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别梦推荐】从无性吸引视角,我们可以怎样看待性教育?

无性吸引之声 性别梦GenderDream 2024-01-24

文|Nadine


警告:本文含有对性侵和未成年人性行为的讨论,并含有对英剧《性爱自修室》的剧透。


漏网之鱼


我的正式性教育发生在初中二年级。


那时,学校的生物课教到了人类生殖一节,紧接着学生们就被按男女两个被指派性别分开来参加一节“性教育”课。


我被分配到了女生班,之后我发现这节课的月经等等内容完全可以放到生物课上讲,但出于莫名的理由,这些既不在考试范围内,又不允许大概一半的学生听。


当然了,这节课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被花费在了渲染流产手术之可怕上,无聊得我哈欠连天。


直到高中接触到女性主义读物,重新进行自我性教育,我才意识到完善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这节课的诸多其它问题——


将生殖看作性的唯一目的,不讲避孕手段,绝口不提性的社会意义和性愉悦,顺性别异性恋霸权,等等。


不过,就像初二的我不觉得月经之外的性教育内容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一样,高中的我只觉得性议题是一种自己关注性别正义的辅修课程,仿佛音标之于拼音文字,有助于学习后者但并不必须。


图源:Unsplash(作者:Samuel Regan-Asante)


我在初入大学时第一次接触到了“无性恋/无性吸引”的概念,并逐渐自我认同为无性吸引者,却并没有像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不少网友一样,对无性吸引概念在自己性教育中的缺位感到忿忿不平。


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二:


一则在我成长的社会中,唯一被承认的异性恋并不被认作是一种取向——小孩都是“充话费送的”,只有非异性恋才和性挂钩且只关乎性——因此在性压抑的大环境里,酷儿群体和一切与性相关的事物一道被打入阴影,没有人提及无性吸引者再正常不过。


二则无性吸引概念的隐身没有对青少年时期的我造成太大影响。大人们认为性不是小孩子应当了解和参与的,同龄人即使了解也不敢高声宣扬。我对性行为相关讨论的不感兴趣,便被当作了我诸多古怪之处中不太起眼的一点。


当我向来自其它地区的朋友讲述这些时,相当一部分人表达了惊奇,并回忆自己曾为了融入同龄人而假装“喜欢”某个人(这就被默认为对某人产生性吸引),或是对无处不在的性讨论不堪其扰。


我并不是在为性压抑和酷儿隐身的社会作辩护,而是想要说明一部分无性吸引者相对其它酷儿而言的独特处境。


当然,在我与家人进行了关乎未来规划的对话之后,我明显感受到针对我的性规训在成年后剧烈缩紧。


一方面,任何人都不应当承受这样的性规训;另一方面,我对亲密关系和婚姻的抗拒(不是所有无性吸引者都感到抗拒)反而让家人更为紧张——毕竟,我的家人假定人们都必然会参与性,而稳定亲密关系和婚姻之外的性是危险的。


在与家人解释无果的情况下,我真切地意识到了无性吸引可见度和性教育、性解放唇齿相依的关系。


注: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大家可在本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中找到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图源:Unsplash(作者:Alexander Grey)


不是添加一个选项就行


对酷儿可见度非常经典的抱怨之一是性别选项的多样化:恐跨者们认为在十几个选项中选出自己的性别是个大难题。


首先我们为这些人的狭隘感到遗憾,其次我们要指出,这种选项的添加很多时候是偷懒和不负责任的。


先不说区分“跨性别女性/男性”和“顺性别女性/男性”这种莫名其妙的决定,大部分情况下,选项设置者只是想显得自己思想进步,却并未真正改善酷儿处境。


这种穷举选项的做法被称为“样板主义”(tokenism),而这种做法的另一项主要表现形式是从边缘群体中挑一两个人来凑数,却拒绝给该群体话语权。


好评如潮的英剧《性爱自修室》,便在塑造无性吸引角色这一点上犯了样板主义的错。


该剧在第二季出现了一位无性吸引角色Florence,她在人人都热烈谈论和参与性的学校里感到无所适从,怀疑自己对性行为的不感兴趣意味着作为人的“破碎”。


她找到性心理咨询师Jean,而后者说道:“性并不使我们变得完整,你怎么可能是破碎的呢?”(Sex doesn't make us whole. How can you ever be broken?)


