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别梦推荐】“我现在就比较平淡,自己一个人也很快乐”

无性吸引之声 性别梦GenderDream
2024-11-16

文|玥玥子


(本文根据受访人森林的经历而写作)


在森林的叙述中,世事似乎如露水般短暂,又如烟火般喧嚣。


然而,一个人的成长,从来难以轻描淡写般掠过。


与其说成是经历,我更愿说,这是她一个人的求索。



困惑


啊,银河——我这颗星,今夜要借宿何处?


——小林一茶


上初中时,在室友的科普下,森林对性知识有了一定了解。


初中毕业后,森林开始使用网络。她加入了一些闲聊群,喜欢在网上发言。


网络上鱼龙混杂,森林不止一次收到过陌生人发来的生殖器的图片。


面对性骚扰,森林与这些人结束了好友关系,不再联系。但对于那些图片,她除了认为它们很变态之外,没有过更多的感觉。


青春期的同学们性观念逐渐萌芽。高中时,森林曾听过班里的男同学谈论他们与女朋友开房的事。


“当时听完我就觉得很不理解,而且为什么这种事情要拿出来公开说?”


森林知道,学校有在车库里发生性关系的情侣,也有女生因为怀孕而退学,但那时的她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性倾向上的不同之处。


她觉得大家都是学生,发生性关系的毕竟是少数人。“我觉得别人都和我一样吧,肯定不会随随便便就干嘛的,我也就觉得,可能因为我还没碰到喜欢的人。”


但随着时间推移,森林的上网经验增加,她越来越发现,网友平时的闲聊话题离不开恋爱和性。


TA们聊起这些事,表达出自己的渴望。处在这种氛围里,森林感到不适合,不理解。


注: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


本文由于首发时间较早,故仍沿用了“无性恋”的表述,请各位读者注意。大家可在本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中找到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Photo by Sigmund on Unsplash


森林去找室友询问。她想知道,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和自己一样没有这种渴望,而网上群聊里时常出现的主题是少数。


然而,室友大方地回答森林说,她觉得做爱很享受。


“慢慢地,我才觉得,诶,我是不是性冷淡?为什么别人都有这么强烈的欲望,而我没有?”森林这样问自己。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不过,比起一些人诸如“为什么只有我和别人不一样”的负面情绪,那时的森林并没有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


“我还觉得我这样很好,起码没有她们的那些烦恼。”


“我每天看她们为情所困,感觉有点不对劲,也不会是觉得,自己这样很不正常,或者‘我是不是应该和她们一样去试试,说不定试试就喜欢了’之类的。我就反而觉得很坦然吧!”


后来,在无意中,森林在微博里看到“无性恋”这个性倾向,她发现自己就是这样的。


在搜索了一些相关资料并加入了无性恋的网络群聊后,她逐渐确定了自己的性倾向。


“加入社群以后就觉得,果然是有和我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也有话聊,觉得聊一些恋爱以外的话题很舒服。”


Photo by isaac sloman on Unsplash


墙壁


无需喊叫,雁啊不管你飞到哪里,都是同样的浮世。


——小林一茶


在看日剧《17.3关于性》时,森林看到剧中的女生无法喜欢别人,也无法对别人产生兴趣,在被男生亲时还吐了。


森林觉得,她好像看到了自己。


她也曾与一个网友发展感情,但后来因为性观念的分歧,这段关系很快就结束了。


森林说:“我发现自己完全没有感觉,而且对方特别想与我发生关系。


“我和对方说明了自己的性倾向,对方显然不是很愿意接受,但是表示我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只要能让他舒服就可以。


“我说不行。我始终理解不了他们的这种渴望,我感觉很窒息,最后也散了。”


森林觉得,向有性恋的人解释她自己的性倾向很困难,她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有性恋的人。她感到自己不太能适应这种亲密关系。


