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三叛:寿春陷落和司马昭弑君
来源:握中悬壁
寿春陷落
孙綝杀死朱异撤兵是在257年九月,等于刚打了三个多月诸葛诞的外援就断绝了,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而司马昭针对这种情况也做出了相应的判断。
他认为朱异虽战败但并无大过,孙綝杀他就是为了找个替罪羊,以此来安抚寿春城内的官兵,让他们能保持斗志,继续抵抗。
那诸葛诞会有什么反应呢?无非就是三种。要么固守待援,要么拼死突围,要么想办法减少粮食消耗以待时局之变。既然这样那就以不变应万变,把他们死死围住,同时用诈迷惑他们,让他们出现错误判断。
具体措施就是放出假消息,说东吴的援军又快到了,而魏军即将断粮,只能把精兵留在前线,而老弱士卒要撤到淮北去休整补给。然后军中口粮改为每人大三升,做出缺粮的假象。
因命合围,分遣羸疾就谷淮北,禀军士大豆,人三升。钦闻之,果喜。帝愈羸形以示之,多纵反间,扬言吴救方至。(晋书文帝纪)
不得不说司马昭虽然在军事部署方面能力平庸,但他玩心理战还是很厉害的,颇得司马懿的真传。
诸葛诞果然上当,对上面的情报信以为真。其实在情报方面双方是完全不对称的,淮南军已经和瞎子差不多了,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而他们能查知的也恰好是司马昭想让他们知道的,这就是放弃外线防守的恶果。
诸葛诞认为魏军不能持久,因此没有对粮草使用方面加以管控。在20余万人消耗下,存粮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又是两个月过去了,东吴援军连影子都没有,而城外的魏军阵地却岿然不动。
这时诸葛诞的两名手下蒋班、焦彝出来劝他,他们认为孙綝杀死朱异然后回到江东,名义上是再次调兵,其实这都是借口,他已经不会再来了,所以东吴那边就不用指望了。现在趁着粮食还有,士气尚存也可堪一战,应该尽快突围,再耗下去就真的危险了。
不过文钦却另有看法,他的意思是城内不仅有淮南军,还有三万吴军,吴军亲属都在江东,即使孙綝不想救援,被围官兵的家属也不干,他们肯定或上下打点活动。而且魏国连年征战已到强弩之末,如今围了快一年,却丝毫不见破城的迹象,对方很可能就要发生内乱了,这时候坚守比突围更稳妥。
他们究竟谁说的对呢?这个很难讲,应该说各有各的道理。上策和下策并没有优劣之分,而只有冒进和保守之分。
从结果来看,诸葛诞选择了坐以待毙,最终兵败身死,但这也不能说明蒋班、焦彝就是对的,因为诸葛诞后来也确实如他们所说出城交战了,不过依然没有成功突围。
而文钦说的其实也有道理,因为在257年年底,寿春城内的粮草虽然已经消耗过半,但也没有到了见底的地步,也就是说城内守军仍然有资本耗下去。
因此现在诸葛诞面临的选择就是究竟要把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还是交给老天爷,而后者才是他真正的意图。
寿春一带每年都会有大雨,届时淮河水位暴涨,便会酿成洪灾,淮南地区也会变为一片泽国。
干宝晋纪曰:初,寿春每岁雨潦,淮水溢,常淹城邑。(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裴注)
诸葛诞在淮南这么多年,对当地的水文气象自然熟悉,因此当他看到司马昭在城外平原上修筑阵地准备长期围攻时,立刻大喜过望。在他看来等大雨来了,魏军不就不战自乱了吗?
