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络首发 | 2020中国情报学年会暨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纪要

曹树金、王雅琪等 图书情报知识 2024-01-09


曹树金 王雅琪 赵浜 卓伊玲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广州,510006)


网络首发时间


2021-06-29

网络首发时间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42.1085.G2.20210628.1315.002.html




1 引言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环境给情报学和情报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情报学思想、理论、方法、技术与情报工作等都面临巨大的变革。如何在新时代更加凸显情报本质、掌握情报技术、立足情报创新,是每一位情报学人和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2020年12月5日至8日,“ 2020中国情报学年会暨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共同主办,得到《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情报资料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信息资源管理学报》《情报科学》《情报杂志》《现代情报》《图书馆论坛》《图书与情报》《科技情报研究》《情报工程》《农业图书情报学报》等期刊的大力支持。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曹树金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戴国强、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刘林山、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纲、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林俊洪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情报学和情报工作发展的期盼和展望,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本次会议以“ 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使命和挑战”为主题,关注情报学学科根基与发展、情报学的变革与守正、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路径,号召以“ 准确识别、科学应对、主动求变”的心态去应对不确定的未来,不忘初心、牢记学科使命,把握变革时的挑战和机遇。在保持学科本色的前提下不断推动情报学的发展,构建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力使情报工作在国家战略、社会治理、政府决策、科技进步、国家安全、人民幸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五百名学界和业界代表齐聚广州,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




2 会议特邀报告

会议邀请四位专家作特邀报告,分别是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马费成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戴国强所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苏新宁教授和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室罗威主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夏立新教授、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韦景竹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卢小宾教授分别主持四场特邀报告。



2.1 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及发展

马费成教授回顾了中国当代情报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美国情报学范式的具体情况、优势和不足,引出了对中国当代情报学发展的思考。

他认为,中国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源头是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科技情报工作,国内学科的现状主要分为科技情报学、社科情报学、军事情报学和安全情报学。美国“Information”范式下情报学相关二级学科包括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情报与安全信息学、信息学、图书情报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Intelligence”范式下情报学相关二级学科包括情报综合、战略情报、地理空间情报、执法情报分析等。美国的发展优势在于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时自主性较强,人才培养项目设置灵活,除军事类院校外,大量民口院校参与到了情报人才的培养;但“Intelligence”范式下,除了军事情报学,相关学科都集中在安全情报学领域。


马费成教授从信息链的角度,提出中国当代情报学应该推进“Intelligence”范式和“Information”范式的融合,促进分支学科交流,拓展“Intelligence”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他强调,应完善国家情报工作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制度创新,推进军民融合,着力建设我国情报学话语体系,开展中国情报史研究,创新中国情报学理论、方法体系,彰显中国情报学话语[1]



2.2 加快科技情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科技自强自立的战略支撑

戴国强所长指出,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研发人员总量目前稳居世界第一,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达到两万亿,专利活跃度、制造业增值、高等教育效率、高科技企业密度也都位于世界前列。我国科技创新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全面提升转变。但科技工作与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情报服务创新能力尚不适应。

无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都需要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强劲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情报人员的任务是艰巨的。戴国强所长强调,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的局面,情报工作必须围绕着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赋能发展能力,从支撑向提供新资源、新要求转变;提高资源配置,优化结构;改变脱实向虚的趋势,更多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质增效等。通过情报研究开放化、隐形知识显性化、前瞻预判系统化、智库建设协同化实现“ 创新驱动、情报先行”,全面夯实科技情报在科技自强自立伟大工程中的战略支撑[2]



2.3 情报学学科话语体系建设

苏新宁教授指出,一个学科的话语体系是建立在完善的学科体系、扎实深厚的学术体系之上的。有底气、有思想、有自信、有感染力、有影响力、有主导权的学科话语体系需要学科的理论、思想和知识的强有力支撑。他以建设情报学话语体系为主轴,具体阐述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之间的关系,强调情报学学科话语体系应成为能肩负情报学学科使命、体现情报学专业素养、展示情报学学科能力、服务于国家战略的话语体系。报告还展现了情报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架构,列举了情报学在多个领域的话语权优势。

苏新宁教授强调,情报学话语体系建设要完善学科理论、紧跟时代深入探索,以开拓的事业构建话语体系,以确保发情报思想之声、在国家战略中展现情报之魂、落实情报决策支持之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时代,在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



