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优化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之江策

吕华、李健 之江策 2023-03-14

导  读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义乌是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发达的国际小商品市场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近年来,义乌积极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求,扎根基层,持续探索、实践城市民族工作新模式,以社区建设为载体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以“五社联动”为机制促进各民族广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以国家通用语言和电商技能培训为抓手推进共享共富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初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体系,对东部发达地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具有积极借鉴价值。


正  文

【约10200字】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命运共同体,与之相伴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浙江省委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化建设,努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确保我省民族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义乌是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共有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包含53个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同胞17.83万人。近年来,义乌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持续探索、实践城市民族工作模式,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享共富成果。2017年,义乌市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2019年,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1年,义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被评为全国民委系统先进集体。但是,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和“重要窗口”的过程中,义乌城市民族工作仍亟需把握当前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少数民族群体的社会结构特征与需求,在深入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效解决城市民族工作痛点,为全国其他地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先行探路。




01 


 义乌城市民族工作

 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城市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增强

近年来,义乌少数民族人口增多、成分增加,在城市中多与本土居民交叉混居,呈现散杂居住的特点。特别是在多元族群社区中,这一碎片化、流动化的居住特点更为突出,使得少数民族与本土居民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机会增加,形成了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基本形态,不同民族成员间的文化共同性在明显提升,但在短期内也形成了同一生活空间内人群文化异质性增强的局面,部分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化、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衣着饮食、宗教信仰等方面与本土居民存在明显差异,给做好民族工作、构建和谐的社区共同体带来了挑战。这类短期挑战增加而长期利于交往交流交融的阶段性特征,是国内外多族群社会普遍都会遇到的情况。


(二)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求日趋迫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态势出现一些新变化,表现在:一是由短期流动向长期定居转变。流动少数民族新生代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对东部城市的融入度和认可度较高,多数倾向于在新居地定居,并有举家迁移的意愿。在义乌当前 17.83万外来少数民族人口中,已落户人数达8606人。二是由劳动力输出开始向新经济业态从业转变。新生代少数民族不断调整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以适应经济转型发展,如近年来,义乌市穆斯林群体从翻译、货代、餐饮等逐步向物流、跨境电商等行业转型,一些新近大学毕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第二代也倾向于留在义乌谋发展,从事更高端的国际贸易、直播电商等行业。新态势的出现,给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如一些已长期稳定就业的群体及其子女对于“市民化”的要求日趋迫切,希望能更加完全的扎根当地社会,特别是迫切希望能更好地解决购房、租房、子女入学、落户等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能够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


(三)平等参与社区治理的愿望更强烈

多元族群社区内部之间因社会资源、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发生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民族团结,也会阻碍外来少数民族融入当地社区。特别是在当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仅追求经济收入和物质保障,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有了更高层次的需要,对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公民权利有了更多期待,对参与所生活社区的公共事务有了更大的积极性,这些变化对东部城市的社区治理能力提出了新挑战。这种挑战同时也是重要机遇。如果政府能够提供一视同仁的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机会,积极吸纳各族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就会大大加快少数族群融入迁入地社会的进程。

综上,义乌城市民族工作面临多元文化适应性、公共服务均等化、少数民族“市民化”等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转变工作思路,将民族事务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推动民族工作和现代化社区建设工作有机结合,持续探索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实践路径。



02 


 义乌“五位一体”城市民族

 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近年来,义乌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的重要指示精神,多方联动、精准施策,构建并完善以思想引领、文化共融、经济共富、服务定制、载体搭建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城市民族工作体系,从政治、文化、经济、民生和社会等领域全面、深入开展探索,形成各领域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向深入。

图1  “五位一体”民族工作体系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党对民族工作强有力的领导。

1.党建引领,基本形成全域治理的民族工作机制

党建引领做好民族工作的难点在于做实做细、全域覆盖、不留死角。近年来,义乌市创新推行“党建+单元”机制,把民族工作重心下沉至楼道等最小单元。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改造传统社区治理模式,破解党建引领工作下沉的瓶颈,依托微信搭群互动联通全市所有238个党群服务中心、3.34万个“最小单元”,全力打通服务各族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民族宗教领域多跨场景应用,协同23个部门,打通17个关联系统,让公共服务供给者更加智慧,以精准提供民生需求、活动预约、场所管理、教育引导等服务,使便利性与可及性成为多民族基层社区服务工作的显著特征。

