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别梦推荐】对我来说,“男朋友”更像是一种外界给予的定义

无性吸引之声 性别梦GenderDream 2024-01-24

文|玥玥子


(本文根据受访人Rosalia的经历而写作)


“亲密关系”是许多无性恋者绕不开的问题。


性与爱可以分离吗?有性恋者与无性恋者能否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友情与爱情的边界是什么?……


Rosalia仍在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然而,有一点是确定的,就是永远坚持自我,即使不一样也不妥协。


看见自己,看见世界。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以下是她的自述。


注: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


本文由于首发时间较早,故仍沿用了“无性恋”的表述,请各位读者注意。大家可在本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中找到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Photo by Andrew Small on Unsplash


“灵魂一击”


真正理解了“无性恋”的概念时,我有一种“灵魂一击”的感觉。


我意识到,原来世界上不只我一个人对婚恋持这样的态度,我找到了身份认同。


这大概是去年年末的事,那时候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婚恋的回答和采访视频。


我忽然意识到,“性”是这些视频中默认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好像一段亲密关系中没有性存在,这段关系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我很震惊。我想到了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些人对喜欢的明星发表的类似言论,我之前一直以为这只是说说而已,但原来TA们真的是这么想的。


我那时对自己的这种与众不同焦虑过。我开始在网上搜索与婚恋、亲密关系、性相关的资料,也大致梳理了“婚恋”这个话题的脉络和框架。


在搜索中,我看到了一条评论,里面介绍说世界上有无性恋这一类人群的存在。我又接着查下去,发现了一个国外的无性恋网站和许多无性恋网络社区。


这些社群中的人与我是相同的,我是无性恋。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像朋友又像家人


我有一个认识了七八年的笔友,不过说是笔友,其实只有很多年前还写过信,现在更多是通过网络联系。


他是我年少混迹各大网站扩列时认识的好友之一,也是那些好友中唯一一个我直至现在仍保持联系的人。


当被问及是否有一个人让我将友情当成了爱情时,我第一个想到了他。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都有共同话题:有时是我们共同喜欢的歌手出了新歌,有时是书籍,有时是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讨论。


我们从来没有因为时间或是其它的什么原因而变得疏远。


长久以来的陪伴让我们彼此熟悉。我对他是有依恋的,那种依恋是如果我失去了他,我会觉得非常难过。


我觉得真正的感情就是这样,不在于朝朝暮暮。


这个人是不是每天和你见面、是不是陪在你身边,并不就能决定你们之间感情是否持续以及感情的深浅。


他其实已经变成了我的家人一样的存在,又像朋友又像家人。


面对他,我有时会想,人的感情不应该被划分为泾渭分明的友情、亲情和爱情,它们之间是可以有交叉的。


也许有人会觉得爱情是纯粹的,不允许别的感情掺入,但是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太过了解,爱情可能也会转化成亲情。


Photo by Dustin Belt on Unsplash


“男朋友”


我和男朋友是高中同学。从高中毕业到现在,我们已经交往三年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特别亲密的性行为,没有过拥抱,牵手也只有过几次。


去年之前,我不知道自己是无性恋,只是知道自己对人际距离很有要求,不喜欢和人亲密接触;他也从来没有提出过什么意见。


对于我所认识的大部分情侣来说,TA们的感情是逐渐递进的,TA们的亲密度也在逐渐提升。


比如我舍友,她和她男朋友每天都会见面,回到宿舍之后两人还要继续视频聊天。


但对我而言,我和男朋友一天不联系也没什么问题。


我也会觉得,我和男朋友现在这个状态就正好,没有必要再进一步发展——我不希望有更高的亲密度了。


我和舍友讨论过,发现我们两人对爱情的理解完全不同。


她会觉得性与爱不可分,陪伴更重要。我则更重视三观上的相符。我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在遇到问题与之讨论时能得到回应,这样的一种精神上的回馈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陪伴。


在我舍友的理解中,她会说我不喜欢我男朋友。


我是困惑的。我承认有时候我分不太清友情和传统意义上的爱情。


很多人认为爱情是陪伴,但是对我来说友情和爱情都是陪伴。


我也并不觉得“男朋友”是我主动进行的一种区分,而更像一种外界给予的定义。


这就是当你和一个人关系很密切的时候,那么世人便会自然地将你们归为“情侣关系”。这种关系有时候是排外的,不允许其他人的参与。


Photo by Manuel Meurisse on Unsplash


我想,我可能只是需要一个人陪着我,平日里说说话,在思想上进行一些互通。


我只是很享受思想交流中那种在思想上找到共鸣的感觉——对方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爱人。