2.4 对新时代国防科技情报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罗威主任指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变幻,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防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直面挑战,抢抓机遇, 自我革新,是国防科技情报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罗威主任分析了新时代国防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需求环境、信息环境和技术环境发生的变化,提出数据密集型科技情报范式发展构想:通过高质量大数据资源体系、可重用的情报研究业务模式、先进可用的技术与模型,形成面向典型场景的人机协同应用。最后,他从情报线索碎片化还原、基本情况体系化积累、前沿技术扫描监测与预警三个模块介绍了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面向典型场景的人机协同探索性应用实践案例[4]




3 会议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共邀请十五位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专家作主题报告,分别是北京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吴晨生副所长、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胡昌平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查先进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王芳教授、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韦景竹教授、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周斌所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院长邱均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伟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周晓英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安璐教授、广东科学技术情报所曾祥效所长、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李玉海教授、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晰巍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申静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吴登生副研究员。主题报告分为三场进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报告服务与产业情报研究中心郑彦宁主任、南开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李月琳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志雄副主任担任主持人。



3.1 浅谈情报、战略判断

吴晨生副所长指出,情报工作者应该从更大的格局看待自己的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寻找问题的边界、外围的边界是开始情报工作和情报研究的首要任务。不弄清外部的大趋势,就不能谈系统内部的变化趋势。


随着我国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变成了以“ 发展的视角”研究社会、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尤其是战略问题。情报工作重点从传统的客观情报研究,转移到探索国家未来“ 如何发展”和“ 怎样发展”的“ 发展情报”研究,战略研究将再次雄起。对于情报工作者来说,情报不仅要消除不确定性,更要增加可能性, 其中, 情报、战略判断是最关键的内容。


吴晨生副所长认为,技术的革命不仅仅是产业、市场、利润变革的基础,更是全球财富再分配的基础,甚至是世界权力格局调整的基石,而科技情报是以上所有的基础。在未来关键的七年左右时间里,作为科技情报工作者,我们需要努力完成可信科技体系和可依靠工业体系的建设,应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以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态势转变为工作出发点,引领国家走向世界舞台中央[5]



3.2 大数据与智能环境下的情报学理论发展

胡昌平教授通过回顾情报学与情报基础理论,梳理了大数据与智能化中的情报学基础理论,探讨了面向应用的情报学前沿发展主要聚焦点。他认为,总体来看情报学理论研究与各个时期的形态结构相适应。从学科发展和研究架构分析,情报学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理论归纳阶段,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作为学科名词被广泛使用;理论与技术融合阶段,情报服务面向用户和社会需求转型发展;面向前沿的学科理论发展阶段,激发了新一轮技术创新和“ 互联网+”背景下的情报学与信息管理体系的变革。新时期的情报学理论从面向情报组织、交流与利用的范式,发展为信息化环境下的规律揭示。


胡昌平教授提到,新环境下的学科核心问题已经转变为大数据的智能化组织与服务。面向应用的情报学前沿探讨目前体现在多模态信息处理、知识形态及其转化、基于用户认知的智能交互机制、大数据嵌入与服务理论、信息安全与信息生态结构理论、信息时空结构探索与理论模型等研究。情报学发展定位同样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为:①情报学基础性研究与应用发展学科体系的形成;② 经验积累为主的理论归纳向科学探索和大数据理论与技术研究方向发展;③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向以知识、数据和智能研究为核心方向发展;④ 从静态化的知识内容组织向面向用户的知识交互与嵌入应用方向发展[6]



3.3 交叉学科视角下情报学领域的科学研究

查先进教授指出,情报学研究侧重于探索信息流的规律,解决信息积累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不仅强调科学,还重视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信息环境,从而丰富和发展情报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查先进教授认为,情报学研究的交叉学科视角是不容忽视的。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通讯科学、心理学等不断向情报学领域渗透,促使情报学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例如,在“ 人-信息技术-信息”三角形中,技术的变革不断创造出新的信息环境,社会化媒体就是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在这个信息环境中,用户不仅能够搜寻信息,而且能够创造信息,在此背景下的信息行为研究就带有学科交叉融合特点。他强调,为丰富情报学的科学性,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下构建情报学自身独立的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3.4 情报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与应用发展