粮草终有用完的一天,那不是长久之计,而淮南的暴雨才是诸葛诞最后的底牌,他坚信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司马昭肯定会吃大亏,这才是他敢于放弃所有外围防线而龟缩到寿春城中的真正原因。
所以说有了这层考虑,诸葛诞根本就不用犹豫,他肯定是不会站在蒋班、焦彝那边的。可这两人却不识趣,还在继续劝说,弄得诸葛诞也动了杀心,二人一看形势不妙就溜出城去投降司马昭了,这是257年十一月的事。
而到了十二月城内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彻底动摇了寿春守军的根基。
话说这次救援寿春的行动,江东全氏出了很大力气,全怿(全琮子)、全静(全琮孙)以及全端、全翩、全缉(全琮从子)等几名宗族将领都带兵出征了。
而全怿留在建业的两个侄子全辉和全仪恰好在这个时候惹上了官司,他们因为心中恐惧,就携带家眷和部曲投奔曹魏了。
这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但司马昭身边的智囊钟会却以敏锐的眼光从中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他献计让全辉和全仪给寿春城内的全氏家族成员写一封密信,就说东吴朝廷怪罪他们久战不利,要诛杀全氏家眷。
其实这也并非什么多么高明的计策,但它却准确地抓住了全氏诸将的心理弱点。本来被围几个月,已经惶惶不可终日,又得到即将被清算的消息,顿时就战意全无。很快,全端和全怿就率领几千名部下出城投降了。
这一次对守军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蒋班、焦彝的投降毕竟只是他们个人行为,而这次可是真正的成建制的投诚。
大将军乃使反间,以奇变说全怿等,怿等率众数千人开门来出。城中震惧,不知所为。(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到了这个时候诸葛诞是彻底急了,如今粮草是真的不多了,城内守军的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而魏军的包围圈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
至于他期盼已久的暴雨更是没影的事,虽说淮南多雨,但凡事总有个例外,257年当地发生了罕见的旱情,超过一年都没有下雨。
及大军之攻,亢旱逾年。(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裴注)
说诸葛诞倒霉吧,这其实也只能怪他自己。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之,事情终究是要靠自己解决的,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上天垂怜的话,上天也最终会抛弃他。如果早点打得主动一些呢?或许结果就不是这样了吧,诸葛诞可以说是自作自受。
诸葛诞就在这种极度焦虑的心态中迎来了258年的元旦,他已经没心思过节了,再不突围就真的死定了。
诸葛诞和文钦、唐咨等人做了精心准备,建造了大量攻城器具,并发动了决死突围。
魏军用投石车和火箭进行还击,将他们的攻城器具悉数破坏。经过五六天的激战,寿春守军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但依旧没能打破包围圈,只好退回城内。
接下来寿春守军的日子更加难过,由于粮草消耗殆尽,大量士卒出城逃亡,前后多达数万人。
城内食转竭,降出者数万口。(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这时有人觉得时机已到,应该发起总攻了,但司马昭却觉得暂时还不用急。因为诸葛诞、文钦和唐咨三人各自心怀鬼胎,目前他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越是进攻他们就越团结。如果不进攻,他们没有了外部压力反而会发生内讧,到时就是不战而胜。
司马昭的推断非常准确,战局的恶化让文钦也很着急,将近一年的大旱也让他始料未及,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出一个“妙招”。
文钦建议把北方人都放出城去,只留下吴军坚守,这样就可以节约粮食,以便继续消耗下去。
