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许多政权曾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挪用过去伟大的历史人物和艺术家,但没有谁比纳粹做得更彻底的了。为利用他们1933年上台后出现的举国欢腾的热浪,纳粹政府希望利用德国丰富文化遗产中最伟大的代表来为他们特定的目标和目的服务。为使他们的行动显得郑重可敬,也为和过去保持一种连续性,他们所追求的策略让他们必须以自己的形象来重塑这些偶像。
1933年,纳粹统治的头三个月,见证了德国音乐生活中最激烈的变化。几周内,一大批显要的音乐家被新政权批为“在政治上和种族上无法接受的”,他们失去了工作,被迫离国。这个过程是分两步完成的。起先,纳粹政权默许纳粹党组织以武力宣示作为驱逐不受欢迎者的最有效方法。1933年3月发生了两起这样的事件。在德累斯顿,突击队员的抗议终结了弗里茨·布什(Fritz Busch)在歌剧院的指挥生涯,加速了他离开德国的步伐。纳粹媒体还通过恶毒攻击强迫歌剧管理层把库尔特·魏尔(Kurt Weill)的新作《银湖》(Der Silbersee)逐出玛格德堡、埃尔福特(Erfurt)和莱比锡的舞台,并成功地让作曲家相信,他个人能够生存的唯一选择是穿越国界,逃往法国。对付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用的则是一套略有不同的策略。1933年3月,这位著名指挥家被迫退出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以及柏林爱乐乐团已经排定的演出,因为如果音乐会如期举行,当局将拒绝保证公众安全。瓦尔特对此行径的回应是,取消了德国境内所有的演出,隐退到奥地利塞默灵(Semmering),据称“心碎难愈”。这样令人不安的事件产生了预期的效果,在特别容易成为纳粹宣传目标的人心中产生了恐惧感。但尽管如此,当局还是无法只依靠政治宣示,把它作为驱逐此类人群的最有效办法。因此,次月,在决定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确保全面除掉纳粹认为在种族和政治方面不受欢迎者之后,惩罚政策就进入了新阶段。1933年4月7日,《恢复职业官吏法》(Gesetz zur Wiederherstellung des Berufsbeamtentums)颁布,有效地终止了许多正在乐团、歌剧院和音乐学院工作的人的雇佣合同。在这一动荡而不确定的时期,新政权需要安抚群众,说这样的行动不会完全破坏国家的音乐体系。相反,纳粹辩称,把布什、魏尔和瓦尔特这样的人除掉,是走向重建日耳曼民族国家自豪感的许多必需步骤之一。然而,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有一点很重要,即要以建设性的话语把当局表现为德国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者。不奇怪的是,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末篇汉斯·萨赫斯所唱的“敬仰你们的德意志大师”一语,被不知羞耻地用来支撑这样的话语。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当局承诺要团结的德国大师就是一群被操纵的精英作曲家,可以被呈现为纳粹意识形态的重要先行者。不可避免地,用纳粹意识形态来包纳这些作曲家具有多少说服力,是因人而异的。在19世纪人物中,瓦格纳被宣扬为其世界观最为接近地预言了纳粹世界观的作曲家。相似地,安东·布鲁克纳被塑造为一个可信的纳粹偶像。和瓦格纳一样,这个过程中,希特勒对这位作曲家极为强烈的个人认同显然是因素之一。其生平也是部分原因,例如,布鲁克纳对瓦格纳的高度景仰,他单纯的农民背景,以及人所共知的观点——他的作品在被犹太人占领的报界惨遭挞伐。在瓦格纳和布鲁克纳以外,贝多芬是伟大作曲家中最重要的“原型纳粹”。虽然有些地方把他描述为标准的革命家,其世界观有着强烈的民主原则,但纳粹把他诠释为一个领袖式的人格,通过意志的力量与坚定,也通过他英雄性的、鼓舞人心的音乐征服了音乐界。类似的策略也用在其他17、18世纪出生的作曲家身上。就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而言,有必要淡化他作品中的宗教背景,而把这位“北欧”复调大师呈现为对生活具有“民间”感觉的原型的德国人。