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出品”成就“文化节目旗舰店”的探索之路和行业启示
近两年来,在政策指向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国产电视节目出现了三大显著趋势,一是创作重点逐步从泛娱乐类向泛人文类转移;二是在国际模式市场上,中国逐渐告别“引进来”时代,不断迈出“走出去”的自信步伐;三是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之下,内容生产正在由“以播出为中心”向“以传播为中心”升级。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名内容工作者,我的切身感受是——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尽管节目创作的难度在攀升,但机遇也在递增。能否搭乘文化消费升级和技术更新迭代的东风,锐意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主流媒体人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文艺作品“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关键。
近年来,总台出品的一系列品质原创以细分突破、多元布局、爆款迭出的鲜明特点,成就了极具引领意义的“文化节目旗舰店”。从“和诗以歌”的《经典咏流传》,到“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的《中国诗词大会》,再到以经典文本承载生命、文学、情感之美的《朗读者》,以及“让国宝活起来”的《国家宝藏》……“总台出品”高举文化大旗,不断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有效取材,既精准地开掘了新时代文化节目的创新源泉,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了大众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顶层设计有立场
统筹布局、精耕细作,形成对标和补位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佳作精品不胜枚举。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先祖智慧衍生无限遐思;我们有海纳百川的文学,诗词歌赋百花齐放、儒道释法百家争鸣;我们有鬼斧神工的古代建筑,雕栏玉彻意境悠长;我们还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民间技艺,凝聚着百姓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与眷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活在当下,深远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地阐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价值,一系列重要论述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思想境界。这对文艺创作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沿着“文化”这一创作方向,总台节目在顶层设计上统筹布局,既追求“多点开花”,又讲究“各个击破”。诗词类有《经典咏流传》和《中国诗词大会》,文博类有《国家宝藏》和《如果国宝会说话》,朗读类有《朗读者》和正在筹划中的《带着书本去旅行》,家风类有《谢谢了,我的家》……具体到每一类节目,都是深挖资源,在时间上有差异化,在类型上形成对标和补位。
站位决定方位,思路决定出路。央视文化节目矩阵的鲜明特点,在于打破了对传统文化的浅层消费,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足当下回望历史的开阔视野,真正走进了时间和思想的纵深,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让观众从中认知我们的历史脉络、人文积淀、基本国情、发展道路,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未来又将去向何方,也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这些文化节目强势冲进了大众视野,受到各界广泛欢迎。总台文化节目矩阵以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有趣的形式让观众眼前一亮,尤其得到了年轻群体的热烈追捧,反映出当下社会对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有旺盛的需求,这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资源聚合有磁场
每档节目都是群贤毕至、众志成城的“超级链接”
任何一档节目想要成为现象级,一定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总台文化节目之所以爆款不断,我粗浅的认为,一是赶上了传统文化回归、文化自信崛起的时间节点;二是背靠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这样的国家级、旗舰型平台;三是高度聚合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位于“金字塔尖”的人群和资源,群贤毕至、众志成城,使得“总台出品”出手即是精品,也是珍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但若文化产品经不起推敲,就会“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因此,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综艺化的创新表达时,要扎根文化本源、精准还原,要咀嚼精髓,不能流于表面。
