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3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托斯卡老板决定关门了,因疫情下门庭冷落,甚至一天也不见一客人,他终于撑不住了。
消失的咖啡厅
每次出门散步,我都会经过一幢大厦,它是一栋写字楼,与凤凰台的小鸟巢遥相对望,其实近在咫尺。凤凰鸟巢估计快成一只死鸟了,至多也只是在苟延残喘,其实奄奄一息,曾经披挂着一身做为掩饰的护身符,如今已然无处掩身地露出真容。
至于这幢大厦,是我在非假日时期的午餐食堂。一年前,我每至觅食,其人流必是乌泱乌泱的,可自从疫情骤然来袭后,来此一搓的人则寥若晨星了,至多,也就十几来人。好在它还没有停业,让我这个觅食族午时还有顿饭可吃。
而我们这条街边上的那一排排曾经繁荣的小餐馆,几年前,被蔡大人一声令下通通驱逐关门了——这些餐厅也曾经是我的"食堂",它们的消失令我伤感,留给我的只有对往昔的怀念了。
我其实要絮叨的,还不是这些风味各异的"食堂",因为它们仅涉吃,也即生理性的口舌之快,与我的精神诉求无关,而有关的仍在那幢大厦内,但也是曾经,而目下之它,已是默默地悄然无声了——托斯卡咖啡厅。
托斯卡咖啡厅曾是我每日必至的温馨场所,因我两年前在写《吟游诗人咖啡馆》的小说时,心下觉得既然写的是咖啡馆,为何不找一种"现场感",也即在咖啡馆写咖啡馆呢,此不是妙哉?
托斯卡咖啡厅就驻扎在我住处的边上,走几步就到了。就这样,我成了这家的常客。一大早刚一开门我就到了,将笔记本电脑摆放桌上,联上电源,凝神静思片刻,就进入了我想象的世界,我在其中任性地自由飘荡,无拘无束。
可是我小说写作进行了一半时,却发现还是有问题。我会在不经意间时常走神,周边客人的嘈杂之声也会骚扰到我,还有窗外入春后诱人的美丽景致,也让我在一种非小说世界之外的天地中浮想联翩。
这时我才意识到,享乐主义式的咖啡馆写作显然并不适合,适合我的依然是写作时自处的孤独,那是一种变相的精神苦役,但我亦其乐无穷,如此之我才能做到心无旁骛。
当然,这只是托斯卡咖啡厅与我之间的一个"节目",这个节目以喜剧开场,却以准悲剧结束。而另一个节目呢?曾几何时它始终上演的是一台喜剧,颇具欣悦感的喜剧——那又是什么节目?
彼时,托斯卡咖啡厅每周末都会安排一至二次音乐讲座,但均引不起我的兴趣。虽然我是一名典型的烧友,但我对传播知识型的讲座不仅冷漠,而且鄙视——有这功夫自己找本音乐书读读不好吗?我只在一种场合会准时出现,那就是我的朋友曹利群的音乐讲座。
利群在古典音乐的偏好上与我高度一致,比如我们最爱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我俩也是因老肖而结缘,成为朋友;其次,是表达苦难的那一批杰出的作曲家,比如前有马勒,后有古拜杜丽娜,坎切利、古雷茨基等之流。更重要的,利群之于讲座不是那种背书式的知识传授,而是在陈述音乐家的身世之时,也在探究其身世与作品的内在关系,再由这份"内在"转换到我们自己当下的人生境遇中。所以,利群的讲座不仅仅在说古典音乐的乐理,也是在向听众做启蒙式的人文教育,从而去认识何谓人性和人之命运,还有纯粹的艺术究竟是什么。
利群那时每月会来个一至二次,而我也会把这个日子当成我个人的小小庆典——与友人相聚。毕竟我多年来已疏于与人交往了。平时的我更喜欢独处。现在有意思的人愈来愈少了,而利群则属于一个有意思的人。他幽默热情且也不失犀利,为人耿直,与我三观还高度一致,除了有一段为美国大选我俩会产生争执,也就仅此这点小分岐了,更多的,还是我们的相言甚欢。
去年,当疫情蓦然袭来后不久的一天,利群突然告诉我托斯卡老板决定关门了,因疫情下门庭冷落,甚至一天也不见一客人,他终于撑不住了。我听了心下黯然,瞬间觉得有一扇曾经向我敞开的蛮有仪式感之门,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悄然地关上了。
