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峰随笔 || “板凳学问”与“行走学术”
刘海峰
对大学教师而言,“板凳学问”与“行走学术”都需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行走是激发灵感和思绪的一种途径。一定的行走确有必要,见多才能识广,见人所未见,才能言人所未言。学术总是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断精进,理论总是在研讨与激荡中日益深化。而参加学术会议、外出讲学是大学教师生存方式的一种形态。与同行智者切磋琢磨,回应互动,能够启迪智慧、激活思想。观点经过交流更显得流畅鲜明,思想经过碰撞才容易闪现火花。然而,相对于“行走学术”,当今更应提倡的还是“板凳学问”这方面。跑动多了心就难以静下来,所以行走要有个度,以便安静地坐下来写大块文章或个人专著。发展到一定地位的学者往往社会活动和学术活动较多,视野较开阔,也可以组织一些大课题或主编一些书,或写一些急就章,就是不易安静地坐下来写有分量的论文或个人专著。一段时间以来,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和大学及研究机构某些评价考核办法的诱导,不少学者心态不够沉稳,急于求成,力图短平快地出成果。对一个问题思考还不够深刻和成熟,就匆忙完稿,急着去发表,结果出来的往往是半成品。不过,真想为后人留下一点自己的东西,为学术踵事增华,还是要老老实实坐冷板凳,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才能有所创新。就像下围棋者棋力不同段位不同一样,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功力是可以感觉出来的,也具有无形的“段位”。不从事艰苦的原创劳动,不具有甘于寂寞淡泊名利的精神,只图方便快捷,轻轻松松地做学问,很难出精品出上品,也永远成不了高水平的学者。在物欲横流的这年头,要真正静下心来做大学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当前整个学术界较为浮躁的情况下,提倡严谨治学,力戒浮躁尤有必要。而随着大学教师待遇的提高,社会各界对学者的期盼和道德要求比过去更高了,但遗憾的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却比过去更为浮躁、更为急功近利,所以才有“跑学问”和“炒学问”的说法。当今确实应提倡冷板凳精神,使学者真正将主要时间在书桌前坐下来,认真读书,多读慎思。动静分明的学者应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从前的学者坐而论道的多,身体力行者少;现在的学者四处行走的多,静心治学者少。宁静可以致远,专注方能成学。不颠沛流离,不为外物所动,坐得下来,这是身体上的宁静。但对一位学者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宁静。因为静水深流,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较可能产生出深刻的思想。身处繁华喧闹的当今世界,心境澄明、耐得住寂寞的人能有几何?学者的内心和生活,也多是忙碌慌乱,很少有长时间能够安静下来潜心钻研,集中精力思考一些大问题,做一点大学问。“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我很喜欢这句古诗,因为它具有一种非常高洁辽远的意境。前半句点出为学之道,鼓励人们勤苦向学。后半句描述的是具体如何苦读诗书的场景,“萤窗”代表的是在没有电灯的古时候,读书人囊萤映雪或黄卷青灯寒窗苦读;“万卷书”则表明学问的高深,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所谓“卷”,即古代那种卷轴或线装书,给人一种古色古香、典雅珍贵的感觉。而这种“萤窗万卷书”的感觉和心境现在已很难得。中国优秀的学者向来有潜心治学的传统。对一个有所追求的文科学者而言,坐下来写作——过去为爬格子笔耕,现在为打键盘码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人生不一定都要在娱乐和休闲中才能享受,对有的大学教师来说,做学问就是他们的生存方式。能够专心致志地读书写作,本身就是很快乐的事。
因此,相对于身体的行走,我更喜欢的还是精神上的行走,即让思想在脑际上行走,让激情在心弦上行走,让笔尖在稿纸上行走,让指尖在键盘上行走!
(摘自《学术之美 海峰随笔》,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14-15页)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1.海峰随笔||学术之美 一头雾水?
2.秋月无边
3.学术论文怎么写?学术随笔又该怎么写?
4.研究生必读 || 文字与健康:不要让导师折寿
5.纪念77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时代与人物的互动:77、78级大学生群体扫描
6.刘道玉:恢复高考的具体过程与历史功绩(纪念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之3)
7.《中国日报》头版转6、7版报道高考改变77级大学生命运(纪念77、78级大学生毕业40周年之5)
8.著名进士诗词(4) 最是一年春好处
点击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