2.思想统一,基本形成三级齐抓民族工作的格局

义乌建立了市级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和部门、镇街工作协调小组,压紧压实部门责任,将民族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并构建市、镇街、村社三级工作网络和镇街、村社两级责任,实行属地管理,市委党校每年开设民族宗教工作专题班进行干部轮训。14个镇街全部配齐专职统战委员、统战干事,建立民族工作专门队伍,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政策有人懂、工作有人抓。义乌的基层民族工作做法为东部地区如何夯实基层民族工作力量进行了有效探索,积极落实了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的要求。

3.民主管理,助力社会认同感和公民意识的提升

赋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部分当地居民的权利可以提升其责任感,责任感又会带来对迁入地认同感的增强。义乌除了吸纳外来少数民族群众担任政协委员,从2006年起,每年还邀请10名少数民族代表列席、旁听政协会议,参加人大座谈。在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创设惠民议事会,选聘少数民族兼职委员,参与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商议,同时邀请少数民族参与民主管理监督,提高对所生活社区的认同感、责任感,在实践中引导少数民族群众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培育对社区共同体的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案例1:义乌鸡鸣山社区建立了一套社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互嵌入式的工作机制。由社区党委牵头,将社区分成7个网格,社区“两委”成员任网格长,负责本网格内的各项工作;党员干部、居民代表等任楼栋长,负责及时了解掌握本楼栋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宗教信仰、工作生活等情况。创设惠民议事平台,邀请少数民族同胞直接参与社区惠民议事会、居民代表会议,共同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为少数民族群众搭建发声渠道。成立社区民族团结互助委员会,由社区党建联络员担任秘书长,少数民族骨干担任委员,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学、就医、租房等各类困难问题。


(二)促进多元文化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义乌从红色基因传承、语言文化培训、坚持教育引导三个维度着眼,促进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1.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

义乌市民宗部门主题化谋划、系统化组织,通过面向少数民族党员和群众开展系统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颂党恩”系列活动等,提升义乌民族宗教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强化“五个认同”。特别是开展红色教育实践,让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实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大地的历史轨迹和生动实践,十分有利于构筑外来少数民族与当地居民共同的历史认知和集体记忆,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题中应有之意义。

2.开展语言培训,消除语言隔阂

“语言相通不仅是促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前提,而且是提升各族群众文化认同,推动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义乌推动“校地合作”,政府、高校、社区和社会力量“四方协同”,借助当地高校的优秀教学资源,成立“红石榴双语服务工作室”,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公益培训,累计服务各族群众2万余人次。随着培训经验的成熟,培训地点由单个社区向多个社区扩展,培训内容由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向法律法规宣讲、经典文学诵读、爱国主义教育等拓展。学员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三级考试抽样达标率达到90%以上。2018年起,该语言培训模式在浙江全省推广,目前在全省建立培训点10个、培训班12个,义乌的培训模式获得了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欢迎和支持,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人的肯定。

3.坚持教育引导,促进和谐共融

文化认同不仅是对中华共同文化的认同,也是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可与欣赏,义乌始终把凝聚人心、增强文化认同作为最管用最根本最长远之举来抓,积极组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一是加强教育,强化“五个认同”。创建省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学校1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教材、走进课堂、装入师生头脑,并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实行“三混”(混班、混餐、混寝),为各族青少年提供充分的相互交往空间,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五个认同”。二是开展活动,增进情感交流。依托新时代文明站所,打造“我们的节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特色活动品牌,结合“四史”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等内容,开展联谊交流、文艺汇演、公益慈善等活动,在增进各民族对彼此文化认知的基础上促进各民族情感交流。

案例2:2021年寒假期间,为响应国家“就地过年”倡议,丰富留义少数民族子女寒假生活,深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红石榴双语服务工作室”面向在义少数民族子女开办“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拓展冬令营”,内容包括“迎春写福、诗词唱诵、巧手剪纸”。参加本次冬令营的有来自塔吉克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的小朋友。通过学习传统书法,诗词唱诵、剪纸等活动,少数民族小朋友很好地体验、感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形美、音美、意美。

类似中华传统文化素质拓展冬令营这类活动,寓教于乐,既丰富了少数民族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培养了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助推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实现包容共享发展,拓宽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1.技能培训与就业创业需求相结合

在包容共享式发展理念中,通过职业技术赋能和发展平台共享实现弱势群体的可持续生计改善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义乌以“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等方式,依托高校、技能培训机构等平台,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对接少数民族同胞就业创业的方向和需求,开展电商、法律法规、烹饪等各类技能培训30余期。如针对电商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课堂培训、创业分享、小组沙龙、实操演练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切实提升了参训人员的电商技能,有力助推了少数民族同胞融入义乌电子商务大平台,实现创业致富。

