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你们催1000次,总算挖到这套6岁+的宝藏书

聂箐 丹妈 丹妈读童书
2024-12-03

最近我们公号推荐绘本特别多,每次一发文,留言点赞较高的都是这种呼声: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套不错的桥梁书,适合6岁+孩子看。

介绍这套书之前,想起了一部电影,我很久之前看过的儿童题材电影——《战马》


它由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一度在奥斯卡金像奖横扫6项提名。



贯穿故事主线的是一匹马,它辗转流落五六位主人之手。


历经数场残酷的战役,最后奇迹般地活下来,回到了最爱他的朋友——男孩艾尔伯特身边。


它和男孩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被映衬的分外动人。


整部电影不讨论战争的正义与否,也不渲染暴力与仇恨,它所呈现的是每一个普通人,无论是士兵还是平民,在战争中遭遇的不幸与伤害。


最后夕阳中,一人一马,踏上归途的画面,真的特别美!

乃至今日,我都被这部电影所展现的悲悯和人性光辉深深打动。希望更多父母,能带着孩子一起看看这部电影。

也许有读者会问,战争太残酷了,我们需要给孩子看吗?

当然需要。

现在儿童文学领域,更受欢迎的一直是幻想儿童文学。

比如J·K·罗琳的《哈利·波特》、尼尔·盖曼的《鬼妈妈》等等,都吸引来千万粉丝热捧。


现实题材儿童作品,一直颇受冷遇。

很多父母们,出于保护孩子的迫切心情,觉得“某些知识”孩子不用知道,又或者不愿让孩子太早接触到生活的残酷一面。

我们当然希望,孩子能永远生活在爱与美的童话王国。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无法一直生活在真空之中。

终将有一天,他需要直面真实生活中的人性善恶以及灾难、困境、不公……

而优秀的现实题材儿童作品,让孩子学会从真实生活中汲取力量,从苦难和困境中挖掘出人性的美、力量、希望、宽容与救赎,帮助孩子在了解到生活的真相之后,更热爱生活。


而《战马》之所以如此动人,也是因为它背后有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者——麦克·莫波格。

他是英国文学史上三位获得“桂冠作家”荣誉的作家之一。

他的书曾经击败哈利 ·波特,荣获孩子票选最高荣誉——英国儿童图书大奖

他为孩子讲述的,都是关于现实和困境中如何成长的故事。

麦克·莫波格

去年周年庆大促时,我也给大家推荐过他的一套经典成长小说,文字量比较大,适读年龄是8+,也许是年龄层偏高,还有很多读者没懂它的好。


去年去蒲公英童书馆出差时,又被颜小鹂老师强烈安利这套年龄段更低的莫波格现实题材儿童小说

一套9册,还是实惠的平装


今天,我邀请编辑好友聂箐同学,一起来详细分享这套现实题材儿童作品。

定价:188元/套
开本:24K
阅读年龄:6岁+

这次推荐的这个小说套系,文字量偏少,每本字数少则几千字,多也不过万余字,并且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

非常适合6岁+幼小衔接的孩子


每本书的页数不等,从最薄的36P到最厚的78P,差不多就是一本桥梁书的厚度

全套一共9册,每册讨论一个现实议题:


《我的爸爸是北极熊》——关注离异家庭儿童
《归乡》——核电站与环境保护
《第94只风筝》——巴以冲突,战争与和平
《莫扎特问题之谜》——控诉纳粹,艺术对心灵的救赎


《遇见大鲸鱼》——环境污染
《巨人的项链》——反思工业历史
《半面人》——聚焦二战老兵
《遇见“塞尚”》——邂逅艺术家
《一匹叫赫柏的马》——战争对儿童心灵的创伤

从这些主题,你也能发现,莫波格的写作重点并非美好与幻想的童年,他孜孜不倦地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各种现实社会议题,和孩子们一起反思历史、战争、社会、环保……

提前接触这些议题,孩子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学习解决人生的困惑,对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他们的视野和格局也因此更加开阔。


二、锦上添花的插画

除了题材,这套书的插图也让人惊喜。

出版社邀请到了9位绘画大师为小说配图:


有一人包揽国际安徒生奖、儿童文学桂冠作家、凯特·格林威奖的大师昆廷·布莱克;

两届凯特·格林威大奖得主麦克·福尔曼;

法国国宝级图文大师弗朗索瓦·普拉斯,代表作《欧赫贝26国游记》荣获博洛尼亚文学奖……

每一位都分量十足,且画风各具特色,与每本作品的风格相得益彰。


速写点染的灵动:

水彩渲染的氛围:


铅笔勾勒的鲜活生动:


