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没有性幻想对象」「骗人,每个人都会有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其力无穷 Author 其力无穷

受访人木鼓(图片由本人提供,下同)


文|Ran


(本文根据受访人木鼓的经历而写作)


童年时代的上学路上总是挤满了人:有人被父母牵着手,有人追着朋友跑起来,也有人独自快步走着。


当然,在这条路上,还有木鼓和她的朋友们。她们总是走在一起,笑着也讨论着。


假期刚刚结束,此时已是秋季,又一次在上学路上见面的朋友们突然讨论起自己的性幻想对象。


木鼓愣住了,脑海里是暑假时电视里男主角看着女性画报自慰的画面。


因为看到一个人裸露的身体或线条而想入非非,这是木鼓从未有过的体验。


「我没有性幻想对象。」


「你骗人的吧,每个人都会有啊!」


朋友的「指控」是木鼓直面自己的镜子,照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我觉得应该是我没有体验过性,这方面的开关还没打开。」


秋风里,性体验就像一株需要浇灌的幼苗,在木鼓的心中默默埋下。


在期待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不同成为相同时,性幻想和性冲动不知不觉在木鼓眼里成为了一种必然,而这必然也让木鼓迷失在性取向的丛林里。


注: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大家可在本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中找到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用双性恋来标榜自己

没有让我获得安全感


大学毕业后刚工作不久,木鼓陷入一段痛苦且复杂的自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木鼓开始因为与好朋友的见面而产生幸福感,并且这幸福感是难以忽略又与众不同的。


