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公益创业人才促进共同富裕,大学可以这样做

倪好 之江策 2023-03-1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是呼唤公益创业的时代强音!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既需要做大蛋糕,也需要分好蛋糕,这与长期以来公益创业所坚持的理念不谋而合:以推动社会变革和公平正义为使命,以市场机会导向为途径实现自我造血和理性扩张。


一言以蔽之就是 “一颗公益的心+一颗商业的脑”。



诺贝尔奖获得者、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创始人默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就是最负盛名的公益创业者,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服务穷人的银行,其创新的运行模式至今仍是小额信贷类普惠金融领域的标杆。


获得“2019年度社会企业奖”的杭州老爸评测科技有限公司,在公益创业界也大有名气。它作为结合移动互联网、自媒体、众筹检测、合格产品团购电商等多方资源的跨界创新公司,专注于解决有毒有害产品的问题。


海宁的南关厢素食馆以“吃饭也是做公益”为宣传语,将餐饮营业与公益服务的运作结合起来,迅速扩大了公益群体覆盖面,在老百姓、社会资本、公益组织等之间构建了良好的公益生态。


创业+公益,是天生一对?还是勉为其难?


目前,我们普遍存在的创新创业活动多注重商业创业,而忽视了公益创业。鼓励创业+公益,可以推动社会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有效提升创新创业的社会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创业者不仅仅局限于只关注创造利润的商业创业者,同时也必须包含以贫穷和边缘群体的福祉为中心的社会创业者。


当前,我国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实践还大多停留在创办企业层面,难以满足我国现阶段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发展需要。在大学中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商业教育”的观念仍占主流,“培养未来老板”等口号透视出这种认识论。在评价创新创业活动时更多地关注市场份额、年均产值等经济指标,忽视了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教育公平、帮扶弱势群体、推动共同富裕等社会贡献。



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相比在整体上发展缓慢,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开展公益创业活动是各国都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问题,西方国家长期倡导的包容性增长、绿色经济等都与公益创业理念密不可分。


在我国,传统非营利组织过度依赖捐赠,公共部门效率不彰,而传统商业企业则主要为所有者利益最大化而从事商业活动,资源整合溢出价值尚未充分显现。各类社会力量有效整合起来,以社会创业的形式为弱势群体赋能,才能够最终实现“提低”“扩中”的共同富裕目标。


“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需要破解


这一类创业形式深受青年群体青睐,但真正从事公益创业的人却少之又少。


调查显示,大学生开展社会创业的动机较高,认为“可以用行动带动更多人支持公益很开心”的达到61.3%;选择“既可以保护公共利益又可以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的占28.9%;[1]如此高的社会创业意向并没有产生较多的社会创业行动,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社会创业过程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


在社会认知上,对社会创业形式还知之甚少,许多人认为公共领域创业是政府的事;在创业难度上,社会创业要求创业者不仅能够实现自我造血,还要产生社会影响,切实解决社会问题,这比一般的创业项目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在扶持政策上,目前政府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更加青睐技术创新驱动的创业项目,对公益类项目关注较少,尚无专门的鼓励措施;在融资上,目前公益创业项目很难获得银行或者投资基金的贷款或天使投资;在评价标准上,对创业成败的评价要素比较单一,过多注重其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当然,各项法律法规、认证标准、行动方案等的完善也都已经提上日程。不少城市专门成立了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形成了行业联盟,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参照的规范标准,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2018年8月,北京社会企业发展促进会发布了《北京市社会企业认证办法(试行)》和《北京社会企业联盟章程(试行)》。2022年4月,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关于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由市社会建设工作部门牵头制定社会企业认定办法。


2018年,成都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社会企业促进社区发展治理的意见》,2021年又专门制定了《成都市社会企业培育发展管理办法》,保证成都市社会企业培育发展工作的持续性并在全国范围取得领先优势。


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杠杆,以人才培养为牵引促进公益创业,大学可以这么做


大学引领社会发展往往通过其前瞻性认识与卓越人才培养来实现。公益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解决社会突出问题、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社会创业者,在政府、市场等相关利益者之间形成创新性社会治理模式。大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培养更多的公益创业者,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在公益创业过程中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同时也帮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观念重构:

克服创业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


重视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领导人才,需要大学注重将全球重大问题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及时将“可持续发展”“经营责任”“绿色创业”“全球变革”等理念渗透进创业教育之中,显现出在世界和全国高等教育舞台的前瞻与先行。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际创业观念已经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大学应该主动引领创业社会的发展,而不是被动适应当下的就业压力。创业教育需要从更深入和多元的角度去理解,创办企业、公益创业、岗位创业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必须得到全面重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也应该百花齐放,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多元价值需求。



二、学科交融:

促进全校性的公益创业教育


知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不再固守某一局部版图中,社会问题也不会单纯地发生在某一学科边界之内,模糊、渗透、交叉、互动成为重要趋势。这种复杂性对学生的认知和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社会、创业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把握的脉络。


在学科交融理念下,公益创业教育具有教育对象全校化、学科边界融合化、课程类型多样化、组织管理去中心化等特征。


在学科交融模式中,各个参与学院各负其责,专业师资与创业师资共同开发课程,专业学习与创业学习各有侧重。


在公益创业教育管理上,学科交融模式面临着组织架构与职能重组的任务。如,在公益创业教育系统中,全校层面的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学校层面的公益创业教育战略制定与执行、合作平台搭建、创业实践活动组织等;院系自主负责专业性的公益创业教育预算、决策、招生、接受捐赠等。


三、内外协同:

促进公益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内部组织和外部支撑是公益创业教育能够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大学公益创业教育,与学校、政府、企业、社区、基金会、媒体等利益相关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在各方形成共同体的情况下,大学生方有可能实现公益创业理想。


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带来了丰富的政策支持,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和乐善好施的文化底蕴是发展公益创业的沃土,浙江的高水平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为培养堪当重任的公益创业人才可以作出积极贡献。



课题信息:本文系202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路径及其有效性评价研究”(20NDQN249YB)的成果

作者简介:倪好,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智库研究。出版专著《美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研究》等。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及SSCI刊物等发表文章50余篇,围绕教育改革等撰写20余份内参获得浙大智库成果认定,部分智库成果刊载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教育部简报(大学智库专刊)》《浙江社科要报》等。

-往期回顾-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元宇宙”概念如何打造新消费热点?

浙里知 味生活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湾底实践:集体经济引领共同富裕的新探索|之江策

国漫何以重返巅峰|之江策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应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浙江做了什么?|之江策

【笃行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打造乡村走向共同富裕跨界帮扶的生动场景?|之江策


投稿邮箱:zhijiangce@163.com

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