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法音‖经典公案】成就者超越因果为何还要细致抉择因果
上师:因为(成就)那个时候的取舍因果已经变成任运自成,是他的一种自然行为了。
比如一个很讲卫生的人,他已经远离了一切的肮脏,是吗?为什么他会那么干净呢?因为保持这种干净已经变成了他的自然习惯,所以他不需要再像之前那样去强求。
因为到后面的时候,保持干净已经变成习惯了,所以在他的身上就不需要再讲解干净与不干净,因为他就是干净的,干净已经变成他的全部了。
弟子:就是他已经习惯,因果就是他的习惯……
上师:哦哦,就是这样的,就是取舍因果已变成他的(习惯),他的见解本身就是取舍因果、就在取舍因果,就不需要像前面一样还要在中间去做个取舍,他就在做这件事情,就用不着再讲解取舍了。
就像我们刚刚所说的,一个非常卫生的人、干净的人,他超越了一切肮脏,但是当他已经真正很干净的时候,就不需要再讲解干不干净了,干净就是他的本能,他就是这样的,他的本性就是这样,他就是干净的。
弟子:那是不是说,像佛的本性,像成佛有佛的本性,也是因果。
上师:可以这么说,就是超越因果。那时候,超越因果是站在世俗的角度当中树立这么一个超越的名称,但是,在这个境界当中,他就是这样的状态,(已经超越了因果)。
就比如说,一个脏东西,我们站在脏与不脏的角度当中,还需要讲解干净和不干净。但是等到已经完全干净以后,就用不着再讲干净与不干净了,因为它本来就是干净的。这是根据站在哪个角度当中树立什么样的名称来称呼的。
以前昌根阿瑞曾经说过,有人问,圆满证悟见解以后是超越因果的,那这个时候还需要取舍因果吗?
那时候他本来已经是在取舍当中了,就不会再做恶了,就不会再有什么恶和善的区别了,所以就不需要再讲解什么取舍。
有乌云的时候才讲解晴天和阴天,但是完全没有乌云一说的时候,它就是晴天,就不需要再讲晴与不晴,是吗?就没有这个词可言。
就比如说,我们这个区域它是有乌云的,有乌云或者没有乌云的时候,我们会说今天是晴天或者今天是阴天。但是,如果有一个地方压根就没有云,也就无从说起什么晴天和阴天了,它就是那样的。
🔐📝🈳人天佛教的见解:因果
【后记】
上师开示(一):修行人应审慎取舍因果
有些对佛教见解不是非常了解的信众,听到一些空性的理论或者密宗关于印证果位的一些词句之后,就觉得不管自己现前是什么样的见解,都可以随着这个见解而行持,因此就开始轻视因果乃至诽谤因果。
要记住,当你的见解没有达到证悟之时,即便从文字上对甚深的见解有多么了知,也绝不能轻视因果。
往昔有一位出家人过来见我,他说他已经开悟了,因为他对空性非常了解,并且向我讲了很多他关于空性的理解。当时我就对他说,由于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开悟,因此也无法印证他的禅定到达了哪一个地步,但是还是有一个方法可以印证一下他的空性见解。
我指着房间里的墙对他说:“如果你能从这里穿墙而过,那么你的见解就是真实的,但是如果在头上撞出一个包的话,那你所谓的空性见解恐怕并不是真正的见解。”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通过闻思或者阅读相关教言,可能在文字上了知一些空性的道理,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真实具有这样的见解。
即便你能说出很多空性的道理,但实际当中的见解仍旧与庸俗同道,与凡夫无异。
我们传讲这个公案的目的并不是在讲解他人的过失,而是告诫信众,在自心见解没有赤裸之前,我们绝不能轻视因果,更不能诽谤因果。
一旦你开始轻视乃至诽谤因果,就叫做“着魔”,就已经与解脱背道而驰了。
对于初次开始进入佛门的信众而言,尤其要将这些道理铭记心中。我们的行为必须与自己的见解相一致,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证悟心之本性,因此绝不能将因果等教言搁置一旁,而直接依靠印证果位的教言去行持。
这样行持的话,内心就非常容易轻视乃至诽谤因果,而这样的见解也并非真正解脱之见解。所以对修行人而言,审慎取舍因果非常重要,绝对不能轻视。
👁️【珍贵法音】法王 • 阿秋喇嘛用神通观察 • 因果轮回实录,触目惊心!
🌈【视频】彩图详解三世因果(请广为传播,功德无量,传递善的力量)
🎐【经典公案】普巴扎西仁波切:从内道打卦谈因果循环及放生的意义
上师开示(二):超越因果绝非拨无因果
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
有者疑问:自己未具神通,如何可知前世或者往昔善恶之因真实存在?诚如《三世因果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有者狂言拨无因果,谓现世福报仅唯今生自己努力之结果。然细致观待,若凭藉自力即可如愿获得福报,为何有人穷极终生心血,仍会一贫如洗?如一位乞丐辗转街头,无论如何努力也只得到一碗饭而已。说明若无福报之因,仅靠努力之缘很难成办幸福。
《俱舍颂》曰:"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入中论》亦云:"有情世间器世界,种种差别由心立。"六道众生由造善恶业因,而感受苦乐果报。因果业力无欺而存,纵使无量诸佛之手亦难遮止,故我等当于行道中真实相信因果法则毫厘不爽。
修行者欲断绝轮回痛苦而获得永恒之快乐,首当无误取舍世出世间因果为要。而欲明了无误取舍之理,应多阅读佛教经典中关于因果之论著,如《百业经》、《念住经》、《富楼那传记》、《贤愚经》和《普贤上师言教》等。
修行者既已了知因果取舍之理,即应随时随地观察起心动念及身口所造之业与世出世间何法相应,从而弃恶从善,以正知正念勤护三门,清净持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往昔妙音龙多加参仁波切之根本上师昌根阿瑞仁波切午炊时,若划了三根火柴还未能将火燃起,这天即不再生火做饭,因他觉得三根火柴已够浪费了。
昌根阿瑞仁波切从不践踏一切文字,因为文字乃诸佛菩萨智慧与事业之显现,纵是日常所用钞票,也不随便乱放。
有一次,仁波切搬家时,侍者一时找不到捆绑口袋的绳子,便随手拿了一条旧哈达代替。此哈达乃弟子献予昌根阿瑞仁波切的,因日久变得又短又细,几乎就是几缕破线而已。
但当昌根阿瑞仁波切发现后,严厉呵责侍者:“你觉得这不是一条哈达吗?它代表信众之一片诚心,你却随便将其糟蹋。从今以后你不要再当我的侍者了!”
