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3月17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本号原创文章超过二百篇,欢迎开白转载,更欢迎投稿,尤其欢迎历史、文学、杂文、及文学评论类原创文章,若有打赏归原创作者,投稿邮箱:2713023142@qq.com,文后请附微信联系方式和作者简介。
说起涪陵,各位看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涪陵榨菜对不对?假如咱们问一个唐朝人,说起涪陵,他们会想到什么,荔枝。 我觉得所有中国人,但凡听过一两句唐诗的,对这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会陌生。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荔枝是岭南的特产,但杨贵妃所吃的荔枝,真真不是岭南长途奔袭运来的。 《舆地纪胜》中说:“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舆地纪胜》中还提到,涪州城西十五里地方,有妃子园,植有荔枝“百余株,颗肥肉肥,唐杨妃所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谓此”。 西南师范大学的蓝勇教授,曾对历史上四川荔枝的种植和分布进行过细致的考察。唐宋时期,北纬31度以南的成都、重庆、宜宾、泸州、涪陵、乐山、万县和雅安等地的河谷地带均有荔枝种植的记载。其中,北纬30度以南的宜宾、泸州、乐山和涪陵四地产量最大,质量最好。 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卷一二〇载,涪陵地区,唐宋时为“涪州”,“县地颇产荔枝,其味尤胜诸岭”。 说完了荔枝,咱们再聊另一种水果,柑橘。今天这篇小文就是东拉西扯的杂说,各位看官做好心理准备哈! 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实这句话要加上一个时间节点,说“在咱们汉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为柑橘对气候的要求是偏热的,淮北气温偏低,所以果实不好吃,但到了唐代就不是这样了,据记载,唐玄宗在长安蓬莱殿里种的柑橘,味道跟南方出品的差不多。 下来再说另一样东西,竹子。唐宋都有一个部门叫司竹监,隶属于司农寺,最高长官称为司竹都尉,从五品官,主要负责竹园的管理,唐代时期司竹监在陕西、河南都有专门的办事机构,到了宋代,虽然司竹监还有,但在陕西、河南就没有专门的办事机构了。 再说梅花,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但其实梅花挺怕冷的,真太冷了,它也不开花。唐朝时,在长安一带种梅花不是个稀罕事。一到宋朝,苏东坡就嚷嚷起来,怎么长安城连株梅花都找不到,真扫兴,“关中幸无梅”。 再说个桑蚕的事,在唐朝,黄河中下游地区蚕桑缫织是很普遍的事,特别是山东,那时候无论养殖还是缫织技术,都是要甩江南好几条街的,江南蚕桑缫织的突飞猛进,还是从唐朝灭亡到南宋建国这200年时间,但同时,黄河流域,和竹,橘一样,桑蚕也很难见到了。 也许有人要问了,你这东拉西扯的,到底想说啥?您别急,其实我想说的就一件事,唐朝比宋朝热。 气象学家竺可桢绘制的历史气温变迁图显示,公元600年至1000年,是中华历史的第三个温暖期。唐朝(公元618年---907年),那个时期的长安,“数冬无冰雪”。 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以后,气候又急遽转寒,江淮一带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现。长安,洛阳一带在唐朝以后可以种植的柑橘等果树全部冻死,而淮河流域、长江下游和太湖皆结冰,可通车马。 唐代宋代平均气温相差4℃,可能大多数人对温度高低4 ℃不太敏感,包括我也是。