神活动。尽管亚当·斯密和黑格尔等人关于劳动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劳动的概念和内涵,使劳动获得了足够的重视,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是,他们并没有触碰到劳动的本质,对劳动的理解仍然是片面的。只有到了马克思那里,劳动才达到了应有的地位,被赋予了真正意义。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4]。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是单纯的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哲学概念。但是与黑格尔不同的是,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全面的、具体的和现实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不仅是从哲学高度凝练和概括劳动概念的,也是从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本质、人的生命活动来理解和把握劳动本质的。马克思真正叙说了劳动的概念和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科学的劳动观,实现了人类对劳动认知的历史性变革。


劳动是马克思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提性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考察,“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5],创立了唯物史观。具体看来,马克思劳动观对唯物史观的建构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个层面。首先,在人与自然层面,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互活动,人类在对象化的劳动活动中生产和改造自然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6]。按照马克思的解释,人本身是一种自然力的体现,这种自然力与自然界是相互对立的。但是,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不得不占有自然界,把自然界的物质变成自己的物质生产资料。因此,人通过劳动这种对象化活动,建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运用人的自然力认识和改造自然,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此外,人在改造自然界,将“主体客体化”的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使“客体主体化”。可以说,劳动既创造了自然界,也创造了人本身,使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自我改变达成统一。其次,在人与社会层面,劳动是透析、理解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关键要素,是社会变革和人类自我革命的动力。马克思认为,劳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生产活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7]。也就是说,劳动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但是,这种社会关系不是先验的存在物,而是人在劳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社会生产关系始终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社会关系,它反映了一定的劳动生产力性质、状况和水平,为劳动提供环境和条件。因此,劳动是解开社会生产关系奥秘的“锁钥”,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是从工人的生产劳动状况出发,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露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根源,指出扬弃异化劳动、消灭私有制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之路。最后,在人与自身层面,劳动是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和获得“类本质”的自然权利。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仅仅关注劳动与物质财富的创造,而并不关心劳动者本身。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强调劳动的真正目的不是创造物质财富,而是创造人自身,即人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马克思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狭隘的劳动观,将劳动提高到了“类本质”的高度,揭示了劳动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活动。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8]在马克思看来,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人化自然的劳动过程中,不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发挥“人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并获得类本质。因此,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活动,不仅生产了自然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赋予了人全面发展和获得类本质的自然权利。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剥夺了劳动者的天赋人权,割裂了劳动者与受教育的天然联系,劳动发生异化,劳动不再是劳动者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和获得类本质的幸福活动,而是赤裸裸的被奴役。


19世纪中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的主要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在创造“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9]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10],工人的劳动发生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1]工人被降低为资本家填满钱袋的“简单工具”,工人的肉体和精神在劳动中备受摧残。“他在劳动中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2]此外,资本家为了进一步缩减成本,攫取更多的利益和财富,大量招收童工,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工人们特别是童工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生产劳动,不但智力和体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而且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劳动异化造成的悲惨命运,给广大工人尤其是童工提供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马克思胸怀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分析,指出“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3]。所以,马克思提出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通过大力开办“工人夜校”、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等方式,对工人阶级进行劳动教育,实现从劳动解放、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把被颠倒的关系颠倒过来,还工人受教育、受良好教育的平等权利,揭露市民社会的秘密,动摇耸立云端的神圣家族,铲除劳动异化,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



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

的科学内涵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4]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蕴含着科学内涵,它将劳动教育看成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阐明了工人阶级接受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满足了工人阶级变革现存社会的理论需要,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劳动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马克思从英国工厂法教育条款的实施中,看到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指出劳动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马克思认为:“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说来是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从而也证明了体力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的可能性。”[15]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形成以前,农业、工场手工业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人们大都依靠手工工具和生产技艺的结合,从事农业劳作和手工业生产。人们在实际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形成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劳动经验,这些技术和经验通过子承父业、师徒相授等方式代代相传,并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系统、科学的生产理论,人们只能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实际操作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体力和技能。这时的生产劳动只是规模很小的工农阶层的个体化劳动,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社会化生产,生产劳动与教育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历史的转折。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在生产中的地位。“机器体系的资本主义运用彻底解构了工场手工业分工的技术和工艺基础,各种原本专业性的劳动被通约为机器流水线上的简单操作”[1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以后,社会化的生产劳动不再需要大量的简单劳动力,而是更加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开始逐渐向科学化、智能化的生产劳动转变。科学技术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也对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指出,大工业要求“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17]。这就表明工人不能只具备单一的劳动技能,必须尽可能多方面地培养和发展自身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所以,马克思认为对工人进行劳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18]。只有这样才能为现代工业造就符合其生产需求的劳动者,实现“人自身的生产”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社会生产力。


