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战高端,找到感觉了
vivo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高端方法论:战略上,搞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战术上,集中有限力量针对用户最关心的场景做突破。同时,把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向长期目标迁移,保证对前沿技术的探索和投入。
前线传回了vivo的好消息。
vivo最新发布的旗舰机X90的销售比上一代X80增长了2倍,vivo X90 Pro和X90 Pro+同比增长了4倍。而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IDC报告显示,vivo在国内市场出货量第一;第二季度,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vivo在3500元以上高端市场份额为13%,仅次于苹果排名第二。
“今年是vivo的高端突破信心奠定之年。”这是vivo对今年高端市场的总结。得高端者得天下,这是消费电子行业亘古不变的定律。
从X80和X90开始,vivo逐渐找到了做高端的感觉。而这些成绩背后,我们好奇的是,vivo是如何在苹果一家独大的高端市场逆势突围的?
01
寻找核心场景
高端机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不然也不会所有国产主流厂商都挤破头要往上冲。
说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手机大盘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但国内4000元以上机型的绝对销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略有增长。
为什么会这样?简单说就是高端用户普遍不差钱,不会等手机坏了再换机,更多是尝鲜或者跟上科技进步的潮流,只要有打动自己的点,该换还会换,很少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就像iPhone,每出一款新机型,即便加价都有大批尝鲜的人。
反而是3000元以下的机型用得更久,用户更不舍得换。这样的两极分化也进一步凸现了高端市场的特点。
但做高端市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堆硬件和拼参数。每一个零部件拿出来可能都是业内顶级的,价格也昂贵,跑分一个比一个高,但整体体验未必就一定好,真正的高端用户不买账。
所以,高价不等于高端已经是共识。
如何做出符合高端品牌的高端体验?vivo的思路是,先锁定最核心的用户,然后再去找这些用户的Top级核心场景,提供可持续迭代的解决方案。这可以总结为用户导向型创新。
比如vivo四大技术长赛道里的影像。拍照是绝大部分用户的刚需,但拍照的场景非常多样化,有拍人像的,有拍风景的,有拍食物的,有拍月亮的。
vivo强调的是明星场景。所谓明星场景就是这个场景用户非常想拍,拍了之后又很愿意分享。极夜风景就属于这一类,它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看到,却很震撼且很有美感。人像自拍和美食场景也都是如此。大家不仅会掏出手机来拍,关键是,拍完很大概率会在微信与好友分享。
“我们要把这些用户最关心的场景做持续投入,把这部分用户满足好。”胡柏山说。这些赛道都是用户的需求量大,至少五年之内还有持续迭代的空间。
但vivo怎么判断这些场景是否真的满足了消费者痛点,而不是厂商臆想的伪需求?vivo内部会要求两个闭环,其中一个是用户的体验闭环,必须能持续满足用户体验的需求,不能这一代有大幅升级,下一代就原地踏步;另一个是商业闭环,每条产品线是独立的经营单元,第一年和第二年可以亏钱,第三年要打平,第四年要开始盈利。企业只有盈利才能有持续投入的能力。
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体验闭环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实现商业闭环,而只有商业闭环了,才有更多的投入到用户体验上。
vivo在这两个闭环上走过一些弯路。2013年vivo开辟了Xplay产品线,按当时的设想,X系列主打小屏,Xplay系列主打大屏娱乐、强调性能。但后来Xplay系列被NEX系列取代,NEX尝试了很多黑科技,包括升降摄像头、屏下指纹识别等。
但这些当时的黑科技都无法持续快速升级,无法形成长期的技术优势,它更依赖于供应链技术的成熟。今年3月,NEX产品线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原NEX团队并入X系列。X系列和iQOO数字系列成了vivo打入高端市场的王牌产品。
做高端不做硬件堆砌,找准自己想要服务好的目标用户,不断去找长期可以持续迭代的方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个道理看似很简单,但真正落实下去可并不容易。
02
用有限资源做最有效的事
如果说寻找核心场景是对用户的分层和认知,那在找到核心场景之后,vivo面临着自我能力的认知:vivo能做什么?以及有没有能力做好?
