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回溯一百多年前面临大变局的士人的思想,可以为我们检视当下、厘清变迁提供观念史意义上的襄助。冯桂芬先生彼时的想法现在看来不少早已实现,也存有不少偏见,但后世阅读晚清“开眼看世界”的少数先驱的著述,一则下文献功夫、发掘其未明之意,做学理对话,二则置身其情景,体悟变革伊始的思想胎动,以养自我之史感。此处选文正着眼于后者,明者不可不察。
《传》称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孔安国曰:“九州之志,谓之九丘”,《诗》列十五国之风,康成《谱序》云:“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旁行以观之。”孔子作《春秋》,有取于百二十国宝书。伊古儒者,未有不博古而兼通今,综上下纵横以为学者也。
顾今之天下,非三代之天下比矣,《周髀算经》有四极、四和与半年为昼、半年为夜等说,后人不得其解。《周礼》职方疏:神农以上有大九州,后世德薄,止治神州。神州者,东南一州也。驺衍谈天,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当时疑为荒唐之言。顾氏炎武不知西海,夫西洋即西海,彼时已习于人口。《职方外纪》等书已入中国,顾氏或未见,或见而不信,皆未可知。今则地球九万里,莫非舟车所通,人力所到,《周髀》、《礼》疏、驺衍所称,一一实其地,据西人舆图所列,不下百国。此百国中经译之书,惟明末意大里亚及今英吉利两国书凡数十种,其述耶稣教者,率猥鄙无足道。此外如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至理,舆地书备列百国山川厄塞、风土物产,多中人所不及。昔郑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子产能举晋国实沈、台骀之故,列国犹有其人,可以中华大一统之邦而无之乎?亦学士之羞也。
今之习于夷者曰“通事”,其人率皆市井佻达游闲,不齿乡里,无所得衣食者始为之。其质鲁、其识浅、其心术又鄙,声色货利之外,不知其他,且其能不过略通夷语、间识夷字,仅如货目数名与俚浅文理而已,安望其留心学问乎?惟彼亦不足于若辈,特设义学,招贫苦童稚,兼习中外文字。不知村童沽竖,颖悟者绝少。[余尝于吾乡村塾、义塾中物色异敏之士,数十年无所得]而又渐染于夷场习气。故所得仍与若辈等。今欲采西学,宜于广东、上海设一翻译公所,选近郡十五岁以下颖悟文童,倍其廪饩,住院肄业,聘西人课以诸国语言文字;又聘内地名师,课以经史等学,兼习算学。[注,一切西学皆从算学出,西人十岁外,无人不学算。今欲采西学,自不可不学算。或师西人。或师内地人之知算者俱可]闻英华书院、墨海书院藏书甚多,又:俄夷道光二十七年所进书千余种,存方略馆,宜发院择其有理者译之。由是而历算之术、而格致之理、而制器尚象之法,兼综条贯。轮船、火器之外,正非一端。如历法,从古无数十年不变之理,今《时宪》以乾隆甲子为元,承用已逾百年,渐多差忒。甲辰修改,墨守西人旧法,进退其数,不足依据。必求所以正之,闻西人见用地动新术,与天行密合,是可资以授时。又如河工前造百龙搜沙之器,以无效而辍,闻西人海港刷沙,其法甚捷。[注,法用千匹马大火轮置船旁,可上可下。于潮退时下其轮,使附于沙而转之,沙四飞随潮而去。凡通潮之地皆宜之。黄河水性湍急,更无处不宜。自下流迤逦而上,积日累月,锲而不舍,虽欲复由地中行之旧不难。此不特黄河可用,北河亦可用,即南运河徒阳等处亦可用。且东南水利久不治,数日之霖,积月不退,宜于通潮各海口如法浚之,使下流迅驶。则上流虽不浚,而自有一落千丈强之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是可资以行水]又如农具、织具,百工所需,多用机轮,用力少而成功多,是可资以治生。其他凡有益于国计民生者,皆是奇技淫巧,不与焉。三年之后,诸文童于诸国书应口成诵者,许补本学。诸生如有神明变化,能实见之行事者,由通商大臣请赏给举人,如前议。中国多秀民,必有出于夷而转胜于夷者。诚今日论学一要务矣。
夫学问者,经济所从出也,太史公论治曰:“法后王。[本《荀子》]为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愚以为在今日又宜曰:“鉴诸国”。诸国同时并域,独能自致富强,岂非相类而易行之尤大彰明较著者?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且也通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甚多,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我朝章、吏治、舆地、民情类能言之,而我都护以下之于彼国则瞢然无所知,相形之下,能无愧乎?于是乎不得不寄耳目于蠢愚谬妄之通事,词气轻重缓急,转辗传述,失其本指,几何不以小嫌酿大衅。
