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海峰:状元帽和进士服本来就是学位冠服

刘海峰 科举学与考试研究 2023-12-16


状元帽和进士服本来就是学位冠服


刘海峰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新版学位服。类似这样的中式学位服,比黑色学位服好看许多。



近日,因为某大学本科生毕业照以中国传统状元帽和进士服出镜,引发舆论关注,各种看法很多。其实,秀才、举人、进士是一种东方型的学位,状元帽和进士服本来就是中国古代的学位冠服。

秀才、举人、进士等科举名位是一种学位的说法尽管由来已久,但一般中国人却所知甚少,倒是一些西方人更为了解。在重建中国学位制度的1981年,著名核物理学家张文裕教授曾谈道:“把我们中国的科举制度认定为最早、最老的学位制,这在三十年代我在英国留学时就听说过了,像加速器的发明者、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考考夫就亲口对我这样夸耀过。”

中国的科举学位从层次分级、终身性到标明一定的文化水平、分科设立等方面看,都与产生于欧洲中世纪的学位制度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16世纪以后来华的西方人多将秀才、举人、进士看作一种学位。


一、东西方学位大同小异


从层级方面来看,科名与西方学位正好相同。中世纪欧洲大学中,最初只有博士一级学位,而唐宋时期只有进士或明经等一级科名。发展到近代,欧美各国通行的是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制,而明清时期西方人来华时,他们所看到的科举制也演变为进士、举人、秀才三级的科名了。

另一类似之处是,秀才一级不能任官,到举人一级就获得了任职的资格,这与欧洲近代以前大学中规定只有硕士以上级才能任教职是一样的。因此早先欧洲也称硕士为Licentiate,意为领有开业证书的人,19世纪以前不少西方人便将举人译为Licentiate。

科名之所以具有学位性质,还有一重要原因是科名仅为任职资格,并非实际官位。科名与官职是两码事,它既不是官位,也不是爵位,获得科名者具有一种非官非民的身份。考取科名只是获得了一种资格,在多数朝代还需参加任职考试才能入仕。著名教育家韩愈年轻时参加4次科举考试后,好不容易才获得了进士科名,但后来连续3次参加吏部的铨选考试未能被录用,多年处于有“学位”无工作的待业状态。明清时期进士要经过朝考或翰林院散馆考试才能任职,举人也要等待挑选补充官阙或教职的机会,有的人获得举人进士科名后长期等待官职空缺未能入仕。

应举者读书——考试——及第的目的多数是为了获得官职,就像现代人读书——考试——获得学位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就业或取得一个更好的职位一样。然而,如同现代有个别人攻读学位纯粹是为了求取一种荣誉而没有功利的目的,科举时代也有一些人博取科名只是为了获得学术文化活动的有利条件,中举后长期居于乡间,有的人应举仅仅是为了追求科名的荣誉而不是为了当官,尤其是一些70岁以上的高龄考生。这充分体现出科名代表了一定的文化水平,是一种学术头衔,与西方学位相同。

学位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不可剥夺性。科举时代士人一旦中举及第,其举人进士名号将伴随终身,不可分离。“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既然举人、进士是一个人才学水平的标志,便具有终身不可移易的特点。官职可以升降,职称可能随职业的改变而变动,但只要不是发现其获得学位过程中有作伪行为,代表一个人学术经历和水平的学位与科名则是不可褫夺的,即使其日后触犯法律处以重刑也是如此。

获得进士、举人等高级科名是很荣耀的经历,任何时候填写履历都可以加上此头衔。就像现代人喜欢将博士头衔展示出来一样,近代以前科第出身者也念念不忘自己的科名。甚至在科举废后,进士还是一个光荣的头衔,如蔡元培在1923年写自己的简历时,即将“一八九二年中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作为第一个履历。因此,中国科名与西方学位不仅貌似而且神似。

