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荟萃 | 史晋川教授笔谈:经济学理论视野中的共同富裕
【编者按】
近日,李实、史晋川、何文炯等教授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撰文谈“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浙江大学学报》组织五篇文章,以笔谈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围绕共同富裕展开学理探讨。希望通过这组笔谈,从不同视角阐释共同富裕,以期澄清某些模糊认识,推动学术争鸣与学术进步。本公众号分三次分别推送三位教授的文章。本次摘选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史晋川教授的笔谈《经济学理论视野中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主题笔谈
李实 陈宗胜 史晋川 刘同舫 何文炯
[摘 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是“提低”,即提高底层人群的收入、财产水平及享有的社会保障 和公共服务水平,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断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 度要求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故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是勤劳致富。同时,与公有主体经济并存的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实现共同富裕要正 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政府通过再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应 该是收入流量的再分配,并重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共同富裕是对生产力发展和所有制关系的非 正义后果的矫正,通过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人类解放奠定物质基础。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扎 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行动。优化完善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是要改变对社会保障权益的认知 。
[关键词]共同富裕;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私有经济;帕累托改进;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保障
(PDF见“阅读原文”)
经济学理论视野中的共同富裕
史晋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就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共 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和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即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在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的前提下,更公平地分配蛋糕,着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来分析共同富裕,涉及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是帕累托改进,二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共同富裕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全体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富裕,也就是说,全体人民群众 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能够达到最大化状态。经济学理论中的帕累托改进指的就是,社会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提高,同时其他人的福利水平并不下降。虽然帕累托改进本身并不涉及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但从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及收入和财富增加的视角来看,帕累托改进与共同富裕中的富裕概念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帕累托改进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收入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及最大化。帕累托改进也可以从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和交换两个方面来看。从生产方面来看,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而言,在生产中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话,那么,生产者的产量就达到了最大化,社会 的生产效率是最高的。从交换方面来看,对于拥有不同商品的任意消费者,在交换过程中,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时,消费者的效用就达到了最大化,社会通过交换带来的“斯密剩余”也就是最 大的。把生产和交换结合起来看,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如果产出的商品组合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与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一致,那么就达到了生产和消费的最优状态。
帕累托改进对促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启示如下。
第一,坚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促进共同富裕。从现代经济学理论及帕累托改进的生产效率来看,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及优化资源配置来做大蛋糕,是促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必须坚持通过共同致富来促进共同富裕的理念,特别是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 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老百姓创业,让老百姓成为共同致富的主体。政府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营造更完善的法治环境,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保证创新者能 够获得相应的创新收益,从而推动共同富裕。此外,从现代经济学理论及帕累托改进的交换效率来看,市场交易活动也可以增加社会福利,在法治基础上的自愿交换能够增加交易双方的效用,公平交易可以使得交易双方同时公平地获得交易所产生的“ 剩余”。所以,通过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消除垄断等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就能够通过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兼顾效率与公平,在把蛋糕进一步做大的同时公平地分配蛋糕,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
第二,必须充分重视初次分配的基础性作用。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基础制度安排中,要充分重视初次分配制度的建设。通过初次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把做蛋糕和分蛋糕作为一个有机过程统一起来。初次分配是市场经济中以市场机制作用为主和以效率为导向的功能性收入分配,也就是根据每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拥有和投入生产过程的要素数量及贡献,来确定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及其在总收入中的份额。初次分配是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基础,初次分配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可以把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们的生产性努力和收入分配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为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社会环境。例如,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严格按照劳动法来规范劳动与资本的关系,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工资谈判协商机制,落实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使得广大劳动者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就能够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获得自己应有的劳动所得,从而扩大劳动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的比重,缩小劳动和资本的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虽然帕累托也从经验层面研究过收入分配和财富分布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分布定律,但帕累托改进本身在经济理论研究层面仍属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最优配置及收入和财富最大化的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很可能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发展和收入总体增加的同时,只有一部分人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另一部分人很少享受到或者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有些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收入和生活水平变得不如从前。这种社会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情形,就涉及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即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随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及总收入的增加,如果有一部分人收入增加了,而另外一部分人收入却减少了,但在总体上,收入增加的受益者所增加的收入数量大于收入减少的受损者所减少的收入数量,那么,前者就能够拿出一部分收入来补偿后者,使得后者也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其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之前也有所提高。这样,社会的收入分配就改善了,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尽管从经济学理论本身来说,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并不要求受益者给受损者实际的补偿,但是,这一理论涉及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的关系,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把社会经济发展转化成帕累托改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从经济理论层面来看,实际上就是经济学中的收入再分配问题;从社会经济的实践层面来看,就是要构建收入分配中的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体制机制。
卡尔多—希克斯的改进对促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启示如下。
第一,通过再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应该是收入流量的再分配。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所涉及的补偿机制主要针对的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增量,即蛋糕做得更大后的那一块增量的 再分配问题。经济分析中会把各种经济变量区分为流量和存量两个部分,社会经济活动中每年生产的GDP,包括较上年多生产出来的增加部分,都是经济变量中的流量,而往年的收入没有消费(耗)掉而积累下来的那些资产等财富都是经济变量的存量。在促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应 该把再分配的重点放在收入流量方面,而对财富存量的再分配,应慎之又慎,切忌轻易对财富存量进行再分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虽然我们已经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近年来人均GDP 已经超过了一万美元,但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同发达国家相较仍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以收入流量为重点的收入再分配,可以较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能够调动人们投身于资源配置活动、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又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反之,如果不恰当地把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放在财富存量再分配方面,就很可能会损害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阻抑社会的资本积累、生产投资、创业创新,减弱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从而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这样不仅不能够更好地做大蛋糕、分好蛋糕以促进共同富裕,反而有损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率。
第二,在推行收入再分配及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重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45%以下,处于偏低的状态,明显低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及以上国家的水平。这实际上表明,收入再分配不仅仅涉及居民的不同收入阶层,也涉及政府和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重新调整。这就要求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政策来调整收入分配,特别是利用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方式来改善收入再分配,尽快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在完善收入再分配及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仅要建立起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也要十分重视各类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在研究社会组织在收入再分配中所起的作用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和慈善组织上,重点研究这些社会组织在第三次分配中所发挥的作用。但其实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许多社会群团组织和行业性社会组织在制定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社会政策过程中,在推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体制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助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
史晋川,经济学博士,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文科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法律经济学,曾获得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及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4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本文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12月(点击“阅读原文”可见PDF版)
推文编辑:徐明聪
- 扫码关注 -
浙大共享与发展研究院
联系邮箱:
zjuicpd@zju.edu.cn
往期推荐
公告 | 第一届“发展·共享”研究论坛定于3月26-27日举办
新闻动态丨我院副院长何文炯教授主讲第一期“残疾人研究大讲堂”线上讲座
观点荟萃丨李实——全球化中的财富分配不平等:事实、根源与启示
喜报!我校社会保障学科师生在2021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