对我来说,一段理想的爱情关系是势均力敌、相互陪伴、相互承担,而不是相互依恋。


比如我和舍友讨论过“撒娇”,舍友觉得这是一段亲密关系中的催化剂,但我就觉得这个词离我非常遥远,这种行为不会出现在我身上。


但回到我和我男朋友的关系上,我认为有性恋者和无性恋者也可以保持情侣关系,只是需要很多条件,要看个体最重视的是什么——如果认为感情更重要,那么这段关系就有维系的可能;如果认为性更重要,那就没得谈了。


我每次看到那种采访,有的人说没有性自己就无法接受这段亲密关系,我就会很生气,也会有点失落。


我会觉得,这就好像TA们的伴侣的作用只是进行性行为。


虽然我认为我们可以保持情侣关系,但是我还是对我们的未来有些悲观。


我担心自己未来可能没办法进入更亲密的关系中。我是那种不婚主义者,没有办法提供给我的伴侣他想要的或者是世俗认为“正确”的那样一种关系。


我会感到愧疚,这件事比较折磨我。


Photo by Flo Karr on Unsplash


“我”


然而,如果有一天对方真的提出了走进婚姻或进行性行为的要求,我可能会考虑结束这段关系。


在我的成长环境中,我见过很多放弃自我而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例子。因此,我从小的理念就是坚持自我,不会为了除我父母之外的任何人作出让步。


我也很幸运,因为我身处的这个环境还是很包容的。我的男朋友很包容我,我所在的大学是一个非常开放、兼容并包的地方,这也可能是我现在能这么自信的原因吧。


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婚姻对我来说是可有可无的状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我很自私,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意识到自己是无性恋之后,我十分高兴。


我那时想,原来我不是个例,原来世界上确实有这样的一群人存在,TA们在努力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努力地争取自己的权利。


我身边并没有无性恋朋友,但我也并没有因此产生多少孤独感或漂泊感。


我觉得只要自己内心足够坚定,其实找一个无性恋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并不是一件非常必须的事情。


无性恋只是一个身份,就算有一天我真的遇到了一位无性恋朋友,可能我和TA也只会交流这个维度的内容。


可能有些无性恋者生活的环境并没有那么友好,可能这种环境会给TA们带来一些困惑或恐慌,我希望TA们能够坚定地相信和保持自己,并且更广泛地去与这个世界接触。


不要去看那些负面的评论,远离那些对自己有负能量的人,我希望TA们也能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在找到了无性恋的身份认同之后,我回望过去的人生,发现如今的结果皆有迹可循。


“无性恋”像一粒种子,深埋在我多年的人生里;直至去年年末的那一刻,我看到一条评论,然后那颗种子破土而出,我顺藤而上,终究看到了自己的天空。


天空是我的天空,土壤是我所扎根的土壤,生活是我的生活。


Photo by Lubo Minar on Unsplash


END


推荐阅读

反对言语性骚扰: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暴力

《无法相恋的两人》:关于家人的另一种设想

从无性吸引视角,我们可以怎样看待性教育?

如何认识孤独症谱系与无性吸引、无浪漫吸引光谱的联系?


TA是无性吸引者,也是无性别者

无性吸引酷儿是一场身份解放

前男友问她:“对男生没性趣,你是不是同性恋?”

一名非二元无性吸引者的自我探索


一个认真考虑放弃浪漫关系的人

因为嫌她“不够浪漫”,前任提出了分手

“女生都很保守,都不会很想要”

“既然感受不到性吸引,那为何不重导浪漫倾向?”


扮演有性吸引者的他,并不知道这样是在伤害自己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上)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下)

一位视障无浪漫倾向者的人生旅途


欢迎扫码联系桢棋

加入无性吸引议题交流群



无性吸引之声

关于无性吸引(无性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性别梦推荐】对我来说,“男朋友”更像是一种外界给予的定义

无性吸引之声 性别梦GenderDream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