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过高数,不会写代码,文科留学生毕业后进美国互联网大厂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留学生工作不好找,“文科”留学生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话题引爆舆论。
本文的作者“南瓜老师”,自称是纯度100%的文科生,但是作者在南加大读完研究生后,顺利进入Facebook工作。希望这位“南瓜老师”的经历,对大家有帮助。
也欢迎您投稿或者接受我们采访,讲述你的留学故事。
我是一个纯度100%的文科生。
高中的时候擅长写点小文章,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脑袋一热就填了新闻系,当时还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文学和写作是新闻系的基础。大一的时候,学校的课程里安排了一堆文学课,从《诗经》到卡夫卡,感觉把中学的语文课重新又刷了一遍。一个学期下来,搞得我反而不想读书和码字了。
与此同时,受网络的冲击,传统媒体影响力这些年“江河日下”。虽然我们新闻系还是有不少人把新闻专业当王牌专业,毕业后希望进大型媒体;但是在专业分流的时候,我放弃新闻专业,选择更贴近市场的广告专业。
大学时期,我还在国内的一家小型网络广告公司做过一年多的实习工作,做网络营销工作。
这段时间的工作对我帮助挺大的,让我对这个行业发生很大的兴趣。这里说句题外话,大家找实习,不见得非要什么大公司,关键要实实在在学到东西。
在这家小公司实习,我基本上是全职工作的状态,很多推广项目,我都是参与讨论和实施,提早进入职场模式。
大四的时候,我申请去美国读研究生。
我这种背景,在某个程度上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出国留学,摆在我面前第一个问题,是读什么专业?
我曾考虑过转行读计算机,因为大家都说美国码农工作好找;我也考虑过读MBA,但是想来想去,自己不会写代码,也没学过高数,这些最后都被否定掉了。最终还是选择自己本行——传媒相关专业。
为什么传媒专业还有带上“相关”两个字?因为传媒这种万金油专业,跟什么都沾点边,方向五花八门,甚至千差万别,一不小心就会掉坑里,我下面会具体讲到。
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时候,我抱着这样的两个原则:
1、文科专业在美国就业难,所以选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以后的就业,不要选理论性强的专业,一定要选应用性强的专业。
2、一定要在大城市,各种机会多。硕士1-2年读完,要在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找实习做准备,美国农村大学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机会。
基于以上原则,我只申请了纽约、洛杉矶两个城市的学校。最后拿到哥大、纽大和南加大的offer,综合考虑之下,我选择了洛杉矶的南加大。因为哥大和纽大的专业,在我看来还是过于偏理论了。
我总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读完这个硕士研究生。
刚到美国的时候,那边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自信,所以第一个学期基本属于呆在学校熟悉情况。
第二个学期开始,我就出去找实习。都是在网上找的,很快就找到在一家只有几个人的互联网广告公司的实习工作。上班地点在洛杉矶市中心,离我们学校不远,那个时候我就骑着自行车去实习。
我记得那份工作的实习工资是20美元/小时,这个在招聘广告上写明白的。因为留学生第一年不能带薪在外面实习的,所以我就跟老板说明情况,说不给工资也行,我主要是积累点工作经验。
但是那家公司的老板还是不错,坚持要给我实习工资。最后想了个办法,在我实习几个月后(在美国呆满一年),再把几个月的实习工资付给我,这样就合规了。这也是小公司的好处,处事灵活。
第三个学期是暑假学期,我也选了课,继续在这家实习公司实习。
然后到了最后一个学期,我就要开始考虑毕业问题了。8月份一开学,我开始在网上投简历,都是投大公司,总要试一试。然后有一天,我接到Facebook的面试——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几轮面试很顺利,最后Facebook录用了我。因为我要到年底12月才能毕业,但是他们希望我早点去上班,所以我在当年10月份就入职Facebook了。
我在Facebook是某个产品的市场部门,负责产品的线上推广,大概10个人的团队。团队里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其它都是美国人,连印度人都没有。
我不太确定我这种纯文科生背景的人进Facebook是不是有代表性——即便在Facebook,我后来跟一些中国码农同事交流,感觉他们部门的招人路径跟我们部门还是有区别的。
我们部门总体在各方面都自由灵活一些,我的面试就聊了几轮天,做了一些简单的逻辑题。然后做了背景调查,我大学的那家实习公司和在洛杉矶市中心的那家实习公司,他们都打电话去问了。
总体上,当时Facebook没有让我感觉面试有多复杂——虽然当时心里还是很忐忑,琢磨他们最后会不会要我。
可能我投的简历比较早,也比较早地确定了工作。所以实际上,我最后一个学期找工作,也就只接到Facebook一个大公司的面试。
后来我想,我在Facebook的这个岗位,大概是理科生看不上,商科、文科生又不会在意;让我在夹缝中找到了。
