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观察 | 广州地铁2023年1月客流月报
Metro Bay 地铁大湾区
批注
|图:Metro Dove
|文:Metro Dove
2023年首期广州地铁客流月报新线出炉!在实行“乙类乙管”后,广州地铁客流有明显反弹,并逐步赶超2022年同期。
01
总体客流情况
全月日均514.39w,较上月继续明显反弹。其中工作日日均599.51w,休息日日均396.53w,由于春节假期客流较低,休息日增幅低于工作日。
全月最高为1月31日的734.6w人次,为10月22日疫情以来首破700w。全月最低为1月21日的235.74w人次,为除夕当天,高于2022年水平,达到2021年的九成——且客流量超过上海,首次在除夕夜登顶。
全月趋势上,月初工作日回升到600w上方,但普通工作日进站量小幅落后于深圳,而周六也稳定收复500w。此后为正常的春节假期“V”型反转,其中春节假期有4天排名第一,和2021/22的低迷形成了反差。再往后客流逐步恢复,排名也回到稳定的老三。
02
客流强度
本月里程客流强度为0.8283,继续上涨,落后西安继续居亚军-流水的冠军,铁打的亚军广州。站均客流强度无需多说,仍然以1.6977稳坐钓鱼台。广州的平均站距由于郊区线较多,因此也较大,所以站均客流强度相对里程客流强度更占优。而一些更合理的指标可能是里程平均周转量,但数据难以获取。
03
换乘系数
本月换乘系数规律基本恢复正常,其中除夕也为一个低谷-远途通勤客流锐减,出行主力为本地居民。但到了返程高峰的1.27号,换乘系数达到全月最高的1.85,此后缓慢下滑,预计春运结束后会回复1.80一线。
04
分站客流
先来看个不常见的数据——正月初一(1月22日)进站倒数前十名:
进站最少的汤村站仅159人次,倒数第十的大涌也少于500人次。进站客流低虽有春节假期客流量级偏低(为正常的1/3)的因素,但单站进站少于1000,仍说明这些车站周边配套很不完善,没有居住区、商业区乃至公交站。
分线来看,知识城线占了5站,4号线南延段、6号线二期、7号线西延顺德段、21号线、22号线各有一站——说明知识城线沿线开发强度仍然较低,它的客流更多的还是14号线、21号线之间的联络带来的。4号线南延段、7号线西延段虽各只有一座车站上榜,但其毗邻的一些车站进站量也不尽如人意——7号线西延段1月30日进站仅1.71w,大头应还是北滘公园站和锦龙站。希望这些车站在未来能有机会打翻身仗,摆脱半闲置状态。
看完最低的车站,再看当天最高的车站:
已经停办两届的广州迎春花市终于在这一天恢复举办,虽然规模较以往仍有缩水,但市民的“行花街”热情高涨,公园前站也以进站12w的成绩断层领先居第一,北京路站覆盖步行街南端,也斩获5w进站高居第三。不过出站客流方面,当天受春运返乡大军影响,广州南站出站以14w以上力压公园前13w居第一——节后对应的迎来了单站进站20w以上的高峰。广州的顶尖人才吸引力可能稍显逊色,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广州仍然是扎根一线的最佳选择,所以每到春运返程,广州南客流都能屡创新高,地铁客流也能维持较高速增长。
05
轨交占比
2022年12月广州市轨交的分担率为65.86%,较上月上涨2.05%并再创历史新高。全年轨交占比63.12%,险胜杭州居第三,落后于沪深两市。可见防控措施优化后,市民乘坐地铁出行的信心逐步恢复,加上彩、西两个市区大站先后开通,公交车也得到了一定的分流。
06
2月展望
1月“过峰”后回暖速度很快,且花市等春节活动也逐步恢复,花城在春节重新变得喜气洋洋。在此助力下,春节期间客流已经逐步反超2022年,春运40天总量也有望超越2022年,超出了1月展望的预期。不过从目前的客流量级来看,咬住2019年和2021年春季的水平可能仍有难度,普通工作日第一个目标应该是800w。具体基础量级会在节后第四周,即2月20日左右出现,届时春运影响散尽,学生普遍开学,客流应该会迎来今年第一个高峰期。
- 往期精彩回顾 -
季度观察 | 广州地铁各新线进度对比与开通日期预测(2022冬季篇)
解读 | 佛穗莞城际(28号线)最新方案:五大变化,会是最终版本吗?
- 广州最新专题推文回顾 -
建设进度图:广州地铁在建新线建设进度图【2022年12月】
季度总结:季度观察 | 广州地铁各新线进度对比与开通日期预测(2022冬季篇)
深度分析:深度 | 万千疑难一站解!浅析广州24号线飞翔公园设站可能性
热点解读:解读 | 广州8号线东延段、24号线各加一站!会是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