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别梦推荐】“不是所有人都想谈恋爱的,单身无罪”

无性吸引之声 性别梦GenderDream
2024-11-16

文|Kev


(本文根据受访人小梅的经历而写作)


20多年来,我从未有过谈一场恋爱的想法,也没有心上人。


在我的世界里,友谊至上。我很怕孤独,喜欢跟人聊天畅谈。我所追求的最理想的未来,是和互相理解的朋友住在一起度过余生。


只有我此生的挚友,L,能够倾听我所有的秘密。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她和我截然不同。


我是一个无浪漫情节的无性恋者,她是一个时时刻刻幻想一场美好恋爱的人。


L对于恋爱非常憧憬,很容易沉迷,沉迷起来会完全不看手机信息,因为在她心目中,恋爱至上。


这是一件半夜想起来始终让我非常”悲痛”的事情。


注:我们正推动将“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以促进大家认识到Asexual是关于从不或很少感受到性吸引的议题,并避免性吸引与浪漫吸引的混淆。


本文由于首发时间较早,故仍沿用了“无性恋”的表述,请各位读者注意。大家可在本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中找到关于推动“无性恋”正名为“无性吸引”的倡议理由书。


Photo by kevin laminto on Unsplash


最初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无性恋,是因为接触了《下辈子我想好好地过》和《无法相恋的两人》这两部电视剧。


不得不说,日剧真的有在认真了解小众群体的内心世界。


《无法相恋的两人》讲述的正是两位无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的故事,两人一起同居组成了临时家庭。这个家庭里没有恋爱,纯粹是不以爱人关系而组成的家人。


我没想到自己看着看着就哭了!这部剧中,男主角无意间替女主对同事说出心声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也是存在不想恋爱的人的”——那好像是我被冠上姓名的瞬间。


我一直苦恼于自己好像不属于LGBT中的任一群体,也不属于“不婚族”——TA们再怎么受到谴责,总也有自己的“姓名”,但我就像一个“无名氏”,“不想谈恋爱,也没有做爱的欲望”。


人群之中我仿佛没有归属。


我很爱很爱我的朋友们,庆幸生命里有挚友L的陪伴。在我印象里,L一直都是一个温柔且热情的女孩子。她很喜欢看少女漫,也很爱看恋综节目,是一个自我定义为恋爱脑的人。


我跟L恰恰相反。刚在大学相识L时,她正和男朋友交往中。L后来自述,那段时间因为过于沉迷恋爱,她和身边的很多朋友都疏远了。


我问L:“那你为什么没疏远我呢?”据L说,我当时一直有找她聊天,她发现和我特别聊得来。


即使后来我们磨合的过程磕磕绊绊,L都是我在探索自身性取向的过程中,唯一一个可以让我彻底向她敞开心扉的人。快毕业时,L说:“大家以后各奔东西,有了不一样的生活,不知那时我们还能不能保持联系……”


一向看重友情的我,听她那样说,突然真情实感地伤心了。L对朋友的定义或许曾经是和我不同的。我对她的友谊,总是要长期保持联系,长期拥有着分享欲,普通朋友甚至会调侃我们的关系“像恋人一样”。 


我和她,互相之间毫无保留。无法想象如果我们不再联系,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但如今,我相信我们在对方的生命里都变得无可替代了。


即使是对恋爱那样狂热的L,每次对恋爱的沉迷过去以后,她都会回复我一大串消息。有一次她沉迷过头了,回头给我刷屏了一页的“对不起”。我这“见色忘友”的大雷区,就这么凑巧的,一次都没被L踩过。


现在,我已经是L妈妈认定的“L最好的朋友”。我认为,友情和爱情一样都是双向奔赴。只有你付出真心,认真且真诚地对待朋友,适合你的友情才会长长久久地陪伴在你身边。


Photo by Lauren Richmond on Unsplash


意识到自己是无性恋后,我越发清楚朋友在我生命中的重量。如果未来可以如我所想地过——没有婚恋,但也不喜欢一个人常年忍受孤独——那么朋友大概是我减轻孤独的强效剂。


为此,我更加珍惜朋友们了。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开电台,探讨有关恋爱的话题。当时我在大学的专业学习之外,还对配音有过浓厚兴趣。


那一段时间,我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已经到了一个无法停歇的白热化阶段。于是我加入了配音社,认识了很多不同城市、不同职业的人,配音社也成为了我开阔视野的平台之一。


后来我渐渐对配音的兴趣减淡,发现自己更喜欢观点输出类的内容形式,所以在朋友(也是配音社前辈)的带领下,我和她一起开播电台。


我们的电台话题有时是基于影视剧而展开,由此探讨一些电影中表现的社会问题,比如早恋。


说到早恋,我是不反对也不支持的。在我看来,不论从生物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时代的恋爱其实并不应该用早恋来形容,因为它非常自然地存在、发生,像花一样绽放在许多人的青春年少。