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尽管大半辈子没有待在德国,他还是被相似地诠释为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然而,对作曲家这方面形象的强调随着政治局势而有所变化。1935年,在亨德尔诞辰250周年的庆典中,他侨居英国一事被视为德英两国所共享的文化价值的象征。四年后,在战争爆发之际,就不可能再做这样的宣传了。亨德尔于是被描绘成拒绝完全融入英国社会、在伦敦的敌人向他发起恶毒攻击时仍然坚守着德国式原则。给莫扎特穿上类似的纳粹紧身衣最终是一个极为棘手的过程。有一些麻烦的事情,例如莫扎特和共济会的紧密关系和与犹太人的联系(下两章会探讨)必须被蒙混过去。然而,纳粹掌权后,有一个问题似乎立刻被解决了:把作曲家论证为一个坚定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实际上,莫扎特也许是所有伟大作曲家中最不具有延伸性、最难被纳粹挪用的。在几乎每个层面上,他的哲学和道德观念都和纳粹的世界观相冲突。例如,除了书信中有几处表现德意志爱国主义的孤例以外,他并不给人激进爱国主义者的印象,至少不持纳粹所理解的这一立场。作为一个总体来说,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感到安然自在的自由主义者,他的理念看起来是超越国界,而非强调日耳曼霸权的。另外,要是到20世纪30年代他还活着,还在工作,那他人尽皆知的共济会活动、和犹太剧本作家合作三部最伟大的歌剧的明显意愿,都显然会把他置于和当局相冲突的位置。关于莫扎特对民族、国家认同感的争论,以及由此暗示的对他政治观的争论,可被追溯到19世纪。一方视莫扎特为最典型的世界主义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在《善恶的彼岸》(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1886)中甚至做出这样的诊断,把罗伯特·舒曼民族主义观念狭隘性(“不过是个德国事件”)和莫扎特思想的开放性(“几世纪来那种伟大的欧洲品位的最后回响”)做了对比。对德国音乐史的这种诠释几无争议之处,因为它有着坚实的传记学证据。莫扎特通晓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对不同音乐传统均有积极反响,似乎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另外,莫扎特的音乐在英法两国和在德奥两国的流行程度也差不多,而他的世界性影响力也能以为数众多的传记为证:在19世纪及之后,他的传记几乎每种主要的欧洲语言都有出版。19世纪90年代晚期,理查·施特劳斯和恩斯特·冯·波萨特(Ernst von Possart)在慕尼黑倡导了莫扎特的复兴。由此重新发现了莫扎特艺术的音乐家们,在20世纪早期都承袭了尼采对莫扎特的观点。对莫扎特的新兴趣影响广泛。例如,以施特劳斯为最重要的精神领袖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在1920年的创办,就是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在美学方面,莫扎特复兴也成了反对晚期浪漫主义之铺张表达的先锋运动。艾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在1911年甚至论述道,莫扎特“把我们年轻一代从瓦格纳那里超度出来”。一段时间后,在20年代中期,音乐学家圭多·阿德勒(Guido Adler)提出一个更理想主义的诠释,论述道,莫扎特启发了当代音乐中日渐增长的国际主义风潮。阿德勒把德彪西、施特劳斯和马勒视为莫扎特传统的继承者。莫扎特复兴产生了“联合诸国家的共同的粘合力”,这种粘合力形成了“国际间合力共营的重要标志”。这些将莫扎特作为国际主义者的学者中,有许多是犹太人(路德维希、阿德勒、罗伯特·希尔施费尔德〈Robert Hirschfeld〉、赫尔曼·科亨〈Hermann Cohen〉和后来的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巧合。当然,这一点,那些更狭隘地视莫扎特为民族主义者的人不会不注意到。这些人中,瓦格纳的信徒——包括休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最声势浩大。