王芳教授指出,理论是严肃和值得尊敬的研究的标志,而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中许多学科,特别是情报学都在反思理论的应用与创新问题。在探讨情报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上,她论述了情报学学科的现象域与核心研究问题。她认为,情报学理论是贯穿于信息、技术与用户研究的集约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不断在知识世界与现实世界、抽象与现象中流动。因此, 探寻情报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加深情报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认识是必要的。


王芳教授论述了情报学理论构建的五种主要方法。她强调,发展情报学理论应该重新审视情报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正确处理好理论原创和理论借用的关系、情报学理论研究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情报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关系,巩固结构型理论研究成果,深化因果型理论和演变型理论研究,强化元理论和本质型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方法使用,加强情报学理论创新。



3.5 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云平台活动用户需求研究

韦景竹教授指出,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公共文化活动服务经过了线下实体服务、线上综合服务的发展历程,现已演变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方式。如何界定这一服务方式, 明晰用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是信息管理领域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质量,分析用户对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的需求,以公共文化云平台活动在线评论为数据源,利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情感分析,计算用户对于各需求要素的情感倾向,提出文化云平台活动用户需求框架模型。不仅能够为文化云平台活动用户体验、用户满意度、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以及文化云平台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等研究提供借鉴,同时有利于文化云平台从用户角度出发,更好地改善与提升现有服务、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用户参与意愿,促进平台运营。



3.6 地方科技情报实践的发展及其对情报理论与人才的需求——以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为例

周斌所长从科技情报业务发展历程与态势、服务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情报理论与人才需求三个角度,以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为例,论述了地方科技情报实践的发展及其对情报理论与人才的需求。


湖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初,2017提出打造“ 一库”“ 一平台”“ 一机构”的构想,即以科技智库建设为主线,业务聚焦于建设科技数据中心、支撑和引领科技创新决策(宏观、中观和微观) 和高新园区评价。从业务收入和人员结构两方面的变化能够看出,湖南省科技情报业务发生了四个方面的转变,即:服务对象由“ 科技部门+科研人员”转向“ 决策部门+创新主体+科研人员”,服务定位由资源提供商、情报产品提供商转向创新方案提供商,服务组织由单兵作战模式转向集团作战模式,资源建设由外购数据库转向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


周斌所长指出,当前对情报理论和情报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对情报的理论需求主要体现为:情报支撑创新的理论研究、情报支撑创新的方法研究、情报支撑创新的服务模式研究、情报人才培养研究。对情报人才的需求则主要体现为知识结构、情报意识、职业素养和情报技能等方面。



3.7 大数据时代一门交叉学科的兴起

——论数据计量学的构建

邱均平教授指出,数据计量学的产生背景大致经历了从数据到大数据、从大数据到数据科学、数据科学与计量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三个阶段。数据科学理论、对学科交叉知识进行良好的组织与管理是数据计量学的构建基础。


对数据计量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后,他发现数据计量学的内容体系构建可以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理论方面,数据科学是一门以数据为中心和基于数据处理的科学,数据科学、数据管理、计量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方法方面,数据计量学关注的对象是数据分析、数据计量和数据管理等,其方法包括跨学科研究、数据建模及方法、机器学习、计算智能、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工具学习等,计量学和数据科学的研究方法都已交叉和融合在数据计量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中。应用方面,数据计量学能够在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学科领域中应用,应用的目的是优化现有数据计量的解决方案、技术方法,使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精度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或者突破学科发展的局限。邱均平教授认为,数据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可大致归结为三个方面:学科融合、定量化、实用化与自动化。



3.8 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援助在线平台建设———情报学视角的实践与思考

王伟军教授指出,情报学和心理学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情报学领域关于医药健康信息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突飞猛进,但较少涉及心理健康信息。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响应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紧急关切,华中师范大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统一部署,搭建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积极探索数字化环境下“ 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的新技术、新模式和长效机制。


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为例,王伟军教授阐述了平台的筹建、需求与架构、工作内容及服务成效、平台建设的远景目标与主要任务。他强调,情报学科在心理健康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心理健康用户信息行为与个性化服务,以及心理健康大数据应用与服务系统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中大有可为。平台将着力与国家应急援助体系对接,探索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机制,建设国家级心理健康援助中心和心理健康大数据中心,完善国家心理应急援助体系,推进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3.9 国家健康信息治理的重点和方向