英剧《性爱自修室》相关截图(大家可以点击图片后放大观看)


这个对无性吸引者看似正面的刻画却问题不小。


第一,Florence在《性爱自修室》中的戏份仅五分钟不到,且她的存在对剧情无关紧要,只是为凸显剧集的“包容性”才得以露面。


第二,《性爱自修室》只呈现了部分无性吸引者“不想参与性行为”这一个特点,对光谱上的其它感受只字不提。作为多数观众了解无性吸引的唯一渠道,这是具有误导性的。


第三,虽然Jean肯定了Florence的感受,但整部剧的叙事从头到尾都充斥着“恐无”气息:


Florence之外所有不能享受性的人几乎都有心结或是“病症”,而这些人最终都找到了方法解开心结,并得以享受性行为。


此外,性和浪漫也总是被混为一谈。


以主角Otis为例,他本来可以是非常好的无性吸引或灰色性吸引形象——处在高度性活跃的社会环境中却对性行为有强烈的回避——但他的母亲和朋友都在有意无意地病理化Otis,将他与性的疏离粗暴地归结为童年创伤。


而在第一季结尾,Otis在他喜欢的人面前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


《性爱自修室》塑造无性吸引角色失败的根本问题,是拒绝让无性吸引者挑战有性吸引中心的规范。


Florence的扁平化使她没有机会提出许多问题:


如果“喜欢”和性欲望、性吸引之间并无关联呢?如果性欲望、性吸引和性行为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呢?


一如“跨性别”使“顺性别”的概念大为动摇,“无性恋”的出现令“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这些概念都遭到挑战,迫使人们开始考虑性的定义、性吸引和浪漫吸引的分离等议题。


因此,在性取向中间添加“无性恋”的选项,让无性吸引者出现在荧幕上,虽然已经是一种进步,但我们仍旧任重道远。


举步维艰的性教育和“无性”的儿童


前文已经表明,完善的性教育将惠及包括无性吸引者、无浪漫吸引者在内的所有人。


但时至今日,最常见的获取性知识的方法是网络或学术书籍,而二者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以及辨别信息真假与否、有无过时的能力。


虽然学校是许多人获取新知识最系统、最方便也是最密集的场合,可相比其它方面的知识教授,性教育在学校内的普及仍旧遮遮掩掩、欲言又止,甚至频频因家长和公众的反对而被迫叫停。


在显而易见的性管控、性压抑之外,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对儿童性存在(childhood sexuality)以及未成年人主体权利的否认。


图源:Unsplash(作者:Alexander Grey)


无性吸引者、无浪漫吸引者最常面对的说辞之一是“等你长大了就(对性/浪漫)感兴趣了”。


这句话默认性和浪漫是“长大了”之人的特权,并藉此将无性吸引者、无浪漫吸引者塑造为没有行为能力因而感受也不作数的小孩子,进一步否认其自主性。


但实际上,且不提无性吸引者完全有可能参与性行为,长久以来的研究已然表明,许多人类儿童并不与“性”绝缘。


本文并不打算耽于讨论极其复杂的青春期前性活动,也同意不能将此时期的性活动和成人性活动视为完全相同的现象——本文在此提及这一事实的原因如下:


首先,以年龄小为借口否认无性吸引者的感受是毫无依据的做法。无性吸引者赋权和未成年人在这一方面遭到的压迫相似,赋权需要也紧密相连。


其次,否认儿童性存在是一种性管控的手段,假借科学话语将作为连续谱的人类性发展割裂开来,导致性教育和性探索成为禁忌,极大地增加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风险。


最后,儿童性存在与成年人性存在的割裂,变相地助长了“LGBTQ+群体‘腐化’孩子”的无稽之谈——谁能想到我们曾经也都是酷儿小孩呢?


对儿童性存在的讨论在十八世纪前鲜少出现,“儿童”并没有被广泛地认作一种人的类别,如今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和“成年人”的区别也是现代社会的建构。


十八世纪兴起的性科学、精神医学将儿童、女性、有色人种和别的边缘化人群作为重点观察对象,正如歇斯底里症、儿童自慰被视作对精神和身体都有极大伤害的行为一样。


这样的观点在十九世纪扩散到整个西欧社会,人们闻儿童性活动即色变,视之为文明恶疾。


终于,弗洛伊德通过大量案例研究表明婴儿和儿童的性活动是正常且无害的,对于此时期性活动的压抑和不正确对待反而会造成危害。


这一时间轴粗糙却明确,那么今日社会为何又对儿童性存在讳莫如深呢?


