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高考来了,教学怎么跟着变?7位专家给出精彩解读
因微信公号改版,为防错过校长会的推送,请星标我或文末点在看哦~
(全文共6863字,阅读大约需要17分钟)
本文授权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创方授权。
朱慕菊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
张民生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
崔允漷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
杨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系主任、教授,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核心成员
陆志平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研究员、特级教师,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修订组核心成员
杨晓哲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家组秘书
袁 芳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副校长,物理正高级特级教师
Q1
近几年,国家出台多个文件促进基础教育育人方式的变革,深化课程改革,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请您谈一谈,此次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有哪些变化和突破?
朱慕菊: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新时代要求课程和育人方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2014年12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稿)》(2003年版)的修订工作全面启动,历时4年完成,并于2017年正式颁布,2020年进行了微调。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20个学科课程标准在一些方面有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特别强调在各学科教育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教育,以及海洋权益等意识和内容的渗透,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形成了体现时代性的课程方案。新方案明确了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性质,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加强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和多样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新课程方案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为高考新方案的实施奠定课程基础,同时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
二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轴,统筹规划课程标准的编制。始终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质量标准、评价考试等方面一以贯之,明确使学生具有21世纪所必备的核心素养,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途径。
三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充分挖掘各学科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贡献,在此基础上凝练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到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内容、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课程标准为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精选和重组,提出真实情境创设、任务解决、项目学习等教学方式,以及素养导向的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突破了过去在教学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隔的模糊认识与实践,促进它们在同一过程中融合、升华。
四是创建了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典型行为进行整合描述,并结合本学科具体内容,构建不同素养的水平划分和表现特征。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明确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向和质量要求,改变了多年来以知识点为纲,以识记、理解和应用为质量水平的学业质量观。
Q2
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教育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人才培育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实现新的人才培育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张民生: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央颁布一系列文件,在国家层面,从顶层设计角度,阐明了为培养时代新人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方向和目标。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还提出“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随后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正式启动。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的直接体现,在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课程改革就是为全面实现上述课程功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具体的工作部署等。
在所有这些工作要求中,根本的也是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相对宏观的国家育人目标真正在教学第一线得到落实,其实这也是历次改革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本次高中课改在这个关键点上取得了突破,即在基于学科本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在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育人价值,由此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学进行了新的设计和实验,同时还进行了大样本的命题测试。相关数据和效果分析显示,学科核心素养可教可学可做、可测可评可考,这就使素养这一新的目标真正落地有了希望。
Q3
根据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层面,课堂教学要在哪些关键环节进行探索和改革,才能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更加符合新时代育人方式的要求?
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了该学科课程之后所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反映了学科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凸显整体性与实践性,为后续的教学与评价规定了新的方向。
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决定了教学设计不是一个个割裂开来的知识点,而是将知识结构化、情境化、意义化的一个个单元。教师如何学会规划和设计单元教学呢?一般来说,单元设计大概的流程分三步:
一是规划单元,即当教师拿到课标、教材,结合学情分析、课时等因素,规划某学科一个学期分几个单元;
二是组织单元,即依据素养目标以某种方式组织内容,就目前的单元组织方式来说,有大观念、大问题、大任务与大项目等;
三是设计单元,即按单元要素设计出具体的内容并形成方案,单元的要素有6个:名称与课时、单元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以及反思。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形成一个微课程。
核心素养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科学习方式的变革。素养导向的教学不仅要重新组织知识内容,而且还要变革知识习得的方式。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立足本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学科典型学习方式,如语文的“任务驱动学习”、思想政治的“辨析学习”、历史的“史料实证”、地理的“地理实践力”、体育与健康的“运动专项”、技术类课程的“项目学习”“设计学习”等,既体现了2001年提出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新进展,又代表了新时代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方向。
Q4
这几年,关于学生的学习和测评有两个热词,“真实情境”和“问题解决”,请您谈一谈,在课程实施中,如何选择或创设“真实情境”,如何设计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真实任务?怎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测评?线上线下的融合如何有效提升教学和评价的效果?
