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名少数民族跨性别女孩的自白|Transtory

船思 船思 2023-07-24


受访人米米的生活照。图片由米米提供(下同,另行注明的除外)


文|Zili


(本文根据受访人米米的经历而写作)


米米出生在一个十分保守的地方。


不过在这种传统的环境中,米米又幸运地得到了家用爱和包容带来的一个快乐童年。


年幼时,米米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名小女孩。


她从芭比的电影里、每个版本的美人鱼故事里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身影。


她从小就富有美术天赋,但她只画也只会画各种各样的女孩,包括公主。


家人问她「这是谁?」「你以后会娶这样的女孩吗?」,米米则在嘴上说这是自己从画册里看到的,但她心里知道,那就是她,她画的是自己。


米米十几年后回到家中,看到橱柜上还贴着的美人鱼贴画


然而,家庭的美满幸福很快在米米四岁的时候结束了。


那时,继母出现在了米米的家中,而她厌恶米米的活跃、米米的母亲、米米的女性身份,乃至于恨她一切具有女性气质的特征。


米米走路内八的姿势都会被她借机取笑,这也是米米之后十分在乎外在形象的起源。


米米给自己搭建了一个躲避的空间。


她不停描绘自己的女性形象。她想象自己是飞马公主,铸造冰杖围着火堆渡过冬天;在小区里看到地上裂开的泥砖,她幻想自己可以像十二公主躲开姑母一样,通过魔法地砖躲到另一个世界里。


女性身份一直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保护着她的童年。


可是,躲避并不是治愈的良药。随着成长,米米在同龄人中的不合群慢慢显露出来。


在米米的家乡,人们会过宰牛宰羊的古尔邦节,而小男孩要戴花帽穿衬衫,小女孩则穿着艾德莱斯裙。


在当时不得不作为一名「小男孩」而生活的她,跑回家里用作为节日礼物的画材画着自己理想中的裙子和自我肖像。


长发公主曾通过画笔去到另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人文关怀,街上人群熙熙攘攘,她也认识了一群新朋友。


一直相信童话的米米,觉得自己也可以拥有那支画笔。


图源:Unsplash(作者:Elena Mozhvilo)


小米米的努力和斗争帮到了她。


不仅她的画技大大提升,而且她进入了理想中那个自己作为女性存在的世界。


她每天一边画画,一边跑到破旧小区的电话亭和亲生母亲通话,请求她接走自己。


在这段时间里,母亲的好朋友们也向她伸出了援手——偶尔把她接走,带去自己女儿的卧室玩,这样她就能躲在有着带床纱的粉色公主床、各种漂亮的娃娃和妈妈陪伴的世界里。


后来,米米如愿跑到了亲生母亲的家中。


如梦想成真一样,她觉得这个世界上终于不会有人挑剔自己的跨性别身份,以及自己作为「小女孩」的一面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她猛然发现自己所处环境存在着强烈厌女氛围,但在横跨青春之际,她默默地一边看着一切,一边闭上了嘴巴。


起初,米米想要买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但妈妈说价钱稍贵,先不考虑;后来,米米还是想要娃娃,妈妈又说米米都这么大啦,就不要玩娃娃了。


最后实在没有玩具可玩,米米找到了水彩笔。


尽管拥有极高的美术天分,米米却同时有着严重的色弱。她在镜子里描绘了自己的脸,因为好像藏了一点点色彩在脸上而雀跃。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妈妈的呼喊声。米米匆匆洗掉,一出来却迎上母亲凝重的目光。


她质问米米是不是化妆了。米米害怕地否认,然而妈妈用纸一擦便擦出了米米根本看不到的色彩。


随后是一声扇在她脸上的巨响,米米因为化妆被惩罚了。


当时,米米并不理解原因所在,类似的事件仍屡屡发生。


例如,她在小区的商店买了支唇膏,却并不知道它会变色,于是顶着美丽的红唇,米米被妈妈拉去质问店家。


米米终于发现,原来化妆的她、女性化的她,会让这个从小就像梦里才会拥有的妈妈远离自己,变成一个严厉疯狂的女人,而不是米米想要的可以容下自己女性身份的港湾。


米米的生活照


进入青春期后,米米选择穿上没有色彩的衣服。


直到接触了韩流和电视明星,米米才新奇地发现,这些明星和以前的艺人不一样,会在脸上化妆,比如眼影、眼线等等。


在强大的吸引力下,米米接触了更多相关信息,找到了自己的另一个画笔——互联网。


她有着身边人都没有的条件和对信息的敏感度,接受着来自世界的各种信号。


米米看到了讲述一群跨性别高中生校园生活的一部泰剧,新奇而辛辣。


她还认识了金星,终于知道还有类似自己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后来,米米进入了初中,就像许许多多跨性别者一样,米米遭受了校园霸凌。