2.“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除开展常规培训外,义乌还为社会力量发挥积极作用提供平台。一是积极“请进来”。积极吸引和大力支持少数民族群众来义乌创业就业,并通过政策红利赋能、社会组织带动等方式给予精准帮扶。比如说,义乌通过建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广泛吸收各省在义商会的各族企业家骨干,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会副会长、苗族女企业家张莉就牵头成立了“茉莉花”民族工作室,积极帮扶少数民族群众创业。二是主动“走出去”。2018年以来,义乌创新“党建+市场+电商+物流+加工贸易+X”特色帮扶模式,帮助民族地区增强造血功能。在线下,在对口帮扶县汶川开设来料加工扶贫车间,羌族等少数民族贫困户可获得每月2000元的收入;在阿坝师范学院开设电商学院,为汶川培养电商人才,带动少数民族群众电商创业,同时将该模式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在线上,打造全国“百县万品”消费助农展销中心,利用直播方式全力为342个欠发达县1万多种商品提供服务。通过将义乌的成熟经验推广到中西部和民族地区,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实现共享发展。

案例3:为提高城市流动少数民族创业能力,2016年起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商专业教师,作为志愿者持续为流动少数民族举办电商公益培训18期,服务1万多人次,搭建了100多人的培训骨干交流微信群,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注重实战操作,提高了少数民族学员实操能力。特别是疫情期间,通过电商公益云教学课程,累计直播52场,在线观看3642人次,直播总时常超过4200分钟,内容涵盖移动电商培训、跨境电商基础知识、淘宝店铺运营、视觉营销培训等方面,提高了少数民族学员的创业能力。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创业青年孜白旦等通过培训掌握了电商运营技巧,把独具民族特色的产品销往了国内外。


(四)提供精准定制服务,建立“点面结合”的服务体系

城市民族工作是涵盖民族、民政、社区工作的广义社会工作,是东部地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城市治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点。结合城市少数民族散杂居住的特点,通过建立“点面结合”的定制化服务体系,可以更好满足各族群众的一般性和个性化需求,吸引更多少数民族群众进入东部城市开启现代化的新生活。

1.精准定制,提供个性服务

义乌以社区为依托,充分挖掘社区内部资源,探索建立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工作法。通过开展走访调研,形成少数民族群众“需求清单”,与辖区内教育、文化、商业、共建单位等提供的“资源清单”进行精准对接,积极回应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需求,最终形成“项目清单”。如结合少数民族技能特色及所在社区的特点,构建“一社区一特色”培训格局,提升创业能力,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培训服务项目。

2.模式创新,健全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社区党委核心引领作用,探索打造包含场地设施、活动载体、志愿队伍、责任人员、配套机制、考评标准及特色项目在内的“6+X”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模式,以社区为主阵地,实现社区内资源的充分整合、统筹、协调,开展技能培训、政策宣传、联谊交流等各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从人员、硬件、政策上全面保障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现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处(鸡鸣山社区),省级重点培育单位4处(五爱、宾王、长春、四季社区)。

3.全面覆盖,均等服务对象

义乌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致力于在户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无差别待遇。现有8606名少数民族群众落户义乌,有7379名少数民族子女在义就学,为此,义乌专门为这些少数民族群众发放《365便民服务手册》,提供菜单式服务,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均等化、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十分有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实地调查发现,从小在义乌上学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包括访谈到的维吾尔族青少年,普通话非常流利,已经对义乌市产生了很强的认同感,普遍认为义乌城市非常包容,将来更愿意留在义乌工作生活。


(五)创新民族工作载体,实现民族工作社会化质的提升

族群社会学认为,现代多族群国家促进族际整合的理想目标即是互嵌模式,各族群众在生活、工作中相互交流、密切交往有利于建立跨族际的朋友圈和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推动多族群社会成员的全方位整合。

1.多元主体协同,形成“五社联动”互嵌机制

在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方面,义乌发动以全国百强社工组织——同悦社工为代表的大批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嵌入式社区打造,如培育“和合堂”“和缘居”“阿依乐·莎莎”“茉莉花”等少数民族工作室,提供丰富的社会服务;组建“红石榴”“石榴籽”“雪莲”等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吸收少数民族志愿者参与社区基层治理。义乌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主力,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形成“五社联动”互嵌机制,通过经济互嵌实现共享共富,在社区交往、居住互嵌中增进文化理解、推动文化互嵌,从而实现少数民族与当地居民的心理互嵌。义乌实践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和资源,作为构建互嵌式社区的初始推动力。