妙音龙多加参仁波切六十岁前未曾穿过新衣服,只穿上师昌根阿瑞仁波切之旧衣。此并非经济拮据,乃细致辨别因果、珍惜福报,而于日常行持中谨慎抉择之故.
有者曰:成就者已超越因果,故可任运行持,不必取舍因果等等。然需了知,超越因果绝非拨无因果,任运而行绝非胡作非为。
行道中人自应谨慎取舍因果,真正证悟者因通达性空缘起之理趣,取舍因果自然更加细致任运。
如莲花生大师曰:“证悟见解广如虚空,取舍因果细于粉末。”现前有者求得灌顶、传承后,就自命不凡,以密宗弟子自居,轻视显教戒律,行持密法中所谓之不共行为。
萨迦班智达曰:“然需了知,因果法则无欺存在,唯有真实证悟本体见解者,方为真正之密宗弟子。”《堪布昂琼教言》云:“若瑜伽士贪执妙力幻化而行不善业者,则受业报,故于行为中作信解、取舍微细之因果乃为主要。”
故修行人应根据自己修行之见量,谨慎地取舍因果,护持三乘律仪。因平常所修一切善行,均为成就之助伴,绝不能轻视因果。
🔔【视频】地狱里100种业因果报细说图解,生前必看!欢迎转载,功德无量!
💎【珍贵音频】从喇嘛仁波切60岁之前没穿过新衣服,谈圣者取舍因果细如粉末
上师开示(三):唯因果无欺而调伏烦恼
当前很多人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在遭受着痛苦。有些修行人在遭受痛苦的时候,可能心里还会对诸佛菩萨起一些怨心:为什么诸佛菩萨没有那么大的慈悲心呢?当今自己行持善法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但是最终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后果为什么这样不如意呢?
此时我们应该细致观待,虽然今生已经行持了一些善法,但若没有这些善法的话,你家人乃至你本人遭受的痛苦和违缘可能比这个还大。修行人应该如是观想为妙。
如《前行备忘录》中曰:一般来说,地狱的住处、痛苦的分门别类不可思议。这一点要按照《正法念处经》中所说去了解。有关轮回过患和业因果中的这些内容,需要再三参看《百业经》、《贤愚经》、《正法念处经》和《富楼那传》来了悟。
如上这些经典都在讲解着因果之法。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一些,什么样的因才能得到什么样的果。我们行持了痛苦之因,将会遭受什么样的痛苦之果。这些过患,都需要知道一些。
实际上也就是这样。如果无始以来不具备这样的恶因,今天怎么会遭受这样的痛苦呢?比如说,现前有些人家里被盗,心里可能会想:会不会是我旁边的一些亲朋好友偷了我家的东西等等。
但若仔细观待,若你没有前世这个因,小偷怎么会跑到你家去偷东西呢?你遭受这样的痛苦就说明,你前世可能也造过类似的一些恶业。所以现前我们面对这些烦恼之时,该做的应该是及时忏悔而不是心生怨尤。
无始以来我们可能造过很多很多类似般的一些恶业,所以今生才遭受这样的痛苦。因此现前我们不应该起嗔恨心来制止他人,而应该对治自己内心的烦恼。
为此我们应该多念诵一些各式各样本尊的心咒,乃至三门趋向善法为要。这些都要铭记心中啊。
我们口中都在说因果无欺,但是一旦自己面对烦恼或者痛苦降临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你可能就想不到是因果无欺之力了。作为修行人,我们可不能这样,而是应该长时间观待因果无欺为妙。
现前很多修行者说他的烦恼沉重,乃至有时候行持善法也有心无力。此时就要观待,这些可能就是无始以来业力沉重的表现。所以现前我们不但不能这样懈怠下去,而且要对治这样的烦恼,应该咬紧牙更加精进才对。
往昔我给藏族弟子讲法期间说过,我平常在遭受痛苦乃至内心起烦恼的时候,绝不会冤枉谁,我都会观待自己的过失。因为这些都是我宿世造下的业,要不今生我不会遭受这样的痛苦。
你们从初次开始进入佛门乃至今天,若说没有一点点冤屈是不可能的。但面对这个烦恼之时,作为修行人更加要反观自己的内心,要思维这些都是无始以来所造之业如今成熟所致的痛苦,因此绝不能去怨恨谁。
如果要怨恨的话,就要怨恨无始时来至今自己所造的一切恶业,否则今天怎么会遭受这样的痛苦呢?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乃至历代高僧大德,甚至其他的众生,他们为什么没有遭受这样的痛苦?这就说明了,这些是你独自所造恶业而得到的果报。
所以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调伏自己的内心、不把过失推在他人身上才是一个真正修行者的行为。
因果开示
需要进群学习的师兄请加微信号:
lvdumu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