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70年 ║ 从报考到录取: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考实况

刘海峰 科举学与考试研究 2023-12-16


从报考到录取: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考实况


 刘海峰



高考的年轮逐渐增加,到2022年,高考制度建立已经整整70年了。然而,当今许多人对1952年创建高考制度的历史相当陌生,甚至专门从事高考管理或研究工作的人都不大了解。打开尘封的记忆,重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考的场景,复原当时从报考到录取的细节,并对高考制度进行回顾与反思,有助于当今高考改革吸取历史经验。


一、报考


    所有高校招生考试大体上都可分为报考、考试、录取三个大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步骤。作为大规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高考的过程更是复杂细致。就报考方面来说,至少有公布招生考试计划、宣传动员、考生填报志愿等几个步骤。

首先,1952年6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各高校招生名额均应报请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教育(文教)部,根据全国招生计划审核批准,招生办法亦应遵照中央及各区教育部的规定办理,严格禁止乱招乱拉。为便于政治领导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中央成立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各大行政区教育部应在各该部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大行政区的招生委员会,由该区高等学校(或主要高等学校)教务长(或教导主任)及有关代表组成之。

于是,各大行政区遵照中央的指示,分别设立了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例如,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于7月22日召集各省、市、行署文教(教育)厅、局、处代表及华东师大、山东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师范学院、上海医学院、南通学院、苏南文教学院等十五校教务长及华东、上海团工委代表,召开招生会议,研究本区24个考区的招生工作及有关招生问题。华东区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主任由华东教育部领导出任,副主任由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交通大学三校教务长出任。华东区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之下设立总办事处,总办事处分秘书、会计、统计分配等三组,分别负责:办理本区抽调补习之部队及机关干部的成绩审查及分配入学工作;成绩结算完毕后,负责汇集各考区的报名单送全国招生委员会;审核各地招生工作委员会预算及总办事处会计出纳事宜。

华东区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之下还设立了上海市、南京市、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苏南、苏北、安徽省8个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各省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之下,又还按考区分设招生办事处,例如,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厦门大学教务长出任,副主任由福州大学教务长出任,其下分设漳州、南平招生办事处。福州考区由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直接负责。

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于7月25日发布的《关于布置华东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几项指示》中规定:“招生简章、报名单、准考证及试卷(试题印在试卷上)统由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统一拟定,并由本区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统一印发各地,希各地派员取回。试题的保密:由于今年的招生试题是全国统一的,因此试题的保密比过去更加重要,各地派员来取试题,及各考区管理试题的人员,必须是政治上可靠的干部。此事关系重大,各地文教厅、局、处及高等学校负责人对此必须切实负责。”

除组成招生机构以外,进行招生宣传也是报考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时的说法是:“为着迎接大规模的全面建设新阶段,祖国付予今年暑期高、初中毕业生以光荣的政治任务。”“保证全国高等学校本年暑期招生计划的实现,是当前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材的紧急的重大政治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升学不仅是个人的问题,而且成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任务。《中国青年报》在1952年6、7月间开辟了“为胜利地完成升学任务而斗争”的专栏,发表了王焕勋关于师范教育、钱伟长关于工程专业、马旭关于卫生工作相关专业、钱端升关于政法专业、葛庭燧关于自然科学的升学指导文章。从该专栏名称,就可以看出强烈的国家和政治色彩。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于1952年7月17日编印了《升学指导》,由该会直接寄达各地文教厅、局、处负责转发本省市各考区出售。同时,各地尽可能组织升学指导的广播、演讲及在报纸上加强宣传,并且强调要端正升学态度,“批判那种从个人出发的升学态度,树立为祖国建设的需要而升学的思想。”


 经过广泛宣传发动,考生报名积极性空前。全国报名人数为59715人,具体分布见下表。



从上表可见,华东区考生最多,中南区次之,东北区考生较少,西北最少。各区考生数相当悬殊,这与当时高校的区域分布也大体上成比例的。再看考生来源表。



当时产业工人还非常少,在所有考生中只占0.3%的比例。以干部身份参加考试的考生也有一些,当然最多的还是一般考生,占到93.7%的比例。另外,少数民族考生只占1.42%,比现在低许多。接下列看考生的学历类别表。