另外,尽管我是应届生,但是之前的实习和专业选课,跟这个岗位也是很吻合,也算“歪打正着”。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经验之类,我个人最大的体会,就是找工作的时候,个人定位一定要准确。
这里就呼应我上面留的问题,说一说传媒相关专业。
在洛杉矶这座城市读传媒专业,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眼前一亮,接着想到好莱坞、环球影城、迪斯尼、星光大道——这里我要跟很多抱有幻想的中国留学生直接泼冷水,这些跟你找工作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我们系里每天都会发各种招聘信息,看着都很酷炫,比如时代华纳的市场经理。但是仔细想想,你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搞影视节目制作、搞唱片发行,面向美国观众?反正我是干不了。
还有做记者,做主持人,但凡要大量用英语说、用英语写的工作,我也干不了。
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了网络营销上,这种事情至少是我能胜任的。
传媒专业,或者更大一点,叫传播专业——新闻记者、影视娱乐什么的,都可以归在这个门类之下——其实有各种分支。甚至美国总统大选,都能归到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政治传播,天天研究选民心态和舆情。
假如你要去美国做学术研究,选什么方向无所谓,只要自己喜欢就行了。
但是如果你要就业,功利一点地说,很多东西都是无用的。比如美国绝大部分学校的传媒专业——即便是应用导向的专业,都开设传播理论、传播研究方法(定性、定量)、传播社会效应之类的必修课程。我个人觉得也没啥用。那些文科统计学的东西,中国学生随便就能对付。
我当时放弃其它学校offer,就是觉得南加大的课程比较“实用”。在南加大我这个专业,基本没有理论性的课程,同时有极大的选课自由。
我上过《传播法》的课程,讲的都是跟互联网息息相关版权、隐私等官司,全都在讲行业;比如我还上过《传播经济学》的课,讲互联网大公司如何设计产品、如何盈利、如何用各种红包、会员、福利“引诱”用户,也全是行业的事情。
再有一个,就是洛杉矶独有的传媒行业资源,学校几乎天天都有讲座,都是很多行业内的人。虽然我后来找工作都是自己网上找的,但是这些讲座很多我也会去听,去认识很多人,扩展知识面。
当然,我也有一些中国同学,会觉得我们专业的课程“很水”,学不到什么实用的技能,对以后找工作没有帮助,自己有没有方向。
但是我觉得,文科生所谓的技能,至少在传媒这个行业,就是你对这个行业,或者对某个细分领域,有全面的了解。懂得多了,不就成“专业人士”了?万金油性质的专业本来就是如此。
一定要说有啥专业技能,我觉得一个人如果P图、剪辑视频做的专业,也是很好的硬核技能。但是我环顾身边一周,做的好的,其实也没几个人。
相比苦逼的理工专业,我这一年半的硕士专业读得还算轻松。选课方面,学校给了极大的灵活性,也开拓了眼界;学业压力上,我觉得也不大。正是因为如此,我有足够的经历在很早的时候就出去实习。
最后一个学期,我基本处于在Facebook全职上班的状态了,把课全部选在晚上——这估计没几个学校能够做到的。
所有的这些,都是需要你在申请大学的时候搞清楚的。这样,才能把就读之后的落差,缩到最小。
这里还要再说明一个事情,我的成绩无论在所有同学之间,还是在中国同学之间,都不是最高的。我身边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很多中国同学,本科就在美国读的,语言、写作方面比我确实强多了。
但是要明白,最后找工作,并不是拿着4.0的GPA和漂亮的essay,就能解决的。至少在我们这个专业是这样。
这段经历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我在Facebook工作几年后,就回国了。
这几年,中国美国都变化很快。去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也越来越多了,我也能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包括我在USC的小师弟小师妹,发现很多人都有“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迷茫。我觉得这种迷茫就业路上的最大障碍,越早找对方向,可能职业道路就会越顺利。
欢迎加入《留学字典》“留学申请群”,
获取最新留学资讯
添加小编入群,注明“留学”
《留学字典》原创文章精选
教育·看世界
高中学历的李佳琦和他的时代 | 英国大学申请人数创新高 | 北大清华和哈佛MIT的毕业生去向 | 被隔离的2021年,出国赛道却异常拥堵 | 诺奖获得者的“非典型”学霸人生 | 中国学生打工赚足留学学费 | 北大、哈佛计算机专业的异同 | 美国每年为中国提供3所无形的“985” | 伯克利计算机系毕业生收入揭秘
分享·留学圈
在纽约讲脱口秀的哥大留学生 | 上海某区不招一年制硕士海龟 | 深国交帝国理工录取人数全球第一 | 年入百万上海家庭是否该出国留学 | 进藤校后,我发现这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 从硅谷到上海,海归码农经历了什么 | 美国大学给国际学生奖学金 | “双减”下,本届家长感悟“体制外”教育真谛 | “学二代”浮出水面
数据·申请季
没被录取怎么办 | 美国大学国际本科生录取率 | 芝加哥大学新生背景 | 哥伦比亚大学本科扩招 | 近三年早申数据汇总 | 耶鲁招生办解读录取流程(5篇)| 哈佛手把手教你填Common App | 哈佛对高中课程建议 | USNew大学排名、文理学院排名 | 耶鲁、康奈尔等藤校新生录取数据 | 伯克利、UCLA在国内百所高中录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