vivo内部有个词叫“战略控制点”。它的意思是着眼于整个智能终端产业链,分析自己的能力,以及能够控制的合作伙伴的能力,从而决出两个策略方向:一是领先策略,二是对齐策略。
领先策略说白了就是要么vivo自己有能力做好,要么能够控制的合作伙伴在整个链条里有能力做好。比如影像赛道vivo坚持的是领先战略,不仅自研了影像芯片和算法,也与合作伙伴深度绑定。vivo X90摄像头里的sensor就是与索尼深度合作,从IMX 598传感器到VCS IMX866传感器,vivo都深度参与其中。
而对齐策略可以允许短期稍微落后,保持跟随,确保在方向性的技术上不会出错。比如显示屏,因为显示屏的能力和技术提升取决于三星、京东方这些屏幕厂,他们投入的资金动辄数百亿,更多的是等待他们技术的成熟。vivo能做的更多是一些能力的补充,比如用户对护眼有要求,要减少蓝光,vivo可以通过算法优化来满足需求。
这是一种很有智慧的研发策略,没有人什么事情都能自己做而且都能做好,但又不能全部依赖于供应链,自己做个组装厂。
众所周知,一部旗舰机大的零部件高达数百种,而用户体验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硬件,还有软件、算法等,面面俱到很有可能什么都做不好,“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
vivo一直在把有限资源用在最核心的事情上,它对底层OS的改造就是非常突出的一个案例。
iPhone能如此长时间在高端市场叱咤风云,iOS的体验非常关键。很多安卓厂商为了提升流畅性,只能把RAM(运行内存)越做越大,现在已经做到了12GB。但iPhone的RAM以前只有2GB,iPhone14也只有6GB,却很少人会觉得iOS的体验不好。
对底层OS的改造是一家厂商核心实力的象征。vivo OriginOS团队已经超过3000人,重新梳理安卓系统的底层,这在vivo看来是对提升用户体验最有效的事情。
比如vivo OriginOS 3采取了不公平调度机制和原地复活机制,把更多资源给到前台进程。最大限度减少对硬件的依赖,但又让系统体验上了一大台阶。
vivo高层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这方面未来的投入,肯定会比影像还大。
03
两条腿走路
芯片作为手机最核心的元器件,在要不要自己造芯这件事上,一度是手机厂商非常敏感的话题。
一方面,掌握了芯片等核心技术,对于品牌高端化无疑是最有力的抓手。华为手机当年就是凭借麒麟芯片,成功打开了高端市场;但另一方面,芯片是个重投入、长周期的工程,风险很大,而且手机芯片的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有没有必要从头开发也是个问题。
vivo的做法是自研和联合研发两条腿走路。
自从2021年9月推出首款自研影像芯片V1之后,vivo又陆续推出了V1+和V2。据悉,V3的样片很快会出来,将为明年下半年的产品做准备。
但不难发现,这些影像ISP属于小芯片,并非SoC这种主芯片。vivo已经屡次对外强调,不自研SoC。但这不代表vivo对SoC没有掌控力。
在vivo看来,SoC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公共架构,包括高通联发科做的CPU和GPU等,基于Arm架构,不仅需要长期的高昂投入,而且光有投入还不行,还需要生态的构建,很少企业能做到这一点。
二是闭环生态。像ISP、NPU这些专用的图像处理器就是典型的闭环生态,自成一体,好处是不需要太多的人参与,一家就能做好。
vivo自研的V系列芯片定位为协处理器,就在闭环生态内。它的特点是没有SoC这么重,但可以弥补SoC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在芯片工艺制程越来越高,不仅费用越来越大,需要提前的周期也越来越长,有些东西SoC去做,时间上不受控。vivo在外面做一个协处理器,它可以不用最先进制程,小步快跑,而成熟之后就可以搬到SoC里。
公共的部分,少投;专用的部分,多投,把资源更好地聚焦——这就是vivo做芯片的逻辑,其实也是上面说的集中力量做最重要的逻辑。根据vivo的规划,在公共部分的人员投入未来在两百人左右,但可以把产业链上的各个角色包括ARM、高通、MediaTek等都拉通。
这是一种成熟互补的做法,各自发挥特长。据数智前线获悉,vivo已经开始准备把算法IP搬到与联发科联合研发的SoC里,而且这些IP,友商也可以使用。
另一条腿是与芯片大厂联合研发。vivo X80搭载的主芯片天玑9000就是双方联合开发和调校的产物,vivo X90搭载的天玑9200也延续了这种合作。双方在影像、游戏、AI等领域进行了深度联合研发,并且让vivo自研芯片V2适配到了天玑9200平台。