她发觉,这些小男孩对任何不符合「男生标准」的人都有着无穷恶意。


那时的米米已经了解了跨性别者、变装、男同性恋的定义,但她并不知道,这样的人也会出现在维吾尔族里。


身边的男性就更没有相关的认知了,而他们甚至热衷于找到像米米这样的人进行羞辱。


一直到现在,米米都会收到来自同城的称她为「灾难」、耻辱的评论。


初二时,一名女孩告诉了米米「莎莎娜」的存在,认为她们十分相似。实际上,霸凌者们也用「莎莎娜」来称呼米米。


她便在网上找到了已经退网的莎莎娜。她附上了一篇文章和世界告别,但当时仅有一个人为她的遭遇发声。


莎莎娜的直播录屏广为流传,而她受到的关注只是因为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维吾尔族跨性别者。


透过她被网络吞噬的命运,米米好像隐隐约约也看到了自己。


米米在网上搜刮着所有她曾存在的痕迹,试图找到在这里一名想成为女人的「男人」的求生之道。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米米买了自己的第一顶假发,但不知道为什么,她把假发藏了起来。


然而,母亲还是发现了。二人发生了疯狂的对峙,米米并不敢说自己想要成为一个女人,只是说自己想戴假发,想化妆。


母亲认为这是丢人现眼。在折中妥协后,二人约定,米米可以拥有一顶自己的假发,但休想把它佩戴到街上。


在这种小小的默许中,米米买了更多假发与化妆品,然而某天,明明心知一切的母亲却突然用仿佛全然无知的语气再度质问米米。


她对曾经的许诺全然反悔了,甚至对米米进行荡妇羞辱。


崩溃的米米用跳楼来威胁母亲,而母亲挽留了她。


于是这样的「默许-反悔」循环反反复复地不断发生着。母亲一面想关心米米,一面又始终无法接受她的性别身份。


米米的生活照


后来,莎莎娜突然回归到了网上,继续录制视频赚钱,娱乐大众,影响着网络,而更多跨性别者也相继出现在网络上。


随着社会的慢慢开放,米米也得到了让家里人通过网络看到有许多跨性别者正在存在、正在生活的机会。


家人理解了,「这样」的人并不止米米一个,渐渐接受了她的身份,开始允许她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化妆。


一步步地,从偷穿妈妈的裙子,到买假发和化妆品,幼年时那个只敢用画笔勾勒自己形象的米米,从画「画上的那个我」,变成了画「真正的我」。


从前在网页版「美图秀秀」像画画一样把自己PS成女性外表的米米,终于再也不用靠修图软件,而是可以去买实实在在的东西穿在身上,彰显自己的性别身份。


在房间里化着妆,米米渐渐有了一定影响力,周围的人都知道了她的存在。


但也正是为此,街头上的每个人似乎都在盯着米米,加之从前校园霸凌的影响,米米开始害怕出门,甚至会穿上父亲的衣服躲起来。


身边的女性朋友们就像米米的缪斯,在正值青春的时候打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可那时的米米却只能用羡慕的眼光、偷窥的视角看人,似乎自己没有权利享受青春。


在黑暗的中学生活里,米米一面不得不因为校规剃掉自己的头发,一面又通过打扮自己在网上获得了认可。


在这样的双面人生里,米米「熬」着高中生活,偶尔想办法请一天假,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化妆,让自己能够继续撑过重复的日子。


图源:Unsplash(作者:Raphael Lovaski)


但就是在这样的时候,米米才发现自己根本压不住向往。


她畏惧那个永远不属于自己的女厕所,畏惧镜子里被强迫的男式发型,畏惧自己还得隐忍还得再躲。


就这样,在高考前,米米爆发了。


她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门也不睡觉,只是戴上上假发疯狂地化妆。


她太渴望身份认同与浪漫关系,只有躲到网络世界里才能感觉好一点。


于是她每天都化好妆疯狂地直播,在高考倒计时的这段时间里,对未来的迷茫,对身份的恐惧占据了全部的理智。


她厌恶应试教育对自己的束缚,厌恶那些校规。她只想成为自己。


在直播的过程中,米米总是在和各种人连线,仿佛想认识世界上的所有人。


来连线的人可能是南方的一名农民,可能是一名正在直播公司里化妆准备开播的女网红。


连接到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个角落里各种各样的人的可能性,让米米觉得无比新奇。