似乎只有中国才给它冠上早恋这一词。


然而我在电台中没有提到的是,学生时代的“早恋禁止”,或许对我而言是一个“保护伞”。


当周围人都开始恋爱的时候,不谈恋爱的自己也非常容易变得格格不入,这时候人很可能为了融入大家而随大流。


想起我的高中时代,大家总是交流“你喜欢哪个班的谁啊”吧啦吧啦,长大以后还会聊起“高中谁都有那么一个暗恋的人”之类的话题。


从小到大,我一直以为自己是非常不爱听八卦的人。第一次和人探讨八卦,纯粹是为了努力做到“合群”。


很久以后我才发现,并非我不喜欢八卦和“吃瓜”,只是每逢提到恋爱话题,例如喜欢什么样的男性,我就完全答不上来,而且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还会给我带来轻微不适感。


和朋友谈论现实中的性,我同样会感到不舒服。


电台后面提到一个话题:“恋爱是不是生活必需品?”对这一点,我和朋友持相同态度,都认为不是。


我朋友的观点是,当下生活让她感觉非常充实,她的精神世界丝毫不空虚。并不是说反感结婚和恋爱,只是现阶段的她并不需要,同时认为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很棒。


听完朋友的观点,我相当赞成,却也迷茫。因为在我当初的认知里,“不恋爱或不结婚”并不能和“喜欢一个人生活”划等号,这一度让我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讽刺感。


瞧我这个人啊,不想谈恋爱,却又讨厌一个人过,这不是“又当又立”嘛。我害怕一个人,但也非常抵触和一个人建立恋爱关系。


这么一说出来可就完啦,别人都会猜我是个有故事的人,是不是受过情伤。我心里总是想,难道人们会猜测一个不爱喝酒的人,是因为过去喝酒喝进ICU,所以才不爱喝酒的吗?


Photo by Anthony Tran on Unsplash


后来看了日剧《无法相恋的两人》,我才发现自己或许依旧被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局限着。


为什么两个人一起生活就非得是恋爱关系呢?家人或同居者的形式,真的仅限于此嘛?是不是因为这类形式更有利于人类的存续发展,才会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呢?


我自己最为理想的未来是:赚到足够的钱,可以养活自己,够自己看病吃喝,再有一个和我一样不想谈恋爱的姐妹和我住在一起。


只是这样的未来难以实现。无性恋者少,在这之中无浪漫情节的人更少,排除这些,光是找到一个适合长时间同居的人就已难上加难了。


常有人说,“你不能够放弃追求爱”。在很多人的世界里,“爱”等同于爱情,或者说许多人认为在不同形式的爱里,爱情是最无可替代、最长久的一种。


我过去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从小的影视剧、亲戚朋友、周边环境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的。


有一回电台请来了不同性别的嘉宾,抛出了一个话题:“当你和一个人告白被拒绝,原因是对方不想谈恋爱,你是否会相信?”


我和朋友是抱着“思维碰撞也很有趣”的观念进行讨论的。后来我们发现,很多人压根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不想谈恋爱的人。


TA们会将此归结于受过情伤、追求独立、封闭自我等等理由,却偏偏不能够接受“不想谈恋爱就和想谈恋爱一样不需要理由”这个观点。漫长的讨论带给了我深深的无力感。


在那以后,我成为了电台的听众,只剩我的朋友还在继续开电台,可能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有时候比较冲动,怕破坏气氛。我常常希望往未来所有会遇见的人脑袋里都塞进一句话:“不是所有人都想谈恋爱的,单身无罪。”


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的人,或许永远也无法斩钉截铁地告诉别人“我就是不想谈”;但我起码可以说,我恋爱次数为0,我对恋爱没有期待,我不理解为什么不存在“脱单”的褒义性质反义词,我不理解为什么“活该单身”这样的词会存在。


于我而言“幸运”的是,我曾经的成长环境是没有“大流”逼迫的。我不想谈恋爱也好,没有喜欢的人也好,对性爱不感兴趣也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被谁逼迫过去做其中的任何一件事。


我就像一只泡在温水里的青蛙,主流价值观不断地影响我,让我感到迷茫和孤独,却也没有人会一把火把水煮沸,让我还有很多喘息的空间。


我的城市和周围的大环境不崇尚早婚,相对来说自由度高一点,因此身为无性恋者,这个身份并没有给我带来压力或不便。


我很坚定地认为它没有错误,也不是病,我没有什么需要跟自己和解的地方,而我需要和解的,是价值观单一的群体和价值观局限的环境。


Photo by Fuu J on Unsplash


大学毕业以后,我到日本短暂留学。有一位在当地深造心理学的国人老师给我们授课,那是我第一次在心理学课堂上听说LGBT群体。


小时候我喜欢看很多和心理相关的电视剧,热爱心理,到了大学便开始接触心理学。


其实原本我的专业并不是心理——为了就业,我选择了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可惜我实在不喜欢那样一门专业,大二实习完,想到以后就要一直从事这类工作,我甚至绝望地哭了。