周晓英教授指出,互联网时代信息发布和接入成本下降,全民健康时代人人注重健康,互联网和健康信息的结合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健康信息流传最广、使用频率最高、最受民众关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异彩纷呈,发展迅猛。坏处是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泛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互联网医疗信息备受青睐的背景下,网络健康信息治理迫在眉睫。从国际做法看,健康信息的治理策略大致归纳为四种:管理,行政手段的预防、监督、处理;赋能,教育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引导,评估筛选健康信息,导向高质信息;建设,建成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公众利用。


周晓英教授提出,健康信息治理的重点除了参考国际策略,还应该建立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提供稳定的、可依赖的信息平台;不以媒体发布的方式提供信息,而以资源利用的方式管理信息;将公众导向可靠、可信健康信息;为公众健康素养自我提升、健康决策的自我服务提供帮助。



3.10 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的信息分析与智慧应急

安璐教授的报告指出,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的信息分析主要包括面向事件响应的信息分析、面向事件预测的信息分析和面向事件预警的信息分析。其中,面向事件响应的信息分析包括利益相关者的主题影响力与情绪感染力度量与画像、评论意见领袖和意见扭转者识别、政务微博的画像构建与角色评估等内容。面向事件预测的信息分析包括微博影响力预测与高影响力微博特征分析、多话题竞争情境下网民关注度转移模型、面向舆情监测的事件画像与敏感人群预测等。面向事件预警的信息分析则涉及突发事件严重性评估和预警机制研究等方面。


安璐教授详细讲解了利益相关者在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题出度与情感出度的度量、演化与信息传播路径,话题发起者、意见领袖和意见扭转者等高影响力用户的识别,从时间、规模、内容、影响等维度对政务微博进行角色评估与画像,基于用户、时间与内容特征的微博影响力预测方法。


最后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智慧应急。她强调,突发重大疫情下的应急舆情分析与管理应当开展面向预警与预案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提高应急处置的前瞻性;建立灵敏探测异常信息的快速响应机制,利用信息发送智慧调控公众行为;利用优质信息保持公众的健康情绪。



3.11 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科技情报需求分析与思考

曾祥效所长指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与发展,本质上是科技革命、制度创新、经济长波等多因素相互交织与作用结果。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资源禀赋特点,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大湾区已有产业基础,以科技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加强科技资源供给和创新协同,推动双向互动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科技情报需求,随着不同的湾区建设任务而变得更加多样化。产业情报服务方面包括开展有关产业链布局政策研究、产业政策需求分析研究、产业创新发展规划研究。创新创业情报服务方面, 创新创业政策研究、创新创业载体发展战略研究、技术成熟度与知识产权分析必不可少。科技信息保障基础研究方面,应开展基础研究和实验室建设政策研究、学科专题科技文献信息保障、科技论文计量分析研究、前沿颠覆性技术的趋势分析等。协同创新情报服务,需要粤港澳科技规则对接的制度政策研究、粤港澳情报信息共享、粤港澳科技合作情报咨询。国际科技情报服务则对国际科技创新政策、创新规划信息收集分析、国际知名智库报告收集分析等内容提出了需求。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情报系统建设应该围绕支撑创新、服务决策、预测评价、信息共享,努力实现服务提供到协同增效,实现科技情报信息多维共享。



3.12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下的数据协同整合及平台建设研究——以数据中台为例

李玉海教授指出,重构应急管理体系是我国国家战略,灾害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急迫。实现应急管理体系下的数据协同整合,首先应该明确应急管理体系的数据协同需求。应急管理体系的数据协同是管理流程和决策的需要,是部门组织融合的需求,更是数据共享和高效服务需求。随后,他阐述了数据中台的概念和应用。数据中台的核心是让企业的积累数据可持续的利用再生,把数据变成资产,具备数据汇聚整合、数据加工处理、数据分析服务和数据价值应用的核心能力。因此,应急管理体系的数据中台设计应该至少包含数据采集交换模块、数据资产管理模块和数据开发应用模块。


在报告中,李玉海教授提出了应急管理体系数据中台整体构架设计。他认为管理工作的协同就是数据的协同,应急管理体系实现统筹协调的核心是数据,而多部门、复杂组织的多源异构数据是当前应急管理体系面临的管理痛点,建立起多部门的数据中台将有利于应急管理体系更好地实现应急工作关口前移。



3.13 区块链打造防疫智慧大脑

——济南市疫情应急信息管理服务创新之路

王晰巍教授指出,区块链在信息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区块链相关的情报学研究日渐增加,如区块链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及规律研究、社交网络用户意见领袖识别与影响力研究等。


