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热点丨当代青年新世相,“南”海无边,众生皆丧
“南”像一阵风,吹完还不走,这样的节奏,我被它拖着走……最近一种名叫“我太南了”的龙卷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了大家的朋友圈。由日常口语“我太难了”到“我太‘南’了”的谐音转变,麻将牌“南风”摇身一变成为了流行表情包的主角。目光所及之处,一片“南”海,众生皆丧。
初级版:洒洒水
升级版:有苦说不出
终极版:难倒我了
但在网友群体智慧的影响下,一系列“丧心病狂”的升级版“我太‘南’了”,如病毒传播之势迅速席卷了我们的社交平台,眼见着还有更加肆虐的倾向。
不由得让人想起今年知乎的品牌宣传片《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一经发布,便在都市青年身上产生了极大的共鸣。知乎广告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抓住了青年群体的痛点,坦言“人人都有问题”这样的集体困扰,这与青年“丧文化”不谋而合。而事实也证明,“丧文化”或许是当代青年释放焦虑的不二方法。
从“正能量”到“负能量”,从“鸡汤文”到“毒鸡汤”,从“保温杯”“中年油腻男”到“丧系青年”,青年群体的“丧”式表达由来已久。网络空间里不同年龄阶层的互相调侃或自黑自嘲成为一种常态,当80后感叹“中年油腻”、青春已逝的时候,90后通过各种“丧”符号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提前步入衰老的自主剥夺感,隐含着生活压力之下的社会集体焦虑。“屌丝”“废柴”“葛优躺”“小确丧”等网络消极叙事的方式和表现是多样的,但都折射出当下青年人不堪重负、踽踽前行的社会现实和心理状态。
概念
目前,学界尚未有关于“丧文化”的明确界定,根据其主要的群体和传播形式,我们可以将“丧文化”作以下界定:“丧文化”是目前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势。身处“丧文化”环境下的青年群体通常会在社交平台上用文字、图片的形式表达负面、颓废、麻木的情绪。朋友圈随处可见的负面表情包和各种段子也说明:“丧文化”已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丧文化”对社会心态的影响特点
消解性
社会心态“具有社会规范的功能,全体社会成员或亚群体社会成员彼此间‘心照不宣’,这种社会心态却影响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作为主导社会心态对社会成员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丧文化”对社会心态的消解,主要体现在对主导社会心态的解构,这种解构通过颓废、虚空和自嘲等负能量的形式展开。群体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遇到挫折、感到郁闷,“丧”成为疗愈自身情绪的“端口”。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在现实问题面前的焦虑、失落和无奈的情绪。倘若诸如此类的消极情绪在群体间蔓延,必然影响良好社会心态的养成,影响整个社会心态的培育。
2
渗透性
“丧文化”对社会心态影响的渗透性主要表现在载体渗透和内容渗透两个层面。
在载体层面,“丧文化”通过不同的载体实现传播。在网络中,“丧文化”多以表情包的形式传播,由于表情包易于受众接受,意思表示简单明了,贴近受众心理。“丧文化”反映群体的现实的情绪与社会心态,是真实情境的再现,在市场营销中,商家会利用真实情绪的再现,利用“丧文化”的主题进行商品营销。
在内容层面,社会心态包含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等等。“丧文化” 对社会心态的影响,势必渗透在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诸如社会情绪基调,线上“丧表情”和线下的实体店“丧营销”无形中加剧“丧”基调的蔓延。在社会共识上,“丧文化”对主导社会心态造成一定程度的解构,消解社会心态的规范性功能。
3
亚稳定性
亚稳定性是介于稳定与非稳定的一种状态,这种亚稳定性为群体纾解不良社会心态提供了可能。“丧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其借助符号、表情以及其他拼接形式表达自身的焦虑与不安,其实质上只是借助一种方式表达群体的诉求,其逐渐消解的是社会心态的规范性功能,但无法消解整个社会中主导社会心态的全局性影响力。
就影响的程度而言,一方面受网络群体的影响,群体对“丧文化”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和稳定性的认识,认为这无疑反映了当下群体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群体价值观处在逐渐定型的过程中,价值认知逐渐趋于理性,对“丧文化”的认识也更深入,在这一背景下,非稳定的状态凸显。综合而言,影响的程度表现为亚稳定性,游弋因素多,侧面佐证了纾解不良社会心态的可能性与艰巨性。
“丧文化”传播的心理动因
强化作用下的行为选择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强调强化对于行为产生的作用。杜骏飞用习得性无助感来解释“丧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因为失去自我控制力而导致的拒绝努力的自我挫败思维。多次失败经历的强化让人开始怀疑自身的价值,开始产生失望、自我否定的情绪,进而产生自暴自弃、对一切都无所谓的“佛系”心态。
除了个体的负面经验引起的强化,“丧文化”的产生与“正能量”“心灵鸡汤”的负强化有关。“丧文化”的主体以“90后”的青年群体为主,部分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并且处在反抗权威的叛逆期,反抗一切成人世界的价值观、规则。“心灵鸡汤”类型的文本对于这类叛逆群体而言无疑起到了反向强化的作用。同时,由于“心理鸡汤”“正能量”形式的文化与他们的经验体系并不相符,因此为了反抗这种文化形式,他们会更乐意传播“丧文化”。