(二)劳动教育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教育是避免工人阶级沦为资产阶级生产工具的“最必要的抵御之策”,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教育观念和体系是由统治阶级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便是如此,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灵魂拷问”道:“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19]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决定了资产阶级对教育领域的垄断,工人阶级不可能和资产阶级一样享有平等的国民教育。而且,面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许多工人家庭不得不出卖儿童劳动力来勉强维持生存。繁重的、艰难的、脱离教育的劳动造成了大量儿童智力上、身体上和道德上的缺陷,给工人阶级及其后代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工人阶级将永远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就是要破除资本主义社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神话,使教育不再是制造两个世界对立的天赋权利。马克思指出,劳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儿童,儿童是工人阶级未来的希望,“工人阶级中比较先进的那部分人则完全懂得,他们阶级的未来,因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新一代工人的成长”[20]。但是,儿童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因而社会有责任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马克思主张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取消资本主义形式的儿童工厂劳动,让所有适龄儿童接受免费的公共教育,并对儿童按不同类别循序渐进地实施智力、体育和技术方面的培训。通过将生产劳动、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工人阶级的水平就会比资产阶级和贵族的水平高得多,工人阶级就有能力去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所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提出,“在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1]。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教育能够唤起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使工人阶级从消极抵御走向积极斗争,最终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社会的变革。


(三)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劳动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22]


人在马克思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社会历史的现实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马克思立足于人的主体性和现实性,指出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即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现代工业的分工特点造成了劳动的变换、工人的流动,人终身从事一种劳动职能的旧式分工将被瓦解,“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23]。这就需要通过劳动教育培养能够从事不同劳动职能的全面人才,“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24]。其次,是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在现代工业的机械化生产体系下,劳动异化使人变成了被固定在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人的脑力和体力被机器所束缚,人丧失了自由个性。马克思指出:“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夺去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25]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一旦丧失强制性,将人人恨之,唯恐避之不及。马克思认为,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劳动的本义,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摆脱机器对人的控制,消除劳动异化,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最后,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的生产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人的生产则是有意识的自由活动。但是,异化劳动将人的有意识的自由活动变成了仅是满足人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造成了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被贬低为动物。因此,必须通过劳动教育克服和超越异化,使人的类本质复归。也就是说,通过劳动教育提高社会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逐步缩小体脑差距,最终消灭差距。也即让劳动成为劳动者身心协同发展,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非手段化活动,人在劳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

的当代价值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6]虽然,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已产生170多年了,社会环境、阶级状况、劳动形式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对劳动教育的价值、内容、形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但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并没有过时,反而超越了历史时空的界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闪耀着更加璀璨夺目的真理光芒,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的理论遵循。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牢固坚持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指导,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打造新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综合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展现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要想真正获得实效,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劳动本质的认识和对劳动价值的看法。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社会历史和人本身,是一切价值和财富的源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以劳动为逻辑起点,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现象,把颠倒的价值颠倒过来,真正认识和理解了劳动的本质和价值,确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观,强调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提出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27]的价值观念,精准把握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是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当前,劳动不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而是为人类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目的性活动。因此,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和财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理,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活动中收获知识、感受快乐、展现风采、创造幸福。另外,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类已经迈入了智能劳动时代,我们不能再狭隘地把劳动理解为简单劳动、体力劳动,而是要深刻认识到劳动就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智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这也要求强化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劳动新形态,提高他们的智能化、信息化劳动能力和水平。