抗疫特殊时期,全国民众对疫情相关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可靠性的需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报告中,王晰巍教授分析了济南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行疫情应急信息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必要性和遇到的挑战,阐述了济南市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应急信息管理高效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做法。她认为,目前区块链应用面临着新的问题:法律政策层面,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适应区块链所提供的环境;技术层面,区块链中公钥和私钥是保证信息不被泄露的重要技术,但随着信息的增多私钥的保存会变得逐渐困难。


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提升城市应急信息响应效率,如何实现应急管理与常态管理的智能转变,如何在疫情应急信息管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设其它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服务模式,是济南市区块链防疫智慧大脑必须面临的挑战。



3.14 数据驱动的智库知识服务流程优化

申静教授指出,大数据时代给智库带来了全面冲击,引入数据驱动思想优化智库的知识服务流程成为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一般来说,智库的知识服务流程包括课题立项、信息资料收集、数据挖掘与分析、知识生产与服务、研究成果发布与推广。目前,国内大部分智库停留在被动接受政府委托,自主研究课题较少,针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建言献策的主动意识不够;数据库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兴技术运用不积极;知识管理体系或协同共享机制建设不完善;研究成果发布与推广不充分。


应用数据驱动思想,将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引入智库知识服务流程之中,是具有创新性的。申静教授构建了数据驱动的智库知识服务流程优化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智库能够同时提供数据驱动的精准型、主动型和客户自主型三类知识服务。它解决了大数据时代下智库知识服务流程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提升智库自身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了解社会热点、应急决策和创新服务等多样化知识服务需求[7]



3.15 管理科学期刊评价模型方法与实践

吴登生副研究员指出,管理科学领域现有期刊评价指标不仅包括影响因子、特征因子、引用分、H指数等定量指标,还包括UT24、FT50、ABS、ABDC、CNRS和VHB等期刊列表,以及国内经管学院自己制定的期刊列表。但现有的管理科学期刊评价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在于,定量指标在评价经济管理期刊时存在重要数据库对管理科学领域期刊收录不全、影响因子等传统定量指标不适合单独用于评价经济管理科学领域期刊、很难找到期刊质量的客观替代指标等问题。第二个问题在于,国际经济管理重要期刊列表中存在区域偏好,不同国家的期刊列表中都会收录本国语言的期刊,且对本国某些期刊的评级有高评的倾向。第三个问题是我国国内经管学院的期刊列表一致性和认可度不高。国内经管学院期刊列表认定的重要期刊和一般期刊在国内外评价结果呈现较大差异,且列表对中文期刊的等级和范畴认可度不高。


从中国视角出发研制管理科学领域重要期刊列表,具有重大意义和紧迫性。吴登生副研究员详细解释了我国《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研制模型方法。他指出,《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推荐列表》自发布后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推荐期刊共1135种,包括中国科研机构创办期刊42种,被称为Chinese Rating System。




4 会议专题报告

本次情报学年会以3个分会场为与会的60位学者提供了一个专题交流平台。会议邀请9名专家主持,分别是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张士运所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延飞教授、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黄晓斌教授、《情报资料工作》徐亚男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价中心潘云涛主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黄水清教授、武汉大学评价中心赵蓉英主任、华南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奉国和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朱庆华副院长。根据各位学者的研究内容、研究观点和意见建议汇总如下:



