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江南·居|江南民居中的“理趣”

   

中国的民居,不一定有花园,但却有天井和院子,从山西的家族宅院,到徽派民居,从江南水乡的滨水居室,到广州的西关大屋,院落和住宅空间交错,环境舒展,环境私隐,也是另一类优质生活形态。


——王受之《骨子里的中国情结》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唐末韦庄《菩萨蛮》用近乎白描的语言,描绘出了江南到底有多好。


“乡”归何处,江南民居不仅承载了众多游子的思念与牵绊,更在江南文化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吴冠中笔下,江南民居具有了超越现实的美感。


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以和谐清新的色调描绘了宁静淡美的画面,也形成了他笔下独有的江南水乡特色。《双燕》《江南春》就是其中的代表。


《双燕》 


《江南春》




溯源江南水乡文化,江南民居体现着江南独有的水乡文化韵味。民居即私宅,有的几落几进,高墙围绕。现在的周庄、锦溪和千灯,依然可以窥见其中的典型代表。一如沈厅、张厅、丁宅、谢宅等。


锦溪民居


江南民居文化最早可追溯至河姆渡文化,至唐代,江南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官宅区域。在《平江图》上也可以一窥江南民居的建筑格局。


《平江图》




民居的心思




明清时期,江南已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达官显贵、地主富商、文人雅士纷纷选择在此地建宅,山庄别墅,亭台楼阁,皆各具特色。


“小桥流水人家”是对江南最好的注解。自古以来,人们不仅出行以水路交通为主,就连洗衣、买菜、做饭也都在河边解决。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最好的家园模式,或者说江南人居的“样板间”就是临河而建,出口一面毗邻街道,一面毗邻河道。


可惜建设“水景房”的土地有限,为了争取最大的空间利用率,人们在河上延展出檐廊、阳台,甚至是在自家房屋上再搭出一层小楼。这些经过精密计算的房屋建筑沿河蜿蜒排列着,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河街景观。


周庄


也许江南民居宅院的建造者有着这种考虑:让走进建筑的人按照个人意图欣赏建筑。当你走在江南古镇巷道中会发现,踏着青石板路,经过民居、牌坊、祠堂以及公共活动的空间是固定的,但通过它们的路径随意行走,会让这些空间的秩序变得更加灵动。



民居的颜色




一直以来,粉墙黛瓦是江南民居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园冶》载:“历来粉墙,用纸筋石灰,有好事取其光腻,用白蜡磨打者。今用江湖中黄沙,并上好石灰少许打底,再加少许石灰盖面,以麻帚轻擦,自然明亮鉴人。”



这里的黛瓦指的是一种青黑色的瓦,北方叫小青瓦或蝴蝶瓦,很薄,主要用于屋顶、墙头上。在平视情况下,江南民居建筑最直接的观感就是大面积的白墙。新筑者,望之洁净素雅,一尘不染。屋面覆瓦,鳞次栉比,有的筑马头墙或观音兜,均为青瓦所覆。杏花春雨时节,立于阁楼之上举目四眺,霏霏细雨溅湿屋顶,其色彩与平视时面貌迥异,别有情趣。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甘熙宅第


民居也仅在梁架加一些精致的雕刻,但也绝不用栗、褐、灰等以外的鲜亮夺目的色彩涂抹。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合,不似唐诗的辉煌壮丽,却有宋词一般的婉约清扬。


灰色也是江南民居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色彩,在民居色彩中面积占比大、层次丰富,对黑白色彩的协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运用在建筑的墙面、墙角以及地面等部分,所以说粉墙黛瓦是一种笼统的色彩感受。


建筑的生命是可以用时间来衡量的,至今仍有大量的明清民居服务着江南人民的生活。


如此,江南民居自上而下“黑、白、灰”的建筑色彩面貌就立体起来了。




民居的内涵




江南灵秀之地,多的是人才荟萃。周庄的迮厅里,有清代状元在此启蒙。叶楚伧故居内,南社诗人在此高谈阔论。周庄迷楼里,柳亚子、费公直曾在此酣歌畅饮。千灯的余氏当铺,余氏祖先曾在此开店经商成为当地一富,后余家后人高中进士,入得仕途。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江南地区的民居建筑,那就是“与教育在居室,与文学在宅院”。


民居中门窗、梁柱、回廊之上的雕刻和绘画,院落中假山池塘、花草树木的布局,室内的装饰用品和摆设,无一不体现了江南民居特有的文化内涵。


民居中的雕刻大多以名诗名句为主,一方面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感;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督促居住者的作用。古时,人们在进行房屋建筑时特别注重风水,而院落中的假山池塘、花草树木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据风水规律进行布局。


锦溪民居格局


当然,江南地区承载了中国传统的等级制度,祭祀制度和礼仪制度,并将这些制度运用到房屋建筑和厅堂居室的物品摆放中。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江南民居展现了“家国天下”的思想和认知。


江南的风格,清丽脱俗,素雅明净。民居往往与园林合二而一,凡宅必有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


陈从周《园林谈丛》“水本非色,而色自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民居不事豪华,材料多为本色,淡雅清新,借助光与影的互动效果,形成艺术特色。天井庭院种植花卉树木、蔓草修竹,微风吹来,光影移动,树影、竹影和花影尽染于粉墙上,且与粉墙虚实交织,好一幅生动活泼的画景。



苏州园林追求自然意趣,江南民居亦如是。


难怪苏东坡《花影》云:“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将明月送将来。”借壁为幕,花影为题,思妙无穷。


所以荀爽说“极饰反素也。”


如此这般风雅的江南。



参考资料:

《江南民居的历史发展与特点》古建中国

《浅论江南民居的文化特点及现代意义》 何顺畅 姜雪

《苏州建筑形式美学家族基因 —从吴冠中作品中的江南民居说起》 王怀岑

《江南民居 —临河人家的水乡梦》 吴华

END

策划丨崔曙平审核丨曹云华  崔曙平编辑丨李   菲  刘羽璇

校对丨徐红云  富   伟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仅用于推广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江南·味

腌笃鲜:在鲜香中体味春天的气息

阅江南·意

张应鹏:曲韵园境——江南文化的境界表达

阅江南·筑

江南建筑的形与意

阅江南·意

我对江南多迷恋,恋在屋舍瓦墙间

阅江南·品

春分食野一勺间

阅江南·品

赏心乐事谁家院


 发现江南之美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