应届高中毕业生占三分之二弱,非应届毕业生接近19%.而同等学力考生占到12.25%,比例相当高。最后看考生政治情况统计表。



在刚解放不久的1952年,参加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的考生中,共青团员接近四分之一,算是不低的比例。四分之三无党派,而共产党员和民主党派考生人数很少,也都属于正常现象。

当时规定考生填报志愿先系科后院校。系科志愿可填报3个,院校可填报5个。但也有考生自行填报五个系科,如西南区报名号为0002062号的王璞珊,在报名单“投考志愿”栏中,所填第一志愿系科类为地质,学校为重庆大学;第二志愿系科类为土木,学校为重庆大学;第三志愿系科类为化工,学校为四川大学。第四志愿系科类为教育,学校为西南师范学院;第五志愿系科类为教育,学校为西南师范学院。



报考费用统一规定为五千元。准考证由各大区统一印制,如华东区在考生照片上加盖的是“华东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委员会”字样的骑缝章。


二、考试


高校招生考试第二个环节,也是关键环节是考试的实施。建国初期跟民国时期一样,报考的地点也就是考试的地点。统一招生考试最大的好处之一是方便考生投考。单独招考时期,多数高校只在高校所在地设立考点,部分高校在几个大城市设立考点。1951年大区联考,全国六大区共设了41个考区。1952年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后,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统一招生简章》的具体考区统计,全国共设立了78个考区,一下子增加了近一倍。例如,1951年华东区实行联合招考,只设有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广州6个考区,同时考点也就是这6个。在华东六省一市中,只在上海、南京、杭州、福州4个城市设有考点,其他的北京和广州2个城市是代理考试的。这么少的考点,可想而知考生要报考是非常不方便的,而这已经比各校单独招考进步和方便许多了。到1952年,华东区设立了24个考区,增加了4倍,具体考取见下表。



不过,根据新华社1952年9月26日的消息,1952年在全国主要城市及个别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89个考区。根据1952年11月2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转发1952年9月26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报告》,也说是“在全国八十九个考区进行考试”。89个考区的数字与该年《招生简章》的具体考区统计及其他文献记载的78个不同。大概一些大区为方便进一步方便考生,在中央规定的考区以外,再临时增加了部分考区,如按规定福建只设福州、漳州、南平三个考区,但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布置华东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几项指示》中指出:“厦门如须照顾失学青年投考,可由福建文教厅决定增设办事处”;苏南在苏州、无锡考区之外,“为照顾同等学力的考生,可考虑在镇江设报名处”。可见,1952年 “89”个考区中超出规定的78个的其他考区可能是临时增加的。

1952年之前,不在省会的考生要投考大学相当艰难。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曾在2011年生动地回忆自己60年前参加招生考试的艰难情形。他1951年从江西南昌高中毕业,报考清华、北大,当时江西没有考点,于是从江西到河南新乡参加考试。“考试头天下午,我一下火车,就跑遍新乡全市,打听考生接待站,毫无下落。”当时在新乡像样的旅馆找不到,走了小半天,筋疲力尽,勉强在一个骡马大车店歇脚。结果因为臭虫袭扰,一夜未合眼,影响了第二天的考试,于是天黑后就回到考场把课桌拼起来睡觉。1952年,江西就设了南昌、上饶、赣州、吉安四个考区,大大方便了考生。

在1952年8月15、16、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每个单位时间考两科。当时考生的准考证上,都印有以下具体考试科目和时间表。



与现在高考文理分科不同,1952年的高考要求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个科目的考试,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系,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占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占40%;报考理工农医等院校或系采计分数的科目及比例则正好相反。艺术、体育等院校或系,前四科分数之和占总分的40%,后四科分数之和占总分的30%,加试术科成绩占总分的30%。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大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录取工作在北京,由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主持进行。

所有准考证上都印有“考试须知”,其中规定入场迟到不得超过十五分钟,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交卷,但在考试开始后三十分钟内无论交卷与否,一律不得离场。还有一条为:“考试时要冷静,答卷要迅速,不要放弃任何一科考试,要坚持到底。”

1952年高考的命题原则为:“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测验投考者有无入有关系科的准备条件,绝不应出奇僻的及超出中学范围的试题。”“试题要顾及全国高中毕业生的一般程度。”“试题难易兼备,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例如数理化等科可按下面比例拟定:容易的占百分之三十,中间一般的占百分之四十,较难的占百分之三十)。”

