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相情感障碍有多普遍?

大话精神 大话双相
2024-11-24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情绪障碍,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度污名化的精神健康状况,但事实是,它在全球都相当普遍。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情绪波动,在抑郁和躁狂之间交替出现,躁狂是一种能量的升高,表现为易怒、冲动或欣快感。虽然这可能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精神疾病,但有一些治疗方案非常有效,有助于平衡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双相情感障碍流行率

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4.4%的人被诊断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达到0.6%。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可能要高得多——许多人可能患有这种疾病,但从未得到诊断。另一方面,人们也可能被误诊,这意味着他们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但不知道这一点。

虽然整体上存在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耻辱感,但双相情感障碍的耻辱感主要是媒体对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的描述。

儿童双相情感障碍的流行率

很少听到13岁以下儿童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最常在成年早期被诊断,尽管它也会在青春期发病。研究人员认为,虽然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在儿童时期发病,但由于症状发生在发育变化中,因此最终很难正确诊断。

话虽如此,双相情感障碍在13至18岁的青少年中相当普遍。目前估计有2.9%的青少年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女孩的患病率高于男孩。

双相情感障碍的合并症

有时精神疾病可以共存,这在研究中通常被称为合并症。根据2018年一项调查美国成年人性别差异和并发诊断的研究,50.8%的双相情感障碍男性参与者也被诊断为药物滥用,另有28.5%的人患有酒精滥用。女性患双相情感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的可能性较小。

同一研究发现,当涉及到女性可能经历的与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的诊断时,女性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此外,虽然被调查者除了双相情感障碍外,饮食失调的几率相当低,但女性患饮食失调和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1倍。

虽然在共病方面可能存在性别差异,但研究规定,双相情感障碍的流行率在性别之间没有差异。

双相情感障碍和有色人种

当涉及到有色人种的双相情感障碍时,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在最初寻求帮助时,误诊率更高。例如,1983年进行的一项基础研究发现,黑人和拉丁裔最初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而不是双相情感障碍。

不幸的是,误诊可能导致护理严重失误,患者被开出不适当的药物,甚至接受的护理加剧他们的双相情感症状。

研究人员怀疑这种差异是由于种族偏见和临床医生不恰当地评估精神病症状。此外,系统性种族主义的影响为获得护理造成了重大障碍。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研究人员敦促对有色人种的双相情感障碍进行进一步研究。

当涉及到跨种族身份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流行率时,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调查的7,523,956名美国成年人中,1.1%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是白人。这明显高于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亚洲人(0.2%)、夏威夷原住民/太平洋岛民(0.3%)、西班牙裔(0.5%)和黑人(0.7%)受访者。

这一数据并不一定意味着有色人种的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率与白人不同。相反,它表明,在提供有色人种双相情感障碍流行率的准确数据时,护理障碍和诊断差异可能是一个问题。

经历双相情感障碍会感到恐惧和孤独。请记住,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健康状况,你并不孤单。

1. 喝杯益生菌就能让你快乐起来?“精神益生菌”了解一下!
2. 精神益生菌,淘金热还是治疗新革命?

欢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

响应病友多年呼吁,大话精神编辑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属交流群,半年来,已经有数千病友入群,每个群每天多达数千条信息分享。
面对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及其辍学等问题,家属群的父母们分享交流,彼此借鉴经验,为了孩子一起在努力。
我们非常欣慰能为病友交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同时也欢迎更多病友加入我们的大家庭。请长按二维码扫码入群。

欢迎转发推荐,让更多病友受益

精彩

推荐


大话精神专业分站《大话双相》、《大话抑郁》、《大话焦虑》、《大话少年》上线了,欢迎关注!


● 经前症状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 春季抑郁症是高发期,该注意什么?● 焦虑、恐惧和厌恶情绪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PH下降● 如何养育一个双相障碍的孩子?
推荐阅读


警惕:精神病患者的铁缺乏,会影响治疗效果--大话精神

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还能活多久?--大话双相大型研究表明,锻炼的效果是心理咨询和顶级药物的1.5倍--大话抑郁焦虑也能通过血液测试进行诊断--大话焦虑不要对抑郁的孩子说这7件事,你应该这样沟通!--大话少年参考文献
  1. 1.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Bipolar disorder statistics.

  2. 2. Birmaher B. Bipolar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hild Adolesc Ment Health. 2013;18(3):10.1111/camh.12021.

  3. 3. Patel RS, Virani S, Saeed H, Nimmagadda S, Talukdar J, Youssef NA. Gender differences and comorbidities in u.s. adul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Brain Sci. 2018;8(9):168.

  4. 4. Coleman KJ, Stewart C, Waitzfelder BE, et al.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diagnoses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across healthcare systems participating in the mental health research network. Psychiatr Serv. 2016;67(7):749-757.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双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话双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