她想被大家认识,想要成为自己,想要让大家知道她是谁。


每每想到各个夜晚认识的各种人,遇到的各种好玩儿的事情,米米觉得在这样的世界里,仅仅是聊天都让她感到十分有意思。


她是如此地渴望成人生活,因为在真实生活里,出于对家人的恐惧,米米只能永远偷偷地躲着。


到了高考前夕,理智突然恢复。米米告诉自己,你还得高考,你很聪明,你得学习。


通过仅仅19天的复习,米米考了全班第一。


在那19天里,她只记得自己一醒来就在看书,看复习资料,刷题。


她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做到这样,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


米米如愿以高分考入大学,但因为社恐,因为缓解留头发期间的尴尬,因为想要彰显自己的亲和力……种种原因之下,米米把自己打扮得「很荒唐」。


她染了彩色的头发来保留自己的「女性面」,却又用又大又厚的衣服遮蔽自己不喜欢的胖胖的身体。


在这样的过渡时间里,米米十分抑郁。


作为跨性别者,进入学校,融入群体,在男生宿舍生活并发展和他们的社交关系,是一个太痛苦的过程。


在封校期间,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米米忍不住跑出学校,跟母亲说不愿意再上大学,无法融入这里;然而,母亲却说,这是因为米米心里是个女人,才会如此痛苦。


这句话比母亲曾用侮辱性词汇骂米米的那次还要伤人,但长大的米米很快消化了情绪。


米米的生活照


就在这时,米米认识了一群在地下酒吧中、生活在角落里的跨性别者。


她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年龄,有些人为了生活仍是男装出现。她们用民族语言说着粗俗的话语,打扮靓丽而妖艳。


作为「半成品」的米米被她们拉在大城市的街头。她们会对着街头的刺耳声潇洒回应,好像生活在电视剧里一样。


擅长化妆、在网络上也小有名气的米米一边为她们化妆,一边听着她们在顺直世界里的奇异生活。


她们尽管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却教给了米米许多生活之道。


如果把她们放到现在的网络论坛,她们只会背负骂名,可米米却从她们身上找到了自己。


网络上那些漂亮美丽「成功」的跨性别者所分享的经验,米米其实都不知道该如何采纳;而从她们身上学到的道理,米米觉得对自己更有帮助。


这些姐姐拉着米米去酒局见她们喜欢的男性,带米米去街边买丝袜和性感的衣服,并和商家讨价还价。


体验着她们的生活,听着自己以为在这个地方永远也听不到的故事,米米终于知道,原来不是看不到家乡的跨性别者们,而是她们躲在了生活的边边角角里。


作为一名大学生,米米没有什么经济能力,姐姐们便会经常请米米吃饭,提携米米,分享自己的所有生活经验,希望她自信和快乐。


和姐姐们的故事一直延续到米米接受采访的这一天。


就在最近,其中一位姐姐告诉米米要带她出去玩。在游玩前,姐姐说,米米不能再穿裤子了,应该打扮得「像自己」。


以前从来不敢穿裙子的米米终于穿上了裙子,并被拉到夜晚的城市喝酒逛街。


姐姐告诉米米,她今天必须教会米米作为跨性别者的一课,那就是自信。


姐姐鼓励米米去和别人打招呼,跟街头上各种各样的人搭话。


她说,米米必须得成长起来,因为只有处理好自己现实生活的部分,才能真正地做好自己。


就这样,米米被治愈,完全打开了自己的心扉。


她开始摘下自己戴得严严实实的口罩,解开紧紧裹住的外套,作为跨性别者生活在社会的恐惧突然被消解。


那天的米米其实十分紧张,但在和姐姐出门时,姐姐的鼓励迅速改善了米米的情绪。


跨性别伙伴们的相互沟通、彼此支持和对她的正面引导,可以说无比重要。


被姐姐们救赎的过程中,米米感受到跨性别伙伴们站在一起时巨大的力量。


后来,她和莎莎娜还互相关注了。


莎莎娜仍然是家乡最有影响力的网络红人,顺直群体的世界虽然容不下她,却意外地成就了她,让她通过自媒体变现,获得了很好的生活,而米米也是如此。


米米的生活照


1

END

1


推荐阅读

中文跨性别友善语言指南


往期回顾

阳刚?阴柔?关于性别气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跨讲坛第41讲

水性别?猫性别?走进「荒唐」外表下的新异性别|跨讲坛第40讲

「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非二元的?」「我生来如此」|Transtory

面对「你根本不够跨性别」的指责,他一笑而过|Transtory

那位轻生的女同作家,让他对生命产生了更多思考|Transtory

曾救助五个轻生案例的TA,在濒死体验后放下恨意追求爱与美|Transtory

【推荐】“为什么人们总要把性、浪漫和莫名其妙的暗示联合在一起?”



欢迎扫码联系田倞加入社群



关于跨性别,你想了解的都在这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