 当年学生是以愉快活泼的情绪来迎接第一次高考的,如西南区的学联在考试期间组织学生唱歌进入考场,试场内挂了很多鼓励热爱祖国及服从国家需要而升学的漫画。全国来说试场秩序是良好的。不过,第一次高考也有不少问题,如同等学历的学生造假证件的还是很多。


三、录取


考试完之后,接着就是评卷、核算考试分数,以及录取分发工作。当时监试和评卷人员在考生报名开始之前即行聘定,“公正进步的讲助、中学教师及学生均可担任此项工作。”为了争取早日发榜,不使影响下学期开学日期,要求“各地成绩的核算工作应突击完成(不是马虎)。”

首次高考成绩统计出来以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曾对考生成绩作过各种详细的分析。例如,按学科类别的考生成绩,就作过高分、低分、中位分数段的考生成绩分析,以工科为例,见下表。


高分考生占本区报名人数,以华北区为最高,华东区次之,之后依次为东北、中南、西南、西北。低分考生比例,也是西部考生占低分考试比例较大,说明建国初期西部地区教育已经是比较落后。

各科招收学生的比例数上,以工科为最多,其次是医科、师范和理科,农科、文科、政法、财经、艺术等科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根据1952年9月26日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报告》,全国报名人数为59715人,招生总数为65893人(包括调干生人数),具体分科报考与录取人数为:



从上表可见,除了工科、医科和艺术以外,其他学科门类报考数都比录取数更少。比例最悬殊的是医科,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需要大量调剂到其他学科中去。《人民教育》1952年8期发表一篇短论指出:“今年暑期招生计划是适应国家建设的全面计划,这次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以工科占最多数,师范次之,其他各科占若干分量,这都是有机联系的全面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绝不是那一部分特别吃香,那一部分就不吃香;不拘缺少那一部分,国家建设计划就会跛行起来。”不过,尽管经过各种宣传动员,多数考生还是选报工科和医科。



录取调配的情况,全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可以进入自己的志愿系科及志愿学校(包括第一、二、三志愿)。按照指导志愿调配的全国共有10426人。华东本区学校指导分配的有2272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报考工科和医科者,个别也有文科及财经科的学生。接受调配的系科都集中在某些学校,如苏北师专、上海俄专、山东师范等。其中上海俄专情况最坏,该校共招620人,由指导志愿调剂的便有511人。当时就感到指导调配的工作很难确定原则,实际上这样掌握的:(1)照顾地区:如苏北师专的缺额,尽可能由苏北及皖北不录取的学生中考虑。(2)照顾系科:工科的学生尽可能指导到理科或农科。(3)照顾原来所填的学校志愿,如上海考试曾填过山东工学院,虽没被录取到工学院,假若将其取到山东的理科,他至少在地区上的思想问题不大。

由于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正在进行,一些学校的系科类别在报考以后有了改变,凡报考志愿系科或学校在报考后有调整者,则随系科或学校的调整,将考生录取入调整后的系科或学校。为贯彻招生的计划性,规定既经录取的学生不得要求转院、转系(或科)及转移学校。

据一位参加过第一次高考的长者回忆说:“1952年夏天,17岁的我参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高考。我是福建人,当时省里举办了‘福建省高中毕业生集训班’,要求全省考生提前20天到福州参加集训。集训班的学习、生活都是军事化的。考生们住在学校的礼堂或大教室里,打地铺、吃大锅饭,每天早上,大家还要到操场上集合,一起做广播体操。……考试结束后,集训班又利用发榜前的时间举办夏令营。高考的发榜特别隆重——《人民日报》出了‘号外’,公布录取名单。考生们三五成群地拿着报纸,在上面寻找自己的名字。”笔者目前没有找到《人民日报》的号外,倒是可以看到《光明日报》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考新生录取名单》。华东区录取新生名单,则同时在1952年9月29日的《解放日报》及上海《大公报》上公布。



实行统一考试,使招生计划得以完成。在当年,已有人认识到这点:“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考新生,今年还是第一次,这样一个全国性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大规模地招生工作,是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及解放后三年来各大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获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完成招生计划上及便利各地青年报考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事实证明,只有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才能保证招生计划百分之百的完成,才能使高等学校的招生更有效的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