2.数字精准赋能,搭建民族工作网络阵地

服务上,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性共享的基层民族工作平台。依托义乌市“义网通办”等数字化改革的优势,实现各民族群众服务工作均等化全覆盖;打造民族团结宣传“微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普及民族知识、宣传民族政策、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管理上,推广“大数据+铁脚板”,大数据为网格治理提供支撑,党员“铁脚板”为少数民族提供精准服务。数字化治理平台的普及使用为基层民族工作的创新性开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3.互观互学互进,创新城市民族工作品牌

城市民族工作,做好一个社区相对容易,但是要能成片区的推广才更有价值和意义。义乌市积极构建变“盆景”为“风景”的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化路径。一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后培育鸡鸣山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区。二是形成项目培育、标准提炼、互观互学、示范推广、比学比做、循环递进的城市民族工作活动品牌建设体系,创设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融书苑”、“我们的节日”等一批活动品牌,有效推动了各民族居民间的互知、互信、互融。

案例4:鸡鸣山社区结合未来社区建设,谋划“千籽环抱”民族工作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对接公安部门数据并结合网格日常摸排,对辖区少数民族居民数量、族别、行业、年龄、住址等基础信息实时更新,精准分析少数民族居民需求,开设民族团结融书苑、古兰舞蹈培训、乃比利画室等服务项目,满足少数民族居民及子女的文化艺术培训、生活、创业、参与社区治理等需求。同时,对近年来开展的各类服务、活动按照场次、服务人次和满意度进行汇总分析,为今后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让少数民族共享数字化改革红利。

义乌将民族工作融入社会工作的探索,不仅为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提供了急需的服务,也构筑了外来少数民族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良好环境和平台。有领导视察时点评道,“义乌通过开展少数民族普通话培训、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和组织各类社区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城市民族工作方式,帮助少数民族融入这个城市,对国家民族团结进步而言,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也是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事业。”



03 


 义乌城市民族工作

 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义乌创新城市民族工作的实践,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解决城市多民族社区的社会治理难题、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启示:


(一)党建统领,完善新时代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是根本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建立至上而下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体制是保障东部城市民族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其中省级是统领,市县为枢纽,社区抓落实,各层级相互联动,才能真正建构一体化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

一是省级层面,加强纵向压力传导,强化横向协调配合,统筹统战、宣传、民宗、发改、民政、司法、公安、教育、文旅、商务、住建等相关部门,协调共青团、妇联、工商联、行业协会等各类组织和团体,将民族事务治理有机融入各自工作中,形成坚强有力的新型民族工作领导格局与工作格局。

二是市县层面,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重点市县,除可建立相应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工作机构外,可借鉴义乌等地经验,在统战部门的领导下普遍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作为统筹引导联系各类涉民族小微型社会组织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政府民族事务治理重要助手的职能。

三是社区层面,树立社会化的治理和服务理念,确保“服务管理在社区、信息收集在社区、矛盾调解在社区、共生共融在社区”,在社区党组织的统领下,将社区内的本地居民和各族外来人口交叉纳入到社区公益性小微社会组织体系中,借助小微组织打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通道。建立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社区社会组织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对备案制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行便利化的设立程序,提升社会组织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和吸纳能力,积极支持由本地居民和外来少数民族共同参与的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数字赋能,推动民族身份管理方式转换是关键

新时代民族工作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提升民族领域服务治理的效能,破解一些长期困扰的瓶颈问题。

一是通过数字化改革重塑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用新型数字化治理逐步替代传统民族身份管理,避免在加强民族工作过程中可能同时出现的过度强化少数民族身份意识的问题。构建基层民族工作数字化协同平台,开发覆盖城乡、多跨协同、政策集成的民族宗教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政策综合集成、帮扶直达到位,以智能化方式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各种需求。让基于数字化的服务走在前台,基于民族身份的管理放在后台,在大力开展民族工作的同时,有效避免对民族身份的差异化凸显和强调,有效保护流动少数民族公民的个人隐私,争取形成数字化治理背景下全体常住居民无差别的市民身份认同。

二是依托数字化治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精准化,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和住房保障等纳入当地公共服务体系,在不突出民族差别的前提下让少数民族同胞享受与东部地区居民同等的待遇。依法保障各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实现对各族流动人口无差别的“市民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以公共服务普惠性和可及性为突破口,有效应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难题,着力减少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异地感和疏离感,尽可能消除容易引起民族身份过度凸显的社会场景,建立一批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智能化的高地,为有效吸引西部少数民族群众向东部发达地区自发流动探索先行经验。