正是因为秀才、举人、进士等科名与学士、硕士、博士极其相似,所以当时的西方人才会普遍将两者互译。曾长期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后来曾一度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即校长)的美国人丁韪良(Martin),1877年在美国教育部发表的《中国教育》一文中指出:因为科名与产生于西方的文科学位的差异是如此之小,以至于换用其它名词来翻译肯定会引起概念混乱。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者王云五曾在《“博士”考》一文中说:“余童年读广学会出版之美国李佳白及林乐知等著作,无不自署为美国进士,则以进士视为Doctor之当然译名也。”李佳白和林乐知都是曾在西方大学获得过博士学位的美国人。中国古代“博士”一词通常为官职名称,是指教授专门学问的官员或人才,并没有任何学位性质。在清朝末年,要使人明白西方的Doctor一词,只能将其译为进士。


中央美术学院的国风学士服


二、中国近代曾采用科举学位


由于科名就是一种学位,所以中国近代曾一度采用过科举学位体系,其教育和考试内容包括近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清朝末年一段时间内授予学堂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考试合格者的科名实际上等同于现代学位,而且也确实起到了现代学位的作用。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实施的第一部近代学制。其中的《各学堂奖励章程》规定,大学堂毕业经考试成绩在中等以上者,奖给进士科名;高等学堂及其他程度相当的学堂毕业者,考列中等以上奖给举人科名;中学堂毕业考列中等以上者奖给贡生头衔,等等。

1905年科举制废止,1905年7月以后还举行留学生毕业考试,凡回国留学生考试合格者可获举人或进士科名。这是清政府为鼓励发展新式教育而采取的措施。当时大学堂分为经学科(含理学)、政法科、文学科、医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8科,所谓理学是指宋代和明代的新儒学,格致科即现代的理科,包括算学、星学(即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地质学6门科目。高等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学堂所定课程内容也都是近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后来,毕业生所获科名按专业分类还具体加上某科字样,因此有文科进士、法科进士、师范科举人、农科举人、工科举人、商科举人等名称。

值得注意的是,清末这些科名还是在获得毕业文凭之外授予的,一般学生毕业即可获得本校文凭,但只有部分参加考试获得中等以上成绩者才能获得科名。而且,科举学位办法也是国家规定科名,学校具体授予。

另外,为了表彰在学术上有突出贡献者,清末还实行类似于现代名誉博士学位的办法,免试授予科举学位给少量名士,如1910年1月,授予詹天佑等7人工科进士,严复、辜鸿铭等人文科进士。

另外,为了表彰在学术上有突出贡献者,清末还实行类似于现代名誉博士学位的办法,免试授予科举学位给少量名士,如1910年1月,授予詹天佑等7人工科进士,严复、辜鸿铭等人文科进士。


詹天佑“工科进士”石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据《政治官报》第1246号载《学部奏恳恩赏给总医官伍连德医科进士学位折》,1911年4月13日学部(相当于后来的教育部)奏请皇帝批准奖给研究极有心得、在中国各地办理防疫有功的伍连德“医学进士学位”。该奏折中有4次使用“医科进士学位”,还有一处使用“医学进士学位”。奏折中提到伍连德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法国曾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可见当时清朝学部是很清楚西方的学位体系的,只是中国的学位体系名称与西方不同。

该奏折中直接出现了“进士学位”这种科名与“学位”二字连称的提法,实际上,仅此一条材料已足以证明科名的学位性质。可以说,清末的科举学位体系已具备了现代学位的所有特征。

辛亥革命前夕,对是继续沿用固有的秀才、举人、进士学位体系,还是模仿日本改用博士、学士等名称来授予学校毕业生,曾出现过一次争论。为此,清朝学部于1911年9月9日《会奏酌拟停止各学堂实官奖励并定毕业名称折》中指出:“至于毕业名称,近时人士有以为宜仿日本,改用博士、学士、得业士者,有以宜从中国习惯,仍用进士、举人、贡生、生员者,二说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惟仿日本之制,则高等、专门学堂毕业者始称得业士,大学毕业始称学士,……若将社会习惯所推重之荣名,改革殆尽,恐无以鼓励群情推广学校。……是废止进士、举贡等名称,别定学位,虽属正当办法,而按之现在情形,则尚未能骤行。”因此,规定以后大学毕业者仍称进士,高等及与高等同程度之学堂毕业者仍称举人,并规定获得科名者不与官职挂钩。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废止了奖励科名制度。1912年10月24日,教育部公布《大学令》,规定“大学各科学生修业期满,试验及格,授以毕业证书,得称学士”;“大学院生在院研究,有新发明之学理或重要之著述,经大学评议会及该生所属某科之教授会认为合格,得遵照《学位令》授以学位。”不过,当时实际上并未及时颁布配套的《学位令》,因而没有确定大学院生(即研究生)可以获得何种名称的学位。