从「一起玩就很快乐」到「想到她就很快乐」,在还未察觉到的时刻,木鼓脑海中有关「要一直和她在一起的」的畅想里,似乎也开始包含起友谊之外的感情。


这是对好朋友的喜欢还是对恋人的爱慕,木鼓无法确认。


「因为没有性去做区分,感情在很多时候对我来说比较后知后觉。」


直到得知对方交到男朋友,如分手般急转直下的心情才让木鼓确定自己的心意。


对此时的木鼓来说,性是缺失的,却又是「必需的」。


木鼓在感情生活里经历着难熬的踌躇,也对自己的性别身份失去笃定的安全感。


「当我说自己是异性恋时,我没法否认自己对同性的感情,可观念却让我也没法加入双性恋的队伍。」


仿佛又回到儿时的秋天里,又一次与朋友走在上学路上,当成年的木鼓和年幼的自己对望时,她问道:「我担心我没有性冲动,那我是不是真的喜欢她?」


我默认陷入爱情就要陷入性


性观念让木鼓与同性的关系止步于暧昧前,却没有阻碍她和异性建立起的亲密关系。


当异性成为性关系中的主动者,性行为对感受到浪漫吸引的木鼓来说发生得顺理成章。


非主动发起的性行为让木鼓不自觉地产生「扮演」的心理和行为,可木鼓却无法意识到,被浪漫吸引与异性推动所掩盖的消失的性吸引。


直到因为工作关系与前任两地相隔时,当见面和性行为画上约等号,木鼓意识到自己在感情里的不同追求,也意识到相比之下自己的低性欲。



「进步女性就该享受性」


面对与前任的不同,木鼓选择更努力地参与到性这件事当中去。


「当我没有男生那么有兴趣时,我觉得可能是被教育压抑住了,可能多尝试才会更放开。」


较早起步的女性意识,让木鼓更理解社会和家庭如何迫使女性成为性与情感中被动的一方。


只是在那时,木鼓从未想到父权制和有性吸引霸权是如何相互依存和重塑的。


似乎和之前的自己一样,「人也可以没有性冲动」的可能性从未在木鼓的脑海中存在过。


当「无性」被「性压抑」的论述所替代,木鼓觉察到自己与主流叙事中「大胆谈性,享受性行为」的「进步女性」之间的距离。


「打开自己」成为木鼓的追求,「达到高潮」成为木鼓眼中完美性爱的标准。


童年时住在心中的幼苗就这样渐渐长大,木鼓开始在网络上搜索与性行为相关的教程和科普,翻阅公众号里小众的高潮获取秘籍。


看到视频里或留言中别人五花八门的尝试和满足的描述,羡慕和自卑一起缠绕在木鼓的心中。


「不管我接触到的真人还是影视作品里,大家的性冲动似乎都与生俱来。」


当令双方都享受其中的性行为成为亲密关系中爱的证明,木鼓总是觉得「我没有太做好」。


羞愧、尴尬和格格不入的情绪在木鼓的情感生活里藏匿,也在社交场合中爆发。


和男友一起,与几对异性恋情侣一起围坐在餐桌旁,性话题总是如家常便饭一样被频繁谈起。


「我们这种中年伴侣很容易『床死』。」这句话不知道是从谁的口中传出的,但却精准地打进木鼓的耳朵里。


生活中的小情绪似乎总像一根在鼻尖下扫过的狗尾草,引起不经意的痒;但别人的话语却成为阳光下的一面放大镜,小情绪就这样裸露在镜面下,慢慢地在心里燃起熊熊大火。


「性生活」成为木鼓的敏感地带,成为她用后天的学习和一次次的尝试堆出的沙堡。


当风从口中吹出,木鼓的努力似乎随着「床死」的评价而烟消云散,而性似乎又变回恋爱关系中爱的唯一表达方式。


「我不得不把自己套到别人的标准下面,这件事让我变得不是很自信。」回想时,木鼓说道。



在有性行为之后

我觉得我和大家不一样


「因为没有体验过性,我觉得我的开关还没有被打开。」


童年的大树下,木鼓心中种下的种子早已长大,可手机里的浏览记录、餐桌上的闲谈还有电视剧里的爱情,似乎都在告诉她,性体验没有让幼年的木鼓成功加入到朋友们的谈话中,更没有让成年的自己成为她渴望成为的「别人」。


直到打开关于无性吸引的推文,木鼓第一次感觉到由共鸣带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这一次,无性者的不存在变为存在,无性吸引的不可能也成为可能。


回想起大学毕业时对挚友的别样感情,童年时失踪的性幻想对象,木鼓感觉到豁然开朗,更体会到一种释怀。


「原来我所接受的论述,也是『有性恋』霸权的一种。」这样想着,木鼓对无性吸引者的身份产生了认同。


「我们无性吸引者就不会这样做」


当被问到身为无性吸引者对生活有什么改变时,木鼓说,现在的自己比以前多了一种看世界的新视角。


「在现在看来,我觉得性经验和状态就像大家的性别或认知一样,是多元的;性高潮也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当社会的规则与标准变得可视,木鼓拥有直面它的机会和选择的能力。


活在「有性恋」的世界,木鼓坦言,有太多的时刻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位「无性吸引文盲」。


「最近很火的形容词,例如『性张力』『行走的荷尔蒙』,我就完全没法理解。」


文学作品里美满的家庭,影视作品中初尝禁果的青涩恋爱,明星杂志下直抒胸臆的评论,世界总是让人们在来不及反应之前,就迈起有性吸引者的步伐;而身为无性吸引者给予木鼓的,是一次次停下脚步的机会。


当被四面八方的声音要求跑向标准线时,木鼓可以在心里默默想:「你不要再说了,我们无性吸引者就不会这样做。」


作为无性吸引者,木鼓不会「渴求再经历一遍好的性体验」,不会「参与没有浪漫吸引基础的性行为」,不会用「性定义亲密关系」;而木鼓会做的,「是坦然接受我自己」。



END


推荐

阅读

为什么我认为“恐无”已然存在?

播客:关于爱情和浪漫关系的一场对谈

反对言语性骚扰: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暴力

《无法相恋的两人》:关于家人的另一种设想


“可能最浪漫的时候是我们俩窝在一起打游戏”

一位半性吸引者的四段恋情

“原来只是我没有性吸引”

从异性恋到同性恋再到无性吸引:一位性别酷儿的性向探索


刚刚认识到自己是无性吸引的女权主义者

「原来性和爱是可以不挂钩的,我真的感到如释重负」

出柜后妈妈对她说,当今时代已不再是只有男女恋情了

“我现在就比较平淡,自己一个人也很快乐”


我对于浪漫的终极想象就是彼此拥抱

他一度认为「如果不能和女性发生关系,那我一定是同性恋」

扮演有性吸引者的他,并不知道这样是在伤害自己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上)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性别梦GenderDream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