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真的良心发现了怎么办?
上篇文章又又又见不对称!说到股份支付的条件是会变更的,可能往好的变,也可能往坏的变。
变化的方向取决于老板的良心。
行权条件的不利变更根本不用管,权当没发生过。
老板可以不当人,会计却不能低估费用。
行权条件的有利变更要好好管,要增加计提的费用。
怎么个增加法呢?
有利变更分两种:
1. 增加所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2. 增加所授予权益工具的数量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提单价,一个提数量,不管是哪个,高管到手的股份价值都会增加。
有老铁问了,可以量价齐升吗?
或许有,只是我还没见过。
大家可以简单粗暴地把行权条件的有利变更理解为在原有股份支付计划不变的情况下,又搞了一个新的期权计划。
如果提了单价,则原始费用照提不误,并针对单价提高的部分单独再次确认服务成本的增加;
如果提了数量,则原始费用照提不误,并针对增加的数量对应的公允价值再次确认服务成本的增加。
光说理论,大家可能还是有点迷糊,下面就举一道例题来看:
甲公司于2×14年1月1日向其6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必须自权益工具授予日起在公司服务满三年,即自2×16年12月31日起满足可行权条件的员工可以行权。
授予日每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5元。
2×14年年底,甲公司的股价已经大幅下跌,于2×15年1月1日,管理层选择降低期权的行权价格。在重新定价的当天,原授予的每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元,重新定价后的每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3元。因此,修改后每份期权的公允价值增加2元。
其实感觉这家公司的老板变更行权条件是被迫的。
大家注意到了吗,“2×14年年底,甲公司的股价已经大幅下跌”。
高管拿期权本来就是赚行权日的股价和自己购买价的差额的,现在股价蹭蹭往下跌,这不是搞笑吗, 搞不好授予的期权行权价格是5元,等可以行权的时候,股价已经跌到了4元,手里的期权就是一张废纸!
所以如果老板再不调低行权价格,这些高管很快都会用脚投票,直接跑路。
(1)2014年底,行权条件没有任何变化,股份支付的费用正常摊销。
当期计提费用:60*100*5*1/3=10000
借:管理费用 1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00
(2)2015年,行权条件变更,原来该计提的费用继续计提,再针对期权公允价值提高的这2元再次确认服务成本的增加。
注意:提高的单价对应的股份支付价值购买的是高管2015年和2016年两年的服务,所以要分2年摊销。
当期计提费用:60*100*5*1/3+60*100*2*1/2=16000
借:管理费用 16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000
有老铁问了,这不是闹呢吗?本身老板就是因为股价大跌才降低了行权价格,而且降低行权价格后,期权的公允价值也只有3元,比起授予日的5元还是降低了,怎么就要单独确认服务成本的增加呢?
因为授予股票期权本质上是一锤子买卖。
公司将股票期权授予高管时,其实可以理解为这个股权已经是高管的了,只是因为要达成一些业绩条件,所以不能立马过户给高管,需要高管在等待期完成对应的指标才可以。
那对企业来说,为购买高管的服务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授予日给予的优惠,至于以后的等待期、可行权日股价怎么变化,和企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权益结算,讲究的就是一个买定离手。会计上也只认授予日的公允价值。
所以2014年底股价下跌导致的期权公允价值下跌根本无所谓,该计提的费用照提不误。
而公司因为股价下跌而调低了行权价格,这个调低带来的期权价值的增加是2元。
虽然站在2014年底的时间来看,调低了行权价格,期权的价值也回不到授予日,但毕竟高管也不是2014年底就要行权,谁又能说得准2016年底的时候股价不会涨回来呢?
只要还没行权,现在的亏损都是浮亏,但降低的行权价格确是实打实的优惠。
所以要针对降低期权价格带来的价值增加部分做费用的补提。
(3)2016年,处理方式和2015年的一致:
当期计提费用:60*100*5*1/3+60*100*2*1/2=16000
借:管理费用 16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000
各位老铁看懂了吗?
历史文章相关阅读:
CPA学习方法论:
如何转行财务分析师:
为什么在面试的时候不能说“虽然我没有经验,但是我非常愿意学习”
CPA干货:
我是分割线
欢迎各位老铁给我来个素质三连:点赞+在看+分享!
虽然我的标题挺不正经,但我分享的都是正经的干货,欢迎关注!
探寻本质的过程是痛苦并快乐的,我的理想是能帮助一小撮人更好地通过考试,而且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