1912年,庄启在著名的《教育杂志》第4卷第7号发表的《论大学学位及学凭之颁给》一文中,建议除农、工二科外,凡按章毕业者,应颁给学士及博士学位,农、工二科毕业生所给学位则称硕士。当时他所设想的硕士对应的英文为Engineer。至于大学研究生,当特别定制,“其学位亦宜慎重定之,此学位即进士是也。”在民国初年考虑建立现代学位制度的时候,庄启建议将学士、博士和硕士等作为不同学科的大学毕业生所获学位名称,而研究生所获学位则使用“进士”。清末民初虽有研究生制度,但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并未实施研究生教育,因而迟迟没有颁布《学位令》。不过,我们从庄启所设想的学位体系中,可以看出进士与学士、硕士、博士一样,都是拟议中的学位名称。

1910年刊印的小说《续镜花缘》第一回,虚构了武则天开女科举的故事,说考取才女百名,“一等五十名,授职女学士;二等四十名,授职女博士;三等十名,授职女儒士。”毕竟学士、硕士、博士与进士等科名都只是中国的固有名词,如果民国初年颁布了《学位令》并沿用清朝末年的“进士”等科举学位名称,今人对科名的学位性质就更容易理解了。然而,1935年公布的《学位授予法》时,还是受日本使用博士、学士等汉字作为英文Doctor、Bachelor译名的影响,最终完全放弃了科举学位名称,采用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名称,并一直延续至今。


三、设计出符合中国审美习惯的学位服


了解科举名位实际上就是一种传统中国的学位后,对现在大学生毕业照以中国传统状元帽和进士服出镜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哲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杜祖贻先生早在 1999 年 11 月就曾撰写《中国的大学礼服的设计须以国服为本》建议书,当时北京大学学生及校方对于杜先生的倡议给予积极的回应。现在杜祖贻先生还在促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毕业博士团队撰写一本《学位服的历史》,推动学位服的中国化。

我一向认为现在中国高校采用的学位服过于西化,尤其是只是照搬欧美,用黑色作为基本色,不符合中国的传统习惯和审美。因为黑色在中国向来被视为凶色,通常与死亡、丧葬等相关。即使欧美著名大学的学位服也不全然采用黑色,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学位服就用天蓝色。


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位服具有鲜明的本校特色


近年来一些高校如清华大学等设计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有本校元素,且包含西式学位服风格的学位服,值得肯定。

总之,状元帽和进士服是传统中国的学位冠服,而且明代进士、秀才冠服与西式学位服的样式、使用方式还有一些相似之处,中国高校可以参考其中部分合理元素,设计出符合中国审美习惯的现代学位服。



江汉大学的中国风新式学位服款式之一种,远比黑色学位服美观。



参考文献

1.刘海峰.“科举学位说”可以确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8)

2.孟东明,学位制度一夕谈——访张文裕教授.新观察,1981(8)

3.舒大纲,蔡竞.中国古代的学位.历史知识,1983(1)

4.William A. P. Martin, Education in China. in Hanlin Papers, or Essays on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the Chinese. London & Shanghai, 1880

5.王云五.王云五论学文选.学林出版社,1997

6.蔡元培.自书简历.见: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4

7.张亚群.科举革废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潘懋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9.华琴珊.续镜花缘.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10.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中国社会科学,2001(5)



编辑、排版:韦骅峰

审核:李木洲


更多精彩阅读:

  1. 海峰随笔 || 科举就像古代帆船

  2. 刘海翔 吴青兰:科举西传欧洲的文化背景

  3. 冯用军 赵雪:文化自信背景下科举文化的遗产、功能及其现代价值

  4. 科举“岁时”民俗的形态、仪式与内涵——    以福建方志为中心的考察

  5. 从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   到全国百篇优博:科举学研究丛书

  6. 年终巨献 十年一剑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科举通史》

  7. 寒门子弟何以考取科举功名——基于清代浙江科举人物朱卷履历的定量分析


投稿邮箱:ksyj2007@126.com



点击下方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