二是大力弘扬积极的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理念的融合,对劳动者的劳动理想、劳动观念、劳动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新时代,劳动精神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中得到了生动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劳动者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专注劳动等高尚品质。这三种精神被纳入了生生不息、一脉相承,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支撑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所以,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向模范学习、向榜样学习,使学生领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的价值层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28]“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了劳动在国家层面的价值。只有依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不懈奋斗,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凝练了劳动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只有每个人自由自觉地从事劳动活动,完全占有和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练了劳动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劳动者只有在劳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劳动实践中。


(二)打造新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马克思认为:“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儿童从9岁起都应当成为生产劳动者,必须无例外地服从那普遍的自然规律,即为了吃饭,必须劳动,不仅要用脑劳动,而且也要用双手劳动。”[29]这就是说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劳动将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是解放人的途径,适度的生产劳动对儿童来说,不但不是痛苦与折磨,反而是一种快乐与享受。正如马克思所言,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已经成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打造新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劳动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使他们在生动的劳动实践中成长成才。


其一,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相结合,深度融入思政课主渠道,使思政课的劳动教育内容专题化。思政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劳动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二者在内容、目标等方面都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用足用好思政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围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安全等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专题教育。


其二,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劳动教育资源,使课程思政的劳动教育内容精品化。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政课与各类专业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劳动教育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维,应该将其纳入课程思政的建设体系中,使劳动教育与各类专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所以,要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创业等内容相结合,设计和打造基于历史文化、体现时代特征、符合社会需求的劳动教育精品课程。


其三,劳动教育与生活管理能力、劳动技能相结合,使劳动教育课程日常生活化、专业技能化。劳动教育课程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日常生活做起,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掌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勤俭节约、自主管理的良好习惯。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之外必备必要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较为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烹饪、驾驶、救护、园艺、工艺等,陶冶生活情操。


其四,劳动教育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使劳动教育课程志愿服务化。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培育学生的义务劳动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家国情怀。因此,劳动教育课程要志愿服务化,与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相衔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提高学生的服务性劳动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三)构建综合多元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它检验、衡量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效果和目标实现程度,为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和可持续性提供重要保障。当前,一些学校以某项指标作为评价结果的主要依据,实行单一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致使劳动教育评价机械化、片面化。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构建综合多元评价体系。


首先,坚持综合化评价内容。单一的评价体系往往只是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评价内容,而忽略了劳动教育的其他方面内容。新时代劳动教育将劳动素养纳入评价体系,劳动素养是一个整体性的评价维度,具体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格等方面。为了使劳动教育评价更具准确性,实际掌握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必须以劳动素养的不同方面为评价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


其次,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是劳动教育的接受者,教师是劳动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是劳动教育的参与者,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劳动教育成效产生着影响。因此,劳动教育要广泛吸纳不同主体参与评价,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多元化评价主体,并通过学生自评、主体间互评等方式对劳动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真正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和育人导向。


最后,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一要运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外在劳动表现进行量化处理,定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内在劳动品质进行质性规定。二者相互结合,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智能化手段实时监测学生的劳动表现,从中分析了解学生的劳动品质形成情况,使劳动教育评价更具真实性和有效性。二要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新时代劳动教育既是一个动态的连续性过程,又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性目标。因此,劳动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劳动过程,也要重视学生的劳动结果,要将学生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性综合评价结合起来,确保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本文刊于《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75~85页。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格式:范建丽,张新平. 人机协同视域下的学生获得感:构成与实现[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75-85.




本期·精彩

【专题推荐】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教育发展

特约主持人:周 晔

郝文武 | 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指标与路径

周 晔 徐好好 | 乡村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应为与可为

崔丽娟 肖雨蒙 | 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改善社会支持系统: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对策

赵 健 陈 利 | 利用“三个课堂”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机制与路径——基于近十年政策工具的内容分析

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特约主持人:崔玉平

崔玉平 陆昱江 | 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态势与行动路径

瞿锦秀 |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路径

唐智彬 杨儒雅 | 普职融通视域中苏格兰基础学徒制的特征与启示



苏州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矩阵 


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苏州大学学报

教科版

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

您若喜欢,戳戳“分享”“点赞”或“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崔延强 陈孝生 |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崔延强 陈孝生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