4.1 情报学方法与技术

基于“ 大情报观”,朱庆华和吴剑泽对中国情报学学科内部异质性进行了重新审视并构建了广义的情报学研究体系。王燕鹏、王学昭等通过对科技政策战略、前沿研发动态的文本挖掘,梳理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世界主要国家的布局领域技术和重点举措。丁晟春、刘笑迎等利用共现网络分析和主题关联分析,挖掘舆情事件中网民观点随时间演化的规律。赵梓博、王昊等研究并发现关联数据知识图谱可以直观显示新冠疫情新闻要素及内容,融合迁移学习模型对于要素识别也有较优效果。陈果、邵雨等验证了PU(Positive-Unlabled) 分类学习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科技领域文献集的自动降噪。吴叔義、郭秀峰等利用基于社交网络的自动爬取技术主动发现互联网开源声像情报信息源,有效提升了情报研究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周知和方正东验证了基于依存句法和产品特征库的用户观点抽取方法,有利于发掘海量用户评论数据的价值。马晓悦、薛鹏珍等利用三维动态主题演化模型将危机主体与危机主题动态有效结合,更全面地表达舆情传播特点和规律。赵登鹏、熊回香等结合词性标注结果与Word2Vec构建语词对打分矩阵,有效提升文本相似性计算准确度。钟珊珊和李岱峰利用图神经网络搭建CF-BGCN模型进行协同过滤,有效地区分用户对商品的细粒度喜好。李伟卿、池毛毛等论证了基于用户长短偏好(Longterm and Short-term Preferences)调节的可解释个性化推荐算法可以精准多样地满足用户偏好,并能合理地解释推荐理由。丁敬达和原宜青论证了基于区块链技术以及科学代币交换的激励机制可用于进行学术诚信新机制构建。冯秋燕、李川等结合元数据、本体、NLP、图数据库等技术研究博物馆文物数字馆藏资源的组织与存储,论证了其对于泛在语义检索、可视化分析等智能服务的实现价值。



4.2 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管理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袭来,引发了学界对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的密切关注。赵文静、张琳等利用SARS和COVID-19两次突发疫情间的科学论文产出数据,从多个视角探究中美两国科学合作模式及变化。王菲妍、曹韵秋等分析发现重大疫情突发时网民的信息需求主题关注度最高的是:影响、预防、管控、知识教育、症状和治疗,其中影响—管控之间关联最强。孙冉和安璐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网络平台谣言的传播,利用XGBoost算法训练谣言识别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谣言。王晰巍、贾若男等针对“ 双黄连”辟谣事件,利用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发现不同信息主体类型适合采取不同的网络辟谣策略。陈健瑶、夏立新等利用融合句法特征和句法相似度,为新冠疫情类的网络舆情领域突发事件识别工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吴雪华、毛进等验证了基于Bert和Bert+TextCNN的应急行动支撑信息识别与分类的两阶段方法能显著提升应急行动支持信息分类的效果。边文越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战略情报研究所的实际案例中分析了如何组织面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决策的战略情报服务实践并作出理论总结。李伟超、杨照方等论证了大数据环境下我国网络舆情预警服务存在治理体系不完善、缺乏分析结果评判机制、检测技术有待提高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黄晓斌和张明鑫论证了融合众包模式,鼓励公众参与,引入新兴信息技术提升应急情报需求感知效率和应急参与主体协同联动水平的优势,使政府智库能够发挥应急情报保障作用。韦景竹、王政等对重大突发文化事件的智慧文化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



4.3 信息检索与组织

为促进信息组织的学科发展,常春基于生态学视角描述知识组织系统构建和应用方式,提出和解决知识组织系统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李颖和孔泳欣基于信息生态链的知识流转、协同作用,揭示知识服务能力的产出效益。林鑫、李想等验证了通过多源文献判重和元数据内容融合构建模型以提升元数据质量,可有效提升判处策略准确率。蒋武轩、易明等验证了基于社群话题及成员兴趣的社区标签生成模型能准确挖掘主要兴趣和近期关注点。邢云菲和李玉海通过构建微博舆情用户评论文本主题图谱的最优算法组合,帮助舆情管理者快速准确识别用户关注内容。余传明、王峰等通过融合知识图谱表示学习和词汇表示学习,构建基于知识库的问答模型,实现对知识图谱中准确率高、覆盖面广的机构化知识的利用。



4.4 情报工作与情报事业发展

王琳和赖茂生认为在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环境和新一代信息基础环境下,情报学理论对科技情报事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会更加明显,科技情报事业对情报学学科和理论研究的支撑亦会更加稳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陈美华和王延飞提出情报基础响应将渗透到情报感知、情报刻画和情报响应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并将保障情报业务活动的顺利展开以支持国家的整体战略发展。实践中,吕璐成、韩涛等利用文本挖掘手段研究美国对华商业管制清单与专利自动映射方法,实现专利视角的中美管制技术布局差距的高效揭示。彭欣然、刘天等利用编码提取和文本分析,得出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出口管制重点,并为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了对策。夏冬、王超等构建了科技查新人机协作服务模式,并深化AI与PRA融合,以期对未来智慧查新中心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王战平、刁斐等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对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并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出针对性建议。冯雅和李刚通过系统性分析新型智库网络建设发展的理论依据,分析现状总结问题,并提出“ 实体+平台”的发展对策。同时,吕成成和李刚提出社科院学者实现从专家型学者到参谋型学者的转变,必须从思考上升为思想、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单向变成多向、从院内迈向院外的范式转变,加快成为服务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4.5 情报分析与信息行为