钦欲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诞不听,由是争恨。(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其实文钦的建议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有一定道理,当时诸葛诞的近二十万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本地人,而是淮北人,这个数量达到了十几万。而淮南本地人只有四五万。
在当时的情况下,淮北人就是个巨大的定时炸弹,他们士气低落且思乡心切,随时都有哗变的可能,而偏偏这个群体占据守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当初毌丘俭北伐的时候,这批人就是如此溃散的。
而淮南本地人相对会好一点。至于东吴人,由于是在异国他乡作战,即使跑出去活路也不大,所以除了死战到底以外没什么其他选择,对他们倒是可以放心。
如果遣散北方士兵,既能排除不稳定因素,提高军队凝聚力,又能节约粮食,确实是个渡过难关的办法,但关键是这只能让诸葛诞自己想通,而不能由文钦说出口。
在诸葛诞看来,本来他在兵力上占绝大多数,自然也有话语权。现在文钦要把他的兵力遣散,等诸葛诞成了光杆司令,那岂不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吗。再加上二人关系一向不睦,诸葛诞难免会怀疑文钦的动机。
其实可以选个折中的方案,即遣散所有淮北士卒,留下淮南士卒和吴军守城。
这样一来,首先淮南兵是诸葛诞亲自招募的,还是本地人,忠诚度会胜过淮北兵一些。其次淮南兵在兵力上也是吴军的一倍多,诸葛诞仍然能在兵力上压倒文钦以掌握话语权。最后,这个方案也能一定程度上减缓粮草消耗速度。
不过文钦说话不过大脑,直接来了个一刀切,这就彻底激怒了诸葛诞。他一贯就是做事不计后果,不顾形势,最后得罪了太多人。之前有曹爽孙峻等人罩着他还没什么,而这次冲动的言行终于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文钦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文鸯和文虎因为在小城领兵而逃过一劫。二人听说父亲被杀,打算带人回去报仇,无奈指挥不动手下士兵,或许士兵们觉得以寡击众没什么希望所以不想去送死吧。文鸯、文虎无奈,只好出城投奔曹魏。
有人建议司马昭杀此二人,毕竟文鸯还是间接害死司马师的凶手,但司马昭却想借用他们施行攻心之计,于是赦免了他们,并封为关内侯。又令人在城下大呼:“文钦这个大反贼的儿子都能加官进爵,你们还怕什么?”
这下守军最后一点战意也被磨灭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在盼望早日城破以便投降了。
司马昭见攻心之计奏效,立刻下令全线出击,四面猛攻,寿春守军士气全无,根本不敢抵抗。
大将军乃自临围,四面进兵,同时鼓噪登城,城内无敢动者。(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诸葛诞自知势穷,只好带少量亲信,出城逃亡,但这为时已晚。之前我们在介绍司马懿平定辽东的文章中曾讲过,小股兵力在大军搜捕面前完全无可遁形,所以诸葛诞很快就被胡奋所部追上斩首,并夷三族。
说来也巧,就在寿春城刚刚陷落的这天,久违的大雨倾盆而下,魏军的营垒全被大水冲毁。哎,这就是命啊。
总体来说诸葛诞落得这个悲惨结局算是他咎由自取,在整场战争中,他的表现都比较拙劣。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还有不少心腹愿意给他殉葬。
当初诸葛诞花费巨资,收买了数千名死士,其中有数百人宁死不降,时人谓之田横。
再说吴军的几名将领,其中文钦已死,全氏诸将早已投降,剩下的唐咨、王祚等人也只好请降。随之投降的还有剩下的一万多东吴士卒。
有人劝司马昭坑杀降卒,但司马昭没有答应,他认为应善待降卒以示宽大。而唐咨本是魏将,在曹丕时期投奔东吴,这次他也得到了赦免,而其余东吴降将也都授予官位。
东吴方面见司马昭没有为难投降的官兵,也就没有追究他们留在江东的家属,这个结果算是皆大欢喜。
之前我们说司马昭军事能力平庸,不过他倒是有个优点,就是能听人劝。战后司马昭也做了相关检讨,承认当初由于不了解具体情况下达了全军转移八公山的错误命令,全靠王基据理力争,力挽狂澜。