夫驭夷为今天下第一要政,乃以枢纽付之若辈,无怪彼己之不知,情伪之不识,议和、议战汔不得其要领,此国家之隐忧也。此议行,则习其语言文字者必多,多则必有正人君子通达治体者出其中,然后得其要领而驭之。[注,《地理全志》作于癸丑年,书中于日本国记其欺侮亚墨利加触石渔船时思报复,于安南国极恶其讥防之严、榷税之重,于缅甸国亦于胥吏横征之怨。未几日本、安南皆有兵端,可见彼国书不可不观。若能知其未译之书,所得必倍多]绥靖边陲,道又在是。如谓六合之内,论而不议,封故见而限咫闻,恐古博物君子必不尔也。
三代圣人之法,后人多疑为疏阔,疑为繁重,相率芟夷屏弃,如弁髦敝屣,而就其所谓近功小利者,世更代改,积今二千余年,而荡焉泯焉矣。一二儒者,欲挟空言以争之,而势恒不胜,迨乎经历世变,始知三代圣人之法,未尝有此弊,夫而后恍然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也。试略举数事言之。
以亿万人自养则有余,以一人养千百人则不足。观于今日,奉君国则民力竭,养兵勇则国力又竭,而始知圣人兵农合一,车徒马牛甲兵出自民间之法之善也。取士何以始泽宫?射御何以登六艺?观于今日,文臣不知兵,武士不晓事,而始知圣人文武不分之法之善也。什而取不及一,视古为少;倍蓰而当一,视古转多。观于今日,倍征无艺,浮收累民,而始知圣人百亩而彻之法之善也。土宜出于地而无穷,远物限于地而难致。观于今日,运道阻,天庾空,而始知圣人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之法之善也。食为民天,有食斯有民;水为谷母,治田先治水。观于今日,水利塞,稻田少,民受其饥,而始知圣人尽力沟洫之法之善也。世之盛衰在吏治,治之隆污在人才。观于今日,科目不得人,而始知圣人乡举里选之法之善也。郅治必先亲睦,百行莫先孝弟。观于今日,期功陌路,富贵贫贱不相恤,而始知圣人宗以族得民之法之善也。廉远堂高,笺疏有体,九重万里,呼吁谁闻?观于今日,谏诤设专官,民隐不上达,而始知圣人悬鞀建铎,庶人传语之法之善也。权所属则末秩亦将逞志,用不赡则中材不能无求。观于今日,俸薄官贪,而始知圣人分田制禄之法之善也。天下有亿万不齐之事端,古今无范围不过之法律。观于今日,则例猥琐,案牍繁多,而始知圣人不铸刑书之法之善也。开边拓土,石田不耕,长驾远驭,鞭长莫及。观于今日,夷患不已,而始知圣人守在四夷之法之善也。术业以不专而疏,心思以不用而锢。观于今日,器用苦窳,借资夷裔,而始知圣人梓匠名官、仓庾世氏之法之善也。
此类尚多,更仆难数,然则为治者,将旷然大变、一切复古乎?曰不可。古今异时亦异势,《论语》称损益,《礼》称不相沿袭,又戒生今反古,古法有易复,有难复,有复之而善,有复之而不善。复之不善者不必论,复之善而难复,即不得以其难而不复,况复之善而又易复,更无解于不复。去其不当复者,用其当复者,所有望于先圣、后圣之若合符节矣。桂芬读书十年,在外涉猎于艰难情伪者三十年,间有私议,不能无参以杂家,佐以私臆,甚且羼以夷说,而要以不畔于三代圣人之法为宗旨。志此者有年,一官无言责,怀欲陈之而未有路。乃者乡居,偶一好事,创大小户均赋之议,辄中佥壬所忌,固宜绝口不挂时政。重以衰病,逡巡无用世之望,惧遂泯没,爰以避地暇日,笔之于书。凡为篇四十,用后汉赵壹传语,名之曰《抗议》,即位卑言高之意。明知有不能行者,有不可行者。夫不能行则非言者之过,而千虑一得,多言或中,又何至无一可行?存之以质同志云尔。咸丰十一年冬十月吴县冯桂芬自序。 以上文字均选编自《校邠庐抗议》。推荐购买此刊阅读完整內容。该选文只做推荐作者相关著述的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任何赢利组织运营的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否则勿转!
包华石|传统中国官僚理论中的施政权力
杨念群 | 华夷秩序观的文化遗留与民族国家理念的冲突及调适
孔飞力 | 传统国家的崩溃:地方军事化与绅权的扩张
李伯重 | 明清易代与17世纪总危机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欢迎点击关注👇
👇 点阅读原文查看推荐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