孟高慧和刘畅认为个人学术信息组织行为是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活动,并论证了深度组织个人学术信息有助于熟练掌握知识。沈雨田、陆泉等论证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增强领域知识可以缓解学术信息搜寻中的信息焦虑。李旭光、肖思琪等深入研究社区中具有知识创新性的用户画像,探索该类用户在虚拟社区中的知识行为。为深入理解探寻式搜索行为特征,赵一鸣、程宗等进行了用户搜索路径与搜索意图转换路径协同分析。为揭示移动搜索行为复杂的影响机制,陈明红和黄涵慧探究了启发式和系统式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组合影响路径。刘红思、刘裕儒等论证了健康信息素养正向影响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意图。为揭示网络健康信息搜索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陈紫雯、余佳琪等引入保护动机理论并对健康素养、健康数学运算能力的内涵与量表进行了细致刻画与分析。曹丹、邹凯等验证了信息质量和信息有用性对健康信息采纳行为有正向相关影响。甘春梅、林晶晶等研究发现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渗入,用户行为也由积极持续使用转变为消极间歇性中辍。单思远和易明探究社交媒体用户隐私顾虑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沈桐和向菲探究用户感知服务质量对其评论行为时间特征的影响。陈占葵、杨欣欣等论证了服务质量显著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使用行为。李蕾、王傲等论证了用户对信息源的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浏览时间。针对信息茧房,赵昕和韩毅研究其形成过程并深入揭示其特征和关键作用因素;翟姗姗、胡畔等提出破茧策略。对于老年人群体,李新月、朱庆华等研究发现信息搜寻、自我表达及利他需求满足正向影响其微信信息分享行为。



4.6 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创建一流学术期刊和提升中国学术期刊话语权,王旭构建了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体系。余波和邱均平以Archives of Toxicology 为例,从学术主体视角深入探讨了学术期刊编委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呈现的差异,发现中国学术编委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话语权还有待提升。刘晓娟、王晨琳等通过对Altmetrics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并对利益相关者用户及其交互模式进行分析,揭示了Altmetrics指标的数据累积过程。宗乾进、黄志鸿等论证了图形摘要对科学论文摘要的使用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对后续的论文全文使用、被引没有显著影响。邱小敏、奉国和验证了时间加权指数Z可以有效地获取图情领域的热点关键词与等级趋势变化。




5 博士生论坛


5.1 分论坛一:国际顶刊论文报告

国际顶刊论文研讨由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章成志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傅诗婷采集以往信息偶遇相关研究中的偶遇者对信息偶遇事件经历的描述性语句并对语句进行主题分析,构建了信息偶遇事件描述框架,并进一步基于该框架设计问卷,通过CIT(关键-事件-技术) 日记的方式采集数据,检验CIT日记法的效果[8]。武汉大学董晶介绍了一项跨设备搜索任务的探索性研究,通过任务属性探索跨设备搜索任务的特征去了解跨设备搜索信息的需求,发现任务复杂性反映了跨设备搜索中需求的复杂性,且这种任务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主观方面[9]。南京大学刘周颖报告了基于推-拉-锚定迁移理论模型促使询问者从免费的社会问答服务转向付费问答服务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10]。南京大学张颖怡介绍了利用人类阅读时间增强微博关键词提取的方法,并证明了新神经网络模型性能的优越性[11]



5.2 分论坛二:信息行为与用户画像

分论坛二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固朝教授主持,主要围绕各情境下用户信息行为与用户画像展开。汇报者主要运用问卷调查、专家打分、访谈、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就用户信息行为、信息服务质量、用户需求、用户体验等问题展开研讨。例如,张冰倩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智慧城市APP,通过访谈与扎根理论探究用户采纳后的适应性行为。张坤基于改进后D &M模型构建学术搜索引擎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专家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进而识别出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免费性和服务的移情性对通用学术搜索引擎服务满意度有关键影响。