可是他前脚检讨完,后脚就又开始犯糊涂了。他想携着大胜之余威轻兵深入,用唐咨等降将的名义招降他们的家人和以前的部属等,甚至要一举灭吴。或许司马昭看东吴在这次寿春之战中损失了几万军队,觉得对方已经元气大伤了吧。
这个实在是想得太多了,大军苦战将近一年,对国力的消耗是巨大的。这时候别说轻兵深入,就是打一次大规模的南征都不可能灭吴。要知道东吴虽然损失大,曹魏损失更大。
南征需要淮南做后盾,如今淮南经历了十个多月的战火,期间先是大旱又紧接着大涝,这对淮南地区的破坏太大了,短时间是无法恢复的。
幸亏又是王基出面进行阻止,他举了两个眼前的例子:当初诸葛恪东兴大胜何等风光,然后穷兵黩武很快就吃到新城大败;之后姜维洮西大胜,转年就因为轻敌冒进大败于段谷。因此大胜之后由于轻敌葬送好局是要不得的。
司马昭听到这些也冷静了下来,他从善如流,放弃了南征计划。虽说此战首功是斩杀诸葛诞的胡奋,但司马昭最终能够顺利平定淮南并全身而退,主要还是归功于王基的智慧。
从249年王凌开始密谋到258年诸葛诞败亡,淮南的动乱历时九年才彻底平息下去,在此期间,司马家经过三代领袖的奋战,才终于得到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淮南三叛虽然结束了,但却余波未平,曹魏和东吴的朝堂中暗流涌动。同是权臣,但司马昭和孙綝却将迎来迥然不同的命运。
司马昭弑君
成功平定淮南之乱对于司马昭来说是个可以产生质变的飞跃,如此大功足以让他更进一步。
就在司马昭胜利班师一个月之后,天子便册封他为晋公,这样一来就可以给自己家族的权力传承带来法理上的依据。
当初司马师击败毌丘俭平定淮南二叛的时候,他也有过这样的机会,可惜由于伤情过重很快就去世了。到司马昭这里按说他痛快接受便是,没道理放过这个机会。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司马昭竟拒绝了皇帝的封赏。
夏五月,命大将军司马文王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八郡,加之九锡,文王前后九让乃止。(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第四)
按理说,司马昭这样故作姿态似乎是有些多余了。当初他父亲司马懿那么低调,还可以说是因为反对力量过多,需要迷惑天下人,以证明自己确实没有野心,而他的兄长司马师即位后天天处理烂摊子,没有精力去搞这些。但到了司马昭这里,国内所有能成气候的反对势力已经几乎被一网打尽了,他还有什么顾忌呢?
我想他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自己的威望确实还差点,现在称公还不是时候,第二就是他不想搞得太激进,而是要求稳,来个温水煮青蛙。
论军功方面,司马昭之前的履历都是现眼居多(关于晋书中吹出来那些没必要拿出来说了),而东兴大败实在掩饰不过去了,所以只好一笔带过。真正可以吹一吹的也就是这一次。总之,在军功方面,他还比不过自己的父兄。
再说朝中的影响力,虽说基本已经没有敢于反对他的人了,但毕竟他这个位置源于兄终弟及,多少还是欠缺些说服力。
所以司马昭的套路就很明显了,现在他的局势稳得很,完全可以一步步慢慢来,把皇帝压制在皇宫里,让他没有任何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布政令的机会,久而久之天下人就会只知大将军而不知天子。
在此期间,自己再慢慢建立功勋,提升影响力,同时再不断压制曹魏皇室的威信,到时自然水到渠成。
司马昭从始至终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行事,他对于晋公这一称号,前后拒绝了五次之多,直到钟会拿下汉中后才终于接受。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并不会如他所愿,当初司马师对郭太后做出妥协,同意立曹髦为帝,他却想不到这一举措会给弟弟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260年4月,皇帝曹髦再次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结果依旧被推辞。司马昭实在是太稳了,年轻的曹髦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思来想去,曹髦决定拿出最后一个大杀招,即以命相搏。
你司马昭不是稳吗,想一点点耗死我。那我偏不给你这个机会。
你名义上低调,实际权力却一点不放手,又得了好处,又得了名声,哪有这么好的事?