由此我发现自己大概是一个非常害怕受到限制和拘束的人,所以往后的大学生活,我开始努力地为自己创造一些新的道路和机遇,心理学就是其中一项。


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其实非常辛苦,也很痛苦。我不得不牺牲整个周末去上课,而且课上学习理论很枯燥,只有难得的案例课会稍微有趣一些。


学习完课程以后,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它和心理医生的性质是不同的,比如咨询师不能开药,遇到超出范畴的情况(例如精神分裂、人格分裂等)也要转给心理医生。


我认为它更多是帮人接受真实的自己,相信人类具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所以引导求助者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能做到的虽有限,却也是很多亲人朋友都做不到的。


即便如此我还是会震惊于,并不是所有来访者我都是可以理解的。


比如在案例中,有一名男性,他无法理解自己曾经丧子如今又怀二胎的老婆极其暴躁的生活状态,这时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就是引导他自己去思考和理解他老婆的内心世界。


来寻求帮助的人并不一定是我认为“需要帮助的人”。这块我的责任感不够,我也不是一个能承受太多情绪垃圾的人,这成为了我几年后放弃在心理学上深造就业的原因之一。


但在当时,想到自己的未来多了一点点其它的可能性,思维由此得到开阔,我依然感到非常充实和满足。


回到刚才的话题,那一次心理学课上,老师给我提到了ジェンダー这个词,意指性别(Gender),一个和生物学性别(Sex)分开的概念。


它的含义是不以生物学来区分性别,而是以社会和文化等因素来定义性别。后来老师也为我科普了LGBT一词,告诉我这些应该作为常识记住。


“常识”的认知一直伴随着我,我想这是对任何一个小众群体最为尊重的形式。在过去我只了解Lesbian和Gay,因为我对耽美感兴趣,我的朋友中也有女同性恋者。


随后通过老师的科普和一些日本电视剧(例如,《女子的生活》《无法相恋的两人》《17.3 about a sex》《下辈子我再好好地过》《无性别男孩恋爱中》等等),我才了解全面了LGBT。


只是当时课上老师还没有提及“Q+”——或许几年前酷儿和无性别群体还比较“隐形”,TA们的踪迹鲜为人知。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我在过去非常非常地喜欢性少数人群,倾向于和TA们交朋友。我曾不知道无性恋群体的存在,只听闻LGBT,因此非常遗憾没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群体存在。


当时的我没有同类,心想本就是小众群体的LGBT,TA们一定会更加理解 “不想谈恋爱也没欲望做爱”的心态。


每当听到有性恋朋友们聊起恋爱八卦,说起自己 “好无聊啊好想谈恋爱啊”时,我总是最不解风情的那一个。


我会说:“你无聊为什么要谈恋爱啊,你没有其它事情可做吗?”即便现在,我依然忍不住产生如此想法;就算不说出来,我在脑海里还是这样想的。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我非常失礼。“以己度人” 这样的行为,不论主流群体还是小众群体,都是不应该做的。


我后来发现,能不能做到理解和尊重,和这个人是不是小众群体并不直接对等。我曾被LGBT的一员调侃过“搞笑女没有爱情”,我的朋友也被调侃“没有性生活很可耻”。


这些都是玩笑话,我很清楚对方没有一点点的恶意。只是这类玩笑似的调侃,永远建立在默认“恋爱”“性”是人人都渴望的事物这一立场之上。试想一下,如果反过来呢?“有性生活好可耻哦”,这样的玩笑似乎不再好笑了。


意识到自己或许是无浪漫情节无性恋之前,我就会拒绝一切的告白,也不尝试所有恋爱的可能选项。


比如朋友告诉我:“我的朋友最近换了个发型,然后就交到男朋友了诶,你要不要也试试换个发型呀!”我就会开玩笑地说:“哈哈哈哈,那我一定不换发型啦~”对方不会觉得被冒犯,而是只会由此更加了解我。


可是,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喜欢当媒婆了——有性恋的人们会热心地劝我去谈恋爱,给我介绍对象;我说不想谈,对方也会说,做个朋友也好呀。


以处对象为前提的交朋友,对于没那意思的人而言真的很尴尬。我表明态度的立场非常坚决,从来没有过试试的心态,于是现在稍微熟悉点的朋友便不会给我介绍对象了,关系最好的L还会帮我直接回绝。