但这几度带来的结果就是,柑橘在陕西被冻死了,曾经密布黄河两岸的茂盛竹林没有了,四川的荔枝也活不下去了,农作物的生长期加长,气温低带来的降水减少,干旱就会造成农作物产量降低。您再接着往下想,遥远北方的游牧民族,牛羊主要吃的牧草,随着气温变低,霜冻期增长,是不是也不够牛羊吃的了? 北方游牧民族,本来就是逐水草而居,气候变冷,水也少了草也少了,一方面他们就逐渐往南运动,毕竟南边温度高些,水草长势也会好点。另一方面本来散落在草原各处的小部落,在南移的过程中慢慢就聚集成了较大的,人口较多的大部落,这对于统一牧民思想,统一展开较大军事行动提供了保障,毕竟一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来说,也就是抢掠生活物资和财宝,并没有什么领土要求。 总之一句话,温度降低,降水减少,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频率和强度就增加,还不仅如此,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同时,中原王朝内部农民起义等暴乱也会同时增加这就是宋(也包括元和明)内忧未平,外患又起的原因。 南宋时期南宋和女真人定下了“海上之盟”,为何两年后才出兵?因为国内方腊起义了,南宋要抽调主力部队围剿方腊,方腊的起义算是动静比较大的,动静小点的那就多了,比如王伦的起义,宋江的起义等等,虽然短时间内就被朝廷镇压,但毕竟要派兵镇压,之后还得增加各地守军,这都是要花钱的,同时,这样也印证了气候温度和朝廷稳定的关系问题。 比宋朝更悲催的是元朝和明朝,元朝灭亡时和明朝灭亡时,正好处在著名的“明清小冰期”期间,没饭吃的国内老百姓揭竿而起,同样吃不饱的北方邻居只能南下抢掠。 所以,有些时候不得不感叹,人斗不过天,盛唐,那是老天爷赏饭吃,宋、明,活该倒霉,老天爷不眷顾,虽然宋、明亡国有很多原因,但气温低也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因,老天爷不帮忙,您又能找谁说理去? 对了,唐朝灭亡,恰好就是温暖期结束,气温在慢慢降低的这么个下行通道里。 有人还提出了这么个观点,挺有意思,我说说,您琢磨下有没有道理。什么观点呢?有人说啊,宋朝亡国,根本原因在于印度尼西亚的一次火山爆发。 您是不是很吃惊?印度尼西亚离海南岛也得一千多公里远吧,到咱们中原地区,我估计怎么得四五千公里,相隔近乎万里之遥,他那火山爆发,跟咱有啥关系? 您别急,您听我继续说。大家都知道一个情况,火山爆发后,喷发的火山灰会阻挡阳光照射地面,所以会导致天气变冷、粮食减产等。有专家研究发现,1257年印尼这一次火山爆发,规模有点大,造成了全球性的寒潮。 有专家研究了13、14世纪的天气情况,13世纪50年代,欧亚大陆都发生过显著降温现象,直到14世纪前后,欧亚大陆气温才恢复正常。 所以,欧亚大陆的这一天气异常情况,其实就源自1257年印尼的这一次火山大爆发,导致全球持续数十年的寒冷天气。
您先记住1257年这个时间,咱们再来看几个看似不相干的事情。1258 年1 月13 日,南宋史书上记载了四个字:“西湖冰合”。一个名叫曾由基的文人觉得好玩,不由得诗兴大发,写下了《西湖冰合忽见小舟》的诗:
四望黯同云,平湖堕银汉。一叶柳边来,应是寒澌泮。 此后到了元代,西湖还发生一次冰合的现象,元代诗人张翥以《西湖冰合》 为题,写了这么首诗: 西湖雪厚冰彻底,行人径度如长川。风吹盐池结阴卤,日射玉田生暖烟。鱼龙穴里寒更缩,鸥鹭沙头饥可怜。安得长冰通沧海,我欲三岛求神仙。 此后至今,有过数次西湖湖面结冰的记载,但冰合,再也没有过了。 再说另一个事,1258年8月,蒙哥大汗、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率领蒙古铁骑,分兵三路大举进攻南宋。至于蒙哥命丧钓鱼城,那是另外一个小概率事故,这个咱们有机会单讲。 梳理一下:万里之遥的南方海岛上,火山爆发,引发西湖水冻上了,距西湖三千里远的北方,蒙古兄弟也吃不饱了,大汗蒙哥率军南下,看明白没?联系上没? 一只扑棱蛾子,没事扑棱扑棱翅膀,就会在几千公里外,引发一场海啸,这叫“扑棱蛾子效应”。
其他
老尼克:一次火山爆发,为何导致欧亚大陆降温,北方民族不断南侵