现在我就要破坏你这个节奏,公开带兵讨伐你,逼你做选择。
如果你妥协,那就至少得把权力交出来一部分,到时候就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亲政,也可以提升被打压许久的皇室威信。
如果不妥协,那也无所谓,反正我本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就是要跟你不死不休。你要是选择了弑君,那就要承担严重的后果,朝中百官会信服一个逆贼吗?天下人会归心于你吗?这些后果都需要费尽心思去应对。
事实上,在曹髦下了这个决心后,他很可能就没指望司马昭会妥协。司马昭军事水平一般,但阴谋权术上也是颇得司马懿的真传的,他怎么会给自己留下隐患呢。
也就是说曹髦这个计划就是一个无解的阳谋,司马昭无论如何都难以称心如意,这也是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能给曹魏带来延续下去希望的唯一办法,但前提是要用皇帝的血祭作为代价。
真不愧是魏武之后,曹髦绝对配得上钟会的超高评价,在如此逆境中,仍然用缜密的思维想出了这个计划,而且敢于抱着必死的信念去施行。
其实论起客观条件,当初曹芳明显是要更好一些的,但由于他的胆怯,丧失了平乐观阅兵那次好机会。如果当时在位的是曹髦,或许早就可以成就大事,而不必等到现在去飞蛾扑火了。
五月戊子之夜,曹髦命手下亲信李昭和焦伯在凌云台点兵,集合了自己少得可怜的军队,准备发起决死的反击。而这次壮举也给后世留下了“云台仗”的典故。
在起兵之前,曹髦召集了王沈、王业和王经三人,对他们宣布了自己的计划,并说出了那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千古名言。
这位王业经历不详,但王沈却是个名人,他也是出自太原王氏,属于最初被曹爽征辟拉拢的那批世家子弟。但后来司马懿只是象征性处罚了他,很快便再次启用,再加上他还是司马家铁杆王昶的侄子,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站在皇帝这一边呢?
这一点聪明的曹髦当然知道,不过他根本不怕王沈去告密。他根本就没指望靠这一点兵力击杀司马昭,所以无论对方是否有防备都不重要,他就是求死去的,所以根本不在意消息泄露。
而第三个人王经也非常值得一提,他就是当初在陇右被姜维血洗,损兵数万的那位。不过王经虽然打仗比较拉胯,但他还是有些气节的,此时仍然心向皇帝。
他劝说道:“当初鲁昭公贸然讨伐权臣季孙氏,失败后丢了国君之位。如今您的实力和司马昭相比差得太远,这么草率行动必然生出大祸,不如从长计议。”
王经这番话道理上是没问题,但问题是再这么等下去就要被温水煮死了,现在奋力一搏至少还能给司马昭带来一个大麻烦。
曹髦对此自然是嗤之以鼻,当即拒绝了他的提议,表示我意已决不可更改,然后就去面见太后了,应该是索要太后懿旨,增强自己的合法性。
王沈等三人听罢面面相觑,很快就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王沈和王业立刻就去向司马昭报信了,而王经却守住了自己的节操。
待天明时分,曹髦亲率数百人,大张旗鼓地向司马昭的府邸冲去。司马昭早有防备,命弟弟司马伷率兵迎战,结果曹髦一声大喝,司马伷的部队纷纷逃散。
见事情不妙,司马昭又派手下鹰犬贾充带兵抵挡,但曹髦却身先士卒,亲自执剑与之交战。傀儡天子毕竟也是天子,天子的威严岂是小卒可以抗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充的部下也马上就要四散而逃了。
而就在这时太子舍人成济正好撞到枪口上,他慌慌张张地问贾充该怎么办才好。诡计多端的贾充见状心生一计,暗想就是你了,于是对成济说:“司马公养你们这么久,正是为了今日之事,还有什么可问的?”