与芯片大厂联合研发,经常会有人质疑,所谓联合研发就是挂个名而已,这样的理解有些狭隘。
手机厂商一定要自己做芯片吗?这其实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每一代提供给用户的产品,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是否有显著提升,这是用户所真正期待的东西。没有人会因为这是手机厂商自己做的芯片,而放低对其的要求。
vivo在影像上也在走自研和联合研发的路线。比如vivo最新发布的自研影像芯片V2,里面用到了百余种自研算法,比如能有效改善长焦成像质量的“光学超分算法”,以及可更好控制图像噪声表现和色彩还原的“VCS仿生光谱技术”。vivo还通过自研算法,对人像细节进行微米级美化,打造了一套“超感人像系统”。
但同时,vivo也联合了蔡司和上下游优势厂商,研发更佳的光学系统。据悉,vivo与蔡司正在联合研发全新的50mm人像镜头。
“没有一家厂家可以从头吃到尾。”自研加联合创新目前看起来是一种更高效的研发模式,vivo清楚用户的需求和核心场景,供应链也需要肯用心的合作伙伴,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最终实现1+1>2的效果。
04
对未来的布局
2020年初,vivo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的调整,其中一项是成立中央研究院。
它与华为2012实验室的使命一样,看向的是未来。过去vivo的主要资源都押注在当期产品上,现在vivo要加大对三年以上更具前沿性技术的研究。
中央研究院至少覆盖三类技术:一是投入规模较大的,如芯片;二是有前景、但商业化路径不够明朗的,如XR产品;三是新能力建设,如人因能力、构建新的用户场景、洞察能力。
这也契合了vivo“N+3”的前置研发理念。简单理解,就是基于当下的产品,把目光往后做三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这与手机产业的特性有关,手机SoC需要提前很早就锁定规格和资源。也就是说,现在天玑9200的规划,早在20个月前就定下了。
这意味着,如果把目光放在当下,很有可能还没做出来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了。中央研究院的精力就主要在做“N+3”的事情上。
如果把投入周期看成一个金字塔,塔底部是短期能见到效益的部分,但越往上越需要资源和耐心。如今,vivo在金字塔上层需要三年、五年以上的资源投入,相比过去的比重大了很多。
公司人员也在往未来倾斜。vivo已经有超过12500名员工,在手机进入存量市场的当下,vivo并没有任何裁员动作。这得益于vivo对人员的重新分配,让更多人去做更长远的事。
比如影像赛道,过去干一年内的事情的人员占了70%-80%,现在这个比例只有50%-60%,未来的目标是变成40%-50%,在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短期的人员逐步减少,更多的人去服务于未来三五年的事。
vivo OriginOS也是个典型。vivo的OS团队有3000人,现在有几百人在做底层,未来将有1/3到1/2的人去做底层,将上层、短期的人逐步减少。正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原来我的认知在中等,能力在下层,能力上去以后,认知又高了一层,能力会反过来驱动认知的提升,是不断螺旋上升的铁三角循环。”胡柏山说。
vivo有一条广为人知的朴素哲学:有因才有果。无论是用户能直接感知到的设计和影像,还是底层的OS系统和性能,都是vivo这些年在埋头种的“因”,而结出高端的果实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这场不得不打、必须打赢的高端遭遇战上,vivo也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战略上,搞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战术上,集中有限力量针对用户最关心的场景做突破。同时,把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向长期目标迁移,保证对前沿技术的探索和投入。
©本文为数智前线(szqx1991)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https://www.freepik.com
转载或商务合作联系后台
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