今天,趁着暖阳高照,我出门散步。出了公寓大门,一个右拐,几步后,再来一个左拐,那幢沉寂下来的大厦就耸立在我的右手边。侧脸看去,大厦的一楼是一排孤线型的落地窗,而在此窗内,就是曾经以往暖融融且时有欢歌笑语的托斯卡咖啡厅了,如今它显示出一片令人感到窒息的死寂,就好像我的描述过的那番温馨的情景从未存在过一样,那只是我的幻觉。
但它的确存在过——托斯卡咖啡厅,但它又的确消失了,无影无踪。
于我,以它为代表的一段美好岁月也随之宣告结束。从此后,我只能通过记忆来搜寻它的曾经的身影,而它,也只会在我记忆的储存室中存留,让我偶尔地想起那些在咖啡厅发生过的属于我个人的"故事"。
(写于2021年2月17日)
【作者简介】王斌,作家、文学批评家、编剧。1980年代编辑《青年评论家》,推动了文学新思潮的发育。已出版《相遇的别离》、《味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吟游诗人咖啡馆》以及在台湾版的《幽暗的岁月》三部曲:《六六年》(国内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曾出版)、《浮桥少年》与《海平线》等长篇小说,《逆风的逍遥》、《思想的钟摆》、《我的孤独与我无关》等文化随笔,以及非虚构报告文学:《活着-张艺谋》。策划与编剧过的电影包括:《活着》、《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个人微信公号:思者王斌二世
相关阅读:
王斌:我不能说出你的名字
王斌:记忆记忆 - 一种返身眺望的自我救赎
王斌: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曹利群 || 祭傅聪:立一块碑,刻上你的名字
一枚注:《吟游诗人咖啡馆》是王斌老师最新的长篇小说,是他的北京都市三部曲的第三部。他认为,这部是他到目前为止都市题材中自己写得最好的作品。
(本文编辑:一枚)
“一半烟火以谋生,一半诗意以谋爱。”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安然以待的茶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关注一枚园地,共筑心灵家园。
一枚新园地 一枚园地ll 一枚园地lll
征稿:
一枚园地,我手写我心。欢迎您投稿。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编辑微信:mei94539(请注明“投稿”) 我从未如此长久地陪伴过一座山坡
梁艳萍教授:墓园 胡发云:我们七十年代的“异端”爱情
胡发云:《追捕》和我的1978
民声Ⅲ系列 说事儿系列 一枚: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远”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 民声III系列文章汇总(共183篇)
丁东:我对一枚园地的期待之一,是成为有良知的文学平台
其他
王斌:消失的咖啡厅
题图:王斌
王斌 | 文
每次出门散步,我都会经过一幢大厦,它是一栋写字楼,与凤凰台的小鸟巢遥相对望,其实近在咫尺。凤凰鸟巢估计快成一只死鸟了,至多也只是在苟延残喘,其实奄奄一息,曾经披挂着一身做为掩饰的护身符,如今已然无处掩身地露出真容。
至于这幢大厦,是我在非假日时期的午餐食堂。一年前,我每至觅食,其人流必是乌泱乌泱的,可自从疫情骤然来袭后,来此一搓的人则寥若晨星了,至多,也就十几来人。好在它还没有停业,让我这个觅食族午时还有顿饭可吃。
而我们这条街边上的那一排排曾经繁荣的小餐馆,几年前,被蔡大人一声令下通通驱逐关门了——这些餐厅也曾经是我的"食堂",它们的消失令我伤感,留给我的只有对往昔的怀念了。
我其实要絮叨的,还不是这些风味各异的"食堂",因为它们仅涉吃,也即生理性的口舌之快,与我的精神诉求无关,而有关的仍在那幢大厦内,但也是曾经,而目下之它,已是默默地悄然无声了——托斯卡咖啡厅。
托斯卡咖啡厅曾是我每日必至的温馨场所,因我两年前在写《吟游诗人咖啡馆》的小说时,心下觉得既然写的是咖啡馆,为何不找一种"现场感",也即在咖啡馆写咖啡馆呢,此不是妙哉?