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弗洛伊德的结论被错误地用于为性侵害儿童者进行辩护。


七十年代欧美女权主义运动为反性侵害作出了极大贡献,尤其反对将儿童性侵受害者塑造为“洛丽塔”的论调;但为了不落话柄,许多女权主义者极力否认儿童与性的一切关系。


例如,社会学家David Finkelhor就认为儿童不仅不理解性的含义,而且面对成年人时没有同意或拒绝的能力,因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进行性同意。


我们承认儿童与成年人的悬殊权力差,但将儿童塑造为完全“不理解性的含义”却是有害无益的。


图源:Unsplash(作者:Natalia Blauth)


首先,每个主体与权力的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都是独特而经常变化的,性只是这其中诸多影响因素之一。


将儿童的“性不成熟”视作造成“成人-儿童”权力差的关键因素,既是贯彻性霸权,也使得与性无关的权力侵害难以被追责,更掩盖了社会造成的儿童失权——


拒绝让儿童获取所需的性知识、监控和病理化儿童性探索都是权力剥夺,更直白地讲,性同意能力不是过个生日就能拥有的。


其次,从一个人出生前就开始的、无孔不入的顺性别异性恋宣传就是一种性教育,针对儿童的性禁忌也讽刺地渗透了诸多性观念。


最后,抹除儿童的性存在并不能阻止性侵害的发生,反而会让那些对性有所认知(即使这种认知不足以构成性同意)的受害者感到无力甚至愧疚。


社会、家人和心理咨询师对受害者的否定和污名,很可能会对其造成比侵害本身更严重的伤害。


抹除儿童性存在以方便进行性侵指控的根本逻辑在于,没有性存在和欲望的受害人不可能有“过错”,是更容易获得同情也“值得”正义的“完美受害人”。


但这样的无辜形象通常只适用于中产多数族裔儿童——异性恋作为取向、多数族裔作为种族都是隐形的,而酷儿和少数族裔被置于审视的目光下。


对于有色人种、贫困人口、性工作者、酷儿等等,或者说任何不符合主流性规范的个体,即使是未成年,也自动被社会认为是有性欲望或性活跃的,从而被“有欲望=想被侵犯”强盗逻辑认定为应对遭受的侵害负责。


更何况,即使是“完美受害人”,也常常因被杜撰污名从而败诉,鲜少从欲望和权利的割裂中获益。


现有的性教育普遍以性规制/治理为目的,只强调侵害和意外怀孕的防范,将欲望、愉悦等视作未成年人的禁忌、成年人的特权,且捆绑性、浪漫、亲密关系和婚姻,也绝口不提性和亲密情感教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即使是强调的防范部分,也严重忽略了非顺性别女性、非异性恋有性吸引者,城乡差异、阶级差异导致的社会处境不同也未被考虑。


只有当我们可以自如地谈论性,不将其浪漫化或看作洪水猛兽,我们才能彻底反思和拆解“性”的含义,让无性吸引者可以自如呼吸,让权力侵害无可躲藏。


图源:Unsplash(作者:Kendall Scott)


参考文献

Angelides, Steven. "Feminism, Child Sexual Abuse, and the Erasure of Child Sexuality". GLQ: A Journal of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Duke University Press: Volume 10, Number 2, 2004.

https://muse.jhu.edu/pub/4/article/54580


Fishman, Sterling. "The History of Childhood Sexualit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Apr., 1982, Vol. 17, No. 2, Sexuality in History (Apr., 1982), pp. 269-283.

https://www.jstor.org/stable/260566


Martinson, Floyd M. "Eroticism in Infancy and Childhood".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Nov., 1976, Vol. 12, No. 4 (Nov., 1976), pp. 251-262.

https://www.jstor.org/stable/3811331


Rothbaum, Fred, Avery Grauer and David J. Rubin. "Becoming Sexu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 and Adult Sexuality". Young Children,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AEYC). September 1997, Vol. 52, No. 6 (SEPTEMBER 1997), pp. 22-28.

https://www.jstor.org/stable/42728427


END


推荐阅读

如何认识孤独症谱系与无性吸引、无浪漫吸引光谱的联系?

无性吸引和无浪漫视角如何重塑人际联结?

爱情是个伪命题吗?

质疑与诘问“正常”与“不正常”:走近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


前男友问她:“对男生没性趣,你是不是同性恋?”

一名非二元无性吸引者的自我探索

“我始终以第三视角来看这段亲密关系”

肥西:我没有浪漫情节,但并不影响浪漫关系的建立


“女生都很保守,都不会很想要”

“既然感受不到性吸引,那为何不重导浪漫倾向?”

创作了性教育绘本的无性吸引女权酷儿(上)

创作了性教育绘本的无性吸引女权酷儿(下)


扮演有性吸引者的他,并不知道这样是在伤害自己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上)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下)

一位视障无浪漫倾向者的人生旅途


欢迎扫码联系桢棋

加入无性吸引议题交流群



无性吸引之声

关于无性吸引(无性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性别梦推荐】从无性吸引视角,我们可以怎样看待性教育?

无性吸引之声 性别梦GenderDream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