印象派油画的如梦似幻:


还有丝网版画的符号与色彩:


这些大师级的插画,为孩子们打造出绘本般的阅读体验。



佳作单册赏析

《一匹叫赫柏的马》

在成为专职作家之前,莫波格和妻子都是小学教师。

他们一起建立了城市儿童农场,每年,莫波格和克莱尔都会邀请城里的孩子去他们的农场体验乡村生活。

麦克·莫波格和妻子克莱尔·莱恩

从1977年第一批孩子到达农场开始,迄今他们已经累计接待了约10万个孩子。


孩子们在农场里学习挤奶、放羊、喂鸡、扫马厩、挖土豆、摘苹果……这些农民的工作——辛苦的工作,孩子们都要亲身体验。

《一匹叫赫柏的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农场里。


孩子们在这个农场发生的故事太多了,有些很有趣:

曼迪被吸在泥地里的雨靴;
杰马尔被大鹅追得满院子跑;
而特里普小姐,确实“特离谱”,她一个没站稳从山顶一路滚到了山脚。


有些故事让孩子们很自豪:

把200只羊从放牧地带回农场,一路上孩子和羊,一个都没有少;


亲眼见证一头小牛犊的降生。


在劳动中,孩子们深深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他们的付出和勤劳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正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力量。

它治愈了很多孩子的心灵,也包括小男孩“霍”。

而那件“不同寻常”的故事,就发生在“霍”身上。


这是男孩“霍”。他是来自越南的战争难民。

三年来,没人听他开口讲过一个字,也没人见过他的笑容。他的脸如同一块石头,眉头紧锁的神情似乎永远都化不开。


但霍干起农活来,真是一把好手:

从母鸡身下摸出一枚还带着体温的蛋,


挤牛奶、擦地板、刷马、喂牧草,


他每一样都做得完美。


即使是赶牛,这项让所有孩子都胆怯的工作,霍也能从容面对,毫无惧色。

只要和动物们在一起,就让霍感觉轻松自在。

蓝铃森林里与一只狐狸不期而遇

散步时,捕捉翠鸟的倩影

这一切,都渐渐让霍紧锁的眉头舒展。

不知不觉,善于观察的他,已经深深迷醉于这个新奇的世界。

奇迹正在酝酿……


这一天,是故事之夜,农场最受孩子欢迎的活动。

其中,却没有霍的身影。


农场的两位老师一起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被认为不会说话的霍,独自待在马厩。

他温柔地抱着农场这匹叫赫柏的马,倾诉着内心一直以来无法言表的伤痛:

战争爆发了,到处都是士兵和战斗机。炸弹从天而降,房子开始着火,我们家的房子也被一把火给烧没了。
很多人都死掉了,我爷爷就是这样死的……逃到拥挤的城市,逃到避难的船上,大家死死地挤在一起……爸爸妈妈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都死在了船上,如果我们没有上船就好了。
等船靠岸的时候,我们一家只剩下我一个还活着。
莫波格的确是一流的作者。

他的文字简洁克制,没有刻意的煽情,也不故意渲染生活的残酷沉重。

因为真实的人生本身,已经足够震撼人心。

男孩霍只是战争遗孤中,为我们所知的一个。

那些战争中不为人所知的孩子们,又经历过怎样的伤痛?

莫波格的故事总能把个人的命运与宏大的社会问题巧妙衔接,促使读者去思考故事背后的现实人生。

这是莫波格独特的魅力,也是他作品的价值所在。


《我的爸爸是北极熊》


书名已经引人好奇

谁的爸爸会是一头北极熊呢?

正如英国卫报所说,莫波格是一位天生的故事大师,他总能用一句话就吸引你的注意力。


故事还得从小男孩安德鲁的哥哥那里说起。

安德鲁的哥哥花费了“一百个果子露”的代价,买下了一本戏剧杂志。

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可真够奢侈的。


因为,这本杂志里藏着一个秘密。

晚上,兄弟俩打着手电筒,哥哥第一次向弟弟安德鲁透露了2人亲生父亲的信息:

瞧这两头北极熊,左边圆滚滚那头?他就是我们的爸爸。

什么?一头北极熊爸爸!

