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了,真想把这部新片推荐给每一位家长看

丹妈 丹妈读童书
2024-12-03

正值开学季,我在公号推了孩子看的书和纪录片,对于家长,有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也很适合开学看看。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

2024年 | 中国

导演:周轶君 / 任长箴

共5集 | 单集片长61分钟

观影链接:优酷


它讲教育的迷思



也讲人生哲理。比如,我们为什么总是为了可能会变好的未来,而放弃当下。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和主持是周轶君看过《锵锵三人行》和《圆桌派》节目的应该对她很熟悉,她是节目的常驻嘉宾。言辞深刻,富有见识。同时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而她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中国驻中东战地记者。


战地+枪林弹雨,让人感觉她是能披荆斩棘又聪慧过人的女性。



在她导演的两部探讨儿童教育的影片里,我看到了她的另一面:温柔和细腻。


一部是《他乡的童年》第一季,5年前我就推荐过。


在第一季里,周轶君探访了5个教育氛围截然不同的国度——日本、芬兰、印度、以色列以及英国



另一部是今天要分享的《他乡的童年》第二季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抱着这样的困惑,2023年秋天,她重新出发,走访了另外5个教育各具特色的国家——新加坡、德国、法国、新西兰和泰国



《他乡的童年》第二季为我们呈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状态,以及每种教育模式的深刻探索。


团队选取了大量身份不同的采访对象,从与他们的对话中,借此窥得整个国家的教育基调。



看完全片,我意识到,我们根本没法简单地去评判,哪种方式好哪种方式不好。


我想,节目的本意也不是要做这样粗暴的二元回答。


观察,交谈,提出问题,理解差异。


呈现,是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






世界有多大,童年就有多少种可能。


这些国家的教育理念,有让我想拍手叫好的,也有让我觉得这样做是不是有意义?它是有待商榷的。


将这5个国家的教育模式放在一起看,它们各自的属性和气质会更加明显。




新加坡怕输“卷王”的教育真相


这一集,看得我很窒息。


在新加坡,孩子们在小学6年级时要参加一场会考(PLSE考试),重要程度堪比我们的高考。


这场考试决定了他们未来会从事哪种类型的工作。



为了这场考试,大家可能从幼儿园就要开始起来。


被采访到的孩子说,周末一节课连着一节课,是常态,没有一天可以完整休息。



下午2点放学后,孩子们就被补习班直接接走,而补习班提供的是包含晚饭在内的“一站式补习解决方案”。



我印象相当深刻的是,教授说自杀是新加坡青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咱就是说,从小学开始就常年累月处于这样高压的状态,身心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南洋理工大学国民教育学院

陈英泰教授



德国科学坦诚的儿童性教育课

在德国,小学阶段就要完成性教育课


按照年级不同,性教育课堂会分为初级课堂和高级课堂。初级课堂一般在4年级时举行,高级课堂一般在7年级举行。


初级课堂讲授简单的生理知识,让孩子熟悉男女身体构造差异,了解和宣告自己对于身体的自主权等。这部分和我们现在做的性知识启蒙差不多。


但高级课堂的内容,就让我大开眼界了。



在接受采访时,老师拿出了几个工具箱,里面装的是各种模型的生殖器。他说,这些生殖器是根据欧洲对尺寸的调研数据制作的。


他还说,德国是唯一一个制造了一种教孩子们去测量阴茎尺寸的工具的国家。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有时人们去买避孕套时会很害羞,通常就是在超市里胡乱拿了一个赶紧走,但如果买错尺寸,发生过程当中掉了之类的情况,那等于避孕套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是在性教育中,我们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一方面。


数据显示,德国的早孕率在整个欧盟是最低的。



相比起孩子从其他各种渠道获取奇奇怪怪的性知识,我更宁愿“性教育”这件事发生在家里。



除了性教育,这集还讲述了德国人对犯错的宽容程度,以及对待历史的态度(涉及纳粹等)。都值得一看,篇幅关系,我不在此详述。




法国来自童年的松弛与浪漫

法国的教育是关于生活,关于生而为人的感受。


对比在补习班吃饭的新加坡孩子
这个差异真是有意思啊


200多年来,哲学课一直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科目,近年来,巴黎开始流行儿童哲学课(但不是每间学校都有儿童哲学课)



法国诞生过不少影响世界的哲学家,从笛卡尔、蒙田到孟德斯鸠、卢梭。法国人如何培养思辨能力?


秘诀就是:从小就给孩子做哲学启蒙法国人爱思考、爱表达,甚至在街边的咖啡馆都能看出来。



在学校,老师会和孩子们聊一些宏大的人生议题,比如生与死、爱是什么,善和恶怎么区分......老师从不随意论断哪个观点对、哪个观点错,孩子发表观点时,她只是在听,同时带着其他孩子听。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采访的开设了“哲学坊”的这个学校,它处于巴黎一个相对贫穷,情况相对复杂的一个区域。


老师说,实际上她希望通过哲学的学习和实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当中,种下一颗理性的种子。


将来长大了,无论他们会面对怎样的情况,他们都知道是可以表达自己,形成自己的看法,独立的看法。


不管你出生在什么阶层,你都能成为一个不受局限的人。




新西兰玩耍才是小朋友的正经事

镜头去到新西兰。这里的孩子很自由


团队去到了一所学校,我特别想说,如果我是个孩子,我一定爱死这间学校。无比羡慕。


在这里,玩耍,是孩子们的头等大事。



校长给与的自由度也极高,他放下了所有的我们认为应该有的担心。让孩子尽情地玩耍。


而这样做带来的结果是,孩子们反而很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很知道玩耍时,应该怎样避免自己及他人受到伤害。



意外也是有的。但这并会不成为下一次,束缚孩子的理由。


当然爬上屋顶这种事情是不被允许的,但在最大限度内,他们享有不被约束的自由。



提到那些孩子,周轶君说:“他们跟我说话时,非常自信,那种闪着光的感觉,你会觉得有些限制的东西被拿走了。”



实践式、体验式、游戏式教育,是他们的根本。




泰国留学家庭陪读现况调查

最后一集,来到了泰国


这一季的开头以新加坡的卷为始,为啥以泰国为止呢?