5.3 分论坛三:信息可视化与社交媒体信息传播

分论坛三由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邓小昭教授主持,围绕信息可视化与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等主题展开。在该主题下,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中隐私、信息回避、信息弱势群体等突出问题依旧是报告的热点,结合疫情新形势下的社交媒体信息研究及学习型社区信息传播等也被重点关注。例如,韩艳芳汇报了微信中用户不同表现类型的信息回避行为,运用扎根理论思想,提取出环境、个人、不良情绪、技术等影响微信信息回避行为的因素。周鼎同样运用扎根理论提炼构建出由技术、用户、社交、在线知识交流四个维度组成的在线学习社区知识交流行为模型。结合疫情新形势,李玥琪基于认知情感评价模型,构建情感与主题挖掘协同分析模型,采用朴素贝叶斯模型对新冠肺炎疫情微博用户情感文本进行分类,并基于Relevance公式改进的LDA主题模型进行主题提取。徐元着眼于社交媒体中发布的灾害事件信息,认为融合文本与图像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来识别社交媒体中灾害事件信息丰富型推文有较好的效果。



5.4 分论坛四: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

分论坛四由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曰芬教授主持,主要围绕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主题展开,汇报从信息计量学的角度围绕知识流动、主题演化、科研合作、学科交叉等方面进行。例如,刘飞从科学计量学领域科研合作关系出发,发现欧洲国家在科学计量学领域有着更强的合作倾向,国家分布上有较强的集中趋势,国家之间科研合作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张雪探究不同合作模式下数学学科交叉程度与文献学术影响力之间的规律。王宏宇比较分析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主题网络的演化,认为二者研究主题存在一定关联,但各有侧重,且学科领域间的双向交互愈发紧密。



5.5 分论坛五: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

分论坛五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朱学芳教授主持,围绕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展开。运用情报分析手段提供情报服务、决策支持是情报工作的重点,汇报者从情报分析与服务角度探讨知识服务、个性化推荐、用户需求、专利服务等内容。例如,于梦月从党政智库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及知识服务能力出发,构建党政智库的知识服务能力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张建伟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学术资源平台的个性化推荐服务进行编码分析,选取个性化推荐的展示形式、推荐内容、推荐解释、推荐时间节点、推荐类型等指标对其个性化推荐服务进行分析。李钊分析日本专利局的专利分析报告,总结日本专利局专利分析工作经验,认为我国面向产业竞争决策的专利分析公共服务可以借鉴日本经验。曹嘉君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科研众包过程,认为科研众包项目的发包者和接包者之间存在知识双向多次转移的现象,且知识以多种承载方式在显性与隐性间转换。宋凯提出了一种中国科学家国际合作趋势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研究贡献度计算公式和使用LDA模型提取不同阶段的研究主题共同揭示合作趋势。



5.6 分论坛六、七:文本挖掘与知识发现

分论坛六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捧未教授主持,分论坛七由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冰教授主持。两个分论坛均主要围绕文本挖掘与知识发现等主题展开。汇报者探讨了文本挖掘技术在用户兴趣、文物图像知识表示、内容标注识别及生成、学术文本挖掘、科研产出规律分析等领域的应用。例如, 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用户兴趣数据稀疏、缺乏关联等问题,张彬认为可以利用知识谱图技术融合用户多源兴趣知识,从而提高用户兴趣描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付家炜利用知识元的细粒度表示特性建立文物图像资源底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打破文物图像资源和图像知识表示之间的语义鸿沟。孙绍丹利用LDA主题模型和网络分析方法,从语义层面解读了每个阶段冠状病毒的科研主题、内容及作者网络规律。梁媛利用迁移学习的思想构建了古汉语分词与词性一体化标注模型。张志剑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并结合领域知识谱图,对中华典籍中的命名实体进行了识别。张琪利用规则匹配和特征计算自动生成历史事件时间轴,助力古文有更好的可读性。罗卓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Bert模型来识别学术论文中的贡献句,对论文评价和价值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注:文中照片均由大会组委会提供


制版编辑 | 卢慧质


--END--


网络首发 | 窄化的信息世界:国外信息茧房、选择性接触与回音室研究进展(内含视频摘要)

网络首发 | 我国主流媒体报道语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影响力表现维度研究(内含视频摘要)

网络首发 | “十四五”时期图情学科愿景展望——基于全球战略蓝图的分析(内含视频摘要)

网络首发 | 建立具有社会可见度与广泛影响力的图情档共同体:“十四五”时期图情档领域创制大型基线与追踪调查项目的战略思考

网络首发 | 国内外LIS学科主题热度演化分析与预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