年幼的弟弟可真有点懵。


过了好久,小安德鲁才明白,原来爸爸是一名扮演北极熊的演员。

自此以后,两兄弟没事就把这本杂志拿出来回味一番,

两个小脑瓜凑在一起,仔仔细细地端详他们的“北极熊爸爸”。 


安德鲁兄弟的亲生父亲是家里的禁忌,妈妈从来不肯提。

妈妈再婚后,给两兄弟改了姓氏,假装他们和继父本来就是完美的一家。

可事实上,孩子永远比大人以为的知道更多。


直到圣诞前夕,贝蒂阿姨带兄弟俩去剧院看戏,

俩人毫不犹豫地选了《冰雪皇后》。他们终于有机会和爸爸见面。


安德鲁拼命地拍手鼓掌,小手拍到通红生疼也不肯停下。

可当幕布落下,父亲彻底从安德鲁眼前消失,再一次从他生命中失去踪迹。


比安德鲁幸运一点的是哥哥,他趁着散场的人流拥挤,摆脱了贝蒂阿姨的看管,一溜烟跑进了剧院后台。

爸爸激动又惊喜地和哥哥相认,在剧院传单背面给兄弟俩写下了祝福的话语:



给泰瑞和安德鲁:


永远永远幸福下去!


—— 爱你们的北极熊爸爸

彼得


令人遗憾的是,年幼的安德鲁却始终没有见到过爸爸的脸。


最后,哥哥又天衣无缝地瞒过了警察的问询,一遍遍眉飞色舞地和弟弟描述爸爸的样子和“父子相认”的情景。


这些美好的回忆,连同有北极熊爸爸的剧照杂志、爸爸写的祝福,一起被藏在鞋盒里。


一晃而过十四年,又一个圣诞节,一切本来都很平静。


全家围坐在一起,观看BBC的圣诞特别节目《远大前程》。

直到电视里突然跳出一张脸,时隔十四年之后,爸爸的脸,再次出现在兄弟俩面前。


妈妈态度依旧,关于他们的“亲生父亲”,什么也不肯多说。


时隔多年,兄弟俩都已成家立业。

一天,哥哥忽然在剧评上读到了爸爸的演出信息。

兄弟俩终于再次有了“北极熊爸爸”的音讯。


这一次,为了弥补当年的遗憾,哥哥把第一个单独见面的机会让给了弟弟。

那个晚上,安德鲁和爸爸紧紧拥抱,他们抱了又抱,久久也舍不得放开。


已经成为作家的安德鲁,写下了这个关于北极熊的故事。

而他的北极熊爸爸呢?正在楼上给最小的孙女读《我的爸爸是北极熊》的故事。

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完全明白,这个故事正是来自作者莫波格本人的真实经历。

尽管莫波格把这个寻找爸爸的故事,写得传奇又精彩,极力冲淡悲伤的情绪。

但离异家庭中孩子对缺失父爱的渴望,无法隐藏。

莫波格用自己的故事再次告诉所有父母,隐瞒并非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面对真实生活,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尝试,他们能做的,将超过你的想象。


《归乡》

故乡,这本是独属于成年人的浪漫与思念。

莫波格用田园牧歌般的故事,把我们每个人都拉进他美好的童年,拉进他对故乡的记忆和思念……


故事以倒叙手法展开,开头就是一位渴望归乡的旅人。

他迫不及待想要回去看看,看看他五十余年间魂牵梦萦的故乡是否风景如旧。


隔着漫长的时间长河,小时候被小流氓欺负的记忆都不再让人发恼。

五十年后再遇,我们还能再认出对方吗?


往事像潮水般回涌,一瞬间,我仿佛又站在那节火车厢改造的房子跟前。

在友善的佩蒂格鲁太太家里,有着我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在我被欺负受伤的时候,是佩蒂格鲁太太帮我治疗,安慰我。


在那节火车厢改造的家里,享用下午茶,窗外是湿地的美妙风景。

虽然,时不时鸡飞狗跳驴儿闹,搞得一团糟。


扮演独行侠,骑着佩蒂格鲁太太的驴,在湿地里自由地奔跑。


坐在草地上,凝望流星如瀑布一般,从夜空中倾泻而下。

但,这份宁静很快被打破。


佩蒂格鲁太太生活的湿地,将要被建起一座大型核电站。

越来越多的人倒戈了,站到了我们的对立面。


他们不关心核电站造成的污染,不关心佩蒂格鲁太太的家园,更不关心湿地里的动物们。


佩蒂格鲁太太被通知限时搬迁,离开她钟爱的湿地和家园。

我喜爱的毛驴也死了。


佩蒂格鲁太太永远失去了她的家园。


一年后,核电站动工了,许多大卡车呼啸而过。

我和妈妈也从村子里搬走了。

直到五十年后,我又重新回到这里。

回到我童年的故土。


核电站已经在八九年前关停了,留下的是一个可怕的怪物。

厚厚的水泥包裹着它,要耗上好几百年,才能避免核泄漏。

而湿地和佩蒂格鲁太太的家,永远消失了。

童年的故乡啊,是回不去的一个梦。

莫波格的作品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旅人对阔别多年故土的思念,核电站对环境的永久性破坏,这两个似乎毫无关联的话题,在他笔下巧妙融合到一起。

我们和作者一起缅怀如诗如歌的童年,也一起深思人类对待“核电站”的态度是否不够审慎。

希望我们的孩子,读过这个故事后,在未来关于核问题能够做出更加慎重的决定。

我想,这就是《归乡》最大的意义。

《遇见大鲸鱼》

这是莫波格送给他孙辈们的故事,也是送给所有孩子们的故事。

因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


你想过会在哪里见到一头大鲸鱼吗?