1952年的高考录取率非常高,特别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四万多人中,除了留下两千多人做政治辅导员以外,基本上全部升学了。不过,当时录取很高是包含大量专修科计划在内,“今年招生计划的拟定是根据国家现在和长远的需要,采取的方针是短期速成与长期培养,兼筹并顾,而以大量举办专修科为主。”

另外,由于当时大学生纳入培养国家干部计划,因此对考生的体格检查非常强调,而且特别注重各医院对考生的肺部透视记录,这也是为了保证考生进入高等学校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结语


高考制度的建立使1952年成为中国新旧招生制度的分水岭,开辟了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它是今天高考制度的起始,已经形成了高考制度的基本框架。此后,每年均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XX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其中的内容大同小异。虽然后来在考试科目和内容方面有些动,考区逐渐增加,但总体上还是不出1952年高考的格局。

时隔70年后回顾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高考,还是得到不少启示。例如,当年招生十分强调服从国家需要,一些做考生思想工作的宣传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有相当道理:“有些青年,在考虑升学的志愿时,强调个人‘兴趣’‘特长’。如果有特长,特别适合某种专门学校的需要,那么考试时,自然会达到目的的。实际在中学里,是依据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青年,不可能有某方面的特别‘专长’,至多只能某一方面比较好一些罢了,一般说都还没有确定方向。即或对某一科有‘兴趣’,那也是因为对某一科接触、用功较多,因此‘兴趣’是经常的接触、研究、钻研得来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就是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关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论述,确有一定道理。

建立统一高考制度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是为方便考生投考。在1952年8月15日高考第一天,《中国青年报》刊发《祝同学们胜利地完成升学考试》一文说:“祖国对这次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也是十分重视的。……人民政府对今年的招生工作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全国规模的一件大事。……为了照顾学生升学的便利,尽可能地多设了考区,其中有的设立在少数民族的地区,有的是接受了学生的意见而设立的。这些都说明,我们毕业学生不再像解放以前的考生那样,为了投考,要受到长途跋涉,风餐露宿,而仍然感到前途茫茫的痛苦了。在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了飞跃的发展,因此使青年学生的升学问题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成为国家的任务,受到了国家这样的重视和关怀。……国家对考试这样的重视,学生对考试又有如此的信心,这就使这次考试成为祖国对投考学生在中学学习成绩的一次大检阅。”该文中一再提到国家对这次考试的重视,可见第一次高考受到政府的重视程度。

相比单独招生考试,高考使用统一的试题,使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考试,并调剂志愿录取。当时特别鼓励报考师范院校,因为在准备升学的青年中,想学师范的太少,许多人不愿意当教师。由于许多人认为当教师地位低、没前途,1951年各大行政区联考招生,师范院校一般都没有招足,有的只完成了招生计划的一半,有的只完成了四分之一。有不少青年考取了师范学校后又另考了他校,还有不少学生进了师范学校,不安心学习,想转学。而1952年中学需要增加教师6000多人,而当年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和大学生分配做教员的学生只有3000多人。当时估算之后五年内,中等学校需要的教师最少得十多万人,如果照1952年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学生的数目推算,至少得三四十年才能够培养出来。因此,当时特别注意动员学生报考师范院校。西南、西北两大行政区组织了全区高中毕业生及部分社会青年学习团,报考师范的也比往年增加,如西南区愿投考师范的学生原来只有4%左右,经过学习后增加到16.6%。

总之,1952年建立高考制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创造,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开启了中国的高考时代,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具有开创之功。当今人们要真正了解高考制度,就不得不回到1952年。


(参考文献略)


(摘自刘海峰著:《高考改革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277-288页。本文将回顾时间改为2022年)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1.刘海峰:我们为什么离不开高考?

2.高考70年||刘海峰:没有1952,就没有1977

3.高考70年 | 1952-2022:高考制度的历史记忆

4.朱沛沛 刘海峰 || 高考70年:高考制度的创立与新时代变革

5.陈侃章:1977年高考语文题你能考几分?

6.刘海峰, 苑津山—高校考试招生改革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7.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案再思考

8.刘希伟:高校理工类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设置的功利性及其匡正

9.罗立祝 || 高校招生录取模式改革:目标、现状与展望

10.佳作推荐 || 高考:在教育与社会之间



投稿邮箱:ksyj2007@126.com



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