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标新立异、酷炫或离经叛道的行为,我只是在努力成为最真实的自己,再努力找到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Photo by Erriko Boccia on Unsplash


后来我有跟几个朋友“出过柜”,顺便告知她们我对于自己仍在探索中。我那个拉拉朋友,如今和她的女友住在一起,听我讲完后,她震惊了一会儿,然后跟我说:“以后你老了,就和我们一起住养老院吧。” 


我听完真的挺感动。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不对TA人的未来指手画脚,尊重且理解你的朋友,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很可惜有些几乎是一起长大的朋友,我却没办法和她们“出柜”。“30岁还没结婚的人,多少有点问题吧。”听完某个朋友这样的言论后,这扇柜门就有千斤那么重了。


在日本求学的那段时间,我也能感受到日本社会同样对于无性恋者的压力。他们存在一个观念:“如果你年龄不小了,却还没有进行过性生活,那你就是没有性魅力。”


我经常在其它日剧里看到过“那么可爱的女孩子,怎么可能是「未経験」呢?”,而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没有与他人进行过性行为”。在那样的社会观念里,作为无性恋会是一件充满压迫、痛苦的事情。


所以我看到日剧《17.3 about sex》时,为剧里无浪漫情节无性恋女孩子的处境感同身受。她不想恋爱也不想做爱,但是周围的朋友全都认为这是人类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


这里正好补充一下,这部剧讲述了三个不同女高中生的故事,其中一位是无浪漫情节无性恋者。发现自己是小众群体后,她和朋友逐渐实现了相互理解。


我过去对自己感到矛盾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害怕孤独,不喜欢一个人的生活(后来我意识到,不想谈恋爱不等于喜欢独处);二是我非常喜欢看耽美作品,很爱磕二次元和一次元的男男cp。


我从前写过一些耽美小说,借此作为温和传递我自己价值观的一种方式。没有灵感的时候,我一年都不会有产出。


这几天我搜到以前的存稿,发现我写过一段和自己困境相关的文字。内容大致上是一个30多岁的男人,本想一个人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但是新年伊始时,他在超市里看到了一对中年同性情侣,货架旁的二人议论着柴米油盐。


被浓郁温馨的生活气息影响后,他突然发现自己非常害怕一个人的生活,可又十分不愿与别人建立过度亲密的恋人关系。因为是耽美小说,设定是要让他后面“真香”,去谈恋爱的;结果这篇小说夭折了。


可能是第一次在小说里带入了自己的处境,我突然想到,让这个笔下的人物去恋爱,是不是有点不尊重他,也不尊重我自己了呢?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谈和看别人谈不一样。爱情和性可以分开,那凭什么看纯爱的就非得自己也喜欢谈恋爱呢?


当然这一种可能性,是《下辈子我再好好地过》里,小梅这个角色给我的启发。小梅是女主在同一个公司里认识的朋友。她是无性恋者,是腐女,自己不想谈恋爱,但非常爱磕男男cp。


她就是属于慢慢探索自己的类型,到第二部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无性恋。她和女主关系很不错,两个人互相尊重,理所当然不会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对方。


因此小梅的自我探索道路对我也有所启发,就好像我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我非常喜欢她。


我现在认为,无性恋这个概念是非常宏大的,尽管无性恋群体的人数可能非常之少。


在这个群体里,有人想谈恋爱,有人不想谈恋爱;有人可以接受一些性行为,有人无法接受;有人喜欢一个人的生活,有人害怕孤独。


所以永远别着急给自己下定义。


刻板印象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我也理解观念的转变或许需要一个温和而漫长的过程。


如果你生来爱喝可乐,而其他人爱雪碧、茶或是酒水,那你就不能逼迫所有人都和你一起喝可乐。


你可以慢慢理解爱喝雪碧、茶、酒水的人的心态,正如TA们理解你喜爱可乐一样。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END


推荐阅读

为什么我认为“恐无”已然存在?

播客:关于爱情和浪漫关系的一场对谈

反对言语性骚扰: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暴力

《无法相恋的两人》:关于家人的另一种设想


“原来只是我没有性吸引”

从异性恋到同性恋再到无性吸引:一位性别酷儿的性向探索

TA是无性吸引者,也是无性别者

无性吸引酷儿是一场身份解放


灰色性向的她,爱上了不喜欢女生的他

对我来说,“男朋友”更像是一种外界给予的定义

一个认真考虑放弃浪漫关系的人

因为嫌她“不够浪漫”,前任提出了分手


扮演有性吸引者的他,并不知道这样是在伤害自己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上)

走入有性婚姻的中年无性吸引男人(下)

一位视障无浪漫倾向者的人生旅途


欢迎扫码联系桢棋

加入无性吸引议题交流群



无性吸引之声

关于无性吸引(无性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性别梦GenderDream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