老尼克:一次火山爆发,为何导致欧亚大陆降温,北方民族不断南侵
作者:老尼克说起涪陵,各位看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涪陵榨菜对不对?假如咱们问一个唐朝人,说起涪陵,他们会想到什么,荔枝。 我觉得所有中国人,但凡听过一两句唐诗的,对这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会陌生。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荔枝是岭南的特产,但杨贵妃所吃的荔枝,真真不是岭南长途奔袭运来的。 《舆地纪胜》中说:“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舆地纪胜》中还提到,涪州城西十五里地方,有妃子园,植有荔枝“百余株,颗肥肉肥,唐杨妃所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谓此”。 西南师范大学的蓝勇教授,曾对历史上四川荔枝的种植和分布进行过细致的考察。唐宋时期,北纬31度以南的成都、重庆、宜宾、泸州、涪陵、乐山、万县和雅安等地的河谷地带均有荔枝种植的记载。其中,北纬30度以南的宜宾、泸州、乐山和涪陵四地产量最大,质量最好。 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卷一二〇载,涪陵地区,唐宋时为“涪州”,“县地颇产荔枝,其味尤胜诸岭”。 说完了荔枝,咱们再聊另一种水果,柑橘。今天这篇小文就是东拉西扯的杂说,各位看官做好心理准备哈! 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实这句话要加上一个时间节点,说“在咱们汉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为柑橘对气候的要求是偏热的,淮北气温偏低,所以果实不好吃,但到了唐代就不是这样了,据记载,唐玄宗在长安蓬莱殿里种的柑橘,味道跟南方出品的差不多。 下来再说另一样东西,竹子。唐宋都有一个部门叫司竹监,隶属于司农寺,最高长官称为司竹都尉,从五品官,主要负责竹园的管理,唐代时期司竹监在陕西、河南都有专门的办事机构,到了宋代,虽然司竹监还有,但在陕西、河南就没有专门的办事机构了。 再说梅花,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但其实梅花挺怕冷的,真太冷了,它也不开花。唐朝时,在长安一带种梅花不是个稀罕事。一到宋朝,苏东坡就嚷嚷起来,怎么长安城连株梅花都找不到,真扫兴,“关中幸无梅”。 再说个桑蚕的事,在唐朝,黄河中下游地区蚕桑缫织是很普遍的事,特别是山东,那时候无论养殖还是缫织技术,都是要甩江南好几条街的,江南蚕桑缫织的突飞猛进,还是从唐朝灭亡到南宋建国这200年时间,但同时,黄河流域,和竹,橘一样,桑蚕也很难见到了。 也许有人要问了,你这东拉西扯的,到底想说啥?您别急,其实我想说的就一件事,唐朝比宋朝热。 气象学家竺可桢绘制的历史气温变迁图显示,公元600年至1000年,是中华历史的第三个温暖期。唐朝(公元618年---907年),那个时期的长安,“数冬无冰雪”。 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以后,气候又急遽转寒,江淮一带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现。长安,洛阳一带在唐朝以后可以种植的柑橘等果树全部冻死,而淮河流域、长江下游和太湖皆结冰,可通车马。 唐代宋代平均气温相差4℃,可能大多数人对温度高低4 ℃不太敏感,包括我也是。但这几度带来的结果就是,柑橘在陕西被冻死了,曾经密布黄河两岸的茂盛竹林没有了,四川的荔枝也活不下去了,农作物的生长期加长,气温低带来的降水减少,干旱就会造成农作物产量降低。您再接着往下想,遥远北方的游牧民族,牛羊主要吃的牧草,随着气温变低,霜冻期增长,是不是也不够牛羊吃的了? 北方游牧民族,本来就是逐水草而居,气候变冷,水也少了草也少了,一方面他们就逐渐往南运动,毕竟南边温度高些,水草长势也会好点。