这成济也是个憨货,完全没多想,当即冲上前去将皇帝刺死。或许他认为自己立了大功,荣华富贵指日可待,但他到死才知道自己的结局注定是替罪羊。
汉晋春秋、晋纪等作品都说是贾充算计了成济,把他当枪使,而按照晋书的描写,成济则是被贾充喊出的口号所蛊惑,自己主动做了出头鸟,如果是这样的话,此人真的是蠢得可以。
相府兵将止不敢战,贾充叱诸将曰:"公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太子舍人成济抽戈犯跸,刺之,刃出于背,天子崩于车中。(晋书文帝纪)
弑君这件事可以说是大到天上去了,尤其是在街头公然弑君,影响实在是太坏。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没有个交代,而在众目睽睽之下行凶的成济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所以说给领导干脏活,虽说确实是个拉近关系增加信任度的途径,但也不是什么事都能干的,因为你也得想想自己会不会被无情地牺牲掉。富贵险中求不是不可以,但总得考虑后果。
这件事罪魁祸首毫无疑问就是贾充,按照司马昭的本意肯定不会想要杀死皇帝,就算杀也会暗中毒杀,怎么可能在街头弑君?我认为按他的意思应该最好是把曹髦擒下来,不过这一点确实很难做到,而司马昭也很不地道地让手下去给自己抗雷。
贾充接了这个苦差事,但他耍了个心机,命令下得模棱两可,却又有极强的暗示性,同时把自己的责任完全摘了出去,又正好赶上成济这样的愣头青,终于酿成大祸。虽然解决了问题,却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对于贾充来说,明面上确实没他什么责任,司马昭还真没法去怪他。
然而可以看出此中关键的却大有人在,比如司马昭的好友陈泰,他就坚称“不斩贾冲,难以告慰天下。”
泰曰:"惟腰斩贾充,微以谢天下。"(晋书文帝纪)
当然贾充是不能杀的,毕竟是自己的核心小弟,肯定要保,所以最后也就杀了个成济了事。
再说王经,此人由于没有给司马昭报信,被认为立场不坚定,也一并被干掉了。
曹髦被杀害后,司马孚还跑过去抱着尸体大哭,惺惺作态地说什么“陛下之死都是我的错”,结果没过几天就领衔上书,说要效仿汉昌邑王故事,将曹髦以平民之礼下葬,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曹髦被刺事件,对于魏晋禅代的过程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这至少使司马昭的计划推迟了几年。
虽说司马昭并极大概率没有下达弑君的命令,但动手的毕竟是他的人,他不可能逃脱干系。而弑君之事太过恶劣,司马昭必须另想办法平息诸多不良影响,称晋公一事也就只能搁置下来。灭蜀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司马昭又等了三年之久。
而司马昭在灭蜀后两年就去世,从时间上他做到晋王已经是极限了,没有时间更进一步了。
也就是说曹髦看似以卵击石的举动,虽然最终没能挽救曹魏社稷,却打乱了司马昭的计划,让他没有成功篡位称帝,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从这个角度来看,曹髦也算是成功的。
司马昭在钟会、邓艾等人的帮助下,最终靠灭蜀大功度过了这次危机。但东吴的孙綝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从寿春大败而归的他,终于走上了前辈诸葛恪一样的不归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若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淮南三判系列
三国系列文章:
三国最“阴”的人,害死关羽三易其主,后被诸葛亮司马懿联手玩死
董卓荒淫是到何种程度?以至于成为中国历史上被“点天灯”的第一人!
刘婵连续临幸了张飞2个女儿,却为何不要仪表堂堂的关羽之女,原来有内幕!
张飞两次动刀,一刀下去就能改写三国历史,刘备和关羽为何阻止?
“盗墓鼻祖”竟然是曹操,他当年盗了谁的墓,竟能养活军队三年?
二十一年纵横数千里追杀曹操孙权刘备,是哪位三国名将如此嚣张?
刘邦明知吕后狠毒,为何不给戚夫人留条活路?留了,戚夫人没听懂
刘备做的最无耻的一件事,比曹操盗墓还要缺德,被老百姓痛骂不已
孙权杀孙策?刘备害关羽?探索三国那些阴谋论,越核对史料越吊诡
蜀汉至少有两次绝佳机会逐鹿中原:刘备错过一次,诸葛亮错过一次
三国真正看透刘备的6位大将,三位被民间封神,一人献计除掉吕布
诸葛亮摆下空城计,只让5个人在门口扫地,司马懿瞬间明白其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