森林还发现,不只是自己,还有一些有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在与对象相处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生活中,森林没有向亲朋好友提起过“无性恋”这个字眼,只是表达了自己对这方面没有很大兴趣。


森林回忆,那些人会一直说“以后你肯定要结婚生娃,你应该好好工作,以后嫁个好人家”之类的话。


那些发言让她感到窒息,因为她根本不想。亲戚还会急着给她介绍相亲对象,但是她直接拒绝了。


面对催促,她只能说着,她目前没有这个想法,现在年龄还小,以后再说。


Photo by Wesley Tingey on Unsplash


破壁


在盛开的樱花树下,没有人是异乡客。


——小林一茶


森林说,自己是对朋友是有“占有欲”的。


她觉得自己在知乎上看到的一段话,对此描述得很准确:


“因为她在我心中占了最重要的位置,我也希望我在她心里占最重要的位置。


“如果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她最好的朋友,我又发现她对另一个女生对比我更好,我会因为自己把她当成最好的朋友而悲伤。”


然而现实中,森林的朋友似乎总是与她因各种原因渐行渐远,有的是因为总不守时,有的是因为背叛。


森林不喜欢不对等的感情,遇到背叛,她会直接放弃挽回。


回忆起与朋友关系的破裂,森林直言:“难过肯定有啊,但是,既然都这样了,为啥还要继续委屈难过?”


Photo by Jackson Simmer on Unsplash


那时的森林对感情仍有所依赖,但后来她学着放下。


“我现在确实对朋友,也没什么需求了,可能因为长大了,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扛过来的。”


森林说,她现在心目中的理想关系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的存在。


一个人很独立,一个人生活很自由,人和人之间交往有其意义所在,但如果没有朋友,自己也可以“很美丽”。


森林觉得,自己对人的评价就是人,而非性别——“哪能一杆子打死所有人”。


她想起之前自己在朋友圈中发过的张小娴的文字:“能把你认出来的你的标记不在你身上,而是在我眼里。”


森林很注重与朋友之间精神上的交流。她觉得现实中因为有物质的连接,沟通时反而无法那么畅所欲言,而在网上,这种物质上的连接很少,精神方面的交流也更深入。


“反正又不是要肢体接触啥的。肢体接触达咩(日语词汇的中文谐音,可理解为“不行”“不许”等意思),就是思想的交流!”


森林和别的圈子的网友们提起过无性恋这个性倾向,并给TA们做了科普。她发现TA们还是可以勉强理解的。


还会有网友在听完森林的科普以后,发现自己也是这样。比如,最近森林又在网上发现自己的一位网友也是无性恋,这让她感觉很好。


后记


夏日之山——每走一步,海景更阔。


——小林一茶


经历了对身份认知的困惑,面对着外界的误解,遭遇过观念的分歧和背叛……好在,过往的经历只是让森林不断认清自己,变得更加独立、豁达和坚强。


采访最后,森林和笔者说:“我现在就比较平淡,自己一个人也很快乐。”


Photo by Morgan Sessions on Unsplash


END


推荐阅读

为什么我认为“恐无”已然存在?

播客:关于爱情和浪漫关系的一场对谈

反对言语性骚扰: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暴力

《无法相恋的两人》:关于家人的另一种设想


“原来只是我没有性吸引”

从异性恋到同性恋再到无性吸引:一位性别酷儿的性向探索

TA是无性吸引者,也是无性别者

无性吸引酷儿是一场身份解放


男友在冬夜抱紧她,可她除了冷以外没有任何感觉

“不是所有人都想谈恋爱的,单身无罪”

灰色性向的她,爱上了不喜欢女生的他

对我来说,“男朋友”更像是一种外界给予的定义


扮演有性吸引者的他,并不知道这样是在伤害自己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上)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下)

一位视障无浪漫倾向者的人生旅途


欢迎扫码联系桢棋

加入无性吸引议题交流群



无性吸引之声

关于无性吸引(无性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性别梦GenderDream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