海洋馆?大海边?

至少肯定不会是清晨在河边独自散步的时候。


麦克也这样想,以至于他目瞪口呆站在原地,好一会儿都一动不动。

接下来,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麦克发现自己居然能领会大鲸鱼的想法,

它孤身冒险到此,是为了向人类传递重要的信息。

而孩子,就是它最好的选择,

“因为孩子们都很善良,他们会帮助你,他们会认真倾听”。

这是大鲸鱼的爷爷告诉它的,

而它要向麦克传递的信息,来自一直被人类忽视的地球上其他生灵:

一头抹香鲸被绳索勒得伤痕累累,鲜血染红了一片海域;一只棱匹龟、一头鲨鱼和几条海豚被巨大的渔网死死罩住;一只信天翁被勒断了一条腿,僵硬的尸体吊在网眼上,随波飘荡。
瘦弱的北极熊在冰面上孤独地徘徊,饿得奄奄一息。

滚滚浓烟遮蔽了天空,森林正被大火吞噬;冷血的猎人疯狂地追赶,大猩猩妈妈被一枪击毙;骨瘦如柴的孩子被遗弃在沙滩上,她已经死了。
这就是每天发生在地球上的事情。


人类的城市生机勃勃,然而我们何曾关注过其他生灵的生存现状?


小男孩麦克是被大鲸鱼选中的使者,他要把大鲸鱼告诉他的讲给每个人听:

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停止人类对世界的绞杀。


不幸的是,大鲸鱼搁浅了。
庆幸的是,小男孩赶来了。


在大鲸鱼生命的最后时刻,小男孩保证,他会用一生兑现自己的诺言。

“你们和我们有幸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我们唇齿相依,谁离开了谁都无法存活。”


这是大鲸鱼想要告诉我们的重要一课。
也是莫波格想告诉所有孩子们的一课。


这个故事创作的起源,来自于2006年英国泰晤士河一条搁浅的鲸鱼。

没人知道他为何而来,莫波格的假想,为这个纯粹的悲剧事件蒙上了一层理想主义的色彩。

希望,大家都收到大鲸鱼的信息。
希望,悲剧不再发生。



         丹妈碎碎念         


因为篇幅有限,只能简单聊聊其中几个我认为最精彩的故事。


战争、环保、核电站、离异家庭,无论哪一个话题,莫波格总能找到最恰如其分的切入口,引导孩子们一起思考。


那些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讲述的事情,莫波格用穿梭于虚构和现实之间的美妙故事,引导孩子们一起面对和探索。


没有什么题材是不该给孩子看的,重要的是故事的精神内核,以及它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每个故事,认真看完,真的很打动人,推荐给6—10岁的孩子看。这书和出版社打听了折扣,没有价格优势。所以你们想入手的话,还是去电商网买吧,原价188元,9本,刚发现网上有限时3.9折特价呢。



丹妈往期书目分享


[ 6岁+儿童文学 ]
《白狐迪拉》系列《总有一天会长大》《雨滴项链》

《每一个善举》

《阿莲》《星期天的巨人》
《读小库大师名作

《神奇树屋》

《夏洛的网》
《马克的完美计划》
《佐贺的超级阿嬷》
《格列佛游记》

[ 凯迪克书单测评 ]
251本凯迪克奖绘本都值得买?未必,这份浓缩书单太省钱了

[ 少儿哲学 ]
读小库这套书,等了半年,加这个福利我才更有底气推荐


[ 《丁丁历险记》 ]

天!卖了快100年的漫画书,还是这么惊艳

[ 中国神话书单 ]
趁这宝藏书涨价之前,快去入手...

[ 艺术科普百科 ]
7岁+《DK儿童艺术百科全书》
8岁+看的【宇宙诞生+人类演化】

[ 历史书 ]
6岁+《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8岁+《彩色连环画中国历史》

[ BBC书单 ]
BBC评出100年来最伟大的11本儿童读物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丹妈读童书”的微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丹妈读童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