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亚裔音乐研究导读 (下)

RILM中国 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ILM 2021-09-23
在美国,逐渐走出沉默的亚裔社群正在被更广泛的社会所听到,而音乐学者也在从声音的角度观察着这一场糅合了艺术、政治以及自我意识觉醒的变革。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几篇美国亚裔音乐研究的学术论文,这一期我们着重介绍这方面的专著。在这些专著所呈现的研究中,民族志 (ethnography) 和史学研究 (historiography) 相辅相成,为当下的后殖民研究以及美国亚裔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1大声说出来: 做音乐的亚裔美国人 (Speak it louder: Asian Americans making music)


作者: Wong, Deborah

类别: 专著

语言: 英语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New York: Routledge

时间: 2004



通过探讨亚裔美国人的音乐活动及其观赏性,对美国当下关于权力和族群代表性的议题提出质疑。音乐作为一种差异性的话语被讨论,并被置于更宽泛的美国身份政治的语境之中。而亚裔美国人对音乐的参与,无论作为表演者还是消费者,都对美国音乐和“美国性”的概念提出了质疑。美国亚裔音乐被认为是一个充满矛盾同时又充满活力的文化舞台,它受到东方主义、跨种族交流和文化自主的影响。作者的批判框架来自多个学科,包括文化研究、表演研究、民族音乐学、人类学、美国亚裔研究和民族研究,探讨了表演性、身体、即兴表演、城市空间、大众传媒、唱片业、观众身份和消费等理论。具体的案例包括老挝传统歌曲、柬埔寨传统巴萨剧、越南卡拉OK、美国亚裔爵士乐和即兴表演、嘻哈、费城的姆默斯大游行、美国日裔太鼓,以及两位亚裔美国人 (日裔Rodney Ogawa和作者的华裔父亲John Wong) 的聆听经历。田野调查的地点包括纽约市、费城、洛杉矶/南加州和旧金山。


2更响与更快: 美国亚裔太鼓中的痛苦、快乐与身体政治 (Louder and faster: Pain, joy, and the body politics in Asian American taiko)


作者: Wong, Deborah

类别: 专著

语言: 英语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时间: 2019



太鼓,这种雷鸣般的、运动性的鼓乐传统起源于日本,漂洋过海来到北美之后成为一种代表亚裔身份认同的文化现象。作者在太鼓界浸淫20年,见证了文化和人口的变化以及太鼓的指数式增长和扩张,特别是在南加州。作者的参与性民族志研究揭示了一个复杂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对日裔美国人被关押的记忆和帝国主义的遗产、亚裔身份政治、亚裔对被看到和被听到的渴望,以及文化和全球资本主义的交织。本书探讨了鼓、服装和身体发声的物质性,分析了它们与资本主义多元文化的关联,并调查了太鼓的性别政治,考虑了音乐和表演作为一种反种族主义行动的希望和陷阱。作为结果,本书生动展现了亚裔美国人既响亮又脆弱的的存在。


3极端异域风情: 美国音乐想象中的日本 (Extreme exoticism: Japan in the American musical imagination)


作者: Sheppard, W. Anthony

类别: 专著

语言: 英语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New York: University of Oxford Press

时间: 2019



自19世纪中叶以来,音乐在美日文化互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书涵盖了150多年间的美日音乐交流史,从19世纪中期美国人与日本人的第一次接触到当下,揭示了音乐在“美国日本主义 (Japonism) ”中的核心作用。本书讨论了几乎所有的音乐流派、媒介和形式,探讨了“高”和“低”艺术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特别强调的是锡盘巷 (Tin Pan Alley) 时期和最近几十年的流行歌曲,以及好莱坞电影和百老汇音乐剧在历史上对日本人物形象的刻画。类似“蝴蝶夫人”的叙事在更为广泛的流行音乐、电影和戏剧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探讨。对日本的音乐呈现,与美国人的种族和性别观念重塑以及政治宣传直接相关,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本书还详细介绍了日本传统音乐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美国作曲家的广泛影响, 以及众多美国音乐家对日本传统音乐表演的追求。


4美利坚紫禁城: 美国华裔夜总会, 1936-1970 (Forbidden City, USA: Chinese American nightclubs, 1936-1970)


作者: Dong, Arthur E.