托斯卡咖啡厅就驻扎在我住处的边上,走几步就到了。就这样,我成了这家的常客。一大早刚一开门我就到了,将笔记本电脑摆放桌上,联上电源,凝神静思片刻,就进入了我想象的世界,我在其中任性地自由飘荡,无拘无束。
可是我小说写作进行了一半时,却发现还是有问题。我会在不经意间时常走神,周边客人的嘈杂之声也会骚扰到我,还有窗外入春后诱人的美丽景致,也让我在一种非小说世界之外的天地中浮想联翩。
这时我才意识到,享乐主义式的咖啡馆写作显然并不适合,适合我的依然是写作时自处的孤独,那是一种变相的精神苦役,但我亦其乐无穷,如此之我才能做到心无旁骛。
当然,这只是托斯卡咖啡厅与我之间的一个"节目",这个节目以喜剧开场,却以准悲剧结束。而另一个节目呢?曾几何时它始终上演的是一台喜剧,颇具欣悦感的喜剧——那又是什么节目?
彼时,托斯卡咖啡厅每周末都会安排一至二次音乐讲座,但均引不起我的兴趣。虽然我是一名典型的烧友,但我对传播知识型的讲座不仅冷漠,而且鄙视——有这功夫自己找本音乐书读读不好吗?我只在一种场合会准时出现,那就是我的朋友曹利群的音乐讲座。
利群在古典音乐的偏好上与我高度一致,比如我们最爱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作品,我俩也是因老肖而结缘,成为朋友;其次,是表达苦难的那一批杰出的作曲家,比如前有马勒,后有古拜杜丽娜,坎切利、古雷茨基等之流。更重要的,利群之于讲座不是那种背书式的知识传授,而是在陈述音乐家的身世之时,也在探究其身世与作品的内在关系,再由这份"内在"转换到我们自己当下的人生境遇中。所以,利群的讲座不仅仅在说古典音乐的乐理,也是在向听众做启蒙式的人文教育,从而去认识何谓人性和人之命运,还有纯粹的艺术究竟是什么。
利群那时每月会来个一至二次,而我也会把这个日子当成我个人的小小庆典——与友人相聚。毕竟我多年来已疏于与人交往了。平时的我更喜欢独处。现在有意思的人愈来愈少了,而利群则属于一个有意思的人。他幽默热情且也不失犀利,为人耿直,与我三观还高度一致,除了有一段为美国大选我俩会产生争执,也就仅此这点小分岐了,更多的,还是我们的相言甚欢。
去年,当疫情蓦然袭来后不久的一天,利群突然告诉我托斯卡老板决定关门了,因疫情下门庭冷落,甚至一天也不见一客人,他终于撑不住了。我听了心下黯然,瞬间觉得有一扇曾经向我敞开的蛮有仪式感之门,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悄然地关上了。
今天,趁着暖阳高照,我出门散步。出了公寓大门,一个右拐,几步后,再来一个左拐,那幢沉寂下来的大厦就耸立在我的右手边。侧脸看去,大厦的一楼是一排孤线型的落地窗,而在此窗内,就是曾经以往暖融融且时有欢歌笑语的托斯卡咖啡厅了,如今它显示出一片令人感到窒息的死寂,就好像我的描述过的那番温馨的情景从未存在过一样,那只是我的幻觉。
但它的确存在过——托斯卡咖啡厅,但它又的确消失了,无影无踪。
于我,以它为代表的一段美好岁月也随之宣告结束。从此后,我只能通过记忆来搜寻它的曾经的身影,而它,也只会在我记忆的储存室中存留,让我偶尔地想起那些在咖啡厅发生过的属于我个人的"故事"。
相关阅读:
王斌:我不能说出你的名字
王斌:记忆记忆 - 一种返身眺望的自我救赎
王斌: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曹利群 || 祭傅聪:立一块碑,刻上你的名字
关注一枚园地,共筑心灵家园。
请全部关注,不再失联
一枚园地,我手写我心。欢迎您投稿。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编辑微信:mei94539(请注明“投稿”)
点击阅读更多
梁艳萍教授:墓园
胡发云:《追捕》和我的1978
民声Ⅲ系列 说事儿系列
丁东:我对一枚园地的期待之一,是成为有良知的文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