2
传递“丧”的需求与动机
“丧文化”反映出的青年群体这个时期的社会心态是非常复杂的,而“丧文化” 的出现能够满足青年群体在这个时期复杂的需求,“丧文化”能够满足宣泄焦虑情绪的需求,进而保持个体在情绪上的稳定。
对于“90后”青年群体而言,这个阶段他们的优势需求是爱与归属的需求以及尊重的需要,网络的出现则补偿了这种需求。他们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发泄自己在现实中的负面情绪,这类人在网络中聚集起来,成为一个文化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他们通过制作和传播“丧文化”的表情包、段子等符号来获得认同。“丧文化”的雏形得以形成。当他们发现,这种做法能够帮助自己宣泄情绪,同时还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时,这便形成了正强化,刺激个体传播“丧文化”。
“丧”这个字眼似乎与获取自尊需要并没有太大的关联。然而“丧文化”群体用戏谑与自我讽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于自身际遇的不甘与反抗。这里我们可以 感受到“丧文化”的戏谑与反讽带有后现代主义“毁灭”的色彩,通过嘲讽自我、反讽社会实现自我尊重的需求。他们看似是在嘲讽自己,其实是在嘲讽这个社会。
3
一种新的自我形象的构建
戈夫曼认为个体在日常生活的表演中有两个情境,一个是对外展示的前台,另一个是幕后。“丧文化”传播机制下,以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为典型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是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管理的前台。他们在这个情境中进行印象管理,塑造出一个“颓废”的个体形象。对于亚文化群体成员而言,这种“颓废”的符号是构建他们在社交平台个人形象的方式,群体内部的成员通过这种方式互动,最终形成了对自我的认知。然而个体在扮演“颓废”形象的同时,“丧文化”的反抗性也在自我角色的构建中有所体现。
尽管大家在社交平台中呈现出“我已经差不多是一条咸鱼了”的形象,实际上这些人可能依然在为工作熬夜加班,这时网络上“丧”的形象就像是自己的假面。在激烈的竞争中,塑造“丧”的形象可以让他人对自己放松戒备,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另外,“丧”形象的塑造也给自己留了心理空间,当再一次面临失败时,“丧”的形象则给自己提供了失败的借口。在这个意义上,“丧”形象的塑造反而会让人们将网络上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区隔开来,刺激“丧”背后的正能量。
4
认知图式影响下的信息选择
新媒体的出现影响了个体的思维模式,也推动了 “丧文化”的产生与流行。移动终端与数字技术发展下的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图式,前智能时代的人们保留着印刷时代理性的、线性的思维,而新媒体时代的文本呈现碎片化、视觉化、娱乐化的特征,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而言,图片、140字以内的文字是平时经常接触到的文本,而“丧文化”的语言符号就是恶搞表情包和朗朗上口的段子,其恶搞、戏谑的文本风格也更符合受众平时接触的文本,在日常的信息选择中,人们更愿意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信息刺激,这也为“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助力。
结语
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差异源自于群体之间的阶级和文化意识差异,虽然它表现出一种仪式抵抗,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矛盾,但它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一种沟通渠道,建构了个体与社会的关联。丧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的抵抗和与主流文化相反的颓废消极态度正体现了当代青年群体的精神特质和利益诉求,是青年群体在社会深化转型的今天对个体价值和理想的坚持不懈的追求。“丧文化”是接受平庸,但不愿平庸。
参考文献:
[1]陈寿弘.“丧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影响管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04):80-82.
[2]温晓俊,许思琦.新媒体时代下“丧文化”的生产与文化透析[J].传播力研究,2019,3(21):7-8.
[3]余天威.网络青年“卖丧信佛”的符号狂欢与亚文化景观审视[J].云南社会科学,2019(04):165-171.
[4]罗敏,支庭荣.青年“丧”文化的话语生成和情感实现[J].当代青年研究,2019(04):57-63.
[5]顾嘉铭.传播心理学视角下的“丧文化”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3):52-53.
[6]郑仁乐.“丧文化”:积极抵抗与自我排解[J].传媒论坛,2019,2(12):158+160.
[7]我太“南”了走红,“笑对艰难”的丧文化表达,东榆,知著网
如有任何问题,可咨询财新小助手哦
往期精彩推送↓
清华媒介经营与管理MJC | 抓住不甘平凡的那一丝热血战魂,清华也没那么高不可攀
财新热点 | 人民币汇率“破7”,全网都沸腾了,你还没搞明白咋回事呢?
蔡徐坤vs周杰伦,idol大战结束了,你需要知道的知识还有很多
财新热点 | 甲醛、倒塌…风波不断后,自如还能怎么出现在你的考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