类别: 专著

语言: 英语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Los Angeles: DeepFocus productions

时间: 2014



唐人街夜总会的魔力和魅力在二战期间的旧金山达到顶峰。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观众们涌向夜总会,用鸡尾酒和表演来逃避当时的问题。作者花了30年时间采访这个时代的艺人,其中许多人已被时间遗忘。其结果是一项有洞察力的探索,它展现了亚裔美国人对剥削和种族主义的抗争,以及来自他们自己族群的期望,与他们在演艺界对梦想的追寻。经由舞者、歌手、制片人和夜总会老板的自我叙述,他们的回忆时髦、大胆,时而令人心碎。伴随着这些以前未发表过的故事的是400多张照片、明信片、菜单、节目单,甚至还有纪念筷子。它们共同重现了一个被遗忘的时代,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令人眼花缭乱的“炒杂碎”之旅。


5来自彼岸的音乐家: 古典音乐界的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 (Musicians from a different shore: Asians and Asian Americans in classical music)


作者: Yoshihara, Mari

类别: 专著

语言: 英语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时间: 2007



近年来,亚裔音乐家在音乐厅、音乐学院和古典音乐表演比赛中的突出地位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二战后,文化、政治和商业的融合使古典音乐成为中产阶级家庭的必备品,使雅马哈 (Yamaha)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琴生产商,并使铃木 (Suzuki) 音乐培训拥有了国际客户群。很快,来自日本、中国和韩国的天才音乐家们纷纷涌入美国学习和发展事业,亚裔美国人家庭也纷纷为还在学步的孩子报名参加音乐课。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们采访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古典音乐界的亚洲和亚裔美国音乐家,如林昭亮、陈灵 (Margaret Leng Tan) 和长野健 (Kent Nagano)。他们对种族和文化的关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讨论了音乐是否真的像许多人所说的那样具有普遍性。


6北美的唐人街戏院 (Chinatown opera theater in North America)


作者: 饶韵华 (Rao, Nancy Yunhwa)

类别: 专著

语言: 英语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Urbana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时间: 2017



唐人街的戏院在二战前为中国移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娱乐来源。但它关于忠孝仁义的故事也吸引了美国华人社区的不同顾客。作者利用大量新的中英文研究,讲述了标志性的剧团、人际网络和移民潮的故事,展现了戏曲如何成为北美文化一部分的历史过程。她揭开了演员、表演和剧目的后台世界的面纱,让读者置身于舞台灯之外那些入迷的观众之中。她也从戏院墙外的元素中编织了一段迷人而复杂的历史:政府移民政策的影响,戏院如何影响唐人街的文化自我意识,戏曲音乐通过录音和印刷材料的传播,以及美国华人企业在维持戏剧机构方面的作用。本书剥去了戏曲异国情调的外衣,将其牢牢地置于美国音乐和深刻的美国经验的范围内。(本书中文版《跨洋的粤剧:北美洲城市唐人街的中国戏院》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联合出版)


7占领离散地: 亚裔/华裔美利坚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 (Claiming diaspora: Music, trans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Asian/Chinese America)


作者: 郑苏

类别: 专著

语言: 英语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时间: 2011



从戏曲到现代器乐,从民族媒体网络到流行音乐,从美国亚裔爵士乐到最近的先锋派作品,当代亚裔/华裔美国人的音乐文化在蓬勃发展。对这种音乐文化的跨国性和种族性经验的研究,驱使我们重新审视美国文化身份日益多元且复杂的本质。直到最近,两种相互交叉的模式主导了对亚裔美国人文化表达的研究。“占领美利坚”的概念一直是美国亚裔运动的基本政治策略;而欧洲移民的美国化模式则将“旧国”对移民生活和文化表达的影响降到最低。本书批判性地分析了围绕这两种模式的争论。它揭示了美国华人音乐的流动性和演变性,讨论了当前的文化斗争,同时也提出当下的境况与美国排斥亚裔的历史有着不可避免的联系。不同于将非西方人的音乐描绘成一成不变的传统解读,本书对离散文化的考察基于亚裔美国人的经历以及有关空间、地点和迁徙的文化理论语境,质疑了亚裔美国人及其文化认同所包含的争议。作者挖掘了未发表的移民叙事歌曲的历史资料,在纽约市和中国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在深入的访谈中,音乐家们讲述了他们的生活故事和音乐经历,而作者也讲述了自己作为社区成员、音乐家、主持人和文化经纪人的长期参与。本书描述了每种音乐类型从本土的引入及其在纽约的后续发展,并解释了美国华人如何表达他们的文化憧憬和归属感。


前言、编译:刘心童 (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学博士候选人,RILM实习生)

编辑:穆谦


延伸阅读

美国亚裔音乐研究导读 (上)

电子舞曲里的政治(下)

骄傲月谈酷儿音乐研究

Playlist时代:音乐学视野中的流媒体

中国流行音乐:外文研究文献选(三)

海外古琴文献选(五)

纪念马勒逝世110周年:音乐学家在谈论什么




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简称 RILM)位于纽约,是一家为音乐研究者提供数字文献和检索工具的非营利机构。更多信息请见rilm.org。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