对他们来说,莫扎特在精神深处是个德意志作曲家,是他们的英雄的精神先导。和瓦格纳的这种联系反映在两人观念外在的相似性上,特别是他们希望触及广大公众,反对把自己的作品视为上层阶级专属。关于莫扎特的这种民族主义立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膨胀的政治环境中赢得了广大的阵地。这种立场是由一系列出版物激发的,它们为第三帝国建立后对莫扎特的那种无所不在、所向披靡的诠释埋下了种子。这方面,格外重要的是1914年之前出版的莫扎特书信集,由卡尔·施托尔克(Karl Storck)、马克斯·魏格尔(Max Weigel)、阿尔伯特·莱茨曼(Albert Leitzmann)、库尔特·萨赫斯(Curt Sachs)和胡戈·莱希腾特里特(Hugo Leichtentritt)编订。这些书信集大大拓展了莫扎特的文字的流传范围。这之后,在1914年出现了路德维希·席德麦耶编订的五卷本书信集——20世纪的第一部莫扎特书信的全面合集。如此丰富的传记学细节让作家们能够特别关注莫扎特所表达的德意志爱国主义,而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引起了极深的共鸣。在纳粹掌权后民族复兴的气候中,谈论任何文化和历史方面的重要人物,都必须把他们的德国爱国主义放在中心位置。因此,可以预见,由莱维茨基专门选出并进行仔细研究的书信将得以广泛流传,任何地方主打莫扎特作品时也都会加以强调。因此,几乎所有关于莫扎特的书写——无论在音乐厅还是歌剧院节目册中,在新闻报道还是音乐学刊物中——都回响着同样的情感,强调莫扎特明确宣扬的对祖国的爱。有大量冗长的重复性材料,本质上说的都是同样的民族主义莫扎特观,即“一战”以来的莫扎特文献已经坚实地建立起来的观念。与其察看这些材料,不如看看纳粹在何种程度上成功地用莫扎特的德国性来服务于他们自己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目的——那要有用得多。一个早期的目标是破坏奥地利共和国的独立,为德国和奥地利最终的合并铺路。在这方面,莫扎特的遗产被用作攻击奥地利人的文化宣传武器。当时奥地利人依然认为莫扎特是他们自己的作曲家。萨尔茨堡音乐节因其当时正被犹太人的利益所主导,对纳粹来说格外麻烦,这在纳粹看来是对莫扎特德国精神的背叛。纳粹上台后,几乎立刻就开始破坏音乐节的生存状态。在另一件事上,当局甚至可能受到比利时警方举动的鼓舞而对萨尔茨堡展开攻击。纳粹的隔离主义文化政策严重限制雇佣外国人,比利时警方对此作出回应,在1933年5月禁止马尔默迪(Malmédy)和圣维特(St.Vith)上演《费加罗的婚礼》。这一措施间接承认了莫扎特是德国人。为反制奥地利的宣传,纳粹试图强化莫扎特是德国爱国者这一观念,不仅通过印刷品宣传,也通过改编他的音乐、组织特别的莫扎特音乐节来做到这一点。在这一时期,歌颂国家的情感压倒一切。在这种情感的鼓舞下,莱比锡的基斯特纳和西格尔出版社(Kistner&Siegel)于1933年5月出版了莫扎特的《德国颂》(Hymne an Deutschland)。我们不必补充说莫扎特的作品中根本没有这一标题的曲子。然而音乐却是可信的,其素材出自英雄戏剧《埃及王泰莫斯》(Thamos, König in Ägypten)的第一段合唱“太阳,你已落去”(Schon weichet dir, Sonne)。这部改编作品出自知名编辑马克斯·弗里兰德(Max Friedlaender)之手,手法上为了符合混声合唱、男声合唱或学校合唱的要求而有商业考虑。他把原曲的文本换成了瓦勒里安·托尔尼乌斯(Valerian Tornius)所作的爱国诗,开篇是“我们赞美您,德国!我们的家乡!”(Dich preisen wir, Deutschland!Heimat!)《德国颂》无疑反映了第三帝国最初几个月中音乐出版界的一股特殊潮流,当时的市场特别能容纳颂扬民族革命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印行一首莫扎特创作的爱国颂歌,也可能是针对奥地利的宣传运动所激发的动作。此曲出版一个月后,奥地利查禁了纳粹党,德国人的反击则是不让德国艺术家参与即将到来的萨尔茨堡音乐节。本文选编自《莫扎特与纳粹: 第三帝国对一个文化偶像的歪曲滥用》,注释从略,题目为编者所拟。推荐购买此书阅读。该选文只做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书目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