《国家宝藏》创作耗时两年零七个月,作为节目模式研发者之一,我全程参与了节目制作。每期节目,创作团队都需要通读大量的学术专著,从文学、戏曲、天文、地理到军事……乃至基因组学,多方考究关于国宝的所有资料,再用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将不同的信息巧妙串联。这是个门槛极高的创作过程,除了团队本身的兢兢业业,更离不开各路专家、学者不遗余力的支持。
广东博物馆国宝“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的介绍短片中有一句配音:“150多个任务,50余组生产生活场景”,为了核实这两组数据,编剧逼“疯”了自己,也逼“疯”了专家。正是源于这样的匠心与坚韧的努力,才让看似沉闷、冷门的国宝,闪耀出了堪与日月争辉的炽热光芒。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齐东方教授,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今生故事讲述人,他曾说,“那些学术论文很艰涩,连很多我们做研究的人都不爱读。我不能想象导演组和编剧组这帮孩子是怎么完成这项工作的。看到这个文案,我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
回望《国家宝藏》两季走来,每件国宝的今生故事讲述嘉宾,都来自各行各业。无论他们从事的是音乐、美术、服装、表演,还是建筑、计量、航空、织造……都能通过文物这条时空隧道,将古老的东方美学,传递给广大观众。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化表达中,《国家宝藏》拒绝低俗、摆脱猎奇,坚持用时代的语态、生动的形式、潮流的包装来引领审美,用最贴切的艺术化呈现协助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节目用微戏剧、音乐剧等多种形态来讲述国宝的前世故事,用大量的传统民乐、国风音乐完美诠释国宝情怀,用简约大气的舞美营造了磅礴绚烂、贯穿古今的视听享受。
对历史的尊重和文明的敬畏,以及让它们重现光芒的渴望,贯穿在所有的总台文化节目中,使得每一档都焕发出一种神圣的召唤感和强大的聚合力。
在以“文学之美”为根基的《朗读者》中,顶级作家群体集结发声,这是综艺领域不曾有过的先例;《经典咏流传》不仅有文学大家的坐镇,更有华语音乐原创力量的重磅加持;《谢谢了,我的家》走进全球近百个优秀华人家庭,他们身后所代表的,是孔子、鲁迅、齐白石、徐志摩、钱学森、丰子恺、徐悲鸿、闻一多等一串具有深刻文化记忆的名字……
可以说,每一档节目都是极尽珍稀的精品巨制,每一个工种、每一位嘉宾都以打造“时代艺术”为追求倾力而为,精益求精,进而一次次在央视的舞台上缔造了令人惊叹的荧屏文化景观。
融合传播有气场
从“文化+综艺”升级为“文化+综艺+新媒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节目创新不仅仅是内容制作的迭代升级,更要用全方位、创新性的的传播手段,将节目的价值观向受众精准传达。
总台文化矩阵能够引领创作风向从“娱乐喧哗”走向“人文静美”,除了精制作、高品格、大格局的内容成色,也离不开积极推进深度融合、创新宣推手法,在文化的孤独和娱乐的狂欢之间,找到了一条击穿圈层的传播通道。
以《国家宝藏》为例,节目自带“文艺自来水”体质,优质内容以电视播出为中心,迅速辐射至豆瓣、B站、知乎等年轻人活跃的社区,因为得到了“网络话语权代言人”的关注、认可和传播,自然成为了讨论度极高的节目。两季节目除了在中国拥有众多活跃粉丝,引发了一轮前所未有的“博物馆热”,还扩散到海外,拥有了国际级的影响力。
在凭借内容出圈的同时,总台文化节目积极探索了各种击穿大屏小屏、联动线上线下的有效路径。
《朗读者》推出“朗读亭”,让人们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走进亭中朗读名篇片段,“朗读亭”的设立触发了二次传播,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国家宝藏》与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深度合作,还启用年轻人喜爱的形式,推出《国宝八分钟》献礼片,引发故宫千人游客大合唱。《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短小精悍的分集设置,高度契合了当今碎片化传播的特点,精炼的文案、俏皮的海报直戳观众萌点,激发广大网友发挥非凡的二次创作力。《经典咏流传》采用仿真AI技术,合成虚拟的撒贝宁形象,邀请线下观众完成“读诗成曲”实时互动,并在大屏同步呈现这一内容,一举打通“台、网、端、微、屏”各种资源、真正做到“在价值引领中创新传播,在创新传播中彰显文化自信”。
抓住年轻人,才能抓住媒体的未来。2019年,以全台创新改版为契机,我们正在通过谋划更多的创新举措,积极推动研发形式多样的创新节目,总台的文化节目也将进一步从“文化+综艺”升级为“文化+综艺+新媒体”,《朗读者》《国家宝藏》以及正在研发的《带着书本去旅行》将在现有网络热度的基础上,加大短视频的原创与传播,设计更多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新媒体产品,吸引更多年轻受众参与节目互动,热爱并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从总台文化节目引领的此起彼伏的热潮中,我们愈发坚定了创作的方向与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要真正弘扬与传承好它们,需要我们不断在创作中展示自己的自信与作为。这,大概就是每一个中国电视人当下的光荣与使命。
作者:汤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节目部研发组组长《国家宝藏》执行总导演
更 . 多 . 精 .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