杨向东: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关键在于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的现实情境或任务时,能够做出灵活的、恰当的反应,能够结合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或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灵活性、整合性和迁移性,需要学生在与各种各样的真实情境持续互动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发展起来。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以复杂的、多样化的具体情境为依托,引导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合理选择和创设真实情境,关键在于寻找到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和现实情境之间的结合点。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审视当前课程内容,同时审视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工作场所等在内的各种场域,分析其中不同现实情境有可能蕴含的各种任务、问题或要求,建立特定情境与学生既有经验、当前课程内容的关系,从而挖掘不同情境用于当前教学的可能性。
依托整合性情境,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或者引导学生讨论,创设贯穿单元始终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真实性任务或探究性项目,生成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的驱动性问题。所创设的任务或问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既要与学生既有经验和知识基础相衔接,又要有适当的新颖性和挑战性。任务或问题的解决或完成,需要能够涵盖当前教学单元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学科思想和实践模式,确保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的落实。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先学后用”“先掌握知识,然后才能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要让学生直面整合性情境和完整的真实任务或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索,实践反思和社会互动,明确任务解决方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任务,完成学习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同时,教师要反思只关注“堂堂清”“先教后评”的课堂评价理念,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的孕育和萌芽,强调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价值。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审视学生学习、评价学生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有实质内容的反馈信息和指导建议,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杨晓哲:在数字化时代,走向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形成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必然的趋势。面对不断迭代的数字化学习方式,技术与教学、学习的融合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互动性的探究工具。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资源与工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构建开放的教学格局,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协作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和发展。同时,可以通过智能与数字化技术的记录、搜索、分享、讨论、协作和创造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认知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也能够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与广阔的人文视野。
二是多维度的情境构建。教师创新资源形态,可以采用文字、图像、视频模型、数据集以及虚拟现实、远程连线等方式构建真实情境,多种思路组织教学内容,使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参与有针对性的真实情境,形成自己的主观体验经历。
三是个性化的测试跟踪。教师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通过系统平台对学生学习进行嵌入式或伴随式的反馈、评价或诊断。充分运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采用知识图谱、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式,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可采集、可建模、可视化,促进教学流程再造与内容重组,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评”一致性。
Q5
作为教学一线的资深实践者,请您就具体学科谈一谈如何在学科教学和评价中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实现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陆志平:根据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需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设计和组织教学。改变以往按照知识的逻辑线性安排学习内容、按照知识点安排训练的做法,而是根据核心素养设定单元学习目标,统筹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与活动、评价与反思。
同时,教学需要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学生的语文实践主要就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语文学习任务群无疑也是一种单元整合,但是,跟以往单元整合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通常的教材、读本单元的编排,群文阅读的试验,整合的路径基本是内容,内容的维度可能是时代、地域、作者、流派、体裁、题材等,或者是以知识点、能力点为线索。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突破在于,以行为设计为主线牵动内容设计。
再有,教学需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改变以往单篇文本分段分层教学、单个知识点反复训练的分析型教学模式,改变琐碎、零散、被动、机械、浅表化,让学生的学习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与任务之中,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
这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都有很好的建议。例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当代文化参与”“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媒介阅读与交流”“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媒介应用领域创设应用场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以专题性学习为主要方式,选择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历史或当今社会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等等〔详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11—20页〕。这些建议,虽然各有特点,但总体思路一致,突出的都是情境、任务和学生的学习实践。
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任务群设计和教学,是一种富有挑战和创造性的专业活动,需要大家一起来探索,让语文教学更加民主,更加符合规律,更加生动活泼。
袁芳:物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4个方面。高中物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建构关于自然界的物理图景,打下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要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形成对物质世界的整体认识,这种全局把握的视角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线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很熟悉三维目标,而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如何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个难点,与大家分享3点体会。
第一,源于素养的目标是灵魂。教师拿到教材后,翻开目录,了解涉及哪些主题,然后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本册内容的素养目标要求,结合对学情的研究或判断,整体规划模块课程纲要,合理安排单元,再围绕单元设计课时方案。必修课程有3个模块,共有9个主题,依据内容标准和学业要求、知识结构与学情,划分成13个单元,然后,再以单元为单位,设计课时方案。模块—主题—单元—课时,既是教学前分析时不断具体化的过程,又是教学后综合时不断抽象的路径,素养目标就是在这种持续的分析与综合中落实的。
第二,真实任务的设计是关键。真实任务进入物理教学既是必要的,也是可实现的。真实任务可以把物理知识条件化,使知识学习变得有趣;也可以将物理知识情境化,让物理学习变得有用。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真实任务,让学生经历真实、生动的学习,并能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阐释物理现象,解决现实中的科学问题,感受到物理学习的意义。
第三,素养导向的评价是瓶颈。“物理课程标准”建构了学业质量要求,希望教师超越知识点目标测评或双向细目表的技术,围绕素养测评的3个方面,即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念的综合程度,编制清晰的水平界定,开展教学评价。然而,这对教师来说是个挑战。
为了给教师提供素养导向评价的支架,我们探索在项目实践中对所有习题进行编码,如编码(2.2.G.三),即表示内容对应第2单元的知识目标2,考查物理观念,学习水平是三(具有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把握练习的量和度,控制学业水平和素养考查的覆盖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Q6
据了解,新标准发布后,不少基层学校都积极进行了改革探索,而且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和经验,您能否就您所了解的情况作一些介绍?
陆志平: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发布后,的确有不少研究团队联合基层学校积极进行改革探索,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和经验。“新教学”就是其中很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之一。
一批课程标准研制专家、学科专家、课程专家、评价专家、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和180多所学校的教学名师,组建成专业共同体,深入研究探索,依据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理论架构,遵循新标准关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具体要求,研制了“新教学”模型和8个学科的实践案例。在全国21个省市、400多所学校实验,参加实验的有2379位教师、9760名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新教学”的价值追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技术突破在于“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
1. 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教材与学情,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用大观念、大问题、大任务与大项目等方式重组教学内容,强化学科实践,推动学科学习方式的变革,并嵌入指向目标的评价任务,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2. 体现核心素养的实践性,选择或创设合理的真实情境,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线,设计目标清晰的进阶式学习任务或问题,抓住探究学习的关键程序和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3. 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转变评价方式,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嵌入式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通过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和反馈,改革现行单一分数、点状判断的评价方式,准确诊断学生素养发展水平。
4.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功能强大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和课堂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专业研修平台,为其改变教学方式和专业成长提供支持。
由“新教学”团队潜心研发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系列》图书覆盖高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通用技术8个学科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提供了大量具体鲜活的学科教学设计案例和测试评价素材,希望能为一线教师当下新课程的实践提供专业支持。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基础教育学校原创投稿
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推荐阅读
● 华东师大教育集团信息化首席专家张际平教授:用大数据挖掘学生分数,这条路走偏了
● 校长会“2020专改年会”:在浪潮之巅勾勒中国基础教育未来轮廓
● 赠书 | 斯坦福传奇老校长花费16年,总结出最具创造力的“校长式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