另一方面本来散落在草原各处的小部落,在南移的过程中慢慢就聚集成了较大的,人口较多的大部落,这对于统一牧民思想,统一展开较大军事行动提供了保障,毕竟一开始,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来说,也就是抢掠生活物资和财宝,并没有什么领土要求。 总之一句话,温度降低,降水减少,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频率和强度就增加,还不仅如此,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同时,中原王朝内部农民起义等暴乱也会同时增加这就是宋(也包括元和明)内忧未平,外患又起的原因。 南宋时期南宋和女真人定下了“海上之盟”,为何两年后才出兵?因为国内方腊起义了,南宋要抽调主力部队围剿方腊,方腊的起义算是动静比较大的,动静小点的那就多了,比如王伦的起义,宋江的起义等等,虽然短时间内就被朝廷镇压,但毕竟要派兵镇压,之后还得增加各地守军,这都是要花钱的,同时,这样也印证了气候温度和朝廷稳定的关系问题。 比宋朝更悲催的是元朝和明朝,元朝灭亡时和明朝灭亡时,正好处在著名的“明清小冰期”期间,没饭吃的国内老百姓揭竿而起,同样吃不饱的北方邻居只能南下抢掠。 所以,有些时候不得不感叹,人斗不过天,盛唐,那是老天爷赏饭吃,宋、明,活该倒霉,老天爷不眷顾,虽然宋、明亡国有很多原因,但气温低也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因,老天爷不帮忙,您又能找谁说理去? 对了,唐朝灭亡,恰好就是温暖期结束,气温在慢慢降低的这么个下行通道里。 有人还提出了这么个观点,挺有意思,我说说,您琢磨下有没有道理。什么观点呢?有人说啊,宋朝亡国,根本原因在于印度尼西亚的一次火山爆发。 您是不是很吃惊?印度尼西亚离海南岛也得一千多公里远吧,到咱们中原地区,我估计怎么得四五千公里,相隔近乎万里之遥,他那火山爆发,跟咱有啥关系? 您别急,您听我继续说。大家都知道一个情况,火山爆发后,喷发的火山灰会阻挡阳光照射地面,所以会导致天气变冷、粮食减产等。有专家研究发现,1257年印尼这一次火山爆发,规模有点大,造成了全球性的寒潮。 有专家研究了13、14世纪的天气情况,13世纪50年代,欧亚大陆都发生过显著降温现象,直到14世纪前后,欧亚大陆气温才恢复正常。 所以,欧亚大陆的这一天气异常情况,其实就源自1257年印尼的这一次火山大爆发,导致全球持续数十年的寒冷天气。
您先记住1257年这个时间,咱们再来看几个看似不相干的事情。1258 年1 月13 日,南宋史书上记载了四个字:“西湖冰合”。一个名叫曾由基的文人觉得好玩,不由得诗兴大发,写下了《西湖冰合忽见小舟》的诗:
四望黯同云,平湖堕银汉。一叶柳边来,应是寒澌泮。 此后到了元代,西湖还发生一次冰合的现象,元代诗人张翥以《西湖冰合》 为题,写了这么首诗: 西湖雪厚冰彻底,行人径度如长川。风吹盐池结阴卤,日射玉田生暖烟。鱼龙穴里寒更缩,鸥鹭沙头饥可怜。安得长冰通沧海,我欲三岛求神仙。 此后至今,有过数次西湖湖面结冰的记载,但冰合,再也没有过了。 再说另一个事,1258年8月,蒙哥大汗、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率领蒙古铁骑,分兵三路大举进攻南宋。至于蒙哥命丧钓鱼城,那是另外一个小概率事故,这个咱们有机会单讲。 梳理一下:万里之遥的南方海岛上,火山爆发,引发西湖水冻上了,距西湖三千里远的北方,蒙古兄弟也吃不饱了,大汗蒙哥率军南下,看明白没?联系上没? 一只扑棱蛾子,没事扑棱扑棱翅膀,就会在几千公里外,引发一场海啸,这叫“扑棱蛾子效应”。
老尼克,原名杨磊,居住古都洛阳,原洛阳轴承厂工人,好看历史闲书,兴趣所致,便闲侃历史,写些杂文,聊以自慰。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谢谢!
作者原创文章精选:
老尼克:铁浮图,金兀术的重装甲骑兵部队何以从战无不胜到最终被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