三是依托特定公众号平台、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宣传普及民族政策法规和基本知识、分享工作经验、传递工作状态,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共用,打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获取正规渠道信息的“最后一公里”。用好新型网络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通过身边的网络平台讲好身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感人故事,普及传播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性历史知识和历史名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积极培育流动少数民族同胞的属地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少数民族从流动向定居扎根转型。


(三)精准帮扶,助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是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民族共同富裕的实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认同基础。通过通用语言培训、职业技术赋能、外部市场链接方面的精准扶助,可以大大助力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参与市场经济、进入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是针对各民族同胞面临的语言、技能等实际困难,开展精准帮扶行动。进一步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公益培训覆盖范围,由政府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实施少数民族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计划。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少数民族参加语言文字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实行分层分类教学,除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外,更加注重对国家通用文字的教学,满足少数民族不同的语言基础和现实需求;通过“语言+技能”“语言+文化”的方式,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强化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现代大都市生活技能等学习;支持社区及小微型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体活动,对少数民族居民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性活动的给予更大力度的鼓励和奖励,为便利各族群众进行语言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创造更多空间和平台。

二是搭建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同致富平台,加强少数民族新型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东部地区产业、资源优势,为对口支援的民族地区引入高质量公益培训资源。结合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特点,通过新型职业技术赋能,培育民族地区电商+小微产业集群示范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入互联网经济时代,助力民族地区特色产品无障碍进入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市场。

三是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全球贸易网络的优势,打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品走向世界的畅行通道。依托东西部之间市场和资源优势互补的有利条件,创新对口帮扶和东西部协作机制,构建若干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包容共生的新型产业链,特别是借助跨境电商渠道,带动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出口,营造一批各民族人员共同参与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体,实现东西部循环畅通,探索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四)强化培训,培育基层社区民族工作骨干力量是基础

实现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干部队伍的具体推动,离不开广大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培育一支懂政策、会执行、有代表性和亲和力的民族工作骨干队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一是全面开展各领域干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培训工作。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等融入干部日常教育课堂,开发相应课程并列为干部必学科目,分专题开展民族政策和理论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理论、东中部地区民族工作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与社区民族工作实践等作为优先重点专题进行普及性的干部教育,从思想上帮助非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加深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

二是实施基层民族工作干部队伍专项培养计划。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长期性、专业性和敏感性,组织人事等部门可提前择优选取一批基层青年干部纳入民族工作骨干培养范围。依托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每年举办基层民族工作者培训班、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培训班等,组织社区民族工作骨干全员参加培训,提升参训人员的民族工作能力和民族政策把握能力,保障基层民族工作更加有效地运转。

三是继续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力量进社区参与民族工作。借鉴义乌专业社工组织进社区参与民族工作的有益经验,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现代治理形式,实施涉民族领域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支持计划,积极培育更多专业社工机构,为专业社会工作与基层民族工作的有机结合提供政策支持空间,创造新的经验,同时在实践中为东部地区持续培养涉民族事务领域专业社工人才。

四是继续大力扶持各类小微型社会组织的孵化。为更好探索涉民族领域小微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路径,可以出台专门政策,支持民族团结工作室、民族团结志愿者服务队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积极主动参与基层社区的自理工作,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和公益服务中,能够更好帮助城市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更好地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

[2]马静,刘金林.语言治理融入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J].民族学刊,2022(11):2.

[3] 陈瑛,郎维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再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1).

[4] 陈云.现阶段中东部城市民族社会工作的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

[5] 崔艳芳.基于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少数民族社会工作创新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11).

[6] 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0(6).

[7] 马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 张顺林.“多元一体”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6).

▲上下滑动查看


作      者:吕华、李健

课题名称:浙江哲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推动我省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21NDYD103Z)

吕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曾先后在政府部门、高校工作,长期从事思政、宣传、文化工作的实践和研究,出版专著1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部分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李健,浙江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智库研究员,长期从事西藏和涉藏地区发展与民族关系研究,先后进藏开展调查研究40余次,参与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各类课题50余项,完成各类研究成果10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部分成果得到批示或被采用。


-往期回顾-

浙江农村共同富裕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启示|之江策

如何借力产教融合提升区域创新发展力,浙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做什么?|之江策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解读】在高水平社会建设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解读】破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解读】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解读】先行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投稿邮箱:zhijiangce@163.com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