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高质量发展系列(一)】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高”在哪儿?
撰文│杏 仁
编辑│李佳潞
审校│汤红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文约3300字,预计阅读11分钟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述。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他曾用一句话阐释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此外,他还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那么,高质量发展,“高”在哪儿?
“干就有未来”公众号将推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共3期主题科普,为您一一讲述。
本期为第1期——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各省市关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4部分组成。
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可细分为疫苗、抗体、血制品、细胞治疗、重组蛋白等。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游为基础研究的开展,中游为生物医药制造,包含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以及单克隆抗体领域,下游为消费终端,分别为医疗机构及医药零售终端。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生物医药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既是生物技术最重要的应用方向,又是现代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前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全球正在开发的生物技术药品超过65%集中在北美,21%在欧洲,日本占 10%。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仍处于中低端。
从2018年开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上游的原材料生产面临一定环保治理压力,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整体规模目前也呈短期调整态势。中游领域是生物医药产业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封锁最严重的领域。处于下游的终端应用环节,疫苗、抗体、血制品等流通较为通畅,而细胞治疗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影响相较于其他产品来说仍处于弱势,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
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之后,发达国家对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加大了封锁力度。为了突围欧美国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垄断、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仿制向创新过渡的进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发展区域,中西部地区有望跃升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新高地。基于此,各地方纷纷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省市地区发布一系列政策鼓励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各省市关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规划后,各省市积极贯彻落实行动计划、行动方案等部署,以具体目标和措施诠释“高在哪儿”。
北京市《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2023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医药健康工业和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不包括新冠疫苗特定条件下增量),产业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面提升,基本实现国际化高水平集群式发展。
上海市《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瞄准“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到202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除此之外,上海还相继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表明上海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心各更加坚定。
江苏省《关于促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到2024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规模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占比显著提高,攻克一批制约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生物医药企业,汇聚一批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化园区,打造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浙江省《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 年)明确,2024年,加快构建“一核两带两圈”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力争培育形成2个千亿级、3个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制造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5%,基本建成“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打造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制造中心。
广东省《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实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创新能力国内一流,体制机制、服务体系、市场竞争力国际领先,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进位赶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高地。
深圳市《深圳市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到2025年,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药研发中心和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新机遇,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愈发凸显。然而,我国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政策配套资金不到位,惠企政策准入门槛过高
近年来政府也一直制定并优化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然而前期制定的相关惠企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2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现阶段政策配套资金的总预算规模依旧较小,无法满足国内企业及科研机构对于资金的庞大需求;另一方面是现行的政府补助的申请门槛过高,对于高校、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来说申请程序相对简单,但对大部分真正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由于无法达到标准从而无法实际享受到这些政策,导致中小型企业难以打开国内外知名度,规模化效应不强,难以实现政策的普惠化,
2.产学研合作缺乏交流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困难
由于性质差异,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对科研项目的侧重点往往存在差异。企业更加注重规模化生产,而高校、科研机构则更加重视科研项目的学术价值和获奖情况,导致我国产学研联动效应普遍较弱。具体表现为机构间缺乏了解相关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大部分机构获取合作伙伴的主要渠道依赖于他人介绍或与已有客户继续合作等传统模式,缺乏具有连结和集聚企业的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这也使得国内企业难以快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审批周期长、过程繁琐,中小型企业融资受限
生物医药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很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我国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审批周期过长,且审批标准制定得不够贴合生物医药产业本身特点,导致很多机构在申请技术专利、知识产权等过程中四处碰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的正常资金流转及研发的积极性。且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生物医药专项投融资体系,大量资金投入到了技术落后但暴利的产品生产中,使得国内不少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上的研发和经营资金短缺的问题。
如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1.明确政策指引方向,积蓄澎湃发展动能
我国在产业政策制定上,应重点聚焦于招商引才、激励政策、企业服务等方面形成操作性强、可落地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方案,鼓励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机构积极向应用领域拓展,支撑产业资源集聚和创新企业成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推进共享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发挥统筹协调、引领带动作用,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和创投基金共建产学研医投紧密结合的创新联合体,加快推动多方数据的多源汇聚和共享开放,促进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
3.简化审评审批流程,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支持优质生物医药企业IPO、再融资的募集资金投入新药研发、早期临床、优质药品权益的战略合作或相关股权收购,合理宽松审核要求,使生物医药企业可利用二级市场真正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并支持机构开展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为提高我国在全球生物产业链的地位奠定基础。
未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重大疾病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多个创新药物品类,生物药将越来越凸显其临床及商业价值。作为当下热点,细胞治疗将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最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此外,随着社会资本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预计到 2025 年,我国生物医药产值规模将达到 49000 亿元,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ID:sckp2023050601304
东方干细胞科普团,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中民院士领衔。关注“干就有未来”微信公众号,我们将不定期推出更多科学有趣的干细胞科普知识,与您一同领略干细胞的魅力!
相关链接
深圳发改委:《深圳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质量”是干细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干细胞“质量产业”初探
科普 | 干细胞持续助力新冠治疗,或将成为抗击新冠的“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