看完,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有它的点睛之处。


在这里,周轶君既去到了泰国本地学校进行教育的体验:



也采访了好几个从中国来到泰国游学、陪读的家庭。


但是很可惜,片子里说,大部分中国家庭其实没有融入到泰国当地的本土学校,而都是选择了国际学校。


因为对他们来说,泰国是去往欧美国家的跳板。



大部分中国家长来陪读,真的牺牲了很多。有些放弃事业,有些常年夫妻分隔两地。


从他们的谈话中,会让人感受到了一些执着、一些控制、一些企图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心愿的不甘。


生可以这样衡量和转换吗?



如果未来,这些孩子的成就达不到家长的预期,甚至比预期低很多很多,家长能接受吗?


最有意思的是,这次采访到了一位本是抚顺的家长,他本是来陪读,但却在泰国解答了人生困惑,就地出家。这个视角非常独特。




人生是向内求索,自我教育贯穿人生始终。这一季以此为结尾。





乍看别的国家的教育与我们有距离,但其中的教育理念、对待儿童的方式等等却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而我从中得到2点启发:


1、别太卷,心理健康是最大赢家;

2、过好自己的人生。



别太卷,心理健康是最大赢家。


看完这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5集节目,我开始更加坚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观念真的对吗?尤其是看完新加坡那一集,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文化背景对于教育的影响深入骨髓。



新加坡,自然资源十分匮乏,所以自然而然,“人”就成了这个国家必须、也是花最多精力去投资的“资源”。


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精英来建设这个国家。


于是,无休止地卷学习卷出人头地,就开始了......



在教育体系里,我们需要保留哪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影响,又需要祛除哪些影响?由谁来制定这个标准?值得深思。



老实说,这一集的内容,看得我挺难受。整集看下来,我真的觉得,很压抑,这样活着好累。


为了抢夺那一点可怜的资源,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值得吗?


这其中最可怕的在于,我们在当下是无法察觉到那些影响的(比如抑郁症)。而等影响凸显时,往往已经错失了改善和转弯的余地。



最讽刺的是,导演采访到了一位补习班老师。她坦言,自己小时候是没有参加过任何补习的,但现在却从事着给别人补习的工作......



教育的本质在于接纳与成长,而非纯粹的结果导向


这可能是东南亚国家大部分家长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吧。





过好自己的人生。


除了教育孩子,我们自己的人生意义,自我实现有多少?


这是为人父母后,很重要,但最容易被忽视、被挤压的课题。


共同成长,意味着把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把家长的时间还给家长



泰国这集里,周轶君采访了一位放弃自己“银行行长”职位,带着三个孩子来泰国求学的妈妈。


当讲到自己的身份变成了“全职妈妈”的时候,她忍不住红了眼睛。


在那一刻,我竟然一下连接到了这位妈妈的情绪。


为了孩子,她的某一部分必然是被牺牲掉了。而落泪,表示当下的那个她,其实有在因为这个牺牲感到委屈、困惑。


但是无从诉说,或许她自己也不愿深究。



而且,从小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别的地方求学,在我看来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归属感


孩子如何去面对“我既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那里”这类问题。



我不禁要想,孩子会怎么想?

如果有得选,孩子是否希望你对自己做出如此大的割舍?

这个行为,会怎样影响他未来的选择?

爱是什么,是相互成全还是妥协退让?



倒不是说,我们就一定得上班,得搞事业,得成为大女主/大男主。


而是,抛开“为了让孩子更好”,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所喜欢的生活、我想要做的事情、我所乐意成为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家庭和孩子,我愿意割舍多少比例的自我?如果这么做,我会快乐吗?


如何在这其中取得平衡,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不管答案是什么,当我们内心的感觉是满足,是真正认同自己选择的时候,生活一定会过得好。


而这样的我们,是自己愿意看到,更是孩子愿意看到的。


真正好的教育,离不开来家庭,想找好的学校,好的老师,其实应该找的是自己,自己应该成为那样的人。



而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仅仅是拿到好分数、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就是成功的人吗?

在我而言,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我们想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bye~bye



          丹妈碎碎念         


今天的文章,我只写了影片最触动我的地方。


事实上,整部纪录片表达的远不止文章中那一星半点。因为各自经历的不同,每个人能从这部纪录片中获取的东西也不会一样。


所以还是更建议你们亲自去看看,虽然5集影片加起来要用掉5个多小时,但最后你会发现,这个时间花得太值~



另外,我也有在网上看到一些评论,比如新加坡的家长说,新加坡的教育不全是纪录片里的样子,新西兰也不是每个学校都疯玩......


诚然,一集60分钟的节目,是很难将整个国家的教育现状滴水不漏展现给我们的,剪辑时也必然会有导演的一些主观看法,以及她想表达的东西。


在我看来,这部纪录片只是一个窗口,打开它,至少我看到了一些童年的其他可能。就够了。




 父母书单推荐 

【父母书单】看不见的女性 | 认知觉醒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法治的细节 |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杀死一只知更鸟 | 看见孩子 | 亲爱的安吉维拉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


封面插画 | kunomari [日]
编辑 | 宇辉    美编 | 可欣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丹妈读童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