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家、师凡博(渡过青少年之家生活营辅导员,图为青少年之家学员们的手工活动作品)
有家长问我说:“我的孩子到底卡在了什么地方,您能不能告诉我。”恕我对孩子的了解还不深,不能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的状态,毕竟孩子们的需求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在我认为可以确定的是,孩子需要的是集体(所谓归属感),包容(爱),自我探索,价值感以及成就感。听很多的孩子和我反馈,当他们被送去医院诊断后,严重一点的会住进医院。他们认为,医院就是一个无情的地方,“一点也没有让我变好”,“最后悔的就是去住院”。诚然,住院在特定情况下是必要的手段,但孩子的这些需求,却是真实的。还有的孩子说,一人在家的孩子会害怕孤单,难以忍受一个人独自面对这些事,讨厌网上课程,回应家人的期望、没有人理解等等,他们希望有人可以理解自己。我还记得一个学员的苦恼,她说她最好的朋友,她不明白我为什么不去上学,她觉得我就是不愿意尝试,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的处境。正如活动的督导师所告诉我们的,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复学,当孩子的心理健康得到关注和成长,他自然会像同龄孩子一样去关心自己的学业和发展。当孩子们的问题解决得差不多的时候,孩子们自然而然会有想回学校试试的冲动。青少年之家就是这样一个团体,在这里,可以安全放心吐槽,安全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不像某些家庭、学校那样森严、压抑,可以彼此陪伴、支持、理解,让孩子们发现,这世上并不是他一人独自在面对这些事。我们会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简单活动,可以是游戏、也可以是促进彼此了解的简单分享,这个过程是安全探索的开始。当大家越来越互相熟悉,互相信任,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一起思考和沟通现状,或者在大家聊到一些共同的烦恼时,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讨论这些事,并且看到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差异,从而有更多的视角去看待事物,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时间,也同样宝贵,这也是同伴发挥功能的时刻,互相支持的力量。
自我探索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孩子们可以自由谈论他们的困扰,在这里他们不是马上要被解决被治疗的对象,而是被现状困扰的普通人。很多时候,往往被看见就是最大的胜利了。在这一方面,我们也在一直探索最好的方式。
同时,当孩子们得到了足够的包容和归属感之后,他们就会自然的想要追求改变,进步。而自我探索就是可以带给他们很好的进步/改变。最后就是价值感和成就感,这个是我们穿插在的日常互动中的理念。在整个过程中,有开心的事,也有不开心的事,希望开心可以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闪闪发光,希望不开心的事可以让我们成长和学会悦纳自己。有时,也会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等等,但是就像督导老师曾经说过,作为辅导员,仅仅是在那里,和大家一起相处,就已经开始起到疗愈的作用了。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孩子的变化,孩子刚来时,有一些距离感,团体讨论时,只是沉默不语地观望,即使偶尔说一句话,也像是在试探。但当他们发现,原来自己或者他人说真话,按自己的想法做,不会受到评价和其他负面的回应时,他真实的部分就会一点一点地出现,让团体中的其他人可以慢慢理解和靠近。
一旦真实的自己被团体接纳,一个人可以在团体这个小社会中相对真实的做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治愈。在活动中,孩子们的状态总是会给人惊喜,比如孩子们有非常幽默的一面,有的时候他们的反应都既非常创意又符合当下的情景,可以说非常有梗,让人哈哈大笑。
他们也有非常有智慧的一面,可以在带领者看不清的那一刻,从孩子的立场和视角给带领者方向,或者直接告诉同伴忠告和建议,在我看来,这些忠告和建议都非常中肯且实用,而且具有更多元的视角。他们在活动中关心和尊重同伴,即便同伴在介绍他们听不懂的内容时,他们也会放下手机全程认真的倾听和提问。有一次,一天的活动已经结束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很舍不得离开,孩子们也都没有提要走的事,我们一起在阳台,头顶上是橘黄的星海装饰灯,我们对着一面写满陌生人留言的墙壁,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如果你有过感到温暖、自在、想停留在这一刻的感受你就能体会我的感觉。
一期结束后,有的孩子会继续参加,有的孩子会在某一期结束,而我一直很想念他们,那一个一个的小细节,有的时候,不知不觉会梦见他们。作为辅导员,在帮助孩子们的同时,也被这些孩子们治愈着。想象一下,在恢复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团体,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彼此陪伴、理解和支持,路上的确会有不顺利的地方,那很正常,没有什么万事顺意,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团体可以一直支持你。
志颖:走出去,与人联结,重生力量!
休学青少年,在团体中成长
为休学孩子建立从家庭到社会的中转站
青少年之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从今天开始,我们有“家”了
这里有很好的同伴,一起为复学而努力
混乱、崩溃的亲子关系,应从何而改变?
女儿忽然休学,一家人怎样携手共渡惊涛骇浪
【第11期